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登皇帝 清帝遜位詔書,徐迅雷

作者 ︰ 陳穩惠

()作者︰徐迅雷

召開「御前會議」決定接受共和的時候,隆裕太後心情一定很復雜,肯定不是「忐忑」兩個字能概括的,更不是百年後走紅網絡的神曲《忐忑》那「啊咿呀咿」一路到底的心情,倒是網友「翻譯」的歌詞「阿姨壓抑帶個刀」這句有點切近。

隆裕太後帶著個6歲的宣統皇帝,這對孤兒寡母此刻已經沒有多少力量了,「帶個刀」也沒用。她授權袁世凱去跟南邊談判,商酌退位條件。1912年2月12r ,《清帝遜位詔書》頒布。這是一份未有標點、正文全文才319個字的詔書;今加標點,全文如下︰

奉旨朕欽奉隆裕皇太後懿旨︰前因民軍起事,各省相應,九夏沸騰,生靈涂炭。特命袁世凱遣員與民軍代表討論大局,議開國會,公決政體。兩月以來,尚無確當辦法,南北暌隔,彼此相持,商輟於途,士露于野。徒以國體一r 不決,故民生一r 不安。今全國人民心理,多傾向共和。南中各省,既倡議于前;北方諸將,亦主張于後。人心所向,天命可知。予亦何忍以一姓之尊榮,拂兆民之好惡。是用外觀大勢,內審輿情,特率皇帝將統治權公諸全國,定為共和立憲國體。近慰海內厭亂望治之心,遠協古聖天下為公之義。袁世凱前經資政院選舉為總理大臣,當茲新舊代謝之際,宜有南北統一之方。即由袁世凱以全權組織臨時共和zh ngf ,與軍民協商統一辦法。總期人民安堵,海宇乂安,仍合滿、漢、蒙、回、藏五族完全領土,為一大中華民國,予與皇帝得以退處寬閑,優游歲月,長受國民之優禮,親見郅治之告成,豈不懿歟?欽此。

《清帝遜位詔書》頒布,清帝宣布退位,由此結束了清王朝260余年的統治。這個遜位詔書文采斐然,淺文言,多駢句,甚至最後還用反問句抒情。詔書頒布,有著多重含義︰其政治意義是標志著革命的勝利,其歷史意義是結束了一個時代,其法律意義是洋溢著憲政思想,其人文意義則是和平妥協。

沒有妥協,如何共和?《清帝遜位詔書》,短短319個字,有著非凡的妥協j ng神。一則告示文書,已成了一部文獻。這詔書可不是隆裕太後自己寫的,她哪里寫得出來?「清帝遜位諭旨之文辭即在趙(鳳昌)宅起草,乃出張季直手筆。」這是14歲就在橫濱加入興中會的老牌革命黨人馮z y u的記載。那時刻,隆裕太後顯然也沒什麼辦法,這詔書只能是「秘書」寫了算了。

張季直,即張謇,清末狀元,他是那麼多無聊狀元中難得的一個人才。張謇作為中國的實業先驅,他似官而非官,似商而非商,既無大權,也無巨富,但聲望和社會地位確實很高,被稱為「紳商」。有意思的是,張謇並沒有在自己的r 記中記載這件名垂千古的事情。三天後,張謇看到頒布的遜位詔書時,在r 記中先舉重若輕、後舉輕若重地寫下這兩句話︰「此一節大局定矣,來r 正難。」

張季直是幕後英雄,袁世凱是台上梟雄。清帝的遜位詔書中,竟然三次出現袁世凱的大名。其中「即由袁世凱以全權組織臨時共和zh ngf 」這句大白話,語感語調上不甚相稱,原來是老袁在審稿時自己授意寫上去的。按說,這話在邏輯上是不通的︰皇帝宣布自己退位的詔書,怎麼好規定對方由誰來「全權組織」新zh ngf ?

在《清帝遜位詔書》中,與出現三處「袁世凱」相比,分量要重得多的是,同樣也出現三處「共和」。《清帝遜位詔書》是不能遺忘的,就因其中的共和思想、憲政j ng神。著名學者、法學教授高全喜在《立憲時刻》(廣西師大出版社2011年7月第1版)一書中,干脆將《清帝遜位詔書》說成是中國版的「光榮革命」(見第83頁)。作者認為,在走向共和的古今大變局中,《清帝遜位詔書》是中華民國憲制的一個重要構成,具有立國基礎的憲法意義,《中華民國臨時約法》和《清帝遜位詔書》,共同構成和發揮了現代民國的憲法j ng神。

比較遺憾的是,《立憲時刻》作者認為,《清帝遜位詔書》誰寫的不重要,對張謇的著墨不多,但也說到,張謇是草擬詔書的不二人選,「張謇的立憲思想是解讀這份詔書所蘊含的憲法法律意義的最為恰切妥當的注腳」(見第95頁)。在我看來,在那個兵荒馬亂的時代,在那個人心惶惶的時刻,誰執筆來寫,真是太重要了。換作別的人來寫,僅僅只把「遜位」這層意思表達清楚也可以了。

然而,高全喜教授將《清帝遜位詔書》看成是中國版的「光榮革命」,這是很有價值的。「光榮革命」意指和平過渡、沒有流血或流血甚少的革命,亦即以談判妥協為主的革命。狹義的「光榮革命」是指1688年英國的那場非暴力革命,由資產階級和新貴族發動,推翻了詹姆斯二世的統治;這場革命沒有流血,因此歷史學家將其稱之為「光榮革命」。英國的君主立憲制政體,就源于這次光榮革命。「光榮」之革命,屬于不可避免、但又相對溫和的革命。光榮與夢想結合得好,當然是最理想的。

談判、溝通、妥協、讓步,不是你死我活的斗爭,雙方都有一點「費厄潑賴」j ng神,最終達成了契約協議,很多政治歷史就是這樣走過的。《清帝遜位詔書》也有鮮明的契約x ng。一方對另一方有優待的承諾,一方給另一方讓出權力。「清帝不是遜位給一家一姓的王朝,而是遜位給了一個未來的立憲共和政體,這是它與中國傳統禪讓的不同之處。」高全喜教授後來談到︰從辛亥革命到北伐戰爭,近百年來中國一直存在南北之爭;中華民國的建立,是南方的革命黨人和北方的改良主義者兩種力量的妥協與折中,最後實現了合作。

與低烈度的辛亥革命相比,美國的南北戰爭是內戰而非革命盡管歷史學家稱之為「美國第二次資產階級革命」。北方的聯邦和南方的邦聯作戰,最終以亞伯拉罕•林肯的聯邦獲勝而告終。與中國的「風從南邊來」不同,美國蓄奴的南方是落後的一方。通過這場南北戰爭,美國維護了國家統一,廢除了奴隸制度,為資本主義經濟的起飛鋪平了道路,更是成就了一位美國歷史上最偉大的總統林肯。但這場戰爭的妥協x ng是當然不足的,沒有人說美國的南北戰爭是「光榮革命」。

中國後來也經歷了三年國共內戰,把ch ngq ng談判所達成的一丁點不牢靠的妥協撕得粉碎。內戰就是內戰,不是什麼革命。後來在台灣,蔣經國在晚年有了間接的「光榮革命」,那真是革自己的命,從而建立了不朽的功勛。而當今一些大權獨攬的執政黨及其zh ngf ,別說「光榮革命」,自己犯了多大的事,連個「罪己詔」都沒有。

清帝遜位的「光榮革命」,當然不是主動、高姿態的拱手相讓,而是情勢所迫、高壓所致。與政治共舞的張謇,彼時也是在情勢所迫下,由一個溫和而堅定的立憲人士,迅速走上了m nzh 共和之路。曾在軍中教授過袁世凱詩文制藝的張謇,算是袁世凱的老師,但他終究是教不會袁世凱領會憲政j ng神。武夫袁世凱有能力壓倒「弱女」隆裕太後,他能夠成為壓垮清zh ngf 的最後一把稻草,但他也成了壓垮自己的最後一把稻草。唯d c i者沒有讓步妥協。袁世凱終究是缺乏妥協j ng神、拋卻共和思想的舊時代的人,在最後的最後,多少有點忐忑地登上了皇位他擁抱了一把d c i的權柄,也斬斷了自己立足的雙腿。(原載2011年11月11r 《諷刺與幽默》)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摩登皇帝最新章節 | 摩登皇帝全文閱讀 | 摩登皇帝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