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德爾說得不錯,在守台灣,他們就陣亡了一千六百多人,還不算範德蘭等的增援被殺的人數.
揆一最終是長嘆一聲,他由貝德爾所扶著腳步蹣跚地步上了船。
揆一率領2000多個荷蘭人登上了盧斯杜南號、唐堡號、安克文號、梅頓號、泰伯特號、納爾登號、白鷺號和羅南號啟程,結束了荷蘭在台灣38年的統治。
揆一站在甲板上,手按在欄桿上,遠望著不可能再去的台灣,他落下了淚……
揆一遠望著台灣,他流淚了,而揆一的耳畔里听到的盡是中國人的歡呼︰「太好了!驅除外虜!紅毛鬼被打跑了!萬歲!齊王殿下萬歲!國姓爺萬歲!」
揆一回到巴達維亞後,立刻因為投降而受到審判。之後被軟禁于班達群島(banda),1674年揆一的家人以25000荷盾以賄賂威廉親王,由威廉親王特赦揆一,揆一得已回到荷蘭,以後住在阿姆斯特丹,並且出書以為自己自辯。
至此,台灣事件已結束了,張必武就得先回大陸了,他與鄭成功是達成了協議。
鄭成功奉張必武為主一同抗清。而鄭成功的部下還是由鄭成功照樣率領,大家一同進退。
鄭成功也負責開闢海外貿易,從而為抗清以提供餉銀。張必武對負責財政大權的鄭泰是多加地獎勵,希望鄭泰能再接再厲,能為抗清事業作出貢獻。
張必武在準備回去,他就听到了不幸的消息,福建已然是遭受到了敵軍的反撲,很多地方都失守了,就連南直隸這一邊,也是失守了不少的地方。
這不,告急文書是說著再不回軍的話,福建等都會丟失的,而且南京也會不保。
更說出了一個大大的消息——永歷帝下旨要消滅張必武!稱剝奪張必武的一切爵位,要將他給徹底地消滅。
永歷又一次地糾結了李定國的人馬,命令李過率軍相助,就算是不出兵以共同出征,也得給予錢糧。
張必武一听,整個人都傻了,怎麼會這樣啊?永歷會如此施為?先前張必武是想到永歷會添麻煩的,可是他想不到的是永歷能指揮得了李定國的全部人馬,而且還向他發起攻擊呢!要不是有盧象升等,早就領土大量地失守了。
張必武便是問情況怎麼樣了,回答永歷先是讓李過帶領人馬來攻打,因為與盧象升等達成了協議,只是表面上攻伐,實際上卻是在共同演戲呢!誰也不先攻誰,都是平平安安地以求度過。
永歷一早就料定了,只是沒有想到做得這麼明顯,他更氣了。他經過一段時間,他利用錢財已募集了一些士兵,以為自己很強大呢!
于是永歷便開始了所謂的御駕親征,他並沒有多大的政治能力,只是盧象升等可不想背上害主之名,他們曾經是想派使者來台灣,可是路途太遠了,一來一往之中,那就來不及了。
盧象升等便是把領土給讓出來了,由湖廣出兵的永歷是佔領了河南的大半領土還直接與滿清接壤了。
盧象升、禤建豪、李岩等只能是不斷地遣使來向永歷請罪,還希望永歷以抗清大局為重,而且他們永遠是永歷的臣子。
李過以前對永歷是許諾過,只要是出兵反清的,他願意帶兵一同前往以抗擊滿清呢!
故李過的大順軍也趕來與永歷的軍隊會合了,他們是合兵一處,永歷本是還想繼續討伐張必武的,可是他又見到已近燕京了。
他只想著盡快地攻破燕京,以還舊都,況且盧象升等人又是解了一百萬兩白銀來請罪了。
史可法、瞿式耜、何騰蛟等都認為雖然張必武是不忠于明朝,可怎麼說也是一支抗清的勢力,如今已是對他們進行懲處了,這就足夠了,立即出兵往燕京進發,以求能收復燕京,這才是最為關鍵,最好的一件事。
永歷也是認可了,他暫時放棄了對張必武的進攻,他要全力以求能恢復舊都。
還別說,永歷的這一路上倒是挺順利的,因為多爾袞和順治也在打仗啊,好似這天下回到了戰國紛爭一般。
永歷還坐著回到紫禁城的美夢,可是當他一接近燕京的時候,卻中了清軍的誘兵之計,從而被清軍給打得大敗呢!
這一仗,南明軍隊敗得可慘了,許多的將領要麼陣亡,要麼被擒。而大西軍也是元氣大傷,軍兵所剩下無幾啊,像大西原來的大將狄三品等都已經是陣亡了。
李過雖然是跟著永歷而來,他是有心提防著會戰敗,以想避免,可是怎奈敗局已呈,他怎麼個防範法,怎麼個想力挽狂瀾也是無濟于事的,他只能是想要接應永歷,把永歷給救出來了,他們又被清軍所沖擊,敗得更慘了!
而在這個時候,多爾袞是率軍來攻擊的,根本就沒有所謂的和順治鬧反,把永歷等又是打得大敗。
盧象升等所統領的人馬不是不想來救,而是來不了,因為也被清軍給堵住了去路,故最後只能是無奈地眼以巴巴地看著永歷大敗。
永歷這一敗不要緊,讓大西軍損失了大半,就連南明的軍隊也是全部損失殆盡了,而大順軍的情況也不容樂觀,損失了將近一半。
吳三桂原本說是要忠于明朝的,他知道李過等是無奈听從皇命以出兵。
吳三桂就笑了,李過等身為主帥沒有主動權,這不正如以前自己在崇禎手下為將時一樣呢?事事受制于深居宮中的皇上,遠隔千里萬里還得來回地稟報,這樣的話,戰機稍縱即逝,又何談能置敵制勝呢?
正是這個弊端,令得哪怕是再能打的將領也是束手束腳的,他們又怎麼能戰勝敵人呢?
吳三桂自然是出兵陝西,自西安以下的大半土地都落入了吳三桂的手中,而吳三桂也是出兵湖廣之地,他也聯結了湖廣,勢力更強了。
廣東那邊的形勢也是在擴張,也是要奪取廣西之地,福建也在浙江的碩塞等進軍之下,也是不斷地丟失土地,福建一省控制在鄭成功手中的地盤並不多了。
加上鄭成功還身在台灣,那麼更不能形成有力的反擊。鄭成功在收復台灣的大戰中,佔據了重要之勢,他不可能還會率兵回去的,只能是硬著頭皮繼續打下去。
而南直隸一帶,只剩下了南京以及附近的地盤還沒有丟失,地盤的縮水之快,讓人咋舌。
其實張必武比誰都想好好地鞏固已奪取的地盤,他知道自己奪取地盤速度是很快,那麼失去這些奪去的地盤速度同樣也會很快的!事實證明了張必武判斷的正確。
只是永歷這個皇帝是指手畫腳的,不然也不會讓形勢又急轉而下了,變成今天不可收拾的局面了。
張必武一听,他在嘆氣了,說︰「真是無奈啊!這些朱明的皇帝就是不能消停啊!雖然他們是有骨氣的,可卻怎麼也沒有朱洪武和永樂大帝的雄才大略呢?」
鄭成功看著張必武,便問︰「齊王,那你說我們應該如何收拾這殘局呢?以前你認為不會演變成今天的結果,可是卻偏離了你的預測範圍啊!唉!要是我們當初不攻台灣的話,或許還能避免大局的突變啊!」
張必武看著鄭成功便說︰「國姓爺,你跟我立即得回到大陸去!台灣只須派一員裨將在此鎮守就行了!要向所有的抗清義士,天下人知道,我們最為關注的,最注重的還是大陸!抗清永遠是第一位的!」
鄭成功一听,他明白地點頭了,說︰「好吧!那我立即取消呆在台灣的目的,我馬上準備和齊王一起返回大陸!」
張必武便說︰「得先派人乘船快速地回去,告訴大家,我們的大軍回來了!只是在台灣的守軍還不能太少!我料定紅毛鬼被我們打敗,丟了台灣,他們心里一定會很不服氣的,說不定會勾結滿清想要對我們形成夾擊之勢呢!這一點是不得不防!」
鄭成功便說︰「荷蘭王國應該是不會多加干涉的,畢竟我們放走了揆一等人,也向他們表明了我們維護國土完整的決心。那麼咽不下這口氣的就是荷蘭的東印度公司了!我們要面對的是這個名為公司,實際上卻是一個強大的軍事集團!放心好了!在台灣的防守,我是不會松懈的!而且回到廈門,我會加以監控的。只要台灣一有事,廈門也能立即出兵以援助台灣!絕不會再讓台灣落到紅毛鬼的手中!」
張必武是堅定地點頭了,他的大軍暫時之間要想全部開拔還需要很多的時間呢,這得等,他得先是回去,以穩定在大陸的抗清義士之心,不然他們認為他與鄭成功都是在台灣樂不思蜀,那就不好了,要擊破滿清所散布的謠言才行。
張必武一踏到了廈門的土地上,他首先要弄明白的是如今的形勢如何,他好據此判斷分析,要怎麼樣才能扭轉形勢。
而在這時,張必武見到了一直守候在此處的夏完淳。
張必武不由是歡喜異常,他上前來對夏完淳說︰「哈哈!存古啊!你來了!你是不是一直在這里等我啊?來!有什麼事,現在就說吧!」
張必武一看,不遠處有一塊石頭,他也不顧了,先拉夏完淳到石頭處坐著。
夏完淳向著張必武說著如今的形勢,張必武在不斷地點頭,他對天下的形勢通過使者的講述已略有了解,如今再听夏完淳的訴說,張必武知道得更詳細了。
張必武在不斷地點頭,他同時也在思考著,其實張必武在回來的途中,他就不斷地想著該怎麼解決這一件事呢。
想到既然夏完淳在這里守候,一定有他的理由,就是想要告訴張必武怎麼破解敵方的計策吧!!
張必武想到這,便是期待姓地看著夏完淳,等著夏完淳回答。
夏完淳便說︰「耿繼茂和尚可喜是可以利用的,當然吳三桂也是能利用的!要是能讓三方勢力有所起事的話,對于我們來說是非常有用的!這就是李公子、九老等所商定的。還有一點,他們已經是想要說服李過等投降主公,並入主公的帳下。
李定國已主動地表示願意了,因為大西軍的兵力損失殆盡,李定國又有病在身,李定國自然是沒有多大的精力來管住全軍了,而且李定國生病,再加上大敗,損失慘重,大西軍為了能保住根,除了依附張必武,還能有什麼法子呢?
何況以前李定國就是想到了張必武的能力,要他屈尊于永歷之下,以扶助永歷這是辦不到的。當時李定國就問過張必武,要是他奪取了天下,能不能不殺永歷,給永歷一條生路。
張必武就明確地回答,不管怎麼樣永歷都能好好地活著,他張必武會永遠保著永歷一命的。
張必武想到這一點,如今又拿到了李定國的親筆信,字寫得是歪歪斜斜的,因為李定國抱著病軀,字寫不好,也是情有可原的嘛。
有李定國,那還得有李過的大順軍再吸引進張必武的軍中才好。張必武想的就是這一點。
現在鄭成功明確地表示願奉張必武為主了,南明軍隊損失殆盡,已然不用再考慮南明了,只剩下大順軍,再把大順軍給收歸到張必武的軍中,那是再好不過了。
對了!還有張煌言,張必武也想把張煌言給納入本方的勢力之中,這也是夏完淳轉達盧象升等的意見。讓張必武乘永歷大敗整合所有的抗清勢力,要讓大家都醒悟過來,哪怕再怎麼扶永歷,只能是一敗再敗,如今先不提什麼復興大明,而是要保住漢人的江山,這才是最為重要的一件事。
只是張必武沒有把握,能不能讓吳三桂和尚可喜、耿繼茂等反叛,要是讓他們反叛的話,是能對局勢又進一步地改變,可惜啊,這一把握並不大啊!該如何是好啊?
張必武看著夏完淳,就是想要听听夏完淳怎麼說。夏完淳說︰「我只是听說九老他們已經是開始實施了計劃,而且派人去勸說了。祖澤潤也是被派到了吳三桂那里,加以勸說吳三桂以宗族為重。九老他們能說的是盡人事以听天命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