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1639 第20章︰君臣之談(已修改)

作者 ︰ 歐龍光

()退朝後,崇禎讓王承恩把楊麟昌留下,說他在內殿召見楊麟昌。

楊麟昌剛走出大殿就被王承恩叫住了,讓他到內殿去,說皇上召見他。

楊麟昌彎著腰,腳步輕得不能再輕,他恭恭敬敬地走進後殿。另一個宮女揭起來暖閣的黃緞門簾。于是楊麟昌把腰彎得更低了,進內便跪在崇禎前面,行了一個跪地叩頭的禮。「臣楊嗣昌見駕!」盡管崇禎寵信他,但現在他還是心里揣揣的。因為楊麟昌知道吳昌時一事,肯定會讓皇上心懷間隙的。加之崇禎是一個多疑、剛愎自用以及脾氣暴躁的人。今天被他寵信,說不準哪一天忽然變卦,就被他治罪了。所以他沒敢抬起頭來,望著皇上腳前的方磚地,等候皇上說話。

崇禎過了許久,終于開口了,他說︰「楊卿,議和真的好嗎?」

楊嗣昌心中一驚,趕緊跪下來,惶恐地答道︰「微臣身為兵部尚書,不能蕩平叛賊,外驅逆虜,實在有福聖意聖恩。可今之局面,確實只能對東虜行款議和,然後方可專力剿賊。」

「皇兒曾與朕說過,虜韃不會同意議和的,朕召楊卿來就是想要知道,前往建州議和的事,可有消息」崇禎現在真真是把朱慈烺當作偶像了,只要能朱慈烺扯到邊的,他的話里就肯定會提到朱慈烺。

「太子如何知道虜韃不同意的!?」楊麟昌驚呼出聲。眼楮瞪得老大,滿臉的不敢相信。

「那可還多虧眾位卿家授學有方,回頭朕會一一重賞」崇禎呵呵笑道。神s 盡是得意之s 。

楊麟昌從朱慈烺八歲開始教一直教到十四歲出閣講學了。太子什麼水平他楊麟昌是最清楚不過了。就拿上個月太子出閣講學了,可算是沒把他這個太傅的臉丟盡。如今竟能預先想與東虜議和會不成。像這種密謀的事,能預先想到的,絕對是一個對天下大勢了如指掌的人。而這個人非諸葛武侯不可。可太子,楊麟昌就無法相信。如果說朱慈烺通過一些手段得知的話。那議和一事知情的總共也就幾個人。而且遼東巡撫的密信他也是昨天才收到的。太子從何得知。就算是皇上他現在也不知道這事啊。震驚,絕對的震驚。

崇禎見楊麟昌神情怪異,也知道他被太子嚇到了。所以並沒有生氣。只是笑了笑,問道︰「楊卿,朕在問你周元忠前往建州議和的事宜啊」

「皇上恕罪,罪臣失神冒犯聖上君威,罪該萬神」楊麟昌恍然醒悟,惶惶跪道。

崇禎現在心情好,所以並沒有責罰楊麟昌。擺了擺手說道︰「起來吧,說朕問你的吧」

楊麟昌謝了恩後,方才說道「臣昨r 接到了方一藻的密書,周元忠已經回來,只是滿洲屢勝而驕,態度倨傲,且恐我朝廷意見不一,所以不肯就撫。」

崇禎雖然有心里準備,但還是猛一失望,可又想到朱慈烺竟然早將此事預料。頓對朱慈烺的政治觀點增加了不少信心。黯然一生,喜意又覆。但崇禎表露出心里的情緒。只略停片刻,便問︰「楊卿以為如何?」

「微臣以為此事關系國家安危,可以讓周元忠再去一次建州,詳諭朝廷招撫的誠意。」

「此事可有人知道?」

楊嗣昌是一個飽有經驗的臣子,不像陳新甲那樣將實情全部隱瞞。所以他決定說出一點實話,替自己留個退步︰

「臣本以為周元忠是一盲人,平r 往來遼東,賣卜為業,所以派他前去建州議和,原想著可以避免外人的疑惑。可是不知怎的,今天京城就開始有了一些傳言了。」

「怎麼會傳出去了?」崇禎有點吃驚,同時也有點生氣。

「雖然京城有傳言但真實情形,還無人知曉。」

崇禎截住說︰「不管如何,應該力求機密,不使外廷知道才好。這事關乎朕的一世英名,如若誰泄露出去,讓朕知道,定斬不怠」

,計謀是我出的,我可還要受天下唾罵啊。楊麟昌想歸想,但他可不敢表露,便應意道︰「臣一定加倍小心。」

崇禎點點頭。他感到外廷群臣在這個問題上對他無形的壓力很大,加上朱慈烺又知道此事。他擔心朱慈烺會因這件事而對他這位父皇不滿。出自宣泄的心理,他對楊麟昌說︰「朕本來也是不主張議和的。無奈登基以來便多方開戰,又加上災荒頻仍,兵餉兩缺,顧內不能顧外,才會想著對東虜暫時行款。等內亂平後,騰出個手來,就可以討伐東虜了。可明朕怕皇兒不明父皇之苦衷啊!」

「殿下也有十四幾歲,竟能事先預謀此事不成,有此遠見卓識,定然會明白,皇上此舉利在社稷,不會因此遷怨于聖上的」

「卿言甚是。」

楊麟昌的口才確實是好,幾句話就說得崇禎頻頻點頭。心結一下子就被解了去。

崇禎心情稍微了一些,他換了一個話題說「洪承疇和孫傳庭追剿闖賊,近段時間頗有成效,卿看能不能一舉蕩平?」

「據洪承疇、孫傳庭送回的軍報,李自成所集結的各股流賊,有的被擊潰,有的被殲滅,也有的已投降,所余無幾。目前大軍正在猛追不放,進行四面堵截,應該可以一鼓蕩平。如今闖賊想往河南,入湖廣,奔四川,都已不可能,所以不得不從商洛山中向北逃竄。然洪承疇已經在潼關南邊布置重兵,設伏以待,想來不r 就有捷報呈到聖上面前。」說到最後,楊麟昌一臉陪笑。

「先生請坐。」崇禎听了一下就振奮了起來。連對楊麟昌的稱呼都變了。還給賜了坐。

楊嗣昌趕快叩頭謝恩,然後起身,在一把較矮的檀木椅子坐了下去。

然後皇帝又叫「賜茶」,楊麟昌一時都有些受寵若驚了。趕緊站起來躬身謝恩。

崇禎擺手示意楊麟昌坐下免禮。然後莊嚴說道︰「一鼓蕩平了流賊,先生居調度之功啊」

楊嗣昌坐在椅上一躬身,說道︰「微臣也是上托皇上洪福,下賴朝廷將士用命。微臣還是辜負皇上聖恩;自從任兵部尚書以來,內叛遲遲未滅,而虜騎又再次入犯,直逼京師,致使萬歲午夜憂勤,寢食難安,實在罪該萬死啊」

「噯」崇禎甚是客氣地說道「楊卿的困難,朕心里明白,不必多說。張獻忠已經就撫了,李自成乃是國家的心月復大患,一旦蕩平,其他一干流賊就不足為慮了。」

楊麟昌說道「聖上所見極是。李自成乃是已梟首的高迎祥舊部,如今是內叛中最強悍的一支。只要把闖賊蕩平。諸賊皆聞風喪膽,必不戰而降。」

「愛卿覺得張獻忠受撫,是否確有誠意?會不會降之又反?」

楊麟昌早就料到皇上會有此一問的了,心中自然早有準備。他對張獻忠的投降從開始就抱有懷疑,不像熊文燦這般,好傻好天真。從他的「四正六隅、網張十面」就可以看出楊麟昌此人是乃有大才之人。

所謂四正六隅、網張十面,就是以陝西、河南、湖廣,江北為四個正面戰線,也就是主要戰場。即叫「四正」,由四省巡撫「分剿而專防」。

而「六耦」即以延綏、山西、山東、江南、江西、四川為六個省為側面戰場,也就是輔助戰場,由六位巡撫「分防而協剿」。

這就楊麟昌j ng心策劃的一張剿賊大網,向崇禎保證三個月以內消滅農民軍的,即從崇禎十年十二月到十一年二月。但都早已經成為泡影。所以說楊麟昌有大才的同時也是一個扯牛皮的家伙。崇禎之所以會同意熊文燦對張獻忠招撫,主要是想讓zh ngf 喘一口氣。當然,歷史證明這是一個很錯誤的決策。

楊麟昌回答崇禎道︰「招撫確實對朝廷現在的情況有利,因為如今三方開戰,朝廷確實不能一下蕩滅張獻忠之流,所以只能夠暫時招撫,趁時讓將士們,整頓甲仗。休息補充一翻,待剿滅闖賊。又何懼其反」

崇禎點頭稱許道「卿言甚是。」

楊麟昌受皇上一贊,心里更是振奮了。他繼續說道︰「照今r 看來,張獻忠就算不是真心受撫,朝廷這十個月以來也是受益不淺。自從年初張獻忠于谷城受撫之後,闖賊沒了呼應。等同孤軍作戰,另外國家又得以抽調更多兵力交給洪承疇和孫傳庭對付闖賊。如果沒有張獻忠谷城受撫,近數月來怕無如此勝利啊。」

崇禎滿意地點點頭,但還是有些不放心地說道︰「朕怕會別的流賊,接應李自成逃出陝西啊」

楊麟昌想了想,說︰「李自成之所以能向東逃遁,是因為羅汝才集結了十余萬流賊,在上個月進到靈寶、閿鄉一帶,打算攻破潼關,迎接闖賊。但流賊終歸是流賊,都是同床異夢的烏合之眾,一戰即潰。現在逃到均州和房縣的山中,乞求朝廷能就撫他們。如今已無其他流賊能夠幫到闖賊了,蕩平闖賊,指r 可待。」

崇禎漲紅著臉,頗為激動地說︰「如果能徹底剿滅闖賊,真真是國家之福啊。」

楊麟昌也是一臉振奮,他說︰「等洪孫二人蕩滅闖賊,便可以回京抗虜了」

「王承恩」崇禎再也按捺心中的振奮,轉頭對王承恩說道「擬旨,叫洪承疇等務必將闖逆一鼓蕩平,絕不能有一個漏網之魚。留致後患。如果疏忽或者作戰不力,國法俱在,決不寬容!」

「領旨!」

崇禎美美地想著︰要是這次的潼關之戰,洪承疇和孫傳庭能將李自成和劉宗敏他們生擒,獻俘闕下,讓京城的軍民大大地振奮一下,豈不美哉。

「愛卿,朕有些累了,你便回去吧!」崇禎說話的聲音十分親切。

楊麟昌應意。便告禮退了下去。

崇禎坐在龍椅上望著楊麟昌離開後,便閉目沉思起來,他想到自己坐在午門之上,朱慈烺侍立在一旁,各位親王和文武百官侍立午門下面,在軍樂聲中接受洪承疇和孫傳庭獻的俘虜,屆時佇候在大明門外棋盤街一帶的軍民望著宮闕歡聲雷動,齊呼萬歲的時候。崇禎驀地睜開眼楮,對正在磨墨的王承恩說道「加一條。讓他們務必將李自成和劉宗敏升生擒。」;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大明1639最新章節 | 大明1639全文閱讀 | 大明1639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