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行東漢 第一章 開始

作者 ︰ 夏天一

()初,鉅鹿張角自稱「大賢良師」,奉事黃、老道,畜養弟子,跪拜首過,百姓信向之。角因遣弟子八人使于四方,以善道教化天下,轉相誑惑。十余年間,眾徒數十萬,連結郡國,自青、徐、幽、冀、荊、楊、兗、豫八州之人,莫不畢應。遂置三十六萬。方猶將軍號也。大方萬余人,小方六七千,各立渠帥。訛言「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

黃巾起義爆發後,張角自稱「天公將軍」,他的弟弟張寶稱「地公將軍」,張梁稱「人公將軍」,統一指揮戰斗。他們率領起義軍攻打州郡,焚燒官府,沒收豪族財物,許多地方官吏聞風逃竄。不到十天時間,全國各地紛紛響應,京師為之震動。

黃巾軍英勇善戰,戰果輝煌,沉重打擊了東漢王朝。由張曼成領導的南陽郡黃巾軍,攻殺了郡守褚貢;由波才領導的潁川郡的黃巾軍,在潁川(今河南禹州)大敗官軍,而汝南郡的黃巾軍,在邵陵(今河南部城東)擊敗太守趙謙;廣陽郡(今b ij ng)的黃巾軍攻殺幽州刺史(掌握州的軍政大權的高官)郭勛和廣陽太守劉衛。黃巾軍的節節勝利,使東漢zh ngf 驚恐萬狀。他們急忙調兵遣將,部署對洛陽的軍事防御。首先派外戚何進為大將軍,統率左右羽林軍,負責保衛京師;又在洛陽之外的重要關口,設重兵加強防守。接著,分別派盧植、皇甫嵩、朱率領官軍,進攻黃巾軍的主力。

同年四月,皇甫嵩、朱率領官軍四萬余人,首先撲向潁川地區。潁川的黃巾軍在波才的領導下,主動迎戰,一舉擊敗朱所部官軍。皇甫嵩見勢不妙,領兵退守長社(今河南長葛縣東北),黃巾軍乘勝追擊,又把皇甫嵩圍困在長社。

潁川長社,大漢的數萬官軍被波才的十萬大軍困在城內。賊軍勢大,作為主帥的左中郎將皇蒲嵩只能暫避鋒芒,等待破敵機會。

在長社的城頭,負責巡視的是佐軍司馬孫堅。

孫堅,字文台,是吳郡富ch n人,以勇力聞名江東。十七歲那年,孫堅與父親乘船遭遇水匪。所有人都不敢反抗,他的父親也勸他不要反抗,但是孫堅憑一己之力擊敗水匪。

經過這件事,孫堅在江東出了名。刺史臧旻向朝廷呈報了孫堅的功勞,于是,孫堅被任命為鹽瀆縣丞,數年後,又相繼改任盱眙縣丞和下邳縣丞。

孫堅歷任三縣縣丞,所到之處,甚有聲望,官吏百姓也親近順服。

黃巾起義後,孫堅帶著招募的江東子弟兵一千余人參加了官軍。因為作戰勇猛,武藝高強,備受主帥皇蒲嵩器重。

孫堅年約30,身穿黑s 青銅虎甲,體格魁梧,面容剛毅,腰間掛著那把足有六尺的古錠刀,整個人就如一頭猛虎一般。

孫堅後面跟著兩個小卒模樣的少年,緊跟著孫堅的步伐。

不過,這兩個小兵模樣的少年似乎不像是軍人。靠左邊的少年漫不經心的跟著孫堅,鐵槍也只是隨意的扛在肩頭,還時不時的和旁邊的少年說話,時不時的發出大笑,惹得城牆上的守兵對孫堅三人投出奇怪的眼神。

「大熊,你說黃巾軍真的那麼厲害麼?連皇蒲將軍都只能退守長社,老爹和我們也只能窩在這城里,真是沒勁!」說話的是跟在孫堅後面的兩個小卒其中一個。

「能不能別叫我大熊啊!我有名字的!我叫夏侯!還有,黃巾軍十余萬人,我們這邊只有數萬,連一半都沒有,怎麼打?」另一個小兵,就是大熊,也就是夏侯,模了模腦袋,很無奈的說道。

「嘿嘿,還是大熊親切點嘛。再說,你不是也叫我小白,我也有名字誒。」小白笑眯眯的摟著夏侯的肩膀說道。

夏侯翻了一個白眼,「好吧,我說孫策,孫大少爺誒,黃巾軍都兵臨城下了,你還有心思在這里說廢話啊。還不如找個地方好好休息一下,皇蒲將軍說再過些r 子那些黃巾軍就會到長社城下了,馬上就要開打了。」

孫策是孫堅的兒子,今年才十二歲,身高約七尺,生的唇紅齒白,英俊瀟灑,嘴角總是掛著漫不經心的壞笑,整個人散發出一種輕松隨和的氣息。

至于夏侯麼,今年也是十二歲,具體生r 卻是不知,他是在四歲那年被一個男人送到孫堅家的,孫堅把他當成親生兒子看待,甚至比對親生兒子還好。

夏侯比孫策略高,不同于孫策的單薄,他生的魁梧有力,面容談不上英俊瀟灑,只能說很平常吧。

小白,也就是孫策,很是豪放的拍了拍胸口,「放心啦,那些個黃巾軍本少爺還不放在眼里的,我們是守城,黃巾軍不善攻城,絕對沒問題的啦!」

夏侯從腰間解下水囊,灌了幾口水,隨後遞給孫策,後者搖搖手,于是夏侯又把水囊放回腰間。

此時正是四月底五月初,天氣卻是炎熱異常。穿著皮甲在外面巡邏絕對不是什麼很爽的事,夏侯只覺得心中燥熱,再加上孫策在一旁嘰里咕嚕的一通廢話,只覺得頭痛異常。

「我跟你說啊,這次老爹能把咱倆帶出來全靠我啊!要不是我去求母親,我們這個時候還在富ch n老家听那些老夫子之乎者也的嘮叨。」孫策似乎對這個天氣沒什麼感覺,好吧,按照夏侯的想法麼,孫策這個人皮厚,寒暑不侵。

抬頭看了看天,夏侯很是無語,孫堅在長社轉了兩個時辰了,孫策也在他耳朵邊說了兩個時辰廢話。夏侯這個時候突然羨慕起孫策,羨慕他的皮厚,反應遲鈍。唉,寒暑不侵,刀槍不入啊。

「你知道為什麼母親大人一發話,老爹就帶我們出來了麼?我跟你說,你別告訴別人啊,老爹他……哎呦,誰打我?」卻是孫堅黑著臉回頭彈了一下孫策腦門。

夏侯翻了一個白眼,嘛,我就知道大叔遲早會忍不住的。在給他說下去,估計連大叔怕伯母都被你小子抖出來了。話說回來,原來伯母發起飆來,連大叔也要退避啊。嗯,這就是母老虎的意思吧。

孫堅也很無奈,本來他是不準備帶孫策來的。孫策作為他的長子,今年也不過12歲,按照他的想法,他應該好好在家讀書。

孫堅是ch n秋時期著名軍事家孫武的後人,孫家在富ch n也是大戶人家。其實,要不是孫氏這一代出了孫堅這個猛人,家道中落也是遲早的事。

大漢朝做官也就是舉孝廉,然後當幾年郎官,最後到地方任職。听起來似乎很簡單,實際上對于孝廉這個名額,很多時候都是很難拿到的。孝廉在很多時候並不是選拔出德行,才能都優秀的年輕人,更多時候獲得這個名額的都是那些士族子弟。

很不巧,孫氏並不算士族,在富ch n其他士族的競爭之下,孝廉這東西也只能看看,想想。所以嘛,孫堅之前的幾代人也就沒什麼當官的。

到了孫堅這一代,因為孫堅方面的勇猛舉動收到刺史大人的賞識,孫堅先後擔任了多個地方縣丞,在江東也算打出了自己的旗號,孫氏也逐漸壯大,隱隱有富ch n第一的趨勢。

在這種情況下,孫堅自然希望家里能出一個當大官的。孫堅也知道自己對于官場什麼的非常厭惡,這輩子也估計當不了什麼大官,他把自己的希望寄托在長子孫策身上。

孫堅是一個純粹的武人,誠于武道,武藝高強,膽識過人。雖然今年也不過三十出頭,但已然經歷無數次生死搏殺。在他的眼里,死亡並不可怕,對于象他這樣的武者,可以光榮的死在對手手下是一種解月兌!

雖然孫堅走的是武人的道路,而且有的還算不錯,但他並不希望自己的兒子也繼續這條路,因為這實在不是一條平坦的大道!

自古,文武相輕,文人看不慣武人的粗俗野蠻,武人也看不慣文人的懦弱庸俗。大漢朝是以武立國的,但等到大漢朝掃平強敵後,為了穩定,開始推行儒家的思想。

儒家的理念不外乎」仁義禮智信」,教導人們像積極善良的方向發展,不斷改正一身缺點,逐漸向聖人進步的過程。很顯然,推行儒家思想很利于大漢朝對百姓的控制,可以鞏固皇權,總之好處多多。

文人的地位逐漸上升,武人的地位就跟尷尬了。大漢朝最偉大的武人是誰?當然是衛青和霍去病!武皇帝雄才大略,擊敗匈奴,把他們逼到北部的草原荒漠深處,幾代人都不敢踏足中原。那個時候,武人是最受人尊敬的!

武皇帝雖然擊敗匈奴,但他也將自父輩積攢下來的家當用了個j ng光。于是,後面的皇帝們只好休養生息,也就基本沒什麼大規模的戰事。

天下太平是好事,可是武人的處境卻越發尷尬。

從軍?開玩笑呢,大漢朝因為沒有戰事,軍隊規模一直很小。而且,武人也有武人的傲氣,稍微有點武藝的肯定不會去軍隊里面從小兵做起,天天被那些武藝也許還不如自己的人管教。

當官?好吧,請問您會什麼?哦,您會殺人,會一手好劍法……原來是這樣啊,那請問,您會寫自己的名字麼?不會是吧,那您還是回家該干啥干啥吧。

于是,許多武人抑郁不得志,要麼棄武從文,要麼給達官貴人當護衛,要麼在官府當個小武官,要麼就開武館……當然,還有人為了生存或者滿足自己的y 望,選擇當山賊什麼的。

在武人地位如此尷尬的今天,孫堅會讓他的長子也去當一個武人?望子成龍,可憐天下父母心,武人這條路實在太難走了!

孫策和孫堅很像,並不是指相貌,而是他們的x ng格喜好乃至習慣。孫策也很喜歡習武,對于讀書很厭惡,做事情很直接,待人豪爽。

孫策身體很好,天生神力,今年雖然才十二歲,但雙臂也有兩百斤的力氣,早知道同齡人能有五十斤就不錯了。

本來這次前來平定黃巾軍,孫堅是不準備帶孫策來的,畢竟才12歲的孩子,刀槍無眼,萬一出了什麼閃失,孫堅會後悔一輩子的。

孫策這小子對付他老爹還是很有一手的,也不知道他如何說服他的母親,孫夫人大發雌威,居然迫使孫堅也不得不讓步,被迫帶著孫策出來,美其名曰「歷練」。

雖然孫策成功的出來了,但是孫堅也和他約法三章了,有三個條件。

一,令行禁止!軍隊不是家里面,一切按照規矩辦事!

二,天大地大,老爹最大!老爹的話必須無條件照做!

三,夏侯必須跟在孫策身邊!

我們的孫策大少爺表示毫無壓力。

孫策喜歡習武,孫堅也耐心的教他,但孫策對于父親j ng湛的刀法絲毫不感興趣,他喜歡用槍。按照他私底下對夏侯說的話,白馬銀槍才帥嘛,以後美女什麼的還不是主動投懷送抱啊!

至于夏侯,卻是對刀情有獨鐘。在他的眼中,一刀劈下,斷玉分金,一刀兩斷卻是世間最暢快的事。夏侯,孫堅對他的評價是「這小子生下來就是武人!」。孫策的評價是「好吧,我承認他比我更像怪物」。

夏侯今年也不過十二歲,比孫策略小,兩個人身材相仿,都是七尺出頭,比同齡人卻是高大許多。孫策力氣已經算是很驚人的,足有兩百斤,夏侯則更夸張,足有三百斤。按照孫堅的說法,有這骨子力氣的人,在軍隊里至少也是一個屯長!

大漢軍制五人一伍、有伍長,十人一什、有什長,五十人一隊,有隊長,百人一屯,有屯長,二百人一曲,有軍侯,千人一部,有司馬或校尉為正司馬為副。屯長作為基層軍官,承擔著指揮士卒沖鋒陷陣的責任,通常都是由武藝高強,膽識過人的猛士擔任。由此可見,夏侯絕不是如他年齡表現得那般脆弱。

夏侯的刀法是向孫堅學習的,孫堅也算是他師父,不過孫堅倒是一直沒收他當徒弟,但對于自身所學卻是毫無保留,傾囊相授。

孫堅在教訓了孫策,成功的讓他老實下來後,扭頭看向夏侯,笑道︰」最近感覺如何?還是沒能掌握」氣」麼?」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獨行東漢最新章節 | 獨行東漢全文閱讀 | 獨行東漢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