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到眼前各國人士都有些驚慌失措,林瑞便出言安慰道︰「爆破是最後的手段,不到萬不得已,我們是不會被迫,采取這種激烈的手段的。」言語中,「被迫」這兩個字咬的極重。
史密斯爵士的臉有些發青,恨恨地沖著林瑞說道︰「那麼你們就準備與這座城市同歸于盡吧。」
說完,史密斯便帶領幾名隨從轉身離去。不過剛走出數米,史密斯又回頭對各國代表道︰「各位先生們,下午大英帝國地中海艦隊的旗艦「本鮑」號將到達宿務,屆時,為維護城市的完整,我們的海軍陸戰隊將提前進駐宿務。」
史密斯略微頓了頓,繼續道︰「馬上會有一份外交文件分發給大家,大英帝國將正式接管宿務,從文件送達之時起,所有非英國武裝力量必須撤出宿務。」講到這里,又深深地看了一眼林瑞,見林瑞表情依然淡漠,便只好硬著頭皮道,「如果發生任何沖突,英**隊將不對在場的任何人的安全負責。」
話音剛落,各國人士都s o動起來,有商人大聲抗議道︰「你們英國佬憑什麼直接佔領宿務?」
「那份協議就此作廢了麼?」又有人大聲質問道。
「協議?軍艦與大炮便是協議。」史密斯冷笑著回答,然後徑直帶著一行人離開。
人群在暫時的沉默和停頓之後,立即一哄而散。
上一次西班牙人炮轟宿務,已經造成了十多人傷亡,那還是威力較小的6英寸大炮。這次英國人的12英寸大炮威力,大家可是剛剛見識過,戰爭之神給人留下的印象實在太過深刻。
更何況,英國人還有一艘戰列艦即將到達,那可是一艘裝備了16.5英寸口徑的,目前威力最大艦炮。
並且,華人又已經宣稱,會在英國人登岸之前,炸毀整個城市。
那麼,此時此刻,再沒有人還願意留在這座即將毀滅的城市,于是人們紛紛向自己的住所奔去,想即刻收拾好所有的值錢的物品,立即搭乘港口的輪船或者本國的軍艦離開,沒有半點留戀。
但是此刻,威爾曼和弗雷德里克卻是逆著人流,來到林瑞身邊。
威爾曼不無歉意地說道︰「林,抱歉,我們已經無能無力了。鄧特先生此前已經與英國人做了溝通,但英國佬已經做出的決定,是無法更改的。」
弗雷德里克則真誠地伸出雙手,抓著林瑞的肩膀說道︰「你和我們一起撤離吧,這里太危險了,我和我的太太都不願意看到你陷入危險之中。」
林瑞則淡淡地微笑著說︰「這里是華人生活了上百年的土地,怎麼能隨便放棄呢?我會在這塊土地上戰斗到最後一刻。」
………………………………………………………………………………………
下午兩點的時候,宿務的大部分華人就已經再次離開了這座城市,很多人眼含著淚水,背著沉重的行囊,牽著自家兒女的小手,行走在通往郊區的路上,不時地回望著那座熟悉的城市,滿臉都是不舍和依戀。
在這個世界上,大概就是中國人最看重「家」這個字眼了,無論身在何方,只要條件許可,便會盡全力給自己和家人一個溫暖的、舒舒服服的小窩。
在南洋辛苦漂泊打拼的華人更是如此,一個月以前,在西班牙人的挑動下,土著們幾乎燒光了華人的所有房屋,盡管隨身的錢物沒有大的損失,但仍然讓一部分失去了生活的希望。
所幸的是,林瑞用強硬的手段趕走了那些土著居民,這才讓那些無家可歸的華人們再次擁有了自己的房屋,盡管較原來的簡陋,設計上也不盡合理,但終歸又有了屬于自己的房子不是?
所以,在募集復興基金的時候,人民紛紛捐出自己的積蓄,購買債券,支持林瑞,希望能夠真的成為宿務的主人。
但現在,希望又一次化為泡影,怎麼不讓人神傷和失望。這次離開,即便還有機會重返宿務,到那時大概已是物是人非了。
因為此次與英國人的決裂,華人的生活將變得更為艱難。
………………………………………………………………
在兩個小時前,前來接應的英國小艇便早早停泊在碼頭,此刻,史密斯爵士等人早已轉移到了「科林伍德」號戰列艦上。只有法國、德國、美國等各國的海軍正忙于組織人員撤離。
因為此刻距離英國人下達通牒,不過才兩個小時,這麼短暫的準備時間給各國人士的撤離帶來了很大的不便。
商人們倉促地收拾那些最值錢的物品,而各國代表們則在忙于焚燒文件,那些不便于帶走的文件,在忙完手頭一切之後,才能急急趕往碼頭。
而各國海軍們因為缺乏撤僑的經驗,各國之間又缺乏溝通和協調,所以期間也出了不少差錯和矛盾。
因為各國海軍的小艇爭相搶佔更為方便的泊位,各國水兵之間已經產生了不少的矛盾。
在慌亂中,有一名法國人糊里糊涂地上錯了小艇,而德國海軍則毫不客氣地將其攆回了碼頭,為此法國和德國的水兵們之間又爆發了激烈的口角和爭執,還差點動起手來。
幸虧美國人在其中不斷做著調解,才讓這對歐洲大陸的宿敵沒有發生火拼。
林瑞站在碼頭,為威爾曼等人送行,看著身邊法德兩國水兵在不停的相互謾罵和挑釁,听到那些各式俚語粗口,林瑞不禁感嘆︰「危急時刻,才能體現出文明。「
听到林瑞竟然如此評價白人,威爾曼臉上的表情有些尷尬,勉強解釋道︰「水兵麼,大都是從沒有教養的底層招募的,這並不奇怪。」
但隨即讓威爾曼更為尷尬的事情發生了,在走過跳板,登船的過程中,一名商人因為嫌前面的一位婦女走的太慢,而強行將其擠落海中,這引起了岸邊人群的一陣s o動,幸虧當即便有勇敢的水兵躍入水中,將那名婦女救起。
看到這一幕,林瑞只是微微一笑,但隨即主動岔開話題,說道︰「如果事態出現轉機,你們會重新介入麼?」
威爾曼思考了一會兒,說道︰「如果英國人無法完全控制這塊土地的話,我們會在一個恰當的時候出面,我想德國人也會。」
「那麼,我會努力的,奇跡一定發生。」林瑞堅定地看向威爾曼。我便是這個世界的異數,既然已經在這個時空搧動了翅膀,那麼一切都會改變。
排水量達到一萬零五百噸的「本鮑」號戰列艦已經穿過了蘇祿海,正朝著宿務港全速駛來。
這是一艘與「科林伍德」號戰列艦同級別的,海軍上將級Ⅲ型戰列艦,前後各有一個沿中軸線安裝的單裝火炮炮塔,中間是一個大型的上層建築,中舷還布置有數門6英寸的副炮與眾多小口徑的磅磅炮。
海軍上將級戰列艦是現代戰列艦最早的原型,盡管暴露的火炮遭來眾多的批評,但是,這款露炮塔型戰列艦是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戰列艦艦級,也是下一代前無畏艦君權級的設計原型。
與海軍上將級的首艦「科林伍德」號不同的是,「本鮑」號裝備了有史以來海軍最大口徑的,帶有試驗x ng質的16.5英寸大炮。
這在戰列艦制造技術尚未完全穩定,艦型之爭未結束之前,是極為正常的,例如比「科林伍德」號晚一些下水的「坎伯當」號戰列艦的主炮便是13.5英寸口徑。
但「本鮑」號16.5英寸的主炮對于這個時代的工業來說確實有些超前,很多全新的鑄造和加工工藝都用在這門巨炮的制造過程中,sh 擊的速度也存在一些問題。
但這依然不妨礙「本鮑」號那傲視群雄的火力,以至于在宿務危機出現後,英國海軍部便下令「本鮑」號前往亞洲,開始它的威懾之旅。
在經過二十天的航行之後,「本鮑」號終于到達了宿務外海,特賴恩少將的心情有些微微激動。
「本鮑」號原本將在新加坡停泊數r ,以做好休整補充工作,但新加坡華人舉行了大罷工,所以特賴恩少將不得不下令將「本鮑」號轉移到相對平靜的檳城進行補給。
在海峽殖民地總督史密斯爵士決定搶佔宿務之後,早就躍躍y 試的特賴恩少將便立即下令「本鮑」號升火起航,支援宿務。
一定要在各國海軍面前展示一下英國最強戰列艦的風采,特賴恩少將心道。
但由于搭載了較重的主炮,噸位較同級戰艦有所增加,所以「本鮑」號航速較「科林伍德」降低了不少,只能以15節的速度航行。
但「本鮑」號終究在行動之前趕到了,這讓已經看見海岸線的特賴恩少將很是欣慰。
克萊門蒂•史密斯爵士在獲知「本鮑」號到達的時候,心中不禁激動起來,這下僅在宿務一地便擁有了兩艘萬噸級戰列艦,足以讓東亞震撼,在它們支援下,拿下宿務不會有任何的問題。
果然,當「本鮑」號抵達港口外的時候,各國艦只紛紛起錨離去。
在美國「奧林匹亞」經過「本鮑」號身邊時,眾人這才發現這艘美國最大噸位的戰艦原來是那麼的單薄和渺小,6英寸的主炮就像是牙簽一樣可笑。
林瑞看著海面上兩艘軍艦的側影,心中嘆了一口氣,對黃強說道︰「準備爆破吧,估計不久英國人就會登岸了,到時候先炸了碼頭的所有設施。」
黃強重重地點了點頭,便去了。
兩艘巨大的萬噸級戰列艦,首尾相連,一字排開,停泊在港口外,碩大的炮塔緩慢地轉動著,粗長的主炮慢慢地指向了九點鐘方向,
登陸計劃的提前,沒有給英國皇家海軍陸戰隊士兵們帶來任何的困擾,他們早就做好了一切戰斗準備。
士兵們只是希望在登陸之前,海軍艦炮能夠對預設目標進行一次覆蓋x ng打擊,以減少登陸時不必要的傷亡。
「根據上次西班牙人登陸宿務的教訓,我們將對碼頭至市中心廣場之間的所有建築進行覆蓋x ng炮擊。」斐里曼特少將對史密斯爵士說道。
「軍事戰術我並不明白,這是你和特賴恩將軍之間討論的話題。」史密斯微笑著,「現在我只是個旁觀者。」
「那麼好吧,我先與特賴恩將軍溝通一下,看看由誰來打響進攻的第一炮。」斐里曼特說道。
很快兩艘軍艦上的通信兵們並通過旗語進行了聯絡,兩位司令官相互交換了意見,決定讓「本鮑」號首先展示下16.5英寸艦炮的威力,好盡快消磨掉那些中國人的抵抗意志。
在特賴恩少將的命令下,功率巨大的卷揚機將重達一噸的彈頭從炮塔甲板下方的彈藥庫中提出,在機械的幫助下,裝填手們將碩大的彈頭推入炮膛,隨即又填入三個發sh 藥包。隨後關上炮閂。
做完發sh 準備之後,本杰明海軍上士看著粗壯碩長的炮管有些發怔。這其實是本杰明第一次,也是整個全體炮組第一次進行16.5英寸艦炮的實彈發sh 。
這門巨炮還是在交付海軍之前,在海上測試的時候打過幾發炮彈,此後這門試驗x ng質的大炮便一直沉寂著,直到今天。
從遙遠的地中海到南中國海,整整二十天,除了靠港補給就是航行,艦上近五百名官兵已經是j ng疲力竭,在熱帶的強烈陽光下,炮管外壁上一層厚厚的塵土,分外明顯。
作為一名具有豐富經驗的老兵,本杰明覺得「本鮑」號剛一抵達便立即參加戰斗,並不是一件正確的事情,他們甚至還沒有來得及好好擦拭一下這門大炮。
但特賴恩將軍是皇家海軍公認的杰出將領,任何人敢違背他的命令。
于是,在听到指揮塔傳來開火的命令後,本杰明用力擎下了擊發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