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風雲錄 第六十六章 聯邦缺鐵

作者 ︰ 薩瓦斯托波爾

對于這場談判,劉芾並不上心,反正土地是一寸也不能還的,而且這些土地上已經按照聯邦政府的規劃在投資建設了,想還也還不了了,至于英國人的態度,劉芾也不擔憂,愛領事館不領事館,就算雙方斷絕關系也無所謂,反正馬六甲海峽在聯邦軍隊的掌控之中,如果英國人願意丟掉東亞的市場,那劉芾也不介意天天為難下英國商船。

對于死咬著東印度群島不放的荷蘭人,劉芾更瞧不上眼了,英國人的土地聯邦都不歸還,更別提現在已經淪落到歐洲二流甚至三流國家的荷蘭了。

隨著和美國、英國以及國聯的成員國的關系的正常化,已經中斷了半年多的出口貿易又開始逐漸恢復起來,越來越多的各國商人開始進入聯邦的幾個主要貿易港口,開始采購聯邦的各種特產,再用海運運回他們的國內,賺取差價。由于聯邦的遷都,原來的台灣島上的淡水、新竹、刺桐等港口都擠滿了運送機器設備和人員的船只,無法再停靠過多的大型船舶,而且隨著遷都進程的深入,很多原本在台灣島上的工廠、加工廠都紛紛搬遷到別的地方,使得這些前來采購的外國商人拿著豬頭,卻找不到廟門了。

聯邦政府也注意到了這種情況,在得到劉芾的同意之後,聯邦政府把原來的新加坡島、巨港市、西貢市、馬尼拉市都開闢成為貿易集散港,通過稅收上的調整和對本國企業的優惠政策。開始吸引大批的投資者前往這些港口設立貿易公司和加工廠。而這些貿易公司和加工廠又將帶動當地的基礎建設和人口流動,從而慢慢的形成以不同出口商品種類而定向發展的專業貿易港口。

新加坡港和巨港市,由于位于馬六甲海峽的東側出口,地理位置極其優越,主要面向歐洲,所以聯邦政府對于從這里出口的紡織品、香料、蔗糖、藥品、糧食都降低了稅率,並且用土地、貸款等政策來鼓勵本國資本在這里投資建廠;

西貢和馬尼拉市,雖然距離馬六甲海峽比較遠,但是它們也是非常優秀的港口,聯邦政府對于從這里出口的機械設備、電器、化工產品、貴金屬、寶石、煤炭、鋼鐵都降低了稅率。也采用優惠貸款和優惠土地等政策。鼓勵本國資本在這里投資建廠;

而像石油、煤炭、木材、礦石等資源的出口,聯邦政府也設立了專門的港口,不過這些資源屬于聯邦管控產品,必須取得聯邦的許可證。方可進行開采。而且不允許外國資本進入這些行業中。

從1915年開始。南海聯邦在進出口貿易中,就已經是順差了,隨著一戰的爆發。這種順差就更為明顯。在大戰結束後,聯邦的進出口貿易順差並沒有太大的改變,農產品、紡織品、化工、機電產品、機械、特種鋼材、合金、藥品、船舶制造都成了聯邦的主要出口產品,而各種礦產、石油則成了聯邦的主要進口產品。

雖然在聯邦的安北省、菲律賓呂宋島、棉蘭老島、馬來半島、爪哇島、加里曼丹島、蘇拉威西島、蘇門答臘島等地,都勘探出來不少資源和礦產,其中粗略估算鐵礦的儲量有上百億噸,煤炭儲量上千億噸,石油天然氣儲量十多億噸,另外還有全球排名第二的錫礦和豐富的鋁土礦、鈦礦、磷灰石礦、鎳礦、銅礦、金銀礦、稀土礦、鈾礦、大理石、石灰石礦等,雖然不能說是資源無數,自給自足也完全不成問題,更重要的是,礦產資源種類很全面,沒有什麼特別缺乏的。

但是由于這些地區的人口數量和發展水平問題,大部分礦產資源得不到很好的開采利用,目前聯邦政府只在安北省、加里曼丹島、蘇門答臘島、棉蘭老島等地開發了一部分鐵礦、鋁土礦、銅礦和煤礦,還有就是加里曼丹島南部和蘇門答臘島巨港附近的幾處油田,而剩下的大部分礦產由于投資、地理、人口等條件的限制,聯邦政府還無法開采,所以,從美國和加拿大大量進口優質鐵礦石就成了南海聯邦的重中之重。為了防止由于國家關系影響了聯邦的鐵礦石進口,劉芾從20多年前,就連續不斷的進口這些鐵礦石,用不完或者暫時用不上的,就用火車拉到附近的荒地上堆積著,由于長期分風化作用,一下雨,這些礦石山的附近就會被紅色的雨水覆蓋,從而使這塊地區成為了基隆附近的一個地名——紅鐵山。

那是時候是因為台灣沒有鐵礦石儲備,劉芾迫不得已采取的政策,不惜代價的儲備這些礦石,現在南海聯邦雖然不缺鐵礦儲備了,但是由于財力、物力、人力的限制,還是不能充分開采這些礦產,還要花大價錢從國外進口,這樣劉芾非常難受。在把他那本寶貴的連他妻子都不能看的世界旅游地圖冊差不多翻爛了之後,劉芾終于找到了一個辦法,來降低南海聯邦采購鐵礦石的成本和不確定性。

這個方法不是加大聯邦的投資力度,也不是號召全民去采礦,而是把目光從南海聯邦的土地上挪開,換到另一個地方,澳大利亞。

在後世,只要關心一點經濟或者時政新聞的人,都會听說過必和必拓和力拓這兩家大公司,他們兩家公司分別在澳洲控制著當地的鐵礦,並且伙同另一家公司,巴西的淡水河谷公司,制定全球的鐵礦石交易價格。

這三家公司為什麼這麼厲害呢?因為他們手中攥著資源世界鐵礦石的70%以上的交易量,除此之外,他們還涉及煤、銅、鎂、鎳、鑽石、石油、液化天然氣等領域。

而必和必拓和力拓這兩家公司得以起家,就是因為他們控制了澳大利亞西部的鐵礦,從而借著戰後各國經濟發展提速的機會,大撈特撈,成為了現在的跨國資源集團。

必和必拓是由兩家澳大利亞本土的礦業公司合並而成,其中,bhp公司成立于1885年,總部設在墨爾本;而billiton比利登公司成立于1860年,兩家公司在2001年合並,並成立了必和必拓,也就是說,在1920年,必和必拓公司還不存在。

力拓集團成立于1873年的西班牙,它之所以介入了澳大利亞的鐵礦開采業務,是因為當時發現澳大利亞西部鐵礦區的發現者在澳大利亞國內找不到支持者,無奈才找到了力拓集團在倫敦的ceo杜坎爵士,並在他的支持下,才獲得了澳洲西部鐵礦的開采權,而力拓集團,也就隨著這位發現者,進入了澳洲鐵礦的開采。

說起這位澳洲西部鐵礦的發現者,他的名字叫hancock,翻譯過來是漢考克,他是一位澳大利亞的農場主。這位農場主喜歡自己駕駛飛機往來于墨爾本的家中和他位于西澳的農場之間。

在1952年11月的一天,這位全民超人漢考克又開著飛機上路了,不過這次他的運氣不好,遇到了雷雨雲,而且他的小飛機無法從雲層上方飛過去,歸航的路線上也是烏雲密布,他只能選擇從雲層的下方貼著地面飛行。

不過這樣很危險,稍不留意,就會撞上山峰或者樹木,機毀人亡。于是,漢考克駕駛著飛機,飛進了巨大的峽谷中,並憑借著他對地形的熟悉,沿著峽谷底部特納河的指引,在峽谷中穿梭。

忽然間,他發現在暴雨的沖刷下,兩側的崖壁都發出一種特別的紅色,而對礦產知識略懂的他立刻明白了,那些都是在外面的鐵礦石,而他自己正飛在一條真正由鐵鑄成的峽谷內。(未完待續……)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南海風雲錄最新章節 | 南海風雲錄全文閱讀 | 南海風雲錄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