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楊廣和楊諒基本都進入了迷茫狀態。
楊諒迷茫的是,這仗該怎麼打。
起兵之前他想的無比美好,仿佛自己虎軀一震就可以一路不動刀兵的抵達大興城下,隨後王八之氣怒放,讓楊廣等人嚇得大小便失禁開城投降……
嗯,這有些夸張了,但是楊諒他想的其實也差不多。
可是起兵後他發現這些事貌似沒有這麼簡單,于是他很果斷的在戰略上捉瞎了。
好在,他有一個好幫手,名字叫史萬歲。
史萬歲這麼多年仗打下來,早就有了屬于自己的一套戰略體系,這種體系,別人學不來。
可是還沒等他開口,王頍就先說話了︰「王爺,現在我們有兩條路可走。王爺您的部屬們都在並州,若是您想要長驅直入攻入大興,扶持太子殿下,掌握朝權。那麼就要利用這些人,但若您只是想要擺月兌楊廣等人,割據一地,那麼就要用原本齊國的官員了。」
他們現在已經是一條繩子上的螞蚱了,要死一起死的那種,所以很多事也就不需要在遮遮掩掩說傻子都不信的謊話。
王頍給的兩條路非常明確,但是這兩條路的目的不同,那麼作戰部署也就不同。
所以楊諒猶豫了,在他看來,讓他放棄皇位,他是不願意的,可是從這幾次的出師不利的看起來,他想要一鼓作氣攻到大興,絕非易事。
既然這樣的話,還是先有個立足之地?
不對……貌似這樣也不行。
楊諒開始糾結了。
戰爭中總是會有幾個大忌的,比如說陣前易帥,又比如說,作戰目標不明確。
作戰目標不明確,難道就讓這十多萬的大軍駐扎在這里等到楊諒糾結出到底該怎麼辦?
先不說這十多萬一天要耗掉多少糧草,恐怕等到那個時候朝廷已經反應過來派軍來討伐他們了吧。
不過,家有一老如有一寶嘛,史萬歲還在,所以史爺爺準備以過來人的身份為楊諒指點迷津,畢竟史爺爺當年在楊堅還是北周丞相的時候就經歷過類似的事情。
可是老天看來真的就不想讓史萬歲說話,此時又有一個人站出來了,總管府兵曹裴文安。
他的出現讓楊諒知道了什麼叫做魚與熊掌可以兼得——「井陘以西的地方全部都在殿下您的控制下,山東(太行山東)的那些隊伍也都在殿下您的控制下,所以應該全部動員,派那些老弱殘兵駐守險要,但還是要命令他們,一旦時機成熟就要向外進軍,然後殿下您則是率領精銳,直入蒲津關,末將願充當前鋒,等到蒲津關落入我們手中,我們渡過黃河,殿下您率主力繼進,速戰速決,進入霸上後,以我們的軍勢,可以很快的把它們平定。到了那個時候,大興受這等騷擾必然無法立刻集結軍隊,這樣的話就會上下互相猜疑,人心離散,此時我們立即發號施令,又有誰敢不听,大興唾手可得,這樣的話用不了十天,殿下您的大事便可定下。」
這話太對楊諒胃口了,但是楊諒也知道這件事不能由他一個人決定,于是眼巴巴的看著史萬歲︰「將軍以為如何?」
史萬歲捋著胡須,覺得這的確是一個好主意,兩頭兼顧,而且還有一個很可行的靠譜行動方案,道︰「不失為一個好主意,殿下可以照其行事。」
沒錯,這的確是一個很好的主意——假如楊廣沒有絲毫準備的話。
可問題是現在楊廣早已集結了十多萬大軍就在黃河邊上等著楊諒,那這還有什麼好說的?
所以,情報真的很重要,楊諒會因為情報兩字而付出血的代價。
嘛,不過現在先不用管這種事情了。
確定了作戰目標的楊諒再度意氣風發,在裴文安的引領下,他這只迷路的羔羊又重新回到了正路上,抬頭遠望,康莊大道就在腳下,白色的明天在等著他!就是這樣,喵!
既然確定了該怎麼打,那麼楊諒就要發表他的戰前演講了。
此時已經進入深秋,秋風時不時的刮過,讓人禁不住的打個寒顫,但是楊諒現在卻一點都感覺不到寒冷,他覺得自己的血液就要燒起來了。
「旌旗獵獵壯舞東風,戰馬嘯嘯嘶烈長空。軍威浩浩氣吞環宇,刀槍錚錚鎧甲鮮明。壯士英豪兒郎奮勇,鐵流滾滾直搗帝京。生擒楊廣大獲全勝,復我大隋國祚重興!孤以此詩以壯軍威!」
「喝!」
在巨大聲潮的洗禮下,楊諒的信心迅速的膨脹起來,立刻就下了軍令。
大將軍余公理,從太谷出發,前往河陽,大將軍綦良從滏口出發,前往黎陽,大將軍劉建從井陘出發,奪取燕趙地區;柱國喬鐘葵從雁門出發,以防大同邊軍有動蕩。任命裴文安為柱國,和紇單貴、王聃、大將軍茹茹天保等率軍直指大興。
滏口就在慈州,也就是王蛇他所救到的那個上官政的管轄之地,所以理論上來說,綦良這支兵已經廢了,而喬鐘葵那支兵——大同邊軍已經開始行動了,等喬鐘葵得到命令到那里的時候估計宋波他們已經給他們下足了套吧。
一看,一共五支隊伍,兩支就是廢的,即便有史萬歲這個bug,可是有楊諒這個豬領隊,恐怕史萬歲再怎麼逆天也沒辦法力挽狂瀾了。
……
楊廣也在迷茫。
他不迷茫作戰目標,他的目標很明確,那就是把楊諒的反軍給滅了,除了這個他沒有別的選擇。
此事大軍也已經集結在黃河邊上了,糧草兵馬都準備充分了,所差的——也就是一名主帥而已。
就像楊承所想的那樣,楊廣正在他、高和楊素之間猶豫不決。
糾結了片刻後,他派人將楊承叫去了東宮。
走進東宮,楊承看到楊廣那張仿佛便秘了一年的臉就沒話了,狠狠地翻了一個白眼,再附送給他一根白淨的中指。
楊廣雖然不明白中指是干嘛的,但是看到楊承這幅樣子也知道弟弟是明白了自己的意思,還有就是,他對自己的想法很不感冒。
但是這也沒辦法啊,楊素的勢力已經大的有些無法掌控,楊廣他又不是活雷鋒,再給這團已經夠大的火里添把柴加點油這種事他做不出來,可高他又實在不敢用,所以他只能把目光放到了楊承的身上。
當然,楊承其實還是漏了一個人,真的到了危急關頭,楊廣不介意親自上陣,也許他的軍事素養比不得他們三人,可是照樣可以完爆楊諒。
不過不到萬不得已,楊廣是不會上陣的,畢竟千金之子坐不垂堂啊。
===
事先聲明,上文中提到的那首詩不是我作的,我可沒有這麼好的文采,這是著名作家王佔君先生在他的作品里《隋煬帝》里寫的,別說我抄襲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