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節任見《多面魏武大帝》023
袁紹逃出洛陽後,為冀州牧韓馥收留,讓他做渤海太守。袁紹很快就依托韓馥的勢力,在渤海郡組織了一支人馬,是所有地方武裝中人數最多的。
袁紹發布征討檄文,並招募天下英雄豪杰,組織聯軍。都來吧,幫助我,你們也立功。
有袁紹打頭,曹操、孫堅、公孫瓚、劉備等人,都帶著人馬投奔來了,加上同樣從洛陽逃出的袁紹的兄弟袁術從魯陽帶來的軍隊,一共十幾萬。
大家在酸棗鎮結盟,共推袁紹做盟主,酸棗在今天的河南延津地方。
結盟後,整肅大軍,操練新兵,虎視洛陽。
冀州刺史韓馥、兗州刺史劉岱、豫州刺史孔、南陽太守張咨、河內太守王匡等,飛速響應,山東民間豪杰也紛紛揭竿,劍指洛陽,討伐董卓。
10
卻說董卓得報酸棗結盟,大驚,趕緊組織軍隊,準備迎戰。
尚書鄭太出來說︰「掌握政權在于德行,而不在于將廣兵多。」
董卓是個軍閥,听這話不高興了,說︰「你這麼說,是不是說軍隊就沒一點用處呢?」
鄭太說他不是這個意思,「我只是認為,關東諸侯是不值得明公動用大軍征伐的,您沒必要費那個勁。」
為什麼這麼說呢?鄭太提出了三個理由。
您從年輕時就擔任將帥,崛起于西涼這樣的戰亂之地,熟習軍事。而袁紹是個什麼東西?說得好听是四世三公,其實就是個紈褲子弟、公子哥兒一個。
跟袁紹合謀的那些人呢?張邈,嚴肅古板,坐在堂上連東張西望都不會。孔仙,吹牛大王,最大的本事就是褒貶他人的是非。
袁紹那一撥人,全都不懂軍事,如果真的在戰場上相遇,憑什麼跟明公您較勁呢?
還有,他們的官職都是自封的,互不統屬,一旦真的在戰場上交兵,勢必會保存實力,坐觀他人成敗,絕不會同心同力、共進共退。
重要的是,崤山以東地面,多年太平無事,軍隊和百姓都對打仗感到陌生,而函谷關以西地區,老受羌人、胡人攻擊,在這樣的環境下,婦女都可以彎弓射箭,上陣作戰。
所以我說,天下最可怕的軍隊,莫過于並州、涼州以及羌人、胡人的軍隊,而您,正是以這些力量為自己爪牙的。
您驅使來自西北的軍隊去打他們,就好像驅使猛虎對羊群,又好比是用強風掃除枯葉,誰能抵抗呢?
可是,既要防守洛陽,又要多方出擊,您的軍隊不夠,必須臨時大量征兵,那麼反而會侵擾地方,引起動亂,因而對您不利。
鄭太說︰「上策是,沒必要出擊,就蹲在洛陽,等他們來一股,收拾掉一股就是了。」
鄭太真能白話兒,把董卓捧得滋滋兒的,高興。
高興歸高興,董卓還是會算計的,畢竟關東諸侯的勢力至少十倍于自己,西域虎狼之兵恐怕也不是對手。
想來想去,董卓決定︰避開關東諸侯的鋒芒,不再防守中原。放棄洛陽,挾持獻帝逃跑吧。
董卓于是召開緊急會議,說根據一本叫做《石包讖》的讖緯之書介紹,皇上應當離開洛陽,才能順應天意。
群臣知道董卓瞎扯,但是誰也不敢反對。
司徒楊彪說︰「光武帝建都洛陽,時間已經很久了,城市建設先進,百姓安居樂業。遷都改制,乃是關系天下命運的大事,無緣無故地拋棄皇室的宗廟與先帝的陵園,恐怕會驚動百姓,招致大亂。《石包讖》就是一本妖書,不能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