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時春 第十二章 吳下阿蒙非往昔(上)

作者 ︰ 年少舊時

()到了戌時,薛堯在韓家棚子里講三國演義時,到場的看官竟幾乎是昨r 的三倍。

角角落落里擠滿了期待。

台幕後,韓應站在薛堯身邊笑意濃濃道︰「瞧見了吧,只不過短短一r ,你講的三國演義已經在這西錦瓦傳揚開了。想來你只要再多講幾r ,整個益州城便會無人不知。」

薛堯也是舒心地笑了起來,雖然他覺得講三國演義應該會吸引人,但如今這一幕盛況,還是超乎了他的想象。

薛堯自然不知,宋代以後盛行的三國故事橋段,諸多都是源自宋代的瓦肆,普通百姓對三國也最感興趣。而三國演義恰恰是三國通俗故事的集大成,他提前三四百年演說出來,自然具有無可匹敵的吸引力。

韓應忽然又道︰「你嬸嬸昨r 忽然思想起你,叫我喊你去家中看看她。」

薛堯一愣,旋即就明白過來,會心一笑道︰「我也早想去看看嬸嬸還有表兄表妹們。」

韓應神s 滿意道︰「那便明r 講完小說後,你與你母親和小娘兒一同去我家。」

薛堯點頭應了下來,韓應既然想拉近彼此的關系,他自然不會拒絕,畢竟以前的嫌隙都是因薛大而起,有機會消除最好不過。

但是薛堯想不到的,韓應心中其實另有盤算。

收攏心情,薛堯端著茶壺,便在棚子里數百看官的注視下,緩緩走上了台。

待到薛堯站定,下面頓時響起一陣陣呼和聲。

「薛先生,今r 你定要多講幾回,叫我們听得盡興些。」

「講的多,咱們的賞錢也多,如何?」

「哪里來的閑話,快些靜下來,叫薛先生講第四回。」

「是啊,薛堯講多少,咱們听多少便是。你以為那講小說是抄書啊。」

「………」

薛堯看著下面的一片熱鬧,微微一笑,放下茶壺,當即腮幫微鼓,驚聲道︰「第四回︰廢漢帝陳留踐位,謀董賊孟德獻刀!」

「且說董卓y 殺袁紹,李儒止之曰︰「事未可定,不可妄殺。」………」

「………正是︰玉璽得來無用處,反因此寶動刀兵。畢竟孫堅怎地月兌身,且听下文分解。」

薛堯依昨r 只講了三回,任憑眾人如何央求,卻施施然下了台。

一些人便忍不住在他身後埋怨起來。

好在韓應親自上台穩住了場面,等到接下來的一位講史先生接替薛堯上台時,棚子里登時散去了一半的看官。

不過也有一些從前不曾來韓家棚子的看官,雖是慕三國演義之名而來,但是也不想再多跑,便也留了下來。

韓應見此,忍不住歡喜起來,一時不免覺得自己這棚子大有可能超過西錦瓦子里的其他彩棚,成為行首。如此想來,他對薛堯就愈發看重了。

就在韓應腦中幻想時,薛堯則與賴舜走出西錦街,去往南錦街,挑了一家布置清雅的茶肆便走了進去。

賴舜歡喜的拎著一個包袱,里面裝著薛堯今r 的收入,將近四貫錢!

也幾乎有二十斤重,可以說是痛並快樂著。

問店家要了茶,另兩盤點心,便坐下吃喝起來。

沒多時,卻有一個剛從韓家棚子出來的王姓閑漢,立即認出了薛堯。

便湊上前與薛堯寒暄起來,企圖從薛堯口中套出三國演義接下來的劇情,薛堯便故意‘撩撥’了幾句,卻又統統不說透,叫這閑漢愈發心如爪撓。茶肆里的其余人听到了,知道薛堯原來就是昨r 講三國演義的先生,頓時紛紛忍不住好奇打量著薛堯。

店家得知後,便將那王姓閑漢趕了出去,免得擾了薛堯的吃茶興致,又另免費送了一盤棗兒糕。倒是教薛堯這個後世的普通青年,瞬間感受到了當名人的煩惱和幸福。

吃著茶,薛堯想起一件事,便與賴舜道︰「我記得你哥哥是個木匠?」

賴舜點了點頭,心中卻在感慨,就在兩r 前,自己還求自家哥哥讓薛堯跟著他一起做木料活賺點錢呢。何曾想堯哥兒如今會有這般叫人瞠目結舌的境遇,按照這兩r 的收入,堯哥兒光是講小說,一個月便可以賺下百貫左右。若是再算上那紅燒肉有可能帶來的收入,都不敢細想了。

薛堯繼而道︰「我想請你哥哥做一件東西。」

賴舜卻搖頭道︰「我哥哥雖是木匠,手藝卻十分馬虎,他有時充作泥水匠呢。」

薛堯笑道︰「我也不用他j ng雕細琢,只需有做木料活的家伙便可。」

賴舜疑道︰「那何須他幫忙,我都可以使那些東西。」

薛堯無奈道︰「莫非你要和你哥哥搶這營生?」

賴舜登時反應過來,敢情堯哥兒是要便宜自家哥哥,與他做工錢啊。

賴舜便問︰「那到底是做什麼物件?」

薛堯答道︰「暫且先做‘搓衣板’注。」

賴舜登時眯起一對圓眼,一張胖臉上忍不住浮現出疑惑的神s 。

………

晚上回到家中,薛堯便將今r 賺下的四貫錢以及韓應的邀請一並說與了李氏。

李氏被薛堯賺下的四貫錢震驚到了,待到听聞薛堯將三國演義的事情詳細說出來後,也半信半疑的點了點頭。

薛堯微笑道︰「媽媽,我賺的錢還算少的。等到明r 你賣起那紅燒肉,賺的錢只多不少。」

李氏一听,心中也隱隱期待起來。暗中一盤算,若是賣紅燒肉一r 也能賺下四貫,那麼家中每r 的進項就足足有八貫了。

再看向一旁嬌弱的柔奴,李氏心道︰「一r 若有八貫,應該很快就能賺下婚宴的錢了。」

柔奴雖然生長在薛家,無須什麼財禮便可娶進門,但婚宴李氏認為還是不可少的,差不多相當于面子問題。況且李氏還打算若有機會,在別處另賣一處房屋,畢竟下陽街的這處院子實在太小了。

按照宋代的法理,女子十三歲便可嫁人了,不過除去宋初,有宋一代實際女子的婚嫁年齡大多在十八歲左右,因為早婚如疾,譬如,若是十三歲這般年齡嫁人,不利生育,極易釀成諸如母子雙亡一類的慘劇,且在古代,十幾歲不分男女仍會夭折亡逝,因此往往會出現十幾歲的少女就會變成寡婦的現象。

李氏一面思想,薛堯卻悄悄湊到柔奴身旁,附到她耳旁說道︰「柔奴,我昨r 去了衣帛鋪與你買了衣裳,到了寒食節你生r ,便送給你。」

柔奴心中登時歡喜起來,臉上不禁羞意濃濃,就連落在薛堯嘴旁的耳根子也霎時仿佛紅如相思豆。

好在李氏又想起韓應相邀的事,無意中打斷了兩人的親昵舉動,便與大感可惜的薛堯商議起來該買些什麼東西去韓家。李氏在這件事也十分上心,在她看來,這就是在為薛堯洗刷惡名。

當然,如今在李氏的心中,薛堯這個兒子已經很靠譜了。

注︰關于搓衣板的起源朝代考察不出來,大家就當做宋代還沒有吧。搓衣板也只是一個鋪墊,和紅燒肉不一樣,不會拿出來作為賺錢的主要手段的。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宋時春最新章節 | 宋時春全文閱讀 | 宋時春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