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隨船而來的主要是港口、造船廠、機械廠、化工廠和一些礦山設備,剩下一些零散的醫院、學校、科研設備。雖然短時間內,基隆還是個大工地,看不到模樣,不過1年以後,這里就初具規模了,3年以後,所有工廠、碼頭、船廠都將竣工,加上住宅區,學校、醫院和科研所,基隆就將是台灣最大的城市。
工廠建設需要等時間,人員招募可以先期開展。天津、上海、泉州和廣州的「金象大藥房」一直都按照劉芾的要求,悄悄的小規模吸收著所在地的流民,把願意來台灣做工的通過劉家的商船從大陸轉移到台灣。在基隆港的臨時小碼頭上,已經建立了不少臨時房屋,都是一排一排的木板房,那里是大陸來的流民的臨時居住地,通過1個月的衛生防疫、身體恢復和紀律培訓,這些流民中有勞動能力的就會被送往各個工地參加建設,沒勞動能力的小孩都要送往學校免費上學,老人暫時還沒地方安排,只能再木板房里養老了。
這次大衛從歐洲帶來的技術人員除了一部分是跟隨設備來台的安裝人員,干完了活還得回國,剩下的都是大衛按照劉芾的需求從歐洲破產的工廠、失業的市民里聘來的,都是簽了勞動合同的,最短也要在台灣干滿5年,多的簽了10年,反正簽約時間越長,付給的工資也就越高。還有10個德國退役軍官,7個陸軍的,3個海軍的,這是劉芾特意囑咐要的,劉芾打算先訓練出一只護廠隊,別來個強盜土匪啥的自己都沒轍。
從招來的工人中間挑選了200名身體健康,願意當護衛隊員的青年,扔給德**官,再配上2翻譯,齊活。護廠隊的訓練地點不能選在基隆,需要找個僻靜點的地方,這樣打個靶啥的不會太顯眼。最後決定在金礦附近蓋個小院,哪里是山區,沒什麼人,還能做山地訓練,挨著金礦還能起到保護作用。
1個月以後,所有設備都應卸載完成,大衛攜著妻子,裝上「消炎片」登船回國了,本來他想把兒子也帶走,不過山德魯打死不從,再加上還要去美國度假,也就沒強迫兒子,繼續放在劉芾這里養著,不過為了加強兒子的純正x ng,大衛留下了一個管家和女僕,一邊照顧兒子的生活,一邊教授英語和法語,免得以後無法溝通,現在孩子一張嘴就是一口純正的福建中文。
r 子就在這樣一天一天的忙碌中到了1888年,水泥廠開工小半年了,隨著工人熟練度的增加,產量穩定在15萬噸左右,自給自足是足夠了。焦化廠和鋼鐵廠也有小規模開工,都是實驗x ng質的,主要是給工人練手。基隆的港口已經基本完工,西北面是3個200米長的碼頭都能停泊3萬噸的船只,西南是造船廠的碼頭和船塢,現在還沒有完工。
由于基隆工業基地的開建,大批的流民和工人還有外國人雲集于此,各種工廠、醫院、住宅、別墅、宿舍也拔地而起,當初這個幾百戶的小港口完全變了模樣,佔地面積擴大了幾十倍,人口增加了上百倍,需求也增加了上百倍。每r 的糧食、禽肉、蔬菜全部由台北、淡水附近的商人和農戶提供。有些機靈的商人開始在住宅區附近蓋上簡易的窩棚,雇人用更便宜的價格從新竹、宜蘭或者更遠的地方收購禽肉、糧蔬等生活必須品,運到基隆來賣,漸漸的形成了不少自發的集市。集市里的人越來越多,就開始有人建飯館、建旅社甚至賭場j 院都有暗著開的,慢慢的形成了一個小鎮的模樣,隔著一條土路,和基隆港的住宅區毗鄰。
經過半年的訓練,那200名護廠隊也初具模樣了,劉芾再次擴大規模,又招了400名新隊員,原來的200人留下50名訓練比較好的,剩下的150人和400名新隊員混編,老隊員當班長,一個班加班長11人,繼續跟著德國教官訓練。挑出來的50人跟著3個德國海軍退役軍官在造船廠邊上找了一個小院,成立的水上巡查隊。
雖然護廠隊和水上巡查隊都建立了,但是為了避嫌,基隆的治安還是交給了台北知府唐景崧,畢竟劉芾不是官身,很多地方上的事情插手多了容易招閑話。不過這個台北知府唐景崧也是個洋務派,對于開辦工廠、礦山深表贊同,在加上劉芾出手大方,各種孝敬規矩數量一次不少,質量很是過硬,所以一般牽扯到基隆港和工廠礦山的事情,唐景崧都不插手,讓劉芾自己去處理。
雖然短時期內,基隆港的管理都是自己來干,但是畢竟名不正言不順啊。為了這個事情,劉芾再次請教了老爹劉銘傳。
眼看著兒子滾雪球一般滾起來一個重工業基地,劉銘傳很是高興。當初自己和法國人拼命就是不想國人的江山被外國人佔了,現在大清朝外患越來越重。自從兩次八國聯軍入京以來,朝廷內也開始了辦洋務振國的嘗試,不過效果不大。眼看自己的兒子把恭親王、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等人想辦卻難辦的洋務干的風生水起,當爹的哪有不高興的,現在要說中國洋務辦的最好的,當有台灣一席。
听到兒子的顧慮,劉銘傳也深以為然,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難。這些工廠礦山都是兒子的心血,也是自己的政績,如果被人干擾,那不光是浪費了兒子的努力,也打了自己的老臉。
為了鞏固現在台灣洋務發展的大好局面,劉銘傳給了劉芾一個台灣巡撫衙門洋務協辦的職務。這個玩意並不是朝廷任命的正式官職,也沒有品級和俸祿可拿,完全是巡撫衙門下屬的一個辦事機構。不過這個機構的權利很大,直接听命于劉銘傳本人,督辦台灣島內一切洋務。也就是說,劉芾將代表劉銘傳,對台灣島內所有涉及到洋務的事情都可以詢問處理,而且只對巡撫一個人負責,別人管不著,想管也可以,去找劉銘傳商量去。不過這個職務也不是白拿的,親父子也要明算賬,劉銘傳提出想要建一個槍炮廠,朝廷也批了,但是沒銀子,需要自籌。劉芾二話不說,立刻答應馬上給德國發電報,咨詢槍炮廠設備規格,找到合適的,立刻裝船運過來,就在基隆火車站旁邊建一個槍炮廠,離鋼鐵廠也近,離鐵路也近,原料成品運輸都方便。
拿到協辦的關防印信,劉芾立馬掛牌營業了,地點就是原來準備當基隆火車站的2層小樓,反正鐵路還沒通車,先拿來用著。協辦就是自己,手下還是原來的幾個人,劉福、劉大貴、周彥聰,再加上那15個綠營兵,就齊了。
上任的第一件事,就是制定基隆重工業基地的安全治安。劉芾計劃在基地內成立5個巡j ng區,每個j ng區配備巡j ng10人,j ng長一名,負責基地內部的治安和安全;基地外部包括住宅區和自發小鎮也成立5個j ng區,每個j ng區10個巡j ng,一個j ng長;j ng長就由手下的綠營兵擔任,這幾個綠營兵自從跟了自己,一直都很勤奮,也沒發現有很重的陋習,當j ng長很適合,巡j ng就從護廠隊里挑。
這幾個新任j ng長很高興,又磕頭又謝恩,從心眼里覺得跟著三少爺干就是享福,雖然有時候的活累一些,不過賞錢也高啊,現在又可以去洋工廠里去當享福,雖然三少爺交代任務也挺重,規矩也很多,但是在他們眼里,每r 穿著洋布衣服,在平整的石板路上抓個小賊,處理的糾紛啥的根本就不是活,簡直就是想著法養老。何況還有每月5兩銀子的工資,一年就是60兩,都趕上縣太爺了。只要不違反少爺的規定,不抽大煙,不以公肥私,不勾結外人,秉公處理等,這輩子就算拿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