駛離夏威夷的第一夜,在「紅寶石」號上入睡的龍雲,時隔若干天之後再次穿越到了平行世界。
阿拉爾斯克遠郊的盛夏季節,太陽跳出地平線後就露出白亮熾熱的猙獰面目,清晨的一絲寒冷很快就被光照驅散,帶著點風沙的熱浪隨即就逐漸升騰的滾滾襲來。
再次來到第290國土防空團駐地,緩步行走在阿拉爾斯克基地里長而寬闊的機場跑道一側,目睹兩架轉場飛來的銀灰s 截擊機先後落地、滑跑減速,氣流嘯叫與引擎轟鳴充斥了龍雲的耳孔,甩出的大型減速傘略有褪s ,質樸的傘面樣式不由得讓他想起老舊戰爭電影里的那些場面。
那麼,這就是之前由他調配過來、準備接受調遣的兩架MiG-25嗎?
想起上次穿越而來的時候,駕駛MiG-31升空攔截SR-71、卻沒有什麼收獲,眯起眼楮逆光遠望的龍雲暫時把現實世界放到一邊,他想起來在這個平行世界里,今天應該是計劃中開始戰機改裝的r 子。
帶著一絲稍嫌陌生的回憶,努力把資料里的圖片和眼前的景象融為一體,直到走近緩緩停穩、機體還帶著氣動摩擦余溫的米格機,強壯孔武的身軀和銳利無匹的機頭映入眼簾,龍雲才算是真正有了直觀的感受,他即將動手改裝、親自駕馭的MiG-25,是一柄多麼富于個x ng的快刀利劍。
「啊,維克托——將軍,這計劃真的有譜麼?」
听到語氣恭謹的小聲問話,龍雲歪頭看看旁邊一直跟隨的西蒙諾夫上尉,和機庫里干勁十足的小伙子們不一樣,他之前沒有听過龍雲富于煽情、個x ng張揚的動員演說,當然這並不妨礙自己對眼前的空戰英雄表示崇拜。
但是崇拜是一回事、實戰嘛那就是另一回事。
面對眼前涂裝都有些陳舊、定型年代和綜合x ng能明顯劣于MiG-31的MiG-25,這位踏實肯干的PVO航空兵上尉還是有點心里沒底,MiG-25這桿老槍真的可堪一用嗎?
對身旁戰友的疑惑窺探無疑,龍雲沒有破費唇舌的去多做解釋,而是伸手拍拍他的肩頭、話語中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
「不僅是有譜!這計劃肯定能行。」
接收了兄弟部隊提供的MiG-25戰機,龍雲沒有浪費時間,他馬上就前往團部和列夫森科團長打了個招呼,然後召集中層軍官開會;依靠自己的崇高威望和少將軍餃整合調配290團全團的技術力量、還有之前搭乘運輸機趕來的技術員,他準備放開手腳的在這荒涼的空軍基地里好好的大干一場。
不過改裝戰機這種事,說起來挺有趣,實際干起來可就不是那麼回事。
匆忙吃過午飯、和轉場飛來的飛行員聊過一會兒,從機庫側門進入泛著淡淡油味兒的明亮機庫,龍雲第一眼的目光依然被停放在場地zh ngy ng的龐大戰機所吸引。
根據現實中查閱的資料,早已被機師們拖進機庫、做完例行檢測的這兩架MiG-25,就是更換了R-15BD-300發動機、雷達系統經過升級的最新版MiG-25PD,作戰能力比老舊的MiG-25P型又有了一定的提高。從地面站立的視角看去,米格機強壯孔武的身形極富張力,尖銳細長的雷達頭錐搭配薄如刀鋒的機翼和雙垂尾,粗壯起落架支撐起長度超過二十二米的鋼鐵身軀,整架飛機看上去就像強壯的重裝武者,偏偏手里卻緊握著好幾把鋒利無匹的闊刃長刀。
這就是MiG-25,紅s 帝國的截擊神話締造者,也是全世界迄今為止唯一能飛出三馬赫速度的戰斗機,沒有之一!
但是……
看上去是很有威嚇力,實際上的戰力卻又如何?
在現實世界里做足了功課、翻閱過大量的相關資料,據此擬定了MiG-25的高速能力強化策略,龍雲也順便再度溫習了號稱「鋼鐵快俠」的MiG-25實際作戰x ng能,可就不像紙面上的技術參數那樣鼓舞人心。
回顧「鋼鐵快俠」在現實世界中數十年的服役史,這款最大速度很驚人、設備落後程度也很驚人的戰機,由于沒有供其發揮的戰斗舞台,無論在蘇聯空軍還是國土防空軍中都未有過任何可圈可點的戰績。到了上世紀九十年代的海灣戰爭中,雖然也有勇氣可嘉的伊拉克飛行員駕駛MiG-25P升空,干出了沖入多國部隊大隊機群中輕取E/F-18C「大黃蜂」首級的壯舉,但是在r 新月異的軍事科技面前,曾經的老將也只能黯然退出歷史舞台,只留下三點二馬赫的極速與三萬七千五百米的爬升極限,和無數後人的傷感憑吊與無盡遐想。
老將的坎坷歷程,似乎已經成為歷史;然而和那些久遠的泛黃回憶不同,面對「黑鳥」的肆無忌憚,在龍雲這個穿越者的改進與駕馭下,「鋼鐵快俠」即將面對的是他本應承擔的老本行——高空高速截擊,或者說就是捍衛紅s 帝國天空尊嚴的一戰!
倘若有人問起此事,所謂「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答案就是說干就干!
把所有機械師、技術員召集到一起,和組長們開了個簡短的踫頭會,龍雲就手拿自己記錄下來以免忘記的潦草紙張,指揮機師們先拿停放在機庫前部的藍s 零八號米格機開刀,做一些刮除油漆、檢測機體狀態、拆卸機頭雷達罩之類的預備工作,然後再開始實質x ng的戰機改裝。
「將軍同志,您……真的決定改裝航炮?」
參與到龍雲主持的改裝工作中來,副團長阿西莫夫盡職的組織基地里的後勤人員,為改裝車間的行動提供一切便利;不過他想想爬升到快三萬米高空、在兩倍音速以上開炮攻擊,就覺得這事風險實在是有點高。
面對阿西莫夫的質疑,龍雲的回答也很干脆︰
「是的。否則依靠導彈武器,那還是和之前的MiG-31一樣希望渺茫。」(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