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康朝之遍地英雄 第二十八章歷練

作者 ︰ 遍地英雄

()馬齊想了想,還是決定開腔,還是老辦法,既不得罪,也不贊揚︰「回皇上,奴才從朝鮮回來之時,路過盛京。九阿哥曾邀奴才去他的莊園赴宴。九阿哥莊園中的房屋和路面均都是用皇上說得這種新石材——水泥所建。奴才的馬車經過這種水泥路的時候,感覺是又快又穩。據說這種石材不加水之前,乃是小顆粒狀,加入水攪拌之後,堅硬如鐵。九阿哥告訴奴才,這水泥乃是一年多前,莊園里幾位工匠發明的。用之造房建路,又快捷又結實。只是制造不易。而且九阿哥說,現在的水泥強度還不夠,還需要改進後方能大規模使用。所以,如今,水泥只是在九阿哥的幾家莊園中鋪路建房,還沒有對外銷售。」

「又是小九弄的?」康熙皺了皺眉頭。然後將李德全喚來,要他將胤身邊穆哈等四侍衛最近一年的密折拿來。密折拿來後,康熙很快就從幾十份密折中找到了多次提到水泥的字眼。只是也許是穆哈等四人均沒有意識到水泥的作用,因此都是一筆帶過。而因為四人的密折太過頻繁,當時,康熙又正在遠征葛爾丹,所以認為並無大事,只是粗粗瀏覽。

雖然穆哈等人思想不敏銳,有些失職,但康熙倒也沒有怪罪他們的意思。只要他們能把事情如實地報了上來就好。康熙最擔心的就是他們隱匿不報,這才是康熙最擔心的。

「既然如此,那于成龍又如何知道的?」康熙的話既象是在問馬齊,又象在自言自語。

馬齊被晾了大半天。事情牽涉到阿哥,他不敢隨便插言。而于成龍雖是漢臣,但是滿朝皆知,他是康熙最信得過的幾個人之一。不管此時康熙是自問還是問他,他迅速的考慮了一下。還是接了過來︰「自盛京開辦醫院之後,曾經請過數位耶穌會的教士前去行醫。奴才听說,九阿哥說西洋醫學雖然和我朝醫道有很多不同之處,但自成一體,還是有許多值得借鑒和學習的地方。據說現在仍然有三位教士在盛京醫院任職。此外還有兩位教士被盛京醫學院聘為教授。水泥雖然沒有對外銷售,不過九阿哥倒也沒有刻意封鎖消息。九阿哥雖然平素不願意和官員打交道,但據說奉天的官員名士去過九阿哥的莊園倒也有一些,皆嘖嘖稱奇。奴才猜想很有可能是那些傳教士也去過九阿哥的莊園。而于總督的身邊如今也有耶穌會的教士幫忙,消息可能是如此傳出來的吧。」

「嗯。」康熙點了點頭。可實際上他分明不關心這個問題的答案。

康熙的心里默數著這幾年胤的事跡。先是肉罐頭搞的轟轟列列,風生水起,後來康熙把它收歸朝廷。可是不到一年,那些關外的王爺,蒙古各部落的台吉紛紛自己開作坊,一時間朝廷開的肉食加工廠所能收到的牛羊肉,寥寥無幾。到如今,原來的九家肉食加工廠不是關了就是轉手給了皇商——山西範家。總之,在這件事上康熙可是後悔不已。不但沒有達到控制蒙古各部經濟來源的目的,朝廷反而幾年來虧了一大筆錢,而康熙本人還得了一個不好的名聲,搶奪兒子的產業。

接著是榨糖。據穆哈等人來報據說那甜菜含的糖份比甘蔗還高,不過具體的過程他們就不清楚了。據說那榨糖作坊可是防守嚴密的很。一點消息也探不到。而康熙也指示穆哈四人在這件事上不要追查下去了。因為康熙本來就覺得有愧于胤,再加上收了他的肉食加工場,就更愧了。怎麼好意思再去查榨糖作坊的事?這事要傳出去康熙的臉往哪擱?當然了,實際上康熙內心還是想能夠一探究竟的。在他想來,規模大不大可以保守的住秘密,規模一大,那什麼秘密也守不住。雖然他不知道榨糖的過程,但是他還是知道榨糖的利潤極高。當年鄭成功父子在台灣能夠堅持這麼久,也跟他們到台不久就大力推廣種植甘蔗有關,後來蔗糖貿易成為鄭家重要的經濟支柱之一。現在甜菜比甘蔗的糖份還高,那不就意味著利潤更高?只是讓他沒有想到的是,胤始終沒有在遼東大面積推廣甜菜。幾年下來,規模始終沒有擴大,而且除了自用一些外,全部運到r 本去賣了。據穆哈等人透露曾听到胤說過︰榨糖現在是奢侈品,所以昂貴。一旦數量多了,變成了普通消費品,就不值錢了。

康熙生氣之余,對于這個兒子的經濟之道只能佩服了。

之前,他派馬齊去遼東另一件事就是希望胤派幾個鐘匠來造辦處的作坊。沒想到胤說這鐘是在r 本長崎的出島上和荷蘭人定的,來了個一推二六五。r 本和清朝沒有任何官方來往,這事情也就根本無法查證。雖然有些不滿,感覺小九如今做事和他這個父親有了一層很深的隔膜,可是也無可奈何。

現在他又搞出了什麼水泥?而且奉天官員也多有來報,說是小九讓人弄出的水稻已經在各地推廣開來。畝產也就比江南的水稻稍遜一些。而這遼東的水稻他也親自品嘗過。顆粒大,煮出來的米飯柔軟可口,雖然口味不能和他親自種植並大力推廣的御稻相比,但也算得上是上品了。

看來小九對于營造之事的興趣還是頗大的。

康熙想了想老大胤禔喜愛兵事,而且也帶過兵,讓他到兵部去歷練一番正合適。

老三胤祉,自幼酷愛學術,在書法、歷法和數術上都很有才華。只是他對政事不太關心。那就讓他去禮部吧。

老四胤禛,為人端正,但脾氣太過暴躁,而且x ng子有些y n沉,不為康熙所喜。他和太子胤礽的關系密切,干事也很干練,而且有擔當,勇于任事。就讓他去刑部吧。

老五胤祺才能一般,為人敦厚,心x ng甚善,對于政事他也不熱衷,而且在眾兄弟中既沒有和誰特別親近,也沒有和誰關系特別不好。對于有這樣的兒子,康熙很欣慰,但是對于有這樣老好人似的的皇子,康熙是很不滿意的。不過呢,一個人的脾x ng是很難改的,前年征葛爾丹時,曾讓他領正黃旗大營,倒也還算勤勉。那就讓他繼續管著吧。好歹有個職事。

七阿哥胤佑因為自小右腿疾,因此對于此子康熙歷來是最寬厚的。前年之時,他奉命統率瓖黃旗大營,倒也無甚差錯,那就還讓他接著干吧。

八阿哥胤自小伶俐,而且待人親厚。裕親王福全也曾在康熙面前夸他「心x ng好,不務矜夸」。雖然才十七歲,但做起事來一點也不毛躁。康熙想了想還是決定讓他去內務府。

至于小九,就讓他去工部好了。歷來工部官員是最不好干的。吃苦受累不說,立功未必有份,禍事卻常常從天而降。尤其是具體辦理部務的四個清吏司,基本上沒有幾個正規科舉出身的官員願意去任職。不過,也許讓小九去正對他的胃口。

當然如果小九真能干出點成績,康熙也很樂意。畢竟他可是知道工部的事情費錢不說,還幾乎沒有一件事是可以短時間就能見到成績的。這樣不管如何都應該能磨礪磨礪小九的x ng子,殺殺他的傲氣。因為在康熙看來,他這個兒子真是太順了。或者不去工部那就去河道。倘若小九能把黃河給治理了,那康熙做夢都會笑醒。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回到康朝之遍地英雄最新章節 | 回到康朝之遍地英雄全文閱讀 | 回到康朝之遍地英雄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