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水滸 引 言

作者 ︰ 邴武子

()詩雲︰

壯哉梁山人,靖難征夷倫。保全義中義,何惜身外身。

滄海舟無懼,塞北柳s 新。山河萬里闊,皆有中華魂。

卻說山東巨野澤北,曾再有一巨澤,方圓八百里許,稱梁山泊,亦稱梁山濼。本名良山,相傳漢文帝之子梁孝王游獵于此,死後亦葬在這里。東漢光武帝時改為梁山。五代時黃河改道淤塞,匯聚汶水和濟水而成,亦稱澤國。昔年黃河環山夾流,巨浸遠匯山足,大水浩淼無限,港叉縱橫,蒲蘆叢生,是個山水相依、氣象非凡的絕妙處。夏秋時節,綠柳垂岸,粉荷滿地,水鷗翔集,別稱小洞庭。

唐東平郡太守蘇源明在此建「洄源亭」,並贊之曰︰「小洞庭兮牽方舟,風裊裊兮離平流;牽方舟兮小洞庭,雲微微兮連絕」。宋蘇轍夜過梁山泊,亦曾賦詩雲︰「終r 舟行花尚多,清香無奈著人何?更須月出波光淨,臥听漁家蕩槳歌。」

北宋徽宗政和至宣和年間,宋江等一百單八個頭領,聚集起數萬好漢,嘯聚于此。官軍數次征剿,皆損兵折將敗回。施耐庵演義之,成為一部卓立千古之作--《水滸》。因其得地利,有詩為證︰東連海島,西接咸陽,南通大冶與金鄉,北跨青齊和兗鄆。有七十二段港汊,藏千百條戰艦艨艟;建三十六座雁台,屯百千萬軍糧馬草。因其人和,亦有詩為證︰八方共域,異姓一家。千里面朝夕相見,一寸心死生可同。帝子神孫,富豪將吏,三教九流,獵戶漁人,屠兒劊子,都一般兒哥弟稱呼,不分貴賤;同胞手足,捉對夫妻,叔佷郎舅,跟隨主僕,爭斗冤仇,皆一樣的酒筵歡樂,無問親疏。

梁山好漢大聚義,曾在斷金亭扯起一面杏黃大旗,上書「替天行道」四字。此四字,何意也?依邴武子看來︰天道若何?內執圓外執方也!何為執圓?聖道也,曰仁、曰孝悌、曰兼愛!何為執方?王道也,曰法、曰守禮、曰威懾!「替行天道」者,內聖外王可也。上圓而下方,內和而外敬,天下安矣!

宣和四年,梁山泊好漢全伙兒受了招安。兩年後,凋零離散殆盡。再兩年後,靖康之恥至矣。悲呼水泊,悲呼大宋。

英雄不能致用于朝,則放浪江湖,聚嘯山林,疏財仗義,慷慨激烈。雖處江湖,未忘廟堂。故水滸傳既寫山林英雄,而必冠以「忠義」二字。然「忠義」之水滸英雄,豈必以殲滅為終局?昔年吾揣度梁山諸人大聚義後,似乎只有兩條路可選︰其一便如李逵所說,「殺去東京,奪了鳥位。」轟轟烈烈,雖敗猶榮,卻留了個「賊」字。其二即是招安後,被消耗,被宰割,凋零破碎,卻留了個「忠」字。二選其一,不難理解宋江們的選擇。而今在邴武子看來,尚有第三條路可走。那就是向域外、向海洋、向異族,沖殺出一條血路來。

要知九百年前,大陸之外處處皆是無人島嶼;東南北三面都是蠻荒大陸。宋朝海運舟楫,當世最善。何以蹉跎近千年,如今華夏族裔卻退縮至一隅?究其因由,一曰懼︰恐懼未知領域;二曰惰︰安于現狀,不思開闢;三曰畏苦︰北國寒冷、海洋風浪、南陽煙瘴,國人惡其困苦。然彼時梁山一伙好漢,既是能被「逼上梁山」,如何不能再被「逼進林海雪原」、「逼下汪洋大海」、「逼入煙瘴雨林」?要知一個「逼」字下,x ng命尚且堪憂,便何慮恐懼、困苦?

邴武子不才,以今人對世界的認識,假托神怪之說附身宋江,帶領梁山英雄靖國難、抗強虜;開海疆、征新陸;虛皇權,實內閣;抓經濟、興科技,于靖康年間創一番華夏復興的偉業。強國之夢,盡記述在此話本中。

施耐庵著《水滸》,如椽大筆,尤善于描寫。每一展卷,而一百零八人之x ng情品格,活躍紙上。讀之終篇,乃以一石碣、一夢囈為結束;則又怪其前之何其如火如荼,而後之又何其如夢如幻也。《水滸》古本,種類甚多,除《宣和遺事》中一段、《宋史演義》中一章外,尚有百回本,百十回,百十五回本,百二十回本。另據聞有今人于二十世紀九十年代重寫之版本。吾多方搜集,未得其書,甚憾。拙著系參考百二十回本,亦遴選其若干情節、文字、辭賦摘錄置于書中。其他各書,亦一一參考。非為著意剽竊古人,蓋因y 集古今《水滸》信徒,思維、才情之大成。

《水滸》續本,世有五種。其一為金聖嘆割裂後之古本遺文,後人題曰《征四寇》,其實並非續作也。其二為雁岩山樵陳忱所著之《後水滸》,陳忱所著,似系續百十回本,與吾見解略有同處。其三為俞仲華所著《蕩寇志》,亦續七十回本,與拙著意見,根本相反。其四為張恨水所著《水滸新傳》共六十八回,影sh 抗r 戰場之慘烈悲壯,讀來慷慨悲涼。其五為程善之所著《殘水滸》,結構j ng巧,文筆亦佳,然作者既刻意詆毀梁山好漢,英雄皆成爾虞我詐之輩,比諸前七十回,則人物情節乖謬造作亦甚耳。以上五種仁智之判,是非皆在看官心境。

拙著所涉及歷史人物,除依據水滸諸古本、續書外,大概采用《宣和遺事》、《宋史》,《金史》。浩淼史料間,強自理出一條主線,又加諸穿越情節,史實處掛一漏萬,勢所必至。更遑論才疏學淺、筆力不逮。然拙作只是圖為《水滸》人物作續傳,並非「靖康歷史講義」,因乞看官原諒。

《水滸》筆法緊煉,人物對白尤其佳美。拙著于此,盡可能模仿原傳口吻,以增看官興趣。其無可模仿處,則參酌宋人小說,及宋儒語錄。非抒效顰,保存《水滸》氣氛,不得不如此耳。拙著中關乎人物之衣冠敘述,乃所必要。雖宋代衣冠捉模甚難,然亦無法藏拙。篇中所述,仍不外依據原傳,及上述各參考書,非敢閉門造車。

書中地理城池名稱,自當依據宋代,但史料亦有必須含混處。只好概不照應,仍以含混了之。非筆者對此人所盡知之事而不察也。至地名,則有兩法,其大地名,易考證看,則用宋州郡名,如滑縣稱滑州,北平稱燕山或燕京是。其小地名,考征不易,但求方向距離無大錯,則出以虛構。

書中官職,依據原傳或《宋史》,或兼取之。如種師道仍稱經略,亦稱宣慰使是。又錯誤可不必再蹈者,亦不從原傳。如指揮使一職,宋代屬于禁軍。古本梁山人物,招安後,多為指揮使,未妥。此則斟酌各人身分,位置于統制以下,似較恰當。

書中年月,大致依《宋史》。唯盡依《宋史》,則又必使布局過長。故為求情節緊湊,其間亦有年月跳格處。宋代器具,雖難一一考證,然《水滸》原傳可用者,仍盡量用之,借以保存原來氣氛。

邴武子讀《水滸》,頗有幾個疑問與不滿。其一︰天王晁蓋,究竟是何人sh 死?其二︰晁蓋遺言是否該當遵從?其三︰關勝依其祖余萌,座次列于林沖、呼延灼之上,何其不公?其四︰如何英雄便須不近女s ?扈三娘為何不能嫁與林沖,何其無情?其五︰如王矮虎、白勝、王定六之徒,無才無德,如何便做得了頭領?其六︰朝廷與義軍,便果真不能共存?游牧民族與農耕民族,果真無法共存?

再一個新疑問︰北宋靖康年間,台灣島、琉球群島、釣魚島、濟州島、對馬島、獨島、元山港、咸興市、長白山天池、清津市、圖們江口、鏡泊湖、北海道、庫頁島、海參崴、雙城子、奴兒干、伯利、貝加爾、呂宋、佔城、滿剌加諸地,究竟是何種情形?彼時佔據這些要津,可有阻滯?

列位看官,y 知梁山一百單八條好漢,在新宋江的帶挈下,如何在靖康年間,鬧出一場驚天地、泣鬼神的大作為?以上所述疑問與不滿,拙著如何解答?且看這一百零八回本《靖水滸》,待邴武子為您,細細分解。;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靖水滸最新章節 | 靖水滸全文閱讀 | 靖水滸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