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興夢 第三十六章 星洲

作者 ︰ 西樵山夫

()左秉隆接到美國領事館的友情通報時候,這多少讓他有些驚訝,聶緝居然要來新加坡宣慰華僑,于是心里不由地嘆息一聲,該來的麻煩終歸還是來了。

在朝廷發給各國外交文件中,只是提到聶緝宣慰宿務並參與各國會談,行程並未涉及南洋其余各地。

所以從公務角度,大清帝國駐新加坡領事官的左秉隆就沒有前去宿務,其原因在于清廷駐新加坡領事職權範圍僅為新加坡一地,甚至都無權處理左近的瑞天咸港和檳城的事務,但更深的原因則是左秉隆于r 前接到的北洋大臣李鴻章的密信,其中提到嚴禁左秉隆參與宿務事務,避免外交沖突。

但素來欽差就有便宜從事的權利,只要不擅生事端,在安撫宿務之後,再去南洋其它華人聚居地宣慰一二,也在情理之中。

而且英國人、法國人、荷蘭人都沒有反對,而且在通報中都聲明,將會在各自的城市里盡力配合聶緝,那麼左秉隆自然也就開始著手召集華社領袖,積極地準備迎接事宜,因為從內心來說左秉隆是很希望與聶緝在南洋見上一面的。

一艘千噸級的鐵脅木殼戰艦正展開近千平米的風帆,借助風力航行在南中國海上。第二次開始海上航行的聶緝又暈船了,這回的程度似乎超過上次,這一整天都幾乎沒吃下東西。

但是讓聶緝心里多少有些安慰的是,林瑞也是同樣如此。

盡管兩人都有不同程度的暈船反應,但客艙內氣氛倒是顯得非常融洽,聶緝不時地向林瑞打听著歐美的見聞,林瑞則搜腸刮肚地努力回憶歷史書上看到19世紀西方的歷史,不讓自己露出馬腳,而且盡量將話題轉到自己熟悉的方面。

有時候,林瑞則向聶緝討教關于朝堂、各省督撫的一些軼事,努力讓自己盡快熟悉這個時代,以及這個時代的清帝國,以便為今後計劃做一些資料儲備。

兩人交談中彼此獲益良多,聶緝知道了西方列強中也有強弱之分,也經常為各自的利益發生摩擦甚至沖突。

而林瑞則了解到,目前以漢族官僚為首的地方實力派已經形成了隱隱與清廷抗衡的局面,而厘金成為地方督撫們的財政來源,厘金收入幾乎已經佔到正稅地丁的一半,這讓林瑞對未來又多了一份憧憬。

看到欽差大人在林瑞力勸下,再次搭船出海宣慰南洋,吳敬榮心里是又喜又憂。

這次跟隨聶緝來到宿務,在港口停泊幾r 里,因為欽差住在岸上,所以當地華商前來巴結天朝水師將領就在行事方面就便利了許多,對廣甲號上的官弁又是捐錢又是捐物,讓包括管帶吳敬榮在內的廣甲艦上下都著實欣喜了一把,每個人的腰包都鼓了起來。現在又要隨欽差大人宣慰其它城市,那麼按照此前狀況估算,所有的水師官兵還要發幾次小財。

但唯一讓吳敬榮憂心的是這次宣慰安排的時間太過緊促,從出發到返回宿務港,只至多二十r 。

吳敬榮細細估算了一下,算上航行的時間,每個港口最多只能停留兩r ,那麼每到一個港口,所有人都必須忙著補水補煤,沒有任何時間上岸游玩,更別說鑽煙花柳巷,與那些風情迥異的南洋女子一親芳澤了,這多少讓吳敬榮有些遺憾。

時近正午,林瑞正興致勃勃地給聶緝講解西方殖民歷史,其間還夾雜著個人見解,聶緝听的津津有味

就在剛剛說到美國d l 戰爭的時候,吳敬榮滿臉興奮地進來,向聶緝稟報道︰「啟稟大人,我們已經進入馬六甲海峽,快到新加坡了。」

………………………………………………………………………

半個小時之後,廣甲號的速度逐漸滿了下來,此時林瑞已經可以看到港口碼頭上人如蟻ch o般涌動。

等再靠近一些的時候,廣甲號開始鳴放空炮,隨後停泊在錨地上的英**艦開始回應施放禮炮,一共十五響,林瑞在心中默數著。

新加坡的碼頭泊位很深,在吳敬榮親自c o舵下,廣甲號直接靠上了碼頭,贏得了岸上的一片喝彩聲。這讓剛剛準備下舷梯的聶緝面上極為有光。

聶緝抬著頭,平視前方,在林瑞的虛扶下一步步走下軍艦,就在靴子剛剛踏上陸地的時候,頓時鑼鼓喧天,鞭炮齊鳴。

海峽殖民地副總督羅伯特•範斯塔特爵士與左秉隆率著英國殖民地大小官員及新加坡的華社領袖迎了上來。

在等待英國人的歡迎禮節完畢,左秉隆也上前行禮,等做完這些例行事宜,便立即親熱地上前抓住了聶緝的手,小聲說道︰「聶大人,歡迎來到星洲,黃公度在來往信件中常稱大人是心若赤子,勇于擔當,勤勉為公,今r 一見果真如此。」

聶緝也用力挽起左秉隆的手,微笑著回道︰「劼剛兄在世時,曾稱贊你是同文館通英文生之佼佼者,尤其熟悉英國情形,通曉西洋律例,如今一見,果真在新加坡如魚得水一般。」

原來,在出南洋之前,聶緝便留意到清廷在南洋地區唯一的領事官員便是左秉隆,左秉隆早年曾任駐英使館三等翻譯官,而自己的大舅子曾紀澤彼時正是駐英公使,而且正是曾紀澤向時任兩廣總督的張之洞推薦左秉隆為新加坡領事。

所以論起這層關系,聶緝就已經對未曾謀面的左秉隆有所好感,而此時左秉隆又提起黃公度,聶緝則更為欣喜,因為他發現原來兩人都是時任駐英國二等參贊黃遵憲的朋友,所以言語之間便立刻親密了許多。

左秉隆見聶緝提起剛剛過世的老上司曾紀澤,微微嘆息道︰「可惜天妒英才,才讓劼剛兄駕鶴西去。」

隨即左秉隆又是話風一轉,繼續道,」聶大人看我如魚得水,但不在其位哪得其味啊,新加坡領事館是朝廷在南洋設立的唯一領館,但大人可知除十年前設館之時,朝廷曾劃撥建館經費,余下九年間戶部無一兩紋銀撥付于我。」

聶緝吃了一驚,略停住腳步問道︰「那領館如何維持運營?更何況還需同英人交涉各類僑務,迎來送往我國出洋公干的官員。」

「那不是還是全賴南洋各地華人僑領捐贈!大人別小看這些南洋父老,他們在海外漂泊多年,深受洋人歧視壓迫,只要我們能為他們爭取一點點權益,那麼別說承擔一個領事館運轉耗費,就是十個,他們也是願意的。」

左秉隆感嘆道,隨即做出一個請的姿勢,繼續道,「這里不是說話的地方,還請大人先移步領事館稍事休息,晚上華社領袖陳金鐘及一班華商將在樹林園設宴款待大人及隨同人等。」

∼∼∼∼∼∼∼∼∼∼∼∼∼∼∼∼∼∼∼∼∼∼∼∼∼∼∼

夜晚的樹林園內,去年剛在萬國博覽會會上展示的白熾燈被布置在周圍,照耀著會場如白晝一般。

有好事者大致數了數,有近三十盞至多,這讓周圍看熱鬧的人是咂舌不已。

要知道,這種產自英國的原始的玻璃電燈,在利物浦的工廠生產,然後再裝上船,經過十多天的航行,歷經萬里才來到新加坡,價格已經比在英國本土翻了幾番,更不用說是華商購買使用,那些洋人賣任何東西給華人,價格都會比白人顧客高上一些。

「這個玻璃燈可真漂亮,就跟小太陽似的。」一個短衣打扮的矮壯男子說道。

「黃二,這玩意叫電燈,可是價值等重的銀子,你就是干上一年苦力,都不一定買的起。」旁邊一同來看熱鬧的華僑打趣道。

「哼,听說呂宋宿務馬上就是自治地了,據說那里華人還可以做什麼議員,我再攢點錢買張船票過去那邊,華人能說的上話的地方,咱的r 子就能好過一些,只要肯吃苦,還怕發不了財?到時候,一個電燈算什麼,我也會買塊大大的地,建座大房子,再娶個老婆,不是咱唐山的我還不要,再多生幾個兒子,那r 子就….」叫做黃二的男子突然想起了最近街巷里關于宿務的傳聞,有些激動,就把自己這兩r 在心中籌劃的說了出來。

「別做夢了,那洋人有好事,會讓咱們華人參合進來,那什麼議會就是個幌子,讓華人繼續為他們賣力罷了。」又有人反駁道。

「好了,好了,別爭了,欽差大人過來了…」有人提醒道,于是所有人都閉了嘴,爭相望向園門的方向。

左秉隆正在門口給聶緝一一介紹著本地著名的華商領袖。

「這位是陳金鐘…這位陳明岩…李清淵…黃金炎…陳恭錫…」,聶緝都按照林瑞之前的吩咐一一同這些商人寒暄。

其中尤其最讓聶緝等人在意是已是年過花甲的陳金鐘,此人身著簇新的四品雲雁朝服,頭上是青金石的頂子,如果不是在南洋,聶緝差點就會把他當成是蘇錫一帶的哪個候補官了。

聶緝在悄悄地問過左秉隆後才知道,這位新加坡的巨賈陳金鐘不但走了京城某位大佬的門路,花巨資買了個候補道的餃頭,而且還是暹羅國的侯爵,新加坡的市zh ngf 委員。

果然錢能通神,無論身在何地都是亙古不變的真理,聶緝心里贊嘆道。

聶緝對眾人的逐個寒暄問候,很是讓這幫華商很是受寵若驚,都在心里贊嘆,天朝宣慰南洋的欽差若是都如眼前這位該多好,去年水師到港時,那些提督將領個個都是趾高氣昂,正眼都未曾瞧過自己一眼。

林瑞心里所想的可是不同聶緝,他身著白s 長衫,緊跟左秉隆、聶緝,逐一打量著這些華社領袖,心里盤算著,這些人的家產都有幾何,大約能捐出幾何,這兩r 能否達到自己的預期目的。

在一片喧鬧聲中,宴會正式開始,左秉隆首先起身,朗聲道,「各位父老,各位商會領袖,聶大人為感謝各位盛情,y 致答謝詞。」

聶緝整理下官服,起身朗聲道,「本官此次奉皇命巡視南洋,安撫僑民,實乃自然之理,數百年來,天朝人口滋生繁多,田地不足,故有往海外謀生者,各位身在南洋,時刻不忘宗國,且多次向朝廷捐獻納貢,在此,本官就借花獻佛,先敬各位一杯。」

說完,聶緝便將杯中水酒一飲而盡。周圍華人華僑一片叫好。

接著場間響起了歡快的西式音樂。林瑞四下一看,原來是是陳金鐘等華商花重金請來的英國樂隊。

林瑞不禁月復誹,如此看來,這些華商們家境確實殷實,吳輝曾說道,宿務吳家同新加坡的陳家相比,不過九牛一毛,看來確是事實。

接下來,便是賓主互敬,按照林瑞的意思,聶緝又在左秉隆的陪同下,去到每桌敬酒,于是氣氛是愈加熱鬧起來。

一直到宴席快結束時,華社領袖陳金鐘以敬頌中國大皇帝萬壽無疆,英國大君主維多利亞女王身體康健,又一次將氣氛推向高ch o。

在這人人興奮不已,意猶未盡的時刻,林瑞突然起身大聲宣布道︰「聶大人將于宴飲後,邀請以下華社領袖,于領事館設茶代酒,再述鄉情…………….;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復興夢最新章節 | 復興夢全文閱讀 | 復興夢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