獻給記憶深處 能做出漂亮的計劃, 卻無法漂亮執行

作者 ︰ 1993猛虎與薔薇

期末臨近,欠下的債一股腦襲來。之前拖延所導致的種種惡果,滾雪球般循環放大。究其原因,無非是人走向社會化,或進入所謂精英教育體系之後,不會再給你任何犯錯的機會。錯了便只能加倍彌補。出來混,終究是要還的,而且是十倍償還。一堂缺掉的課,或與人合作中一個環節的疏忽,所帶來的知識缺乏或他人的不信任,需要多于十倍的努力來彌補——這是成長的代價。強調嚴重性,不是危言聳听,更不是畏首畏尾。而是通過強調,端正自己的態度,進而修正錯誤,並以後不再犯錯誤。先正因再正果,否則因果循環,報應不爽。如何處理行動中的拖延,是個問題。

前一段時間讀福利經濟學的一本書,書中提到世界上百分之七十的窮人,明知某事有益而不願為。從實證的結果來看,倘若窮人能有營養均衡的三餐,很快就能擺月兌貧困陷阱。但事實是,越是窮,越愛垃圾食品。對此的解釋,第一反應是窮人自身知識缺乏。但在世界銀行的實驗中,政府的宣傳已鋪天蓋地,甚至出了很多基本的,易于烹調的食譜,但最終收效甚微。為什麼?作者從心理學中尋求解釋,引用了一個很有趣的心理學的概念——Timeinconsistency,心理學我是門外漢,姑且譯作「時間不一致」。

所謂「時間不一致」?人在不同時間點,對行為的影響和感受預估不同。舉個例子︰我們經常做這樣的計劃-「今晚放松一下,明天學習一天」。相反,有拖延癥的人很少能做到︰「今天學習一天,明晚放松一下」。背後的原因就是時間不一致。從現在的時點來看,人對今天學習一天,和明天學習一天的感覺不同。你想的是「明天我要在圖書館里坐一天」,而在預構這個場景的時候,你並不能準確估量這個事情給自己帶來的痛苦,而當下開始帶來的痛苦是真切的。現在告訴你一周之後你要拼命學,和現在開始拼命學,前者總會讓我們覺得更容易達成。時間不一致越明顯,自控能力越差,拖延癥越強。

這就是為什麼對于自控能力差的人,做計劃並不是一個有效的手段-計劃和執行兩個環節中間,隔著時間不一致。你能做出很漂亮的計劃,但不能漂亮的執行計劃。遺憾的是,這又是必須的。如果你觀察通俗標準上的那些成功人士,他們的思想水平和角度可能千差萬別,但計劃與執行的能力是必備的。所謂計劃與執行力,就是減弱自己的時間不一致。而所謂自控能力,就是精確掌握你將來會有的那種「操,明天就是Deadline」的感受,並把其移植到當下的能力。

解決辦法一︰引進反饋環節。計劃-執行-反饋才構成一個完整的自我管理流程。時間不一致隱藏在計劃和執行的差別之中,反饋把它顯示出來。當你量化計劃和執行之間的誤差的時候,你會發現時間不一致給自己的痛苦。那麼,當你下次執行的時候,你就會把這個痛苦也考慮到其中,從而減弱不一致不過,反饋絕不是想想「唉,又他媽沒學習」,這不是反饋。反饋是量化。誰都能認識到自己沒執行好計劃。關鍵是有多少沒執行好?完成了百分之幾?剩下的百分之幾導致了什麼後果?在量化的背後需要包含反思。

解決辦法二︰當自控能力不行的時候,少做宏觀規劃,少找人生目標。原因很簡單,當你實踐不足的時候,你連做決策所需的基本信息都沒有,怎麼會不動搖不困惑?動搖了困惑了,又怎麼會有足夠的動力?國內的大學生,百分之九十都會經過一段「思想上的巨吊,行動上的矬逼」時期,是因為千軍萬馬過獨木橋後,前面道路分岔,後面敵兵消失,驅動力變弱,思考增強,再惡性循環。初步想法定了,行動就一定要跟上。

很多事情現在想清楚,是為了以後不讓自己再去想。連一個項目都沒從頭到尾一環不落地執行過的人,怎能空想出感受,進而告訴自己不喜歡這個行業,那個行業?鬼佬常叨咕的Leadership,其根基就在于執行力。自己有了好的執行力,才有所謂協商,合作,領導和創新。好的團隊合作,並非意味著每個人的最優化,而是以每個人為核心的團隊整體實現最優化。但你要是自己優化自己都達不到,就會連參與合作的資格都沒有。知道自己如何最好的行動之後,再考慮如何協商,如何讓步,如何驅使他人更好的行動,才構成合作,才算真正進入社會。在這之前,如何把自己手頭的任務完成的最好,關注眼前的任務並做到極致,才是最重要的問題。剩下的知識體系如何形成,要有什麼樣的人生目標,並非不重要,而是有前提。

絮絮叨叨這許多,當是給接下來苦逼的一周打氣。專注于眼前的事情,行動上的量化反饋,把思想落實在文字上,實在重要。所謂淡定,無非是進入社會之後,便不再有試錯的機會,先學會自己諒解自己,便是第一步。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獻給記憶深處最新章節 | 獻給記憶深處全文閱讀 | 獻給記憶深處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