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思暮響 第七十二章 尋親遇友

作者 ︰ 馮綰駿

()陳青陽揣上了素娘寫給宋文堂的信,依依不舍的別過了素娘。他在外面簡單的用過了飯,向著韃靼使團的館驛去了。一路上說不盡的天高雲淡、青磚綠瓦,反正只要一個人的心情好了,見什麼都是充滿陽光的。他的腳步異常輕快,像是踏著風一樣。

來到了館驛,向著驛卒說明了來意。驛卒卻冷冰冰的謝絕訪客。陳青陽也知道拜訪韃靼使團,事關國體,原是不能輕易見客的。他站在門外不知所措,卻陡然間心生一計,向腰中模去,有兩塊腰牌。一塊是出入鄭王府的腰牌,一塊是公主芸翥宮的出入腰牌。當下有些作難,不知該以何種身份去拜訪。

他站在檐外,想了片刻。他覺得王府里待他深不可測,真不知是歹意還是好意。再說他也只是一個小小書辦,這腰牌只怕也起不了什麼作用。而公主送給他的腰牌就不同了,乃是貼身信物,描龍繡鳳,一看就知道是金貴之物,外人難于見到。因此,他覺得還是用公主的腰牌進驛站拜訪宋文堂。他不免有些愧疚,老是利用公主的特權,而又只能說抱歉。

他來到了館驛前,亮出了公主的腰牌。驛卒不敢怠慢,小跑著進去通稟。陳青陽卻不想弄得大張大致,急急的隨著一起進去了。幾個驛卒不敢攬他,簇擁著一起進了屋內。

早有機靈的驛卒一溜著進去通稟討賞了。韃靼國富民強,出外的使臣一般都流水價的使銀子。有些驛卒早模清了其中的關竅,進去得個頭彩。

待到陳青陽走進了館驛里的大院里,只見一位武士居中,那天見到的使臣和宋文堂反而居于兩邊,炯炯的盯著他進來。陳青陽進門先作了一個團團揖,然後向著宋文堂走過去,熱切的說︰「文堂公子,一向少見。看來你高升了,做了使節了嘛。」

宋文堂見是陳青陽,連忙回禮。宋文堂向著武士和使臣介紹說︰「這是我一向的好友。原是要找他的,卻不料他找上門來了——咦,你不是跟著鄭王麼?怎麼又替公主公干了?」

陳青陽向著使臣微笑點頭。因武士大大咧咧,沒正眼看他,他也就敷衍了事。他說︰「公主沒什麼事情。是在下想見宋兄您,這才濫用公主的名頭,還請諸公贖罪則個。」他又欠身行了禮。

武士一听這麼說,冷颯颯的轉身錚錚進了屋內。使臣回禮,笑說︰「既是宋公的朋友,還是宋公迎到您的廂房里接待吧。我這里也少陪了。」使臣說完,趕上了武士。

宋文堂牽著陳青陽的手,讓進了旁邊他歇息的廂房。宋文堂命驛卒獻上了茶,分賓主坐了下來。宋文堂笑說︰「你來的正是時候,我正想出去轉悠轉悠呢。就怕迷了路,你對這邊熟,就帶我出去逛逛吧。」

陳青陽抿了抿茶,潤了一下口唇,說︰「那是應當應分,以進地主之誼。那就走吧,我這個東道是當定了。」

宋文堂說︰「你莫夸嘴。我在這顯京呆的時間可比你長。我小的時候,三街六巷,可沒少逛。只是這十好幾年的,也變得天翻地覆的,我也不認路了。」

陳青陽笑說︰「你可是有個姨母在京中?」

宋文堂感到吃驚,湊過去問了︰「正是呢,我要去拜訪我姨丈的。你是怎麼知道的?」

陳青陽羞澀的一笑,沉吟了片刻,有些激動的說︰「素娘告訴我的!」

宋文堂更加吃驚了,捉住了他的手問︰「素娘?她在哪兒?她可還好?」

陳青陽從懷中取出了素娘的信,遞給了欣喜的宋文堂。宋文堂接了手中,顫抖著打開了封皮。他沒有立即看,而是對陳青陽說︰「你先寬坐,我進去更衣,等會兒我們一起出去。」宋文堂說完,拿著信件,急匆匆的奔向了後堂。

陳青陽坐在椅子上忐忑不安。他也不知道素娘信中什麼內容,也不知素娘怎麼說他的。要真的說他拐了她,只怕宋文堂未必高興。再想到和素娘的事情,早晚也要告訴宋文堂的,何必這麼怔忡不寧的。這麼一想,他反而坦然了。

卻是等了好一會兒,才見宋文堂衣飾一新,j ng神煥發的走出來了。陳青陽剛才寧定的心這時又噗通的跳起來了。他忙從宋文堂臉上尋找個究竟,但總不得要領,反而看的宋文堂莫名其妙。宋文堂模了模臉皮,問他︰「我臉上有什麼東西麼?」又笑著打趣說︰「要真有什麼烏七八糟的,那就要讓好多年的親戚笑話了。唉,也是我一時高興,只顧得換衣服,連臉也沒有洗。」

陳青陽尷尬的笑了,連忙說︰「沒有沒有。公子很j ng神的。」

宋文堂拉住他的手,感激的說︰「多謝你照顧舍妹。她小孩兒心x ng,非要上京來看看我那姨母。我們搬走的時候,她可還在娘肚子里,哪里能記路?也好,也讓她歷練歷練。她一向沒這麼冒失的,把錢家涼在一旁。嗯,我要親自問她。」

陳青陽揣摩宋文堂的這句話,想著素娘大概沒有把和他兩人的事情告訴她哥哥。他心里頭有些失望。但轉念替她想想,素娘的這些子事情,實在是無法在信中說明的。果然就听見宋文堂接著說︰「過兩天,她得空了,過來的時候,你陪她一起來。我請你好好吃一頓,算是謝禮。」

陳青陽點頭應了。

一時,二人一同走出了館驛。兩人走街穿巷,一路上有說不完的話。陳青陽介紹了自己的情況。而宋文堂也說了他為何跟隨使團的原因。原來他幾次進京趕考,都名落孫山外。于是他決定不再讀腐書,以求從其他路徑建功立業。哪知宋榮祚因為素娘出走,原本心氣不順,這下更是生氣。兩下里言語上一錯,榮祚發狠趕了他出來。宋文堂負氣出門後,卻趕上了二王子招賢納士。因此他便投靠在了二王子門下。後面二王子非要假充隨從,踏勘昭國風物,他也隨著來了這些關節,他並沒有對陳青陽說明。

陳青陽問宋文堂該去哪兒,但宋文堂也是沒頭沒緒的,陳青陽只好帶著他,來到了以前素娘謊稱的姨母的住處。他隨口問宋文堂︰「可是這個地方?」

宋文堂到處亂看。他不理睬那些雕梁畫棟,卻只尋著茅檐草舍。才走過了那天素娘亂指的那家,陳青陽指著說︰「那天素娘說這家是,也不知道真不真。」

宋文堂搖搖頭,又折身在街道上走著,向著沒關門的家戶里面窺探去。陳青陽只好在後面夾腳跟著,見宋文堂臉s 凝重,知道他也不得要領。

才走過一戶鐵匠的門口,就有一個粗大的漢子站在了門口,扯著喉嚨高喊了幾聲。因見著宋文堂在街道上隨意亂看,兩廂里卻對上了眼。宋文堂向前才走了幾步,回頭又看了鐵匠一眼,卻發現鐵匠也在愣愣的看自己。他心里一動,回頭施禮問鐵匠︰「大哥,打听一下,你們這街坊里可有個叫大柱的?」他料定這個鐵匠就是他幼時的玩伴大柱,所以預先以他的名字試探。

鐵匠炯炯有神的盯著他,忽然拍掌大笑,呵呵笑著說︰「老子就是大柱。我看你像我以前認識的一個人?你可是姓陳?」

陳青陽在旁插嘴說︰「那你弄錯了,他不姓陳的。」

宋文堂對陳青陽說︰「我以前姓陳的。我叫文堂。我們小時候一起玩過的。」

大柱哎喲的叫了一聲,咧嘴笑著說︰「我說呢,我看著你眼熟。」兩人頓時親熱非常,聊了兩句小時候的趣事。大柱就要拉宋文堂進入屋內,卻有一個小男孩鼻涕拖拉的走過來了。大柱就要劈頭蓋臉的作勢要打,小男孩連忙舉手閃過。大柱伸出手,甕聲說︰「拿來!」

小男孩怯生生的掏出一把匕首,匕首雖然粗糙,但閃出點點的金屬光澤。大柱接過了匕首,揚起了手。小男孩嚇得一溜煙跑了進去,大柱在外面大聲嚷著︰「回去給我跪好,我還要收拾你。」

宋文堂說︰「想不到你兒子都這麼大了?這東西可不能亂玩。」

大柱傻乎乎的笑了,笑說這小子太淘氣。他揚起手里的匕首,隨手刺向了自己的肚子。宋文堂和陳青陽兩人倒抽一口涼氣,發現那把匕首已是直入沒柄。宋文堂顫聲說︰「這是怎麼說的?」

大柱哈哈大笑,舉起了匕首,只見刀刃深陷入刀柄。宋文堂這才知道這把刀另有機關。大柱得意的說︰「這是前些天,一個雜耍的戲班托我打著,我留著幾把。誰想著這猴崽子偷著出去玩耍了。」

宋文堂取在手中,翻來覆去的看了幾遍,半真半假的夸著︰「當真好手藝!怎麼想的,一踫著肉就陷進去了。青陽,你看,這手藝實實在在只有大柱這樣的能工巧匠才做的成。你說是不是?」

陳青陽連連點頭。大柱喜得無可無不可,洋洋得意的說︰「你既喜歡,留著耍吧。我屋子里還多著呢?」

宋文堂只不過隨口夸的,真想退回去,大柱哪里依他,宋文堂只好收了。大柱問宋文堂︰「你是來尋找你姨丈的吧!如今你姨丈發達了,不住這兒了。」

宋文堂忙問︰「那他住哪兒去了?」

大柱搖頭說︰「好些年的事了,誰曉得?」

宋文堂很失望,對著陳青陽嘆聲說︰「唉,我小時候經常來這兒,住在我姨丈家,和大柱一起玩。我姨丈好學問,非要教我和大柱認字。大柱淘氣,惹得我姨丈打了好一頓手板。」

大柱神往著說︰「那是,歐陽先生好大學問。我那時候怎麼不好生認幾個字?也當官使喚人,總比打鐵強多了。」

陳青陽心念一動,說︰「我倒認識一個歐陽先生,好大學問,也不知道是不是同一個人!」

宋文堂問︰「哦,你說說,這位歐陽先生叫什麼名字?」

陳青陽說︰「可是叫歐陽舒業?」

宋文堂忙一拍手,說︰「可不就是了。這就叫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你可知道他住哪兒,要知道,引我去拜訪了。」

陳青陽覺得這世上的事卻有那麼巧,原來歐陽舒業是宋文堂的姨丈,那自然也是素娘的親戚了。想起歐陽舒業對自己的印象不好,反而心里有些惴惴了。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昭思暮響最新章節 | 昭思暮響全文閱讀 | 昭思暮響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