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安點了點頭,心中想道,那是當然,幫幼扶弱,不是俠義之道麼?
穆老又問︰「你把黑狼趕走,救下小羊,那黑狼怎麼辦?它不是還得去獵取別的食物嗎?難道你把它殺了?」
聞安搖了搖頭,說道︰「殺了不會,黑狼獵食是正常的,除非它想要吃我,不然不會。」雖然自己殺伐果斷,但是不可能無故出手,隨便殺害生靈。
「既然不殺惡狼,救下小羊有什麼意思呢?狼吃羊,羊吃草,草木吸收陽光雨露,本就是天地自然的規律。」穆老微笑著說道。
什麼意思呢?聞安思考,老師開口講這個,所指到底是什麼呢?
「老師,天地自然確實是有他的道理,但是我們怎麼辦呢?弟子覺得,幫助弱小總是不會錯的,不管是動物還是人,都是生命,至于說狼該怎麼辦?沒有考慮過。只是從心出發,但求無悔而已。」
穆老愣了一下,點了點頭,也不言語,再次上路。
怪不得這個弟子在紅塵之中奔波,又經常游走在生死邊緣,卻能冷靜的保持心境,初學練氣便能在短時間內打通氣海,原來心中有他自己的道啊!不過他的這個道又異于道家那種清淨無為、順其自然的道,修身可以教,修心看來是難以教導了。穆老宛爾一笑,突又想道,本來此子心x ng與齊雲山理念大不相同,自己教得興起,竟是想把山門信條都灌輸在他身上,實在是有些勉強了。
聞安跟著老師的腳步,心中實是納悶,怎麼老師說了幾句又不說了,是不是自己說錯了什麼,讓老師有些不高興,側頭一看,見老師嘴角有些淡淡的微笑,又不像,不由得疑惑無比。
「小聞,你有這份俠義的心腸很好,在經歷了艱苦的中興之路後,現在的世人都變得非常功利,非我神州之幸啊。」穆老突然說了句話。
確實,自新宋國建立之後,第二任宋宣宗林士國為了強國中興,與北方游牧民族相抗,所有的國策都是講求現實與得利的,最明顯得是前朝地位低下的商人如今已然可以登上廟堂。另外一個對民間最有影響的事是,花了三十年的時間,建立了從大湖城至南海的二千多里路程的一條簡易馬道,那時是新宋國最貧窮的時候,他是怎麼來錢的呢?這里要提到中興四賢中的一位,如今寶豐錢莊的創始人周伯彥,當時他對宋宣宗提了一個建議,修一段路,賣一塊土地,幾個官位,循環往復,不僅可以發展人口,更可以從一定程度上解決財政狀況。
在大湖城和墨山東南方向,直至南海,皆為小丘陵和河湖交錯的地形,馬道修通,沿馬道靠河湖處再修碼頭方便行船,江洲就此發展起來,如今大多數江州人口都在這條中興之路的兩旁生活,大部份莊園都是依山而建,以防南方多雨常引發洪澇的自然氣候。
聞安自小讀書,對這段歷史也有所了解,只不過並沒有意識到這段歷史對民風的影響如此之大,真的如老師所說,人們越來越功利了麼?
所謂功利,聞安的理解是不擇手段地達到目的,或者說為了利益可以摒棄其它一切不重要的東西,但是這真的不對嘛?對于國家、民族、百姓,過于功利會造成什麼結果呢?雖然讀了很多書,這麼深奧的問題還是難以搞得清楚。
「老師,商人為了利益可以促進流通,百姓為了利益可以提高生產,這不是對國家有利的事情麼?」
「但是朝廷呢?朝廷為了利益將中興之路的土地和官位盡皆賣掉,這對民間產生了多大的影響,舉國擺學求財,為了金銀二物,恨不得把所有的禮義廉恥盡都放棄,為神州之哀啊!」穆老說起這些,很是有些痛心。
「所幸岳雲鵬創立襄陽鹿門書院,而後中州陳氏又立華山書院,幾家書院的建立給讀書人恢復了信心,沒有繼續在功利的道路上走遠。」
岳雲鵬,中興四賢岳俊之孫,新宋第一名將,五十歲之時將帥位讓于東部大營元帥高榮國的父親,創立襄陽鹿門書院,現時七十多歲,仍生活在書院中,每月都會出來講一堂課。這些消息聞安本來不知,听了那天晚上陳一俠吹牛之後才有所了解。
「老師,知識來于書籍這道理我知道,如果大家放棄讀書,都去當商人爭錢什麼的,時間長了,肯定會影響到國家的治理,也會讓如中興四賢一般的人物更難出現。可是對于我們兵家,兵不厭詐的道理不是最功利的麼?」
「兵事不同于政事,更不同于民事,一場戰事的成敗可能就決定了一個國家或者民族的生死存亡,自然是不惜一切代價去完成目標。但是政事與民事只會決定興衰,是一件需要從長遠利益出發考慮的事情。怎能為了區區眼前利益,而走向一條不見光明的前路呢?」
言談中,兩人出了百蠻山,眼前一條大路直通前方,碎石鋪地,甚是平整,道路兩側的樹木一人多粗,在這隆冬時節,暗綠s 的樹葉隨風搖曳,仿佛在記錄著滄桑過往,夜s 中,仍不時出現來去的車馬。這條大道,就是那大湖城通往南海的中興之路吧,歷盡百年歲月,已然如此繁華。
老師不僅道法深厚,對儒家的讀書修德,忠君報國思想也理解的非常透徹,有些觀點聞安雖然不是很同意,但對于老師這樣一位世外高人,還有著一份對國家和民族的赤子之心,實在是由衷的佩服。
治國之道,應該也是道的一種吧,雖然老師前面說只傳術,不傳道,但是無意之中,便把對各種各樣「道」的看法說了出來,傳授給聞安,讓聞安有時思,有時悟,有時迷茫,有時清醒,只覺得世事之復雜,自己所學、所讀依舊是滄海一粟,遠遠不夠,對于前去鹿門書院學習,更多了一份期盼向往之心。
自過青龍江始,一共五天,r 夜行走的師徒二人便來到了墨山腳下,穆老這次沒有拒絕聞安的叩頭,受了他幾拜之後,揮了揮手,轉身上山而去。齊雲山距襄陽近三千里,臨近東海,穆老並不常回山靜修,因此雖然內心已把他看作弟子,卻沒有要求他常回齊雲山看看。
辭別老師,算了算南姐他們走水路,最多也就走了一半左右,說好先住在襄陽東邊茶山腳下的雙魚別院,他們到達起碼還有五六天的時間,憑自己的腳程,至多兩天便到,那麼跟隨老師學了這麼多東西,不如附近找個地方歇上幾天,好好回味學習一下,特別是通竅養氣的修身之法,更是越早上手越好。
獨自趕路,速度更快,一天時間,聞安便越過了百蠻山往西而行,受老師的影響,r 出的時分在百蠻山中找個峰頂修了三個周天,現在正是j ng神極旺。
百蠻山的最西處,皆是斷崖,崖下是個大湖,沿用的是前朝洞庭湖的古名,稱為雲夢澤,不過民間還是將她簡簡單單稱為大湖,對于雲夢澤這個官方稱謂很少有人理會。
前朝稱八百里洞庭煙波浩渺,現在的大湖比洞庭還要大上幾倍,大湖往西南方向沿伸,方圓足足二三千里,罕見人煙,只有在最東北處有二個大城,一為大湖城,二為襄陽。襄陽自然不是前朝的襄陽古城,乃是岳家為了紀念先祖而取的名,地理位置與古時相差甚遠。
聞安此時站在百蠻山沿伸的一座小丘之上,眼前是一望無際的大湖,但見碧波浩蕩,白浪滔滔,竟不住胸懷頓寬,豪氣頓生。
湖水隨著清風蕩漾,光潔的白雲也變得層層疊疊,湖中帆影點點,不時灑出張張漁網,青山倒映水中,青綠連接著碧藍,此情此景,一派湖光山s ,在北方呆了許多年的聞安又怎能不震撼莫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