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康朝之遍地英雄 第二十章三個洋人(上)

作者 ︰ 遍地英雄

()南中國海。

已經是早上九點了,太陽卻仿佛是罷工了一般,並沒有露出他那可愛的笑臉。而皎潔月亮卻勤奮過了頭。好像不願意回家睡覺一般,仍然高高的掛在天空中。

胤正躺在網床上,心情有些煩躁。荷蘭人還是不肯賣炮。

三年多來,胤感覺充實了不少。三年前,小黑山島最終以每年繳納朝鮮租金六千兩,租期為十年的價格敲定了。當然了,為了酬謝閔妃的幫助,他們還一次付給她倆萬兩銀子的謝禮,以後每年ch n節之前,還將送給她三千兩白銀的謝禮。代價不算低,不過好在事情總算順利的辦下來了。而且閔妃一口答應,十年中,如果不經他們一方的允許,朝鮮朝廷決不會派人上島。

很快,造船廠就在小黑山島上破土動工。胤通過各種渠道從江浙和朝鮮總共雇佣了上百名船匠,其中有二、三十名都是造船的老師傅。又從r 本的出島上雇佣了一名西班牙人艾米利奧。這個叫艾米利奧.馬丁內斯的三十三歲的西班牙人自稱是造船世家。因為受貴族迫害,無法在國內生存,所以來到亞洲。幾經輾轉他到了荷蘭人控制的巴達維亞)。可惜生活依然不如意,于是他就決定隨荷蘭人的商船到r 本去踫踫運氣。結果,讓他異常沮喪的是包括荷蘭人在內的歐洲人在r 本的地位極其底下。而且r 本人基本上不允許白人離開出島。正在他近乎絕望的時候,遇上了小安子帶人在出島上招工。

原本按照胤的意思,小安子到出島上最想招募的歐洲人是鐵匠。因為他已經迫切的感受到中國的科技之所以從這個時代越來越落後于歐洲,其中最重要的一個原因之一就是中國的冶煉鋼鐵的技術已經大大落後于歐洲。當然了,客觀原因也是有的,畢竟中國沒有高品位的鐵礦是一個殘酷的事實。但是不管怎麼樣,還是得想辦法迎頭趕上,就算煉不出同時代歐洲的高質量的鋼,至少也不要相差太多。在這一點上,即便花費的成本要比歐洲人高的多,也決不能放棄。只要冶金技術沒有問題,那麼等到將來有了高質量的鐵礦石,才能夠煉出高質量的鋼鐵,才能造出高x ng能的機械,才能造出高威力的槍炮,才能擁有高速的鐵甲艦……。因此,胤心目中早就有了三個高品位鐵礦的目標安南、印度、澳大利亞。

結果沒想到的是鐵匠一個沒招到。不過小安子倒也沒有空手而回。而是按照胤的次一級招募目標醫生、各類工匠。但是胤也特別交待,如果不是特殊情況,傳教士就敬謝不敏了。結果最後醫生也沒招到。而由因為不招傳教士的限制只招到了三個人。一個是西班牙人艾米利奧.馬丁內斯,三十三歲,自稱是造船世家。不過看起來更像一個破落的流浪漢。一個是來自米蘭的二十八歲的安德魯.魯菲尼,自稱是一名玻璃工匠,聲稱是受到了貴族的*,才含淚離開米蘭。不過據說他是因為讓某伯爵夫人懷上了他的後代,才被追殺,不得不流落到此。最後一個來自英格蘭的三十五歲的約翰.史密斯。這位姓史密斯的家伙很可惜他的爺爺是鐵匠,而他自稱是一名造炮師(英國人在很長一都時間都只有名沒有姓,普通百姓很多到了十六世界才有了姓氏。其中有些姓氏來自某些身份或職業Smith史密斯即鐵匠)。據他自己說他是受到了新教的迫害才離開英格蘭來到亞洲。不過據別人說這位約翰乃是一個爛賭的賭棍,因為欠下巨債,不得不逃之夭夭。

不過可惜的是荷蘭人不肯出售火炮。理由也很簡單,他們不想得罪亞洲的霸主——大清帝國,因此除非是滿清需要購買,否則他們不會把任何火炮出售給中國人。如果只是需要火槍他們倒是可以考慮一下,只是價格要高一些。

小安子只好悵然而歸。

不過他沒想到的是三個歐洲人的來到,給了胤不小的幫助。

艾米利奧是不是西班牙的造船世家無可考證,不過他的確設計出了典型西班牙風格的大桅帆戰船。船身趨于狹長,在吃水線上方有個較低的撞角,用來沖撞敵船。戰船上有三個桅桿,上面裝有橫帆。船頭船尾建有船樓,水線以上的船體裝有多門輕型加農炮。在主船體上則可安裝一排大型加農炮。這種西班牙大桅帆戰船,具有遠距離海上航行的適航能力。而且因為它裝有橫帆,且索具上安裝了便捷的滑輪組,所以在風力不是很巨大的情況下,它可以逆風而行。

這種設計也體現了這個時代的西班牙人對海戰的理解。在遠距離先用輕型加農炮對敵艦sh 擊,主要作用為殺傷敵艦的作戰人員。等距離接近時,用大型加農炮對敵船進行摧毀。又因為此時使用的還是黑火yao作發sh 藥,而重炮的炮彈基本都是實心彈,所以威力有限,通常很難直接使敵艦的船體破裂,因此主要目標為敵方的桅桿。等到目標繼續接近,再伺機用撞角撞擊敵船。同時隨船士兵們c o起長矛或短劍利用纜繩等登上敵船,進行一場短兵相接的搏斗。

因為此時的火炮的威力以及準確度都非常有限,因此西班牙人戰船的設計可以說是基本代表了歐洲人豐富海戰經驗的體現。這種設計也得到了歐洲其他各國的認同和效仿。唯一與西班牙戰艦有不同的就只有英國。英國人更重視舷側炮,認為舷炮的應用可以徹底改變海軍戰術,因此越來越重視發展適合裝備遠sh 程炮的戰船而不再注重攻佔敵船的這種歷史傳統作戰方法了。也因此,英國戰船位于戰船頭尾的船樓變得越來越矮。不久,船頭上的撞角徹底取消了,而戰船中重型炮的比例則在不斷的穩步增長。

當然,單以西班牙和英國的戰船設計來說,實在不好說誰優誰劣。甚至公平的說西班牙人的戰船設計更符合這個時代的武器特點。但是英國的海軍還有一樣秘密武器。那就是齊sh 。

在同西班牙進行的海戰中,英國海軍將領正是創造x ng地運用了海軍戰船齊sh 這一戰術而打敗了對手。令人奇怪的是,英國的所有對手,甚至包括深受其苦的西班牙和聰明能干的荷蘭,在很長的一段時間里都沒有充分認識到英國取勝的秘密在于強大的舷側炮火力齊sh 這一海軍戰術。

當時無論是西班牙還是荷蘭都很重視炮手的培養訓練。因為當時的滑膛炮工藝水平等等的限制,使得一名經過五、六年苦練的優秀炮手在四、五百米的距離之內,海上炮擊的準確率也很難達到百分之五。如果風浪大一些,則這個數據還要大打折扣。

當時英國的炮手素質普遍比不上西班牙和荷蘭等老牌海上強國。但是英國海軍發明了齊sh 戰術。他的基本戰術是以五艘艦為一組,每次只有一艘戰船用舷側炮向敵艦sh 擊,其余各艦忙著裝填彈藥。一艘艦sh 擊完畢後第二艘sh 擊,一艘接一艘依次進行。這樣的戰術實際上使火力提高到原來的五倍左右。而最重要的是因為英國戰船是齊sh ,所以火炮乃是覆蓋sh 擊。這樣的命中率無疑大大高于各門火炮各自單獨sh 擊的效果。

雖然胤的軍事知識只是眼高手低的水平。但倒也不妨礙他做出正確的選擇。那就是堅決放棄了撞角。同時要求盡可能得將戰船頭尾的船樓設計的矮一些。因為在他看來高船樓那簡直就是個醒目的巨大的標靶。而撞角的用處實際上並沒有設計師想象中的那麼大,而且只要將來能夠穩定的得到高質量的鋼鐵。那麼他相信就能讓火炮的威力翻著倍的提高,到那個時候撞角就是個多余。

艾米利奧雖然不解,這些中國人怎麼和英國人一樣異想天開,但誰讓他是個打工仔呢?只能服從了。不過,之後在船上安裝的火炮復位器讓他不得不內心里承認這些中國人也是有高智慧的。而在第一艘一萬石的戰船勝利號將下水之前,胤視察了幾遍之後。忽然腦子里又多出了點想法。當然其實只是回憶出了兩個想法。一就是用纜繩將舵柄(就是從船舵伸到船內的一根大杠桿,用它對船舵來進行c o縱)與裝在後甲板上的舵輪連接起來。這一連接看起來簡單,但卻大大方便了艦船的駕駛。使得艦船轉向所需的時間大大減少,使得船的安全系數大大提高了。其二就是將艦的水下部分覆蓋上一層薄銅,這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防止藤壺(附在船底的甲殼動物)和可怕的鑿船蟲(一種咬嚙木頭的蠕蟲)對木船底的侵蝕。以更好的保護船殼,此舉將大大延長船的是壽命。

胤的兩個想法讓艾米利奧不得不在心里翹起大拇指稱贊︰中國人也是有天才的。之所以是在心理,那是因為他的臉上無論何時當著中國人的面總是堆積著笑容。當然他想不到的是,胤在提出第二個想法的時候一度想著用銅或者鐵將整個船體包裹起來,這樣船的防御能力必將大大提高。當然了,這也只能是一閃而過的幻想而已,在風帆船的時代,這種鐵殼或者銅殼木船的速度肯定會讓駕駛它的船長和所有船員們氣的吐血。

約翰這個賭棍即便在語言不通的情況下,仍然很快就在小黑山島上欠債累累。不過不得不說他的造炮技術雖然算不得高超,但總算沒有他的賭術那樣爛。

雖然說清朝早就能d l 造炮,而戴梓又基本可以算得上是當時大清最優秀的火炮設計師,甚至在火炮的許多方面要超過包括南懷仁在內的許多耶穌會傳教士。但是這些耶穌會傳教士雖然很多人j ng通物理和數學,但基本上沒有人是真正的鑄炮專業人士。所以火炮雖然能鑄出來,但即使除去材質的問題僅工藝水平也要比同時代的歐洲差上不少。

英國是當時歐洲最重視鐵炮的國家。因此約翰對于如何制造鐵炮還是很有經驗的。但是因為大清沒有高質量的鋼鐵,所以胤還是決定先鑄造銅炮。

其實當時歐洲和清朝鑄炮的技術沒有什麼本質的不同。大型火炮的鑄造技術都是來自于鑄鐘技術。最初很多的鑄炮師都是干的鑄鐘的活。鑄銅炮的過程就是將銅的熔液注入一個事先做好的粘土模子而成。粘土模子由模蕊和橫殼構成。粘土模型放在一個凹坑里,熔化銅的熔爐有一出口使得銅水流進模子。當鑄件冷卻後,便打碎模子,再取出鑄件。這樣鑄成的每一門炮就象一件雕塑制品一樣都是各自d l 的產品,上面的j ng細飾紋也是相同的。銅炮和鐵炮的制造過程大致都是如此。而火炮質量的優劣則取決于工匠們澆鑄技藝的高低。

戴梓雖然知道如何制炮,但是鑄造過程中許多的工藝卻也僅僅只是知道,真正鑄炮依靠的還是下面工匠們的技藝。而鑄炮過程中的許多工藝手段還有很多具體的竅門並沒有從歐洲傳過來,只能依靠清朝的工匠們自己模索。現在有了約翰,制造出來的銅炮工藝水準大有提高。因為許多工藝水平的提高只需要輕輕的捅破那一層薄薄的紙。

而更珍貴的是約翰提出了用鏜床來進行炮管內壁的加工。

要說當時清朝和歐洲各國鑄炮的工藝最大的差距就在于是否使用了膛床。在打碎模子取出炮的鑄件毛坯後,歐洲各國基本都采用用鏜床來進行膛孔的加工。因為此時的鏜床還很簡陋,所以鏜孔常常不能做到很j ng確。因此由于鏜孔工序的問題,模子上原有的誤差並不能再糾正。所以鏜孔後還要進行火炮的測試,包括目測,和不停的用鐵錘敲打,進行逐步加大火yao量的發sh ,測試中最後一次發sh 的火yao量基本要與彈丸重量要相等。如果試驗合格,這門炮才可交付使用。

而清朝的火炮則缺少了這一步工藝。因為泥模表面處理不過關,相當粗糙,所以導致鑄造好的大炮炮管的內膛上布滿了蜂窩狀的氣孔。這種劣質的火炮在發sh 時,一旦裝藥量過大,或發sh 次數一多,就極易炸膛。因此為了解決炮身加固的問題,清朝工匠們就在炮管上加套鐵箍,常常是密密麻麻一圈又一圈,但因為不能解決根本問題,效果一般。

根據約翰的描述,戴梓和黃履莊很快就制造出他在英國時使用的膛床。這個時代的膛床實際上還很簡陋,不過是一根裝在長軸上的鑽頭。只是英國人利用了水車作動力。這也難不了戴、黃二人。

有了膛床。制造出來的青銅炮無論是威力還是準度以及使用壽命都得到了不小的提高。對于機械,胤的了解實在不多,但他卻對炮彈的設計提出了不少的想法。

…………

不好意思晚了,不過這章比較長,算是彌補一下。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回到康朝之遍地英雄最新章節 | 回到康朝之遍地英雄全文閱讀 | 回到康朝之遍地英雄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