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1639 第27章︰三條路(修改版)

作者 ︰ 歐龍光

()直到四更天,接近天明。一眾醉燻燻的將領在各自的親兵攙扶下,向朱慈烺和盧象升作了別後,喃喃瘋語地離帳而去。

不消片刻,中軍帳里就只剩下盧象升和朱慈烺,氣氛也顯得格外冷淡。

今晚眾將領確實了喝多了,但朱慈烺也喝了不少,本來還有些神志不清,自一翻煽情言詞後,喝了一杯。便沒再說了。沒法子,盧象升不允了。

盧象升今晚是喝最少酒的一個。可是卻沒人有怨言。因為太子的身份實在太尊貴,如若有什麼閃失,那可是千人腦點地的事。盧象升要照料太子,那是大家心照不宣的事。

盧象升坐在朱慈烺旁邊,面s 如常,看著朱慈烺不住地打酒厄。關公似的俊臉在燭光下,所顯的神情是屬于他這個年齡的爛漫。讓盧象升不禁又想起他今晚一翻又一翻憾人心魄的豪言壯氣。

盧象升自天啟二年高中進士至今,他在政治舞台上打爬了也有十數年。什麼人沒見過,什麼事沒經歷。就從太子喝醉酒的表現,盧象升便看出來朱慈烺是因何事而離宮。

所以此刻盧象升的心里或喜或憂,喜的是皇上有一個有膽量和才氣的太子。憂的是該不該將太子送回宮里。這一點也是他最矛盾。朱慈烺既是逃宮,那麼崇禎的聖旨不久便回送到他這里。不送朱慈烺回去,那肯定就是要抗旨了。

盡管殿下不過十四歲,可相比皇上的多疑,剛愎自用。太子顯然比較豁達些,更想得開些。盧象升沉入思緒中。他在崇禎與朱慈烺之間作著一個艱難的選擇。

盧象升他心明白他既是主戰派,而崇禎已經議和了,盡管不成功,可偏偏還相信楊麟昌讓他繼續向建州表示議和誠意。如此,豈有不讓盧象升死心的。本來他帶了宣府,大同,山西三鎮總兵,前些天被撤兵部尚書一職,繼而陳新甲又帶著聖旨來昌平將大同鎮總兵及其部眾一萬兵領走。這不是明顯嘛,根本就是防著他與虜騎強行拉開戰線嘛。往後很可能還會再削他兵力。

盧象升之前沒想那麼多,是因為他只以為皇上只是在戰與和間猶豫不決是。現在朱慈烺把議和一事已經進行了告訴他,對于以前沒想過的,一下子就明白了。現在如果不是太子要戰。他如果得知這些事的話,肯定會去辭官。

但是現在要選擇太子,可對盧象升來說還是一件很痛苦的事。因為要抗旨。試想一個受滿腦綱常禮儀的人能接受麼?尤其盧象升這種真正忠君的大臣。

正當盧象升深思之時,朱慈烺幽然醒了過來,他輕聲把盧象升從思維中喚了過來。

「嗯?」盧象升應了一聲。「殿下你醒啦」

朱慈烺趴在案上,並沒有去看盧象升,只是望著蠟燭搖搖浮浮的火苗喃喃說道︰「盧將軍,如果你認為我回宮就安全的話,那麼你就大錯特錯了。用不了幾年大明勢必毀在朝中一干文官大臣手中,我今年十四歲了,我也不想跑到刀光劍影的戰場上來。可我沒有選擇的余地。要是大明朝一倒。身為太子的我。想要留下個全尸,可能嗎?更何況我也不想母後,父皇殉命。我父皇確有為國之心,但他沒有擔國的胸襟。這也是他登基至今沒有當過一天舒服皇帝的原因。他之所以他行事多疑,是因為袁宗煥的五年平遼計劃讓他受了很大的刺激。所以我理解他,也是我打下決心來昌平的原因,我已經不再當我是太子看了。戰場刀槍無眼。天知道,我什麼時候會死在沙場上啊,可這卻比躲在宮中等死好。我要拼一下,可是不能靠我一個人拼下來的。我需要盧將軍你。如果盧將軍願意為天下百姓創造富足而又安定的生活。

那就和我一起拼一場。若你的答案是否。我也可以奉勸你一句。現在就辭官。否則你肯定要被議和派大臣害死。你等看看,不消半個月你的兵力將會被抽剩本部,你本部有多少兵力,你心里比我清楚。跟東虜鐵騎對陣,是什麼後果你應該清楚吧。意思很明顯他們要假東虜的手除掉你。所以現在有三條路,要麼跟我為天下百姓去拼,要麼辭官或去死。將我送京城去。」盧象升微微顫抖著,他現在終于看清楚太子的決心了。三條路,說白了,盧象升只能跟朱慈烺拼。至此,他再也忍不住老淚縱橫,「殿下年方十四,便有這般聖明體國之心。是皇上的福啊,也是大明天下的福呀。既殿下有此決心,老夫為天下百姓,為大明朝,縱是蒙上不貞不忠的罪名又有何妨。」說到最後,盧象升心豁然開達。再不覺有什麼束縛。

朱慈烺本來還感頭痛y 裂,听到盧象升同意了,心感振奮,頭痛之感也輕了許多。他站起來向盧象升伸出一只手,「將軍,自此你我生死與共,抗戰到底。就算失敗了,到了黃泉還是君臣。」

盧象升淚眼看著朱慈烺,猶豫了一陣,方才站起來,伸手與朱慈烺相握。

朱慈烺和盧象升又聊了一會天下大勢。朱慈烺有著前世諸多政治家總結出來的歷史經驗。自然每每語出都能讓盧象升震驚好一陣子。

只听幾聲雞鳴聲,朱慈烺困意大升,眼皮撐不住,便趴在矮案上睡了過去。盧象升見朱慈烺睡了過去。生怕他著涼,于是解下披風蓋到朱慈烺身上。;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大明1639最新章節 | 大明1639全文閱讀 | 大明1639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