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光咱們帶來的太平道子弟就有二十幾萬了,哪里有那麼多牲畜呢?」李勛有些為難
司馬俱笑了笑,「此事屬下早就想好了,只宰殺幾千頭豬和羊,用大鍋煮了做羹湯,每人分一碗,嘗嘗意思一下就行了,牛除了祭祀地母的太牢之外一頭也不殺,全部用作屯田」
「司馬大哥想的周到~」李勛贊道
司馬俱一拱手,說道︰「至于剩下牲畜,除馬匹編入騎軍外,其余的屬下想建立幾個大圈,使其生殖~~」
「好啊~~你不說,我都差點忘了~」李勛心想黃巾軍到底是農民出身,對于耕田養殖之事比較上心。不過這樣也好,以後這種事情可以交給黃巾系將領們掌管,而行軍打仗的事,就由職業軍人來做。
過春節在堯舜時代據說已經存在,在漢代得到基本定型。按照當時的習俗,過春節要舉家飲酒,漢代崔寔《四民月令•正月》中有︰「正月之朔,是謂正日,及祀日。進酒降神畢,乃家室尊卑,無小無大,以次列坐先祖之前,子、婦、孫、曾各上椒酒于其長,稱觴舉壽,欣欣如也。」在新年第一天早晨,先舉行祭祀儀式,以祈求一年風調雨順,闔家平安。不分尊卑,全家列坐在先祖神位前,然後開始飲酒,從最小的一位開始。因為小孩新年長一歲,是家中的希望,要先飲,年長的人新一年留下的時間又少了一年,是失歲,故要後飲。以後由于時代發展,許多繁瑣的程序被簡化。又由于科學的進步,早晨飲酒對人並不好,故早晨飲酒的習慣慢慢改變了,但飲酒習俗越發盛行。
只是,這時的酒價格不菲,況且黃巾軍麼連吃的糧食都成問題,哪里有余糧釀酒?再說大清早喝酒也不利于健康,所以李勛決定這個儀式不要了。另外貼門神的習俗在漢代就已經出現了。當然當時的門神不是現在的印刷品,而是用桃木刻成的,沒錢的人家就用兩塊桃木板,上面寫上"神荼"、"郁壘"兩位門神的名字,掛在門上,鬼就不敢來了。古人認為桃木是有神性的,能避邪。除了放門神,還有掛葦索,也就是草繩子。繩子能捆人,自然在人們的理解中也能捆鬼,所以鬼怕繩子。另外就是放爆竹。爆竹是鞭炮的前身,最早是往火堆里扔竹子,竹子遇熱爆炸,認為這樣可以驅鬼。在宮廷中還要跳儺舞來驅鬼,李勛根據太平道的特色,把儺舞驅鬼變成了身穿八卦衣,手拿桃木劍和鈴鐺、符文驅鬼的道士。
這一年的春節,是太平道將士們一年多來的辛苦之後,過的第一個春節,大家都對未來的生活充滿了希望。雖然那肉羹湯里只有幾條肉絲,可對往年一年都吃不上一頓肉的人來說,這是比龍肝鳳膽還美味。
司馬俱雖然自稱是春秋齊國名將司馬穰苴之後,不過經過這麼多代更迭,司馬家早就是普通農戶了,司馬俱在青州老家時就是為地主種田和放牛養豬的。司馬俱找來擅長農事的汜誠一起,在在廣武縣城西北勘察地形
「這里地勢低窪,種植麥粟並不適宜,倒是可以種些芸薹~」汜誠環抱雙手,手指窪地說道︰「在低窪之處還可以挖些魚塘,養些雞、鴨、鵝~」我國古代油菜稱芸薹,東漢服虔者《通俗文》中,「芸薹謂之胡菜」。最早種植在當時的「胡、羌、隴、氐」等地,即現在的青海、甘肅、新疆、內蒙古一帶,其後逐步在黃河流域發展,以後傳播到長江流域一帶廣為種植。
司馬俱手指窪地中地勢略高一些的地方說道︰「這里可以搭建豬舍,豬糞可以拿來肥田,田肥草多,草多豬壯~~一舉兩得~~」
汜誠笑了笑,說道︰「何止啊~豬糞可以讓蠅蟲生蛆,將蛆蟲烘干磨粉之後混入飼料喂養雞鴨、豬等,非但不易生瘟病,而且還長的膘肥體壯~」
「呃?這是為何?」司馬俱不解道
汜誠遺憾地搖了搖頭,「只是家傳的《汜勝之書》上有這樣的記載,至于為何,先祖也沒有記載~」中國古代的很多科技發明就是這樣,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完全靠經驗主義,而沒有形成系統的分析和歸納
「哦~原來如此~」司馬俱點了點頭,「即便如此,令祖也是值得敬佩了~~」司馬俱微微欠身
汜誠也微微欠身答禮,說道︰「其實要讓豬長的膘肥體壯,還有其他的辦法,《氾勝之書》有雲︰以瓠瓤、梓葉和桐花飼豬肥大易養。《淮南萬畢術》有載麻鹽肥豚法︰取麻子三升,千余杵,煮為羹,以鹽一升著中,和以糠三斛飼豕,則肥也。」
司馬俱奇怪地望著汜誠,「汜兄,這士家子弟不是都讀經學典籍,你怎麼盡讀些閑書?」
汜誠也是大笑,說道︰「所以那些士家子弟都高官厚祿,汜某只能在這邊郡當個別田令史~」
「不對,主公已經升你為農都尉了~」司馬俱提醒了一句
◆◆◆◆◆
「到底是老咯~」第三屯田壁塢的別田令史馬三福松開扶著耬車的手,捶了捶有些發酸的腰間,雖然用這種三條腿的耬車播種既輕松又快捷,可畢竟歲月不饒人。馬三福看著面前那頭健壯的牯牛,「十八年前老子比它還壯呢~哈哈哈」馬三福自嘲道
東漢崔寔《政論》中描述耬車「三犁共一牛,一人將之,下種挽耬,皆取備焉,日種一頃」,這種農具雖然先進,但是以家庭為單位分散經營的小農無力購買這樣的器材。而有財力購買這樣器材的豪強地主,則因為有大量可以壓榨的僮客,也無須使用這種先進農具。
不過,在李勛的屯田壁塢里,連造帶修復兼購買,倒是添置了大批耬車、曲面鏵式犁、翻土農具二齒耙、三齒耙、揚谷用的風扇車、利用杠桿原理和人的身體重量作功的踏碓,以及利用水流為動力「役水而舂,其利百倍」的水碓,還有灌溉用的手搖翻車。
一個中年壯漢趕著一頭牛,拉著耬車經過馬三福身邊,「喲~~三大爺,怎麼啦?」那壯漢關切地問道
馬三福笑了笑,「到底是老了~~沒事,歇一歇就成~」
那壯漢哈哈一笑,「三大爺,我這邊的田差不多了,要不你老歇了,你那點田我包了~」
馬三福直了直腰桿,「小子,瞧不起你三大爺啊?」馬三福笑罵
「哪敢啊~~」壯漢笑笑,趕著牛繼續播種去了
在田邊一塊空地上,一個壯漢正在用一根大木棒攪拌一個水缸里的黏稠物體,不時散發出陣陣臭味。用斫碎的馬骨一石,加水三石共煮,煮沸三次後,漉出骨渣,把附子五枚放在骨汁內浸漬。三、四天後,取出附子,用分量相等的蠶糞和羊糞加進骨汁內攪拌,使之成為稠粥狀。播種前二十天,就把種子放在里面攪拌,使稠汁附在種子上,成為麥飯那樣。溲種的時候最好選擇在天氣干燥時進行,這樣干得快,可以薄薄地攤開,多次攪拌,可使它更容易干。第二天再這樣溲種,陰天不要搜,因不容易干。前後共溲過六、七次就停止,隨即曬干,妥善貯藏,不要使它受潮濕,到了播種之時,把剩下的稠汁再溲一次後播種。經過這樣處理的種子種出來的莊稼不但不容易被蟲子啃噬,而且收成也好從而能使人們獲得加倍的收成。
這便是《汜勝之書》中記載溲種法,是現代種子包衣技術的祖先。經過這樣處理的種子形狀規則,裝在耬車中更方便播種,而且還能提供種子發芽初期的養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