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康朝之遍地英雄 第八章儒學

作者 ︰ 遍地英雄

()康熙自小學習漢學——看小說來喲首發更新——而他自認為最得意的政績之一就是通過尊孔崇孟收復了大批漢家士子之心。雖然他早就知道小九對于儒學很有看法,可是沒想到意見這麼大。他不禁深深的皺緊了眉頭。他深深的知道漢文化流傳至今已然是儒一家獨大。要想漢人歸心就必須推行儒文化,否則必定舉步維艱。再則自唐開科舉之後,除了蒙元之時短暫的中斷,歷朝歷代哪一家不都是用的儒生為官?如今不要說漢人了,就是滿人之中那些有才干之士又有哪個不是熟讀孔孟之人?如果不用儒生,偌大的天下又可以用什麼人來治理呢?再說大清的屬國之中例如朝鮮、安南、琉球等以及鄰國r 本那都是推崇儒學的,大清之所以能夠這麼快受到認同,不得不說尊孔也是一個重要的原因,如果改弦易張,會出現什麼後果,康熙不知道。但他知道有時候文化的力量是很可怕的。

不過,康熙還是耐著x ng子問了一句︰「儒學源遠流長,博大j ng深。一個人窮其一生恐怕也無法鑽研通徹。你又研習了多少,敢放如此狂言?」

「皇阿瑪,兒臣所知不多。因為人的一生實在太短暫了,兒臣實在沒有多少時間來浪費。」胤笑呵呵的一句話氣的康熙的胡子翹的老高︰「皇阿瑪,您先別生氣。兒臣之前就說過了,兒臣的執政理念乃是實事求是。實踐乃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任何事物都有兩面x ng,如果說儒學之中全是糟粕,的確有失公允。但作為治國家來說,儒學實在是糟糕的不能再糟糕的治國思想了。」

「啪」的一聲,康熙拍案而起,額頭上青筋虯結,樣子很是猙獰,右手指著胤的小腦袋︰「我就不信,漢武以後千余年,多少英明君主、能人志士個個都不如你了?」

胤經過了前兩次的辯論,心里也早就有底了——手機閱讀小說.cc——康熙對別人怎麼樣不知道,但至少不會對他采取辯不過就直接武力壓服,所以心里倒也不懼怕︰「皇阿瑪,有理不在聲高。您是熟讀孔孟的,那請您告訴兒臣,漢武以後,有哪一家是因為重用了儒學而開國立朝的?」

「這……」康熙說不出話來,不要說漢武以後了,就是漢武以前,除了傳說中的武王伐紂有點說服力,其余再也找不到第二個了。可博覽群書的康熙自然也知道武王伐紂到底是怎麼回事就連孔子所生活的ch n秋時期的人們都爭論不休,後世的儒生們考證的種種證據大多除了能騙騙那些無知村夫也就是那些酸儒們才會深信不疑。

「的確沒有。」康熙干咳了兩聲,話題一轉︰「但是開國立朝行的是霸道,但治國理政卻必須依靠王道。而儒學則是最好的實行王道之法。」

「王道?」胤嘿嘿一笑︰「皇阿瑪我記得一個月前您還和兒臣說過正義也是分立場的。難道你真的相信不憑借武力的優勢光一個仁義之師的稱號就能不戰而屈人之兵?王八之氣一出,四夷皆服,這世上哪有這樣的好事?如果真的有,那也和孔孟無關,只能說是祖上有德,給祖宗們多上些香火還靈驗些。」

康熙臉憋得通紅,可又實在沒有拿這小子沒辦法︰「不管怎麼說,孔孟之道,教人知廉恥守禮儀,使百姓安分守紀,這的確是大有功德的。」

「皇阿瑪,您剛才的話才說到了點子上。儒學的根本就是禮儀。治國的手段也就是讓百姓知禮而後守禮。」

「這有什麼不對嗎?」康熙明顯听出他話里的諷刺意味,不禁詫異了難道這也不對?

「禮本身沒有什麼不對。可是儒學要把禮放到至高無上的地位,要把禮來作為衡量一切事物的準則就錯的太離譜了。」胤的語速很快,仿佛機關槍一般︰「儒學之所以被多個朝代尊崇的原因說的好听點那是因為施政者通過尊禮來明晰尊卑,讓老百姓循規蹈矩、安份守紀。說得難听點就是愚民政策。禮法並不能解決任何矛盾,它只是通過區分人的地位的尊卑,從而擱置矛盾,讓位卑者認命。從而不了了之。但是矛盾並沒有因此而解決,只是被壓制了而已。」

康熙雖然有些道理不能像胤說得那麼清晰,但這些道道作為一個英明的皇帝他心里自然也是明白的。胤說得話雖然很有些刺耳,但的的確確是事實。

「不在沉默中消亡,就在沉默中爆發,矛盾總有壓制不住的一天。這就像河道中的水一樣,只靠堵塞、築堤是解決不了河患的,要想一勞永逸,只能疏通河道、治理上游保持水土不流失。」

「嗯?」康熙的眼楮忽然一亮,那亮度仿佛發現了新大陸一般,臉上的黑雲盡去,拉著他的一雙小手︰「你小子竟然還懂治河?」要知道黃河泛濫正是如今他最頭痛的問題之一。年初的南巡,康熙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實地考察一下治河的具體情況。

「皇阿瑪,別打茬。」胤有些苦笑不得,自己也是說什麼不好,說什麼治河。自己哪知道怎麼治河?當然嘍,作為一個現代人,泛泛的說那麼幾句還是知道的。什麼多種樹植林保持水土啊、疏通河道啊,真要說具體怎麼c o作他是一竅不通︰「這儒學說句難听的話它就是通過閹割人的活x ng乃至血x ng來達到社會穩定的目的。這就好比歷代中原的政權為了保證戰馬在戰場上有穩定表現通常都把公馬給騸了。結果造成了中原再無好馬流傳。同樣以禮治國社會表面看起來是穩定了,可是整個國家的國力尤其是軍事力量都將極度萎縮。看看歷史,就中原的政權來說真正把儒學作為治國唯一標準的只有兩個朝代宋、明,可這兩個朝代中後期軍事力量之弱,不用兒臣說皇阿瑪您心里也明白。」

「如果用儒治國,大清必定步宋、明的後塵。那樣的話或許內部可能會看起來穩定一些,但是一旦遇到外敵,後果將不堪設想。」

康熙的神s 黯淡。好久才淡淡地說道︰「你說得這些問題,阿瑪又何嘗不知呢?可是通常一個政權內部的危險要比外部大的多啊。對我大清來說,就更是如此。就現在看來,大清周邊並沒有能夠威脅到生死存亡的敵人,可是在內部,來自漢人的威脅則要大的多。漢人在人口上的優勢在短期內甚至數百年內,我們都是無法彌補的,如果不用儒學,我們如何來統治漢人呢?」

胤無言以對。在他心里從來就沒有把自己放在漢民族的對立面。不但他是個來自二十一世紀的漢人,就是在二十一世紀,漢滿之間的民族差異也不再有什麼不可逾越的鴻溝。所以,他真的不知道該怎麼回答。

兩人半天都沒有說話。

最後,還是胤開了口︰「皇阿瑪,不管怎麼說要兒臣入學,兒臣是不願意的。但是兒臣可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具體的事情。」

「難道你想治河?」康熙有些為難。雖然說朝廷現在的確很缺治河方面的人才。但是胤的年齡實在太小了。授個實官實在有些駭人听聞,而且要是治河肯定不能在京師待著,康熙實在有些不放心。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回到康朝之遍地英雄最新章節 | 回到康朝之遍地英雄全文閱讀 | 回到康朝之遍地英雄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