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節「哭」
哭,是一個人的表情,是一個人表達悲傷的方式。但是,哭在最近幾年卻變得越來越廉價。
當哭泣摻雜了虛偽,那就變得一文不值。有些時候哭喪就像是一場鬧劇,摻雜了太多復雜的情緒。本來是一場極為平常的喪禮,但是被現代人加工之後就有一點不堪入目的感覺。
我們當地的喪禮上主家會請「孝狗子」。所謂「孝狗子」就是主持喪禮的人,必要的時候也回歸到在靈前,帶領著主家的親戚朋友痛哭幾聲。「孝狗子」的哭聲很值錢,當然哭得也很有技術含量。大哭,不傷身,但是看起來悲痛欲絕。抽泣,看起來真真切切,幾乎氣絕。早當地好的「孝狗子」就像是半張臉面。
父親去參加了兩三次喪禮,幾乎每次回來都哭喪著臉,說著「孝狗子」的一些事情。我父親又一次去參加了一房遠方親戚的喪禮。父親回來哭喪著臉說「孝狗子」太差勁了。按道理說父親作為遠房親戚,本不必強制在靈前三拜九叩,但是這個「孝狗子」不管青紅皂白,拉到一個人就按倒在靈前,強迫著這些親戚朋友磕頭上香。一群群人涌進去,又擠出來,就像是在看一場皮影戲。自此,父親就對「孝狗子」這三個字格外的敏感。這三個字就像是一個捉弄人的小丑似的,不管青紅皂白的往你的臉上抹著油彩。
後來,父親去參加了一場喜喪,才對「孝狗子」的印象好了一點。父親那一次去參加一個親戚的喪禮。听父親說那位老人活到了九十九歲,無疾而終,平平淡淡的安靜睡了過去。那場喪禮上,沒有太多的眼淚,沒有太多的浮躁。老人的兒女們都很孝順,生前對老人百般照顧,死後也沒有發生什麼財產爭執,一大幫親戚熱熱鬧鬧的擠在一起吃了一頓飯,大家就這樣歡歡喜喜的散了。多年以前,莊子不是為他的老婆鼓盆而歌嗎?如今,一群厚實的莊家人安靜的送走了一位老人,沒有請什麼吹吹打打的嗩吶手,沒有什麼張揚的花車,沒有什麼太大的派場。既然人已經走了,那麼活著的人是不是更應該繼承起老人的那份平淡?
一場平靜的喜喪,一場波瀾不驚的離別,就仿佛下輩子還會再見,暫時的分別又有什麼可以害怕的?
在我們小鎮上,這種不講究排場的喪禮十分的少見,大多數的喪禮都要請一群嗩吶手,一哭吹著,一路哭著。死了的人不得安靜,活著的人疲憊不堪。兩敗俱傷。但是,這還不是最夸張的。以前的農村流行「摔盆子」,這個任務多是由自己的兒子做的。當靈車走到十字路口的時候,一掛鞭炮響過,一個人高舉起一個黑色的盆子,用力的摔向地面,就像是把一個人的一生摔向大地,摔得支離破碎。而後,痛哭聲就像是雨天的悶雷,「轟轟」的從一大群穿著白色喪服的人群中傳出來。現在,這個風俗還在流傳。有些不孝之子一輩子對自己的父母苛刻,但是到了這個時候,哭得幾乎昏過去。他們仿佛要將一生的不孝在這短短的時間中用眼淚還盡。在他們自己的眼中,這是一場完美的結局,但是在別人的眼中這就像是在看一場哭喪的喜劇。眼淚,對于這些不孝之子來說,只是一件演出的道具。有些時候,越是生前對父母苛刻的人在父母死後越是將喪禮辦得聲勢浩大。對父母苛刻了一生,在最後的關鍵時刻,他們往往怕村里的人在背後罵自己是白眼狼,反正就是一天的時間,這一天將自己的眼淚哭聲拿出來就是對的,管它什麼感情的真假。
我小的時候曾經跟著姥爺去看了幾場喪禮,都是站在大路邊上遙遙的看著。遠遠地望去,一路上全是穿著白色喪服的人,他們的步履邁的是那麼艱難,仿佛有千斤重似的。走在隊伍最前面的除了「孝狗子」就是離死者關系最近的親人。前面的人表情還有幾分真切,越是隊伍的末端,越是看得出親情的淡泊。那個年代里,消遣的工具很少,村里偶爾會放幾場電影,平日的時間里難得見什麼新鮮的事物,所以喪禮也是人們消遣的對象。看著別人的眼淚,評論著死者的生前,仿佛這是一件很好玩的事情。後來,隨著交流工具的發展,這種無聊的活動和圍觀才逐漸消退,喪禮上繁瑣的禮節也少了很多。由于沒有了觀眾,再精彩的節目也會散場。喪禮,農村生活的一個寫照,從這面鏡子中可以看到自己的表情,對生命,對死亡。
後來,馱著我去看喪禮的姥爺最終也離開了這個世界。送姥爺離開的時候,我的年齡還小,而且我走在隊伍的前面,並且比隊伍走得早。只記得那天來了好多人,每個人臉上的表情都不一樣,那麼多復雜的表情讓我多年以後回憶起來依舊感到不知所措。當我遠離隊伍的時候,我回頭看了一眼,那一眼我的眼淚落了下來。我拽緊父親的衣角,說︰「爸,我怕。」父親模模我的頭說︰「怕什麼?」當時我將父親的衣角攥得很緊,說︰「人好多。」其實,回頭的那一眼,我多想能看到姥爺跟在背後,像往常一樣把我駝在脖子上,然後四處的游逛。可惜,當年的那一次轉頭我最終沒有看到姥爺,我看到了一大群人穿著白色的衣服,緩緩地跪了下去,朝向太陽升起的方向磕了三個頭。那一天中午回到姥姥的家里,屋里坐滿了人,我還是弄不清楚死到底是怎麼一回事。所有的人都在說說笑笑,臉上看不到悲傷的痕跡,只有姥姥跪倒在院子中的靈前,遲遲不肯起身。那個中午,吃過一頓簡單的飯,然後就忘記了後面發生的事情,就像是被剪輯過的電影,怎麼也回憶不起後來的事情。
對于有些人來說,喪禮就像是一場舞台劇。上面的人在演戲,下面的人在看戲,更多的時候圍觀的人會針對某些人的演技提出批評或伸出拇指,總之是一場嘲諷。
姥爺的喪禮上我記得我的瘦舅舅哭得還算比較成功。消瘦的臉上泛起一片火紅,細長的眉毛擰在了一起,眼淚就像是夏天的珠簾,串在了一起。有些時候體內的水跟不上眼淚的速度,只見一張大張的嘴巴里有一個舌頭以悲痛欲絕的姿勢仰天長嘆。由于那個時候我實在是不懂事,所以不明白我的瘦舅舅為什麼沒有了眼淚還要張大嘴巴哭泣,難道真的要泣血身亡?後來仔細想想這也算是一場還債吧。老人生前辛辛苦苦一輩子,將自己的子女拉扯長大,有些不肖子女在這一天哭啞了嗓子也是應該的,不做給天看,也要做給人看。
長大後,終于見識到了舅舅舅母的厲害,更加不同情舅舅在喪禮那天所處的尷尬位置。姥爺走後,姥姥一個人清湯寡淡的過著日子。一個老人,日子本來就過得清苦,舅舅卻還不管不顧。將國家的補助金私吞,然後說這是準備給老人在喪禮上用的。生前不進孝,死後裝好人。只是可憐了我那年邁的姥姥。姥爺走後留下了那輛老式的自行車。話說那輛老式的自行車格外的笨重,現在很少有人會騎那種自行車,但是舅舅還是將它騎回了家里,並佔為己有。舅舅仿佛現在就已經繼承了所有的財產,唯獨沒有繼承撫養老人的那份責任。留下姥姥一個人孤苦伶仃的在世上飄泊,舅舅難道真的沒有絲毫的同情心?作為兒子,這種做法是不是太……
我本不應該多說什麼,我也本不該多抱怨什麼,但是有些時候我不得不說死了比活著好。九十多歲的姥姥一個人住在土坯房里,她的兒子正圍著暖爐,樂不思蜀。冰窟一樣的小屋子里會不會有雪漏進來?不知道,只有老人一個人知道這種冷到底有多麼徹骨。去年夏天,我去看望姥姥,老屋上的角落里張起了一張張的蜘蛛網,老人的活動範圍有限,加之房子已經很久沒有整修了,已經顯露出頹敗的痕跡。寫這篇文章的時候已是冬天,雪下得很緊,不知道年久失修的老房子還能不能吃得住雪的重量。冬天漸冷,只希望老人的兒子也就是我的舅舅能有一天良心發現,將老人接到身邊,盡到一個兒子最基本的孝道,如果這樣,哪怕姥姥喪禮那天舅舅沒有落一滴眼淚也不會有人責怪。
生,不容易;活,不容易;生活,不容易。這對年輕人來說都很困難,更不要說對一個已經失去勞動能力的老人來說。生活啊,總是有這麼多讓人流淚嘆息卻又無可奈何的事情。這一生的愧疚,這一生的悔恨,又要花多少眼淚才能還得清?而我,到底又欠了多少人的眼淚?——
《小鎮生活》中的《哭》,講述父親先後兩次參加葬禮的遭遇。一次喜喪和一次哭喪。眼淚本是人類的一種感情流露現在卻變成「孝狗子」,嘴里的斤斤計較。當今,連眼淚都能出賣,還有什麼不能賣的?文章後段,提到舅舅,舅母在姥爺葬禮上的假惺惺。當下,虛偽和欺騙橫行的時代,你還能相信誰?感情還是那樣無可衡量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