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獨北方是往上到湖廣這一邊地帶,清兵幾乎沒有多少。湖廣的明軍因為清軍疾攻永歷帝,大量地抽調南下赴桂,湖廣的兵力非常空虛。
等到李成棟的大軍一到,大量地佔領湖廣的地盤是一件正常不過的事了。
而且湖廣的明軍也做好了放棄湖廣的準備,畢竟廣西一丟,蜀地又是清軍的,要是再呆在湖廣就與退入雲南的永歷政權失去了聯系。你以為個個都能像鄭成功和張煌言、史可法、黃得功等據守一隅以頑抗啊!
廣州人全怕了,他們個個都處于害怕會必死之中。尚可喜立即讓人張榜安民,表示只要是歸順大清的話,那就既往不咎,所犯過的錯,也會一並寬容。
廣州人並沒有遭受到死亡,他們不由是全松了口氣。倒是有明白人,能看出原因︰「要不是有張侯爺在北方取得了輝煌的戰果,我們要想安全是不可能的!滿清不屠殺我們,無非是想要爭取民心的舉動罷了!」
當廣州城破之後,要做到的就是讓尚可喜、耿繼茂等迅速地出軍以支援清軍,讓清軍可以完成迅速地攻破百s ,消滅永歷政權的目的,要與蜀地的清軍會師。
由于清軍的兵力增強,那麼湖廣的兵力就只能是南下,李成棟投降南明也是出于一時的義憤,他既然已經來到了湖廣,那麼他就不會傻傻地出兵相助了,他要佔據湖廣,從而擴大自己的勢力。
李成棟與大順軍的一些都是熟悉的,怎麼說,他以前也是高杰的部將,隨高杰起義南征北討,他要想在湖廣立足腳跟是能辦得到的。
似此多爾袞的目的就已經是明朗了!他要留下李成棟作為一個臭頭老鼠,讓他來做壞事,預先下好一步棋。
張必武已破了太原,他就要分兵以繼續擴張勢力,要把整個山西都納入自己的勢力範圍之中,張必武想到了蒙古,要是山西北面,大同一帶要納入的話,就得移民到大同,還得修繕長城。
這樣就難以辦得到了,本來大同百姓被滿清給屠殺了,沒有一個活口,再移民到那里,是很難辦到的事。現在可是戰爭時期啊,由不得出這麼多錢來辦這些事。
張必武還在關注著永歷政權的消息,永歷政權雖然有了李定國這一生力軍,可無奈清軍還是很多的,李定國獨木難撐啊,還是節節地敗退呢!眼看著就連桂西這一塊地盤也保不住,到時就會切掉與湖廣的聯系了。
何騰蛟等接受到了命令,放棄湖廣之地前往桂西的百s 之地以護駕。如今的吳三桂也率軍而來了,吳三桂以前曾經一直打著「報君父之仇」的旗幟,所以滿清產生了懷疑,滿清可不是真心要為你崇禎報仇,而是要取而代之的,故調吳三桂入錦州以防守。
後來蜀地吃緊,張必武又在中原月復心為害,滿清不得不又一次地重用吳三桂。讓吳三桂和豪格一同出征,吳三桂可以說在這一段時間的戰役中,非常地出力呢!他一再地表示自己是效忠于新朝的,故主恩雖大,畢竟已是故主啊!
他很快地就平定了西北,並且在破ch ngq ng、漢中、蜀地時,也是出力頗多的。他對于朱明皇室是十分殘忍地,殺無赦!而且他動不動地就進行屠城,非常地殘忍。
只有如此,他才能保證自己能有兵權!而且在不斷地征戰之中,他的實力才能得到大大地增強!吳三桂就是一個亂世梟雄。
如今滿清又遭受到了極大的危險,要打通所有的通道,還得消滅永歷政權,正是你吳三桂出力的時候,你吳三桂不出力,還怎麼行呢?
吳三桂軍是連敗孫可望,孫可望幾乎被逼到了絕境了,他要向雲南發展了。
李定國只是死守在桂西一帶,他與何騰蛟等會合,以拖住清軍進軍的步伐。同時也得提防著蜀地吳三桂軍隊的突擊。
永歷害怕的情況之下,他帶著一大群人又逃進了雲南,並且還向張必武和大順軍一而再,再而三地催促,他們得立即調兵南下,以求能保住他。
派往張必武和李過等處的使者是絡繹不絕的。張必武剛剛得到了山西之地,真要听命南下嗎?要是南下的話,他的地盤就不能保了!
不僅如此,迅速南下之軍,就危險了!他又接到了消息,從廣州北逃到湖廣的李成棟已站穩了腳跟,還奪取了湖廣比較多的地盤呢!
張必武能想到多爾袞不消滅李成棟,讓李成棟到達湖廣的用意了!如今的形勢,他本來還想乘勝東進b ij ng,想要敲山震虎的,可是一封封告急諭旨送來,都是在催他!他一直奉明朝的名號,要是現在不听從的話,那麼他就不是忠臣了,對他的聲譽將會造成極大的危害啊!
就連剛剛投降永歷政權的李過都急召劉芳亮和袁宗第等回來了,他要親自帶領一支j ng銳部隊以南下,以求能解永歷的燃眉之急。
在此情況下,張必武再不出兵的話,不管從哪個方面上來說,都是說不過去的一件事。張必武在考慮著,他該如何是好呢?
盧象升看著他,嘴動了動。張必武知道他有話要說,便說︰「九老,你有什麼話,你便說吧!我洗耳恭听!」
盧象升便分析了可能的一切︰
張必武要是南下的話,李成棟已然在湖廣站了地盤,李成棟暫時之間是不敢與張必武作對的,他會放張必武軍一馬讓張必武帶兵南下廣西。
為此,張必武的後路就有被斷的可能了!因為李成棟是一個不穩定的因素,他可以說降滿清就滿清,說背叛就背叛,沒有一個忠誠之心,一心只為自己著想。想想看,後路被他所掌握,滿清再誘以重利,並且是既往不咎的,李成棟又見到形勢已不利于抗清,他又怎麼會不背叛呢?
當張必武的退路一斷,那麼他的這一支軍就回不來了,而新佔領的山西不穩,隨時會有丟失的可能。山西一失,河南也跟著危險了。北方的根據地就會全部被拔除了!
就算是保住了河南,可是張必武歷經苦戰才佔領的山西丟了,所做的一切都打水漂了。
正是李成棟所處的位置很重要,張必武就得先吃掉他的話,就會表示出張必武有不臣之心,不是一心為國的,正當國難當頭。永歷生死難保之時,他還向李成棟攻擊,就會大大地減損張必武的聲譽。
還有一點是非常明確的,等到張必武吞滅了李成棟,那麼永歷也會因為沒有強力的支持,他丟失了桂西,說不定連雲南也會丟了,永歷政權也會從中國大陸上消失了!
要知道如今朱明皇朝只剩下最後的永歷帝了!你要保明朝的話,就只能是保永歷帝!
要是張必武沒有出兵的話,哪怕是東進b ij ng,也是不能撼動b ij ng的,更連最後保明朝的遮羞布都會除出來的。
以前張必武亮出了崇禎的血詔,多爾袞見招拆招,用的是坤興公主出來說明,還是能攪亂一些人的。要是再不出兵以救永歷帝的話,那麼張必武的一切名義都將站不住腳了!
綜上所述,不管張必武出兵還是不出兵,他的處境都不好,都是異常地艱難的。
………………
張必武听完了盧象升的分析,他嘆氣了,他心中擔憂的正是盧象升所說的。
于是,張必武便問︰「九老啊,你能不能教一下我,怎麼辦啊?」盧象升看著他,便問︰「侯爺,你認為哪樣做最為有利呢?」
「啊?」張必武不明白了,盧象升為什麼會有這麼一問,他想了想,便回答︰「只有一條,那就是以解救永歷帝為幌子,與李成棟相戰!同時,聲討李成棟曾經在嘉定等地方犯下的罪過!把他給消滅掉!吞並湖廣之地!就能把我的勢力範圍連接到湖廣,就算是不能得到整個湖廣,能得到一點地盤也算是一點!不過……」
張必武嘆氣了,他話中的不過就是襄陽還處于大順軍的掌控之下,要是他佔領了襄陽以南的湖廣地方,對他的意義也不是很大,總得通過襄陽地方,他不可能吞並襄陽!
似此,大順軍確實會想到張必武會有吞並襄陽的可能呢!對張必武多了一份提防啊!
多爾袞放走李成棟可真是妙啊!他想到了這麼多,這還不是有洪承疇和範文程兩個漢ji n給他出謀劃策。
看似放走李成棟是一步臭棋,笨棋,實際上卻置張必武于困難之地了!
盧象升便問︰「你能擔罵名嗎?」張必武看著盧象升,他似乎明白了,便說︰「我能擔罵名!要罵就盡管來罵好了!」
「啊!我明白了!」禤建豪懂盧象升的意思了,盧象升只是向他一笑,當然禤建豪不會說出來,讓盧象升自己說出來。
盧象升便對張必武說出了他籌劃已好的妙計︰
侯爺,你應該是堅決地打著要救永歷帝的旗幟南下,同時也要向李成棟發檄,讓他把全部人馬都帶上和你一起南下救永歷帝。
似此,李成棟這個軍閥,他當然不會把自己的老本都給賠上,他才不干呢!那麼,侯爺不是有理由對他進攻了嗎?
就是說他不听皇上的命令,且按兵不動,守廣州不能先報于皇上,置君父于危險的境地!然後又有嘉定等三屠,又助滿清。且在廣州時,又是與滿清相勾結,不然以他受困之地,又能逃出,沒有與滿清的勾結,是辦不到的。似此,不忠不義的人又怎麼能不討伐呢?
不過就是有一點,天下人都會說張必武說的和做的不同,要是他真的一心為國,他也不會與李成棟兵戎相見了。不管怎麼樣,消滅李成棟是必然的!
那時就要向嘉定等被屠殺的百姓祭奠,告訴他們,他們的亡魂可以安息了!凶手已然是被伏法了。
在攻滅了李成棟之後,就把湖廣之地全都讓給大順軍,讓他們得到此地。畢竟永歷帝已到了雲南,想讓他到湖廣這是不現實的。
要是消滅了李成棟,還得再假裝南下以攻擊廣西,雖然是對于解救永歷帝起不到多大的作用還得做的。
到時,恐怕就只有撤退一途可走了。回到本地保守湖廣和山西。
……………………
盧象升的意見說完了,他看著張必武,張必武能承受罵聲嗎?
禤建豪在旁勸了︰「主公啊,九老說得不錯!哪一個爭天下的不得鞏固自己的地盤啊!有一塊鞏固的根據地就能往外大量地發展了!就是被人罵多少……」
張必武明白了,說︰「好的!不用多說了!我知道了!罵就罵吧!寧被萬人罵,也不願沒有罵我者!我決定了!我采納九老的意見!這一次,我要用到四萬人馬!雖然我清楚新攻佔的山西一省之地,需要很多的人馬來保守,可是要做戲就得做好一點呢!四萬人出擊!」
張必武的命令一下,四萬人便準備好了,他帶著四萬人火速地南下。他可不會耽擱,不然就讓人說不是了。
在糧草還沒有足備就已經南下了,讓沿途的百姓都見到張必武為了急救永歷帝,他是拼了全力的!犯了兵家大忌,也在所不惜只是要救永歷帝!這一消息就得四處傳播,以此來讓張必武多少受到聲譽的損傷不會太多。
當然他發檄讓李成棟把全部人馬都拉出來和他一起出兵,李成棟怎麼會干呢?他拒絕了!就說湖廣是重中之重,他情願幫侯爺以鎮守湖廣以待侯爺的回來。
張必武知道這是推詞,同時也獲知了李成棟積極備戰呢!他要準備與張必武大干一場!
張必武知道就得兵貴神速,迅速地摧毀李成棟人馬,把李成棟給干掉才行!
先鋒軍隊由黃起和武勛、熊縱橫率領,他們的兵鋒以極快的速度直指李成棟一支軍所佔據的承天府,要先攻破承天,以此來表示對大明的尊重。(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