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授大唐 第五十三回 出征

作者 ︰ 陸以寧

()顯慶七年,這是個不存在于歷史上的年份,在顯慶六年的二月,高宗便將年號改成龍朔元年。而即將要發生的這一場戰爭,自然也不是杜維可以預測勝負的了。

顯慶七年正月,武後以攝政身分宣布,鐵勒十五部中,較為親近大唐的契苾、骨利干、僕骨、阿跌諸部,受到薛延陀、回紇等大族的欺壓,大唐身為宗主國,決定出兵代為懲罰。

事實上,這也算是對親近部族的補償。

當年薛仁貴的大屠殺,所殺的多是親近大唐的部族;高宗可不在乎是哪個部族掃了自己面子,在他眼里,異族就只是異族,就算殺錯也只能怪他們投錯胎。

武後並沒有將鐵勒人全都綁做一塊,直接以討伐鐵勒為名義出征,反而研究了鐵勒諸姓的矛盾、以及勢力的分布,最終才拍板定案,要以征伐薛延陀部為主,做為對北方草原民族的j ng示。

「你看看,能怎麼樣對他們做些補償。」出征前,武後召見杜維時,曾經單獨的對他透露過這個意思。

「反正你鬼點子多,這件事就給你負責。」武後蠻不講理的交代,讓杜維再不願接受、也只得接受了。

不過說起補償,往常都是下嫁公主、或是賜下財物,但武後身為女子,對于和親有著深深的痛惡,而賜下財物,對于眼下大唐的財政也是個負擔。該怎麼斟酌權衡,武後便把難題拋給杜維。

「微臣明白。」杜維倒沒有太過困擾,反而感到了一絲興奮︰這代表武後對自己的信任吧?也是對他能力的肯定。

武後招手,一旁小宮女拿來了一個托盤,托盤上是一個青銅s 的物件。在杜維疑惑的眼神中,武後笑道︰「這是給你的。」

杜維拿過來一看,卻是一個樣式古樸、s 澤老舊的青銅面具,上頭刻著兩個小小的篆文。

「蘭陵……?」杜維疑惑的念了出來。

「蘭陵王高長恭。」武後點點頭,對杜維笑道︰「听過這個人吧?」

「蘭陵王入陣曲?」杜維問道。

「沒錯,便是那位蘭陵王。」

杜維有耳聞過蘭陵王高長恭的事跡,因為他外型秀美,為了不被敵人小瞧,所以上陣時總是帶上了面具。另外,他也是歷史學家口中,北齊王朝最正常的一個人。

而蘭陵王入陣曲,則是為了描述他戰爭時的英勇姿態,由男子戴著面具獨舞的樂曲,和唐太宗的秦王破陣曲,並列為兩大宮廷舞蹈,只是一個是英姿煥發的獨舞、一個是氣勢恢宏的群舞。

「但蘭陵王上陣時,戴的不是木頭面具嗎?」杜維一邊把玩手上的銅面具,一面好奇的問道。

「是啊,這是陪葬的面具。」武後不以為意的說道︰「木頭易朽,所以他的家人才用青銅代之。不過據高長恭後人的描述,這圖案和上陣時的面具,是一模一樣的。」

「陪葬嗎……?」杜維戰戰競競的端倪著手上的面具。

「是啊。」武後懶洋洋的伸了個懶腰,有些疲憊的說道︰「隋末時局混亂,許多先朝陵寢都在那時被起了出來。」

「但這保存的相當完好呢。」這副青銅s 面具,是仿虎頭模樣打成的,面具上的花紋古拙,但依稀可以分辨哪兒是虎須、哪邊是斑紋。面具基本是呈方型的,除了額頭部分略顯弧形、嘴巴部分並未覆住,整張面具正好和臉貼合,只要到時用皮繩系住就行了。

杜維把玩著面具,越看越是喜愛,忍不住就想試戴了起來。

「當然完好。」武後笑道︰「那時盜蘭陵王墓的,還沒帶走什麼,便已經感覺神置不清、暈眩不已,後來有人硬是帶了這面具出來,回到家就病死了。所以,沒有人敢再去……」

杜維手一滑,差點把面具落在地上,但臉s 已經比面具還要青,結結巴巴的問道︰「那、那這面具……?」

「這面具上,大概還有蘭陵王當年的英魂守護吧?所以我特地找了出來,讓你帶著心安。」

「多、多謝……」

「不必客氣。」武後玉手一揮,笑盈盈的說道。

隨著出征的時間越近,武後心情也越來越好。或許是為了明哲保身,李忠自動自發的推遲了他的即位,這讓遠征鐵勒添了一些緩沖的時間。

同時,鏟除武家兄弟,也讓武後的聲望提高了不少。當然,也有人背地里笑她無知,說她將武家子弟安排在三省、六部為基層官員,是自斷右臂的舉動。

只有武後清楚︰她提拔的這些基層,放在之前武元慶當家時,是八輩子都爬不到這樣的位置。而這些人又都是有些才能、又不被武家嫡系看重的旁系子弟,武後這麼一提拔,便迅速的得到了這些子弟的支持。

將耳目散布到基層,得到的效果很快便反應出來。就算武後掌握不了六部,但里頭的狀況、官員的軼聞,都從這些耳目身上傳了回來。

「這樣下去,用不了多久……」武後近r 都在盤算這些,如何運用這些基層,在不引起朝堂注目的情況下,將朝政大權一點一點的轉移到自己手上?

「好了,沒什麼事就回去吧?別耽誤了午時出征。」武後見杜維仍在打量著面具,沒好氣的打發他出去。本來武後想親自主持出征的誓師,但文官紛紛勸諫,說于制不合、不利行軍,武後只能作罷。

但這並不影響大軍的出發,在中書令許敬宗的主持下,大軍很快的誓師、整軍,緩緩的離開長安城。

「著令李績為西北道行軍總管、程名振為隴右道行軍總管、程知節為關內道行軍總管,偕左驍衛大將軍契必荷力……」

「關內道?」台上正嚴肅的進行誓師,杜維卻在底下好奇的詢問程務挺。

「安北都護府。」程務挺小聲回答道︰「為關內道所轄。」

杜維知道,安北都護府是管理鐵勒的單位,于是點點頭,不再多問。

在場將領大多都是沙場老將了,整軍效率高的嚇人,就連資歷算淺的程務挺,都還有過一次征戰高麗、一次隨蘇定方征戰龜茲的顯赫履歷。

杜維卻算是完完全全的新兵。

除了杜維這個新兵以外,資歷最淺的,就只有武後辛苦栽培出來的女子軍隊了。武後野心大的很,原先想要組建一支萬人女軍,但時機還未成熟,便先c o練了數千女兵,希望這回戰爭能發揮功效,減少r 後的阻力。

就是這支新建的虎賁軍,加上各地招集的府兵,皇城抽出五千名龍武軍,合計八萬大軍,準備出發征討鐵勒。

說起虎賁軍,里頭前三營的鳳翔、羽林、神策全由女子擔當,分別是薛琦、侯英、張郁主持。如此重大的決策,反彈自然是有的,但這一點程度可比不上她在歷史上自立為皇帝,所以還能輕松應付這壓力。位列第四營的白袍,就是杜維和程務挺所統領的了。雖然程務挺是名義上的頭兒,但大家都心知肚明︰這是武後要栽培杜維。

白袍之名是來自南朝名將陳慶之所率的軍隊,放在大唐,正好和龍武軍底下的玄甲軍相對;那可是唐太宗嫡系的j ng銳。再加上白袍軍在歷史上的名號,雖然不太被近代所知,但放在當時,那可是顯赫無比。

「名師大將莫自牢,千軍萬馬避白袍。」這是當時在洛陽傳頌的童謠。

當年陳慶之率領七千士卒,從梁朝所在的淮北一帶,一路打到了北魏首都的洛陽城。歷經四十七戰、攻克三十二城,未失一仗、所向披靡,是個神話般的人物。

所以,從這名稱來看,不難猜想武後對杜維的期許。

第五營以後,組成的便多是沒落的軍系子弟,以及在各地r 子過得不太安穩的府兵,當然武後也拉了些李績、程知節等族人進來,就連過世的秦瓊、尉遲恭家族,都有些旁系子弟投靠。

如此「居心叵測」的軍隊,卻在眾人不注意的情況下,突然的建立起來。這就是武後天才的地方;雖然許多想法是杜維給的,但真正實行起來,能這樣循序漸進、又環環相扣的進行,也只有武後的手段了。

換句話說,這些利益受到侵害的人,如功勛、世家、軍系大族,都在等著看這只軍隊的笑話。這也是為什麼只是征伐小小的鐵勒,就需動用到四位名將的原因。

武後絕對不容許失敗。

整軍進行的非常迅速,但畢竟是八萬人,全部清點完也花了一番工夫,不過午時集合的軍隊,要在申時出發已是綽綽有余了。

獻過三牲、拜祭天地、擂起戰鼓,在戰鼓聲響之中,李績緩緩的出了隊列。看看天s 差不多了,李績戴起頭盔,手一揚,鼓聲頓時止住。

「全軍……」李績瞇著眼楮,看著底下軍容壯盛的將士,臉上泛起了一抹微笑。

這不是他第一次出戰,希望也不要是最後一次。身為武將,最殘忍的對待,莫過于在家中安安靜靜的直到老死。

李績自認自己並不算太老,要他現在退休,簡直比要他的命還難受。雖說這幾年先後擔任高階文職,但那都是示恩意味多過其他,李績明白︰自己論打仗是有些本事,但要當宰相?只能求無過而已。

看著熟悉的旌旗,李績覺得自己果然是為了戰爭而生的。環顧四周熟悉的同袍︰程知節一臉笑的古怪,似乎是對戎裝的杜維感到好笑;程名振一本正經的,但不時回頭看著自己的兒子;契必荷力一如往常的,正閉目喃喃自語,似乎是在祝禱著一樣。

大家都沒有變!只是城牆上頭,站的已經不是那一位了……李績緩緩吁了口氣,沒有人注意到他的異樣,只是同時望著主帥的大旗,等待進一步的指令。

「全軍出征!」一聲高喝,伴隨而來的是成千上萬的馬蹄聲。

杜維像是每個第一回上戰場的新兵一樣,在馬背上頻頻回頭,一直到城門消失在自己的視線之外。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天授大唐最新章節 | 天授大唐全文閱讀 | 天授大唐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