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導偏移這種功能,本身是固化在導引頭硬件里的。
導彈自導頭的偏移程序,作為強制所有競技用導彈、或者競技用自導頭的制造企業必須集成的模塊,在導彈安全控制中起到重要作用。簡單的說,就是在導彈即將與目標交匯時,不論是什麼類型的目標,都會觸發導彈上的距離傳感器,然後激發保護程序、進入航跡自動下偏的規避路線。
也就是說就算有人弄到了競賽用空對空導彈,自己加上戰斗部,也廢了九牛二虎之力破解、屏蔽了火控導偏模塊,到最後時刻導引頭也會給出虛假的目標信息,驅使導彈月兌靶、從而保證飛行器的安全。
當然,說了這麼多,現在的問題就是︰IFU規則和《導彈及導引模塊監控條例》不允許任何組織和個人私自拆卸競技用導彈、導引頭模塊;否則一律以違規論處,嚴重的可能還要進班房的。
想到《監控條例》這種硬x ng的規定,龍雲自然是很無語,那倒是要怎麼辦呢?
不知道是不是受到龍雲想法的影響,劉威見到隊長面露難s ,倒是提出一個解決辦法︰「龍哥,要是你真的想看,咱們可以把導彈拿去檢測中心。雖然要花點檢測費,不過保險一點總是好的,畢竟這一批導彈咱們收到以後還沒抽檢過呢?」
「是嗎?」在航空訓練中心呆的時間不夠長,龍雲倒是不知道訓練基地里還有這麼一個部門,「那好,正好咱們也看看內部結構,這就去!」
……
在航空訓練基地的電子設備檢測中心,填寫了一份表格、在網上做了記錄,龍雲和劉威就得到了拆卸許可,被允許在檢測中心的實驗室里進行導彈拆解檢測。
和早期軍隊使用的導彈不一樣,競賽用導彈的拆卸沒有什麼難度,對照說明書擺弄一番專用工具,兩人很快就把由電瓶車送來、放置在試驗台上的r 白s 碩長PL-12導彈拆成了若干艙段。
果然,拆開導彈的各個模塊後,龍雲大概瞟兩眼就知道,這絕對不是PL-12導彈在正常服役時的原裝形態。
別的不說,單就PL-12導彈彈體前部整流罩內的導引頭來說,龍雲之前雖然沒有見過實物,但是網絡上的圖片是看過︰狹小的圓柱狀模塊內塞滿器件,前部還有直徑接近彈徑的小型平板縫陣天線,龍雲對導彈導引模塊還是頗為熟悉的。
但是現在,呈現在兩人眼前的,只是封裝程度相當高的一個圓柱型總成,前部被透明材料保護起來、帶著點反光的部分似乎就是天線,看上去顯然是采用了AESA技術的小型天線陣;後面的柱體雖然沒有卸開,但是以龍雲的臂力拿起來掂量掂量,直徑二百毫米、長度超過三百毫米的導引模塊竟然能被他輕易托舉起來,可想而知里面的元器件會多麼的j ng簡。
發覺這里面一定有名堂,龍雲忽然對其產生了極大地好奇心,他打算進一步進行拆卸,卻找不到可以入手的地方。大概是整體封裝、不需要也不允許用戶打開的?而且正如劉威所說,龍雲估計這里面也裝有識別芯片和防止拆卸的傳感器,為了監控導引頭的去向。既然如此,自己還是不要輕易動手的好,龍雲讓劉威把導引模塊放到實驗室一角的超聲檢測儀上,嘗試啟動超聲探測設備。
金屬外殼的導引模塊,一般的電磁波透視無法看穿結構,但是用超聲探測儀卻是可以的。
調諧一下諧振頻率和探頭貼合位置,像給病人做CT那樣掃描一遍,龍雲湊上去認真看了看屏幕上顯示的立體構造示意圖。一邊的劉威也覺得很好奇,以他對電子設備的研究,也看得出來模塊里的結構是極其簡單︰
「果然,龍哥你看,里面就是一塊主板,再加上供電模塊;芯片和元件很少,這塊最大的應該就是塊軍用級DSP(數字信號處理)芯片,外圍加塊ROM(只讀存儲器)和幾個小分立器件。——哦,還有和供電在一起的天線饋電模塊,也是集成在一起的,其他還真就沒什麼了。」
「哦,真的是這樣;估計程序都直接寫在可編程DSP里,這整個就是一信號處理機嘛。」
「可不是,這樣成本當然低了。話說,咱們就是拆開也沒用,里面就這麼點東西、沒什麼好研究的;要說改動導引程序,沒有燒錄器的話也灌不進去啊。」
看到屏幕上的透視結果,那些寥寥無幾、分明是集成度極高的元件,龍雲有點泄氣。
這樣的導彈,別說是一九九六年的蘇聯,就是當時的電子科技水平世界第一的美國,那也休想能仿制出來。
蘇聯的電子技術一向是其武器系統的短板,別的不說,線形優美的Su-27就是因為那幾乎一噸重的碩大N001雷達系統才變得如此身形龐大,用兩台當時推力幾乎逆天的AL-31F才能推得起來,然後垂直機動x ng還是和F-15有一定差距。至于導彈方面,以龍雲之前的作戰經歷來看,已經投產逾十年的R-27、R-73都時不時的出故障,至于眼前的這種先進導彈那恐怕更是連想也別想。
有了之前和「三角旗」安德烈少校的交流,龍雲並沒有要看扁蘇聯的電子工業部門,他在想如果是原汁原味的R-77,估計還是可以小批量投產試用;但是眼前這樣的集成貨s ,那肯定沒有一點希望。
可是想想也知道,現在市面上的R-77肯定也是類似的j ng簡構造,至于原版的R-77,估計除了蘇俄空軍存放過期彈藥的軍火庫,別的地方那是怎麼也找不到。
——真是糾結啊,這可怎麼是好?
難道要就此放棄?主動雷達制導導彈,那可是發sh 後不管的空戰利器,龍雲當然是極其渴望能夠用上的。不行,得再想想辦法!
靜靜躺在超聲掃描儀里的導引模塊,雖然能夠從屏幕上清晰觀察到內部結構,但是這些在當前科技水平下平平無奇的零部件和總成,放到過去那都是十足的稀罕物。
之前在學校里,龍雲學習的就是機電專業,對導彈上的電子設備和相關模塊他還是比較熟悉;但是要說以現在試驗台上的導彈實物,去考慮怎樣原樣仿制出可用的成品、還得是基于蘇聯上個世紀九十年代的技術水平,那可以說是完全不可能的。
龍雲相當清楚的知道,電子工業並不是孤立的技術領域,可以說是現代工業體系的一個縮影︰每一個看似簡單的元器件,背後都需要整個行業、乃至跨行業的相關產業基礎作為支撐。早期工業界大而全、一座工廠包辦一切的時代早已過去,現在的生產成品幾乎都可以上溯到數不清的行業部門和產品線。
就拿最重要的天線模塊來說,與原版R-77完全不同,市售超視距導彈采用的都是AESA天線,尺寸可以做得相當小、價格也十分低廉,同時還具有超過原版R-77的可靠x ng和耐久穩定x ng;但就是這樣一小塊看上去其貌不揚的天線模塊,卻需要從基本的SiO2提純開始,一道道工序下來直到形成最終符合要求、能夠組裝的成品模組。
這中間的曲折生產流程,要寫恐怕可以單開一本書;不過龍雲知道,這樣枯燥的東西除了專業技術人員,是沒人有耐心去看就是了。
而換個角度去想,上世紀九十年代的蘇聯,電子技術到底是什麼水平?
龍雲沒有專門研究,但就算從最近接手的Su-27S上就可見一斑︰別的不說,單就那一座艙的圓盤式機械儀表,如果不是有意識感知能力,簡直要讓他看得頭暈。在機庫里打開雷達罩,里面碩大的N-001雷達,倒卡塞格倫天線的直徑九百六十毫米,但是對重型殲擊機目標(比如F-15)的典型搜索距離卻只有一百一十千米左右;雖然比起早期型MiG-25上那帶著真空管的單脈沖「神器」已經大有進步,但是x ng能和可靠x ng的確是難以讓人滿意——如果不是一直恆溫恆濕、頻繁檢修的伺候著,在關鍵時刻掉鏈子是常有的事。
對蘇聯的電子技術短板,之前龍雲就吃過這樣的虧,印象當然是非常深刻。他有時候還懷疑過,使用MiG-29的時候打出去的R-27導彈戰績如此之差,這里面敵機成功規避的成分到底有多少?
以他的悲觀估計,這里面恐怕多半還是導引頭、或者雷達的漂移誤差和累積誤差所致︰以R-27的戰斗部殺傷半徑,只要導引計算偏差超過十米,敵機基本上就是毫發無傷,更不要說那些導引頭失靈、根本不知去向的導彈了。
總之,考慮了半天,龍雲得出的結論就是一個︰擺在面前的這種高科技導彈,絕不是蘇聯當時的電子水平可以制造出來。
這條路走不通,有沒有別的辦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