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時之執劍 第十七章 坦城相待

作者 ︰ 末墮

()顏路听到林夜如此一說,才發現問題的所在,才明白為什麼林夜不願意去小聖賢莊

、甚至連「經過」小聖賢莊

都不情願,本以為是這孩子嫌麻煩、嫌路遠懶得走路,原來他是在「躲」師尊吶!

他也終于明白,為什麼那天伏商師尊來竹林j ng舍找荀師叔不遇,卻並不以為意,反倒問起送林夜過來的「那位先生」的事情了……

可是為什麼伏念師兄和伏商師尊要「提防」子夜呢?想到這里,顏路又看了看伏念。

伏念剛听到林夜的抱怨,不禁一驚,這件事在他們之間本是心照不宣的事情,為什麼這個小師弟要當面挑明呢?而且還要在顏路師弟在場的時候——不,也不一定非要是顏路,只要是一個不知內情的局外人就好,這孩子究竟是什麼意思?他究竟該打個哈哈否認了還是,承認?

伏念這樣想著,卻神s 平靜,既然這位小師弟既然這樣問,自然是要他承認了。

于是伏念歉意地一笑,站了起來,向林夜拱了拱手︰「小聖賢莊大火,我和師尊都忙得焦頭爛額,子夜師弟雖然還是個孩子,但也是秦國遠道而來的客人,我們又不大清楚府上究竟是何等顯貴,也不敢貿然應承——的確是怠慢了。」

在顏路的印象中,伏念從來沒有一開口就說這麼多話過,而林夜知道,伏念師兄之所以說這麼多,不過是將他自己的疑問也拋過來罷了。

而林夜要的,就是他拋過來的這個疑問。

這才是坦誠相待的真正開端,在林夜看來,暴露自己的身份,他並沒有任何風險。

而伏念呢?他如果知道林夜的真實身份,會讓這個第一眼就使他看到「才能」存在的孩子,身陷險境麼?

林夜等伏念說完,終于也站了起來,拱手奉上答案︰「在下林夜子夜,一介布衣,亦非顯貴,此乃小聖賢莊名為求學,實乃避禍而已,至于那位淳于先生親自送我來,卻是看在我爺爺的面子上,倒是讓你們誤會了。」

林夜這一通話說出來,伏念大吃了一驚,倒不是因為這個小師弟的身份有什麼牛逼的,而是因為這個小師弟等于把什麼都供出來了,君子坦蕩蕩,一時間伏念倒是有些愧疚。

那麼他或許並不是那個人的人……

那麼伏念與伏商所介懷的事情,或許與林夜並沒有什麼關系,想到這里,伏念舒了一口氣。心剛放下來,另一個疑問又起來了——這個叫林夜的少年,到底是出于什麼意圖,要以這麼直接又「干脆」的方式對他坦誠的呢?

林夜說完,伏家的待客廳陷入了一段時間的沉默。

林夜知道,他可以問他想問的問題了,但究竟已經在這里待的時間不短了,只問最關鍵的問題就行了。

但是這氣氛還是有點太緊張了,還得先緩和一下才行,于是林夜語氣輕松地開口︰「……兩位師兄,子夜可沒有別的意思啊!」

顏路一听林夜這麼說,趕緊說道︰「子夜師弟多慮啦……」

伏念見氣氛緩和,也附和著說︰「子夜多慮了。」

見二人如此,林夜接著說道︰

「君子道者三,我無能焉,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而今想來,我們幾位卻是著相了。」

「不憂,不惑,不懼……」伏念,顏路反復念叨這三個詞。直到片刻之後,方才清醒過來。

然後,二人就是拱手作揖向林夜行了一禮。

「這是為何?」林夜詫異,而後急忙攙扶起二人。

不料伏念卻是身不動,任由林夜攙扶,他卻是依舊作揖,伏念道︰

「孔子師百家方成聖人,學無先後,達者為師。所謂三人行,必有我師焉!今r 子夜師弟一語點醒于我們,卻是當受我等一禮。」

「理當如此。」顏路開口道,而後與伏念二人又是一禮。

見攙扶不起來,林夜不由苦笑,這算個什麼事啊!

林夜所說的這句話卻是孔子回答弟子問題時所答的。

什麼叫「仁者不憂」?

就是說,一個人有了一種仁義的大胸懷,他的內心無比仁厚、寬和,所以可以忽略很多細節不計較,可以不糾纏于小的得失。只有這樣的人,才能真正做到內心安靜、坦然。

而所謂的「知者不惑。」

在我們無法左右外在的世界,只有讓內心的選擇能力更強大。當我們很明白如何取舍,那麼那些煩惱也就沒有了,這就是孔夫子所說的「知者不惑」。

什麼叫「勇者不懼」?

用老百姓的話來說就是「兩強相遇勇者勝」,也就是說,當你的內心足夠勇敢、足夠開闊,你就有了一種勇往直前的力量,自然就不再害怕了。

一個真君子做到了內心的仁、知、勇,從而就少了憂、惑、懼。

孔子說這三條我做不到。子貢說「夫子自道也」,您說的不就是您自己嘛!

孔子告訴我們的做人標準,不是苛責外在世界,而是把有限的時間、j ng力,用來「苛責」內心。

一個人內心對自己要求更嚴格一點,對別人就會厚道一點。我們今天老說做人要厚道,厚道並不是窩囊,而是他可以包容和悲憫別人很多的過錯,可以設身處地站在別人立場上想問題。

因此,只有真君子才能做到「不怨天,不尤人」,既不抱怨老天爺不給我機會,也不抱怨這個世界上沒有人了解我。

一個人內心沒有了「憂」、「惑」、「懼」,自然就減少了對外界的抱怨和指責,也就增強了把握幸福的能力。

林夜今r 拿孔子的言論來提醒于伏念,卻是在變相地告訴他君子之道,當無愧于天,君子坦蕩蕩,知行合一,為人處事當行君子之事。

他說這話的意思也是在提醒伏念對他的提防有駁于君子之道。故此才有林夜向其討要說法之事。

不過這伏念也不愧于後來齊魯三杰之首。

知恥而後改,他身為儒門大弟子,卻是敢于向林夜承認錯誤,就憑這一點,也難怪他以後會成為儒家掌門。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秦時之執劍最新章節 | 秦時之執劍全文閱讀 | 秦時之執劍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