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三新全會在涿州舉行取得成功後,「白領」就在涿州登場了。朱慈烺為了保證這些國會名人的安全,不得不加大涿州城防修復加固的力度。同時還任命了從四川趕來開會秦翼明大將軍為涿州城的守城大將。並且將風雷全營的火炮抽調了出來,搬上了城牆。還在城上加了風雨棚,解決雨天打不了炮的困難。
崇禎十二年一十三r ,朱慈烺將城中五萬民丁全都召集了起來,昭告了他的新的計劃。計劃的內容就是向城外拒馬河,琉璃河的方向大墾荒。所以在成立了大明朝首個國有企業——耕農集團的同時,將這五萬壯丁招收為耕農集團的首批員工。並且規劃了耕農集團的管理體系的同時又推出了耕農集團的福利待遇和獎勵制度。
首先是耕農集團的管理體系,這種管理體系與明朝軍隊的官職體系有些相象,集團最大的負責人只有一位稱作集團官,副集團官兩位,剩下的就是務農官。務農官共分四官一部門一是務耕官,即負責耕田,瀝水,施肥,除草,等等。
二是務種官,即負責各類農作物的種子培植,
三是務植官,即負責種植和收割。
四是務倉官,即負責倉庫,糧放等事宜
五是綜合部門,主要負責農人的勞動行為,出勤等考核,工具發放,物資采購等等事宜。
由于四官一部門的負責事宜有主有次,所以劃分到各部門的人力也是有多有少。所需人力較多的就是務耕和務植,因為種植和收割。如果負責區域人手不夠也可以通過綜合部門向其他部門借人力。通過靈活轉換的方式來運用到生產上。
四官一部門以下就是通過分區分班管理方式進行。從而達到管理如流,層層分明的體系,加上獎罰制度來提高生產的效率。
而福利待遇從最低層開始算,基層員工每月二兩三分銀。以此類推高一級則加二兩。整個層次是基層——班官——區官——務農官——集團官,重點強調每務農可按實際情況設定區官的數量,每個區官也可以按實際的情況來設定班官的數量,而班官也可以按照負責的田地畝數來申請基層員工的人數。
除了工資外還有豐收獎。而豐收則按收成如何來定獎金。同樣也有保險,但相對國會那是沒得比的,死亡統一補償家屬二十兩,傷亡補償分重傷,輕傷來作補,輕傷二兩,重傷五兩。
除此之外還提供伙食,住宿暫時不提供。等耕農集團運行起來後,朱慈烺為了保障整個生產安全,決定在琉璃河外建造要塞駐軍。並要求高起潛將關寧鐵騎從雞鳴拉回到淶水與涿州遙望相呼相應。同時又派出李重鎮和盧象觀前往各縣城招募士兵。補充兵力。
崇禎一十二年十四r ,國會文化部第一份先鋒報發行了。卻由于崇禎撤了官用驛站導致第一份先鋒報傳遞範圍十分有限。以致朱慈烺不得不從定軍營中選出十來個百戶,向南方發展新的非官方驛站。
另外方以智負責農業部培育雜交糧的計劃也提上了議程。而朱慈烺也把一份現代煉鋼的技術流程交到了科技部。只需要科技部認為這些現在具備實施的條件就可以提上議程。投入資金。
同在這一r 耕農集團的墾荒大軍浩浩蕩蕩地出了涿州西門,開始向西北方向大懇荒。而涿州城里也已經開始培植花生,玉米,番薯,土豆四種旱耕農作物的種苗。
並且讓宣府那邊打造的一批玉鋼務農工具也打造了出來,並向涿州這邊運來。
現在不管是國會也好,還是耕農集團也好,都非常有工作激情。因為朱慈烺給他們看到的前景十分耀眼。特別方以智和陳子龍二位,幾乎除了吃飯,睡覺外,其他時間都呆在研究所里。所謂的研究不就是衙門後面一間大房,用木板隔開兩半,一半時軍事部的研究所,一半是農業部的研究所。
倒是文化部的工作環境要好一些,選在衙門旁邊的一座大宅院里。這讓科技部和農業部的名人們羨慕了好長的一段時間。
其實他們都沒有必要去羨慕這些。現在朱慈烺那廝把國會吹得那麼響亮,到現在為止還沒有人見過「國會」牌匾。
不過這些名人會員也不在乎,因為朱太子給他們的福利實在有夠豐富的。比朝廷不知多了多少倍了。
自古以來明朝這一朝代的官吏餉銀是最低的。卻也難怪千古以來明朝最多貪官污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