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張機所言,周瑜恐怕只剩下不到一年的壽命了,按照如今的態勢,似乎都不能撐到討要南郡了。這一次孫策和喬仁乃至于遠在江夏的呂蒙,都迫不及待的收取南郡,那是周瑜一輩子的糾結。赤壁之戰後周瑜曾在擊敗曹仁佔領南郡,甚至為此付出了一切險些因傷英年早逝,後來由于襄陽樊城一線曹軍的壓力,以及當時士卒過四萬但卻沒有根據地的劉備兩方面的因素,將南郡借與了劉備。
至此,南郡月兌離東吳已有十年,為了南郡周瑜提前結束了自己的征戰生涯,為了南郡東吳大軍在荊州奮戰一年,在周瑜病危的情況下,劉備的借而不還,激發了江東上下將士的同仇敵愾。
孫策和喬仁盡管身居高位多年,但是骨子里還是重情重義之人,可以說他們兩人都不是一個合格的政治家。但也正是因為如此,喬仁才能一步一步憑借孫策的信任和自己的功績,後來居上成為東吳第三號人物。
魯肅原本還想再勸,可一看見孫策紅紅的雙眼和一身如同實質的戾氣,就連魯肅也保持了沉默,這倒不是魯肅怕了,而是為了周瑜。畢竟魯肅和周瑜也是至交好友不是,如今的魯肅只想著如何利用和平外交手段收回南郡。
「姐夫,今r 召見所為何事?」喬仁這幾r 可忙得夠嗆,周瑜一病倒將軍府的頓時就沒了官長,所有事務就壓到喬仁這個前大司馬身上來了。
「咳咳!」孫策並沒有直接回答,而是裝模作樣的輕咳了幾聲。
若有所得的喬仁,往四周望去,這才發現殿中還坐著顧雍、孫邵和張昭呢。‘全是文臣,看來是要商議武職調動。’
「仁見過丞相、顧師、張公。」喬仁忙不及的對幾位老臣施禮,尤其是自己的老師還在殿中呢,禮節上可不能給顧雍丟臉。
「見過太尉。」「子言多禮。」前一句是孫邵所答,他和喬仁直接關系並不緊密,深交不多,大部分是因為劉基的緣由,兩人才保持了一份香火情,屬于交淺言深的類型。而且孫邵雖然名義上是淮泗集團的人,但實際上卻是孫策的絕對親信,不然他也不會是首任丞相呢?而後兩句則是顧雍和張昭,二人都是長輩,用不了那麼客套。
「今r 所議,便是大將軍的人選。公瑾身體不行,大將軍一職恐難以擔任。」孫策緩慢的說道。
這絕對是周瑜的意思,周瑜一直想削弱大司馬大將軍的權柄。現在是由喬仁兼顧太尉和大將軍兩府的事務,雖然喬仁是周瑜和孫策都信任的人選,但是周瑜想要兩府分制形成定制,就不能有例外。
「呂子衡可謂絕佳人選。」孫邵作為文臣之首,也可以說大司馬和大將軍兩職分開的話,丞相就是百官之首,理應他先開口。
‘呂範?’喬仁心中也以為呂範的確是大將軍的合適人選,呂範也是孫策的親信,其緊密程度不在周瑜和喬仁之下,可以說孫策、周瑜、呂範三人幾乎相當于蜀漢的劉關張,當然指的是親密程度,至于喬仁年紀太小。
猶記得當初孫策還在袁術手下的時候,手下就只有呂範和族人孫河經常跟隨左右,二人常為孫策四處奔走,不避危難,渡江取夫人(接老夫人,呂範差點把命賠進去)就是其中一例;因此孫策亦視呂範為至親,每每請其赴宴,便與吳夫人一起飲食,並不緊執君臣之禮。
而且最重要的是,呂範威儀過人能夠壓服世家,諸士族子弟如陸遜、全琮等人,都對他恭敬有禮,不敢有輕佻的行為。還有一點呂範和孫權有過節,孫策初領江東時讓呂範管理財務,孫權當時還是個少年,曾經因私事有求于呂範,呂範說要先稟報孫策,不敢擅作主張,當時因此而有隙。
「臣弟以為呂兄是個合適的人選,不過臣弟以為呂兄卻應該但當大司馬一職。」
此言一出,滿堂皆驚。大司馬實際上位在大將軍和太尉之上,他們實在想不通,喬仁為什麼會推薦呂範擔任這個位置。而孫策也是一臉不解的模樣。
「大司馬一職權柄過重,目前公瑾兄染病,無人可以擔當此職,故而臣弟認為置大司馬為上公,第一品上。(大將軍只是位同三公,第一品下)可以分大司馬為左右大司馬,共掌權柄。至于大將軍的事務,可暫時移交給大司馬府。」
將大司馬權柄一分為二,得利是誰?還不是喬仁,大司馬本來就和太尉打擂台,如果一分為二,那無論左右大司馬單方面的權勢就不如太尉和大將軍了。
「老臣以為可行。」張昭出言道。
周瑜命不久矣,他死後的確沒人可以擔任大司馬一職,喬仁也是一樣。而且大將軍一職,按照慣例幾乎就是外戚來擔任的,由外臣擔任還無先例。
「好,孤••準了。以呂範為右大司馬(漢代以右為尊),張公為左大司馬,太常之職就交給仲謀吧。」
驃騎將軍呂範升官了,那其它的將領相應也會有所遞升,到不需要在此討論。不過喬仁卻很詫異,孫策怎麼會讓張昭來當這個左大司馬,不過張昭比呂範還能鎮得住人,而且其早年也是武職,(扶軍中郎將、軍師)仗也沒少打,倒不是不通軍事的文臣,而且人品過硬,的確是合適的人選。不過張公沉寂多年,孫策怎麼會想到她了呢?
喬仁不乏惡意的揣度,是不是為了壓制孫權,才讓他的老師擔當重職。張昭雖然是孫權的老師,但卻是個節臣,不會因私廢公。孫權?喬仁轉念一想,孫策一直沒有找到一個合適的位置來安置孫權,如今張昭當左大司馬去了,空出來的太常正好,太常是九卿之首,但實際上不怎麼管實事,正適合圈養孫權。
「明公,魏王的使者已抵達建業,現住于館驛之中,不知何時召見。」孫邵話音一轉,轉移了話題。
東吳稱孫策為至尊,至尊者至高無上的地位,或為帝王之別號。孫策畢竟還不是帝皇不能使用畢夏、殿下、大王、王上等稱號,又不能直稱官爵。故而江東稱之位至尊,然而至尊只是中下層的稱謂,因為普通士卒總不能叫孫策主公吧,他們還沒那個資格。而高層則還是文稱明公、武稱主公如故,只是在公開的場合統一稱至尊。
「再等一等。」
等,等得就是孫策派往關羽處的使臣,是文取還是武取全憑關羽的態度了。至于曹c o的使者,所為何來?眾人心知肚明,關羽的大軍為了襄樊,先後擊敗文聘、曹仁,許都告急。魏王的使者就是來商議背後捅刀子的。
可是這些話,還是需要一個人來點名,才好繼續。殿中四人無論是孫邵、顧雍、張昭三人中的任何一人,年齡、輩分、資歷都在喬仁之上,就連官職在張昭任左大司馬之後,也不在喬仁之下,所以合該由喬仁點明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