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回
女施主哀求繞恕胖和尚笑談寬容
布袋和尚與乞丐小兒嘻嘻哈哈離開桃花巷,他們邊走邊談笑。幾個小兒手捧著吃的東西,邊吃邊圍著布袋和尚走。他們穿過十字路口,走了不到一里路面,听見背後喊聲。布袋和尚連忙停住步子,回頭觀看。見一個女人朝他跑來,不停向他招手,他斷定牛百萬是什麼人。
那個邊跑邊喊的不是別人,乃是牛百萬的母親蘇氏。這蘇氏出身京城名門望族,認得一些文字。花季之時出閣,嫁給一個朝官,便是牛百萬的父親牛待郎。她自從有了牛百萬後,有心修行念佛。但她的念佛,求菩薩保佑其丈夫升官,官階步步高升;求她家發財致富,富得冒油。當她听說兒子得罪了一個來路不明的笑和尚後,嚇了大跳。那天,她從屋里出來,看見兒子雙目失明,悲痛交涉,知道內中必有蹊蹺。于是,朝布袋和尚追趕,求笑各尚寬恕。她心里清楚,兒子牛百萬確實不是個好東西。他屬那路貨s ,做娘的當然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她氣憤兒子好吃賴做,pi o賭成x ng,r 落賭場,夜宿煙巷,是個成事不足,敗事有余的公子。平時對他那樣橫行霸道,無事生非,作惡多端。與人爭斗,無理佔有理,恃理強三分的品x ng很反感,也令她很擔憂。桃花巷里住著的鄰居多次勸她好好管教兒子,她不忍心,也不願跟兒子斗嘔受氣。以為兒孫自有兒孫福,不需爹娘多約縮。當鄰里街坊誰得罪了牛百萬時,準倒大霉。牛百萬借其父親朝廷命官這頂帽子,串通地方官員,將幾個對手打入牢房,還有三個被弄得殺頭示眾,直至傾家蕩產。然而,當一個人作惡多了,干盡了壞事,那是自作自受,遲早要遭報應的。這些,她做娘的也了解。她知道兒子積怨甚多,積重難翻,種下的惡種太多了,到頭來收到的惡果也多。所以,她十分憂慮,兒子雖得勢于一時,但不能得志于永久,一時無人除滅他;到頭來,天也要驅除他。這些道理,向來信佛的她自然懂得。但她不懂另一層道理,那就是導致牛百萬驕奢y n逸,無惡不作,落得雙目失明的根本原因何在?她沒有省悟,是因為對兒子的過份寵愛、放縱與助長,才使他強橫霸道,導致可悲結局。她嘴邊也常掛著「寵子不孝,寵狗爬灶」的古話,但她不知其中道理。
說起這個牛百萬,自他出娘肚以來,生活在官宦之家,飯來張口,衣來伸手,兒時由三個保姆輪流抱著喂養。稍懂事,他叫著要騎馬,他的母親出資買來一個光棍老漢,給他當馬騎,天天由他騎著鞭打玩耍。長大後,他更加膽大妄為,發展到下無家規,上無王法,想干什麼,就干什麼,想怎麼干就怎麼干;他嗜好養狗玩女人。他養的狗曾咬死幾個過往行人,咬傷的人不計其數。為了滿足他的肉y ,蘇氏不僅不勸阻兒子,還助長他搶奪民女,強行霸佔三個良家貧女。後來,蘇氏知道自己有罪于人,想通過念佛,求得自身解月兌,消除罪過,並為兒子求神拜佛,消災避難。但菩薩不會保佑心存邪惡之人。她看到兒子雙眼失明,看到了報應。所以,她要找到布袋和尚。只有布袋和尚才能使她兒子雙目復明。「心病要用心藥治,解鈴還需系鈴人」這個理,她挺懂。她拼命地跑著,即使跑得滿頭大汗,氣喘吁吁,幾次跌倒,顧不得傷痛,爬起來繼續往前追趕。跑到布袋和尚跟前,一頭趴倒在地,張著嘴巴,喘著粗氣,說不出半句話來。
布袋和尚連忙將蘇氏扶起。他仔細打量對方,見她高叢發髻丟發夾,披頭散發淚沾襟;眼中淚水亮晶晶,潔白面s 仍動人;櫻桃小嘴未開言,細膩咽喉哭出聲。她上著綢緞花布襖,下穿繡花綢褲,腳著繡花布鞋。臉s 沮喪,五官扭曲,嚶嚶啼哭,聲聲哀求。雖然是個半老徐娘,仍留三分水s 。是個出身貴家門第,年輕時是個閨閣小姐。布袋和尚笑問道︰「阿彌陀佛,女施主攔住貧僧,有何見教?」
「大師,我那不孝兒子,昨天得罪了你,放狗咬傷你,今r 又起邪念,毀你珍寶。他作的壞事,我才听說。自古善惡總有報,他已雙目失明,自作自受。弱婦非為別事,求大師寬恕,高抬貴手,讓他雙目復明。從今往後,修行念佛,天天給你磕頭燒香。」
「女施主原是牛家主婦,貧僧失禮了。你公子雙目失明,非貧僧所為。他捉拿鯉魚時,鯉魚扇起地上沙泥,弄壞他雙眼。要治愈他的雙眼,恐一時難辦。」
「大師,你給他指條生路,如何是好?」
「修行念佛,是條生路,恐怕他難以做到。」
「只要能讓他雙目復明,他做不到,弱婦我替他做。」
「修行念佛本自身,心心相應念佛經;他人能替修道行,豈非欺騙出家人?女施主,你替他念佛,怎能讓他修行,不是在欺騙我嗎?」
「大師呀,看在弱婦面上,寬恕他吧。」說罷,放聲痛哭。
「也罷,他雙目失明,不能出家修行了,好生在家里念佛。你轉告他,修行非易事,一要心誠,發誓終身不y ,不娶;二要吃素;三要削發;四要不穿艷裝;五要和氣待人。能做到嗎?」
「只要能使他雙目復明,他會做到的。」
「貧僧以為,若按貧僧說的辦,雙目有望。如不按貧僧說的去做,貧僧亦無能幫矣。」
「大師,快告訴我,還要他做什麼?」
布袋和尚面朝天空,手撢了幾下自己的大肚皮,哈哈大笑道︰「我佛有言︰‘慚恥之服,于諸壯嚴最為第一。慚如鐵釣,能制人非法。自古常慚恥,無得暫替。若離慚恥,則失諸功德。有慚之人,則有善法。若無慚者,與諸禽獸無相異也!’你家公子,惡事之多,慚恥昭然若揭。猶如無目視世間萬物,豈能不失明呼?」
「弱女子再求活佛寬恕。」
「女施主,你家公子失明,非貧僧不寬恕之故,貧僧亦是痛心,力不從心而已。你既然如此央求,貧僧只有盡力相幫。今教你一法,告之你家公子百萬。天天面壁,真心默念‘阿彌陀佛’,直念得口干舌澡,方可歇息。如此默念幾年,或許有高士路過你家,替他醫治。如若對佛三心二意,雙目永世難以復明。」說罷,告辭而去。
幾個乞丐小兒心里仍有氣,便嘻嘻哈哈地對蘇氏道︰「你養的鬼孫子,別說瞎了一雙眼楮,瞎了十雙也無人同情。」
乞丐小女孩制止她的同伴道︰「你等不該幸災樂禍,他已知錯,認真改過,不能恥笑他了。」
布袋和尚模著小女孩的小腦袋笑道︰「說得好,人吃五谷雜糧,誰都有錯處,只要認真修行念佛,總有報應。」
那蘇氏听得兒子雙目有復明的希望,心里萬分高興,當即雙腿跪地,朝布袋和尚磕頭拜謝不止。
布袋和尚與蘇氏告辭,帶著乞丐小兒走在街上。過往行人見他領著一群乞丐,覺得可笑。但他毫不介意,仍嘻嘻哈哈朝前走。過了一座木橋,看見弟子蔣摩訶提著東西朝他走來。
「師父,弟子來遲了,你的傷怎樣?」
「什麼傷?」
「被狗咬的傷?」說著,過來拉開布袋和尚的褲子,見腿上無傷口,覺得奇怪,問道︰
「師父,告訴弟子,什麼藥治好的?怎麼一點傷痕都沒有?」
布袋和尚笑著,一聲不吭,也不告訴他離開後發生的事。他瞧著蔣摩訶道︰「咱們趕緊走,早r 趕回寺院要緊。」
「師父,前邊街頭有爿店,店主是我朋友,我與他在明州府相識的。關系甚篤。剛才我路過那里,跟他相遇。正是有緣千里能相會,咱們先到他的店里歇息片刻,你看如何?」
「如此亦好。」說著,對身邊幾個乞丐小兒道︰「你們走吧,貧僧過幾天再來找你們,今r 不玩了。」
幾個乞丐小兒听布袋和尚這麼說,與他依依惜別。那個小女孩當即流淚,不願離開。布袋和尚苦勸,她才哭著走了。
布袋和尚與蔣摩訶穿過兩條巷子,走進蔣摩訶朋友家中,坐了片刻。因急著趕路,布袋和尚站起告辭。走到門外,朝蔣摩訶的朋友笑道︰「施主,借我師徒二人雨具,r 後歸還。」
蔣摩訶朝著天空觀望,見紅r 當空,萬里無雲,天氣格外晴朗。笑道︰「師父,別跟他開玩笑了,他是個厚道之人。」
「開玩笑?我沒與他開玩笑呀,天馬上要下雨。」
蔣摩訶哈哈大笑,走到他朋友跟前,要借箬帽和簑衣等雨具。他的朋友覺得布袋和尚神經不太正常,準是個瘋子,礙于面子,不便點破。他看著好端端的天氣,大街小巷人來人往,沒有一個人帶雨具,穿草鞋的。可是,布袋和尚硬說要下雨。為了不失與蔣摩訶的情面,裝作沒听見,不搭睬布袋和尚。而布袋和尚再次提出借雨具。蔣摩訶朋友拗不過他,只好回屋里找出兩件簑衣、兩雙草鞋和兩頂箬帽,遞給布袋和尚。布袋和尚當即月兌下腳上布鞋,換上草鞋,把簑衣和箬帽穿戴身上。蔣摩訶堅決不要雨具。布袋和尚笑道︰「嘿嘿,你也信不過我?」
「我听師父的,拿頂箬帽夠了,既可遮太陽,又能擋雨,一舉兩得。」其實,蔣摩訶不承願借雨具。見師父如此說,只好應付一下。手提箬帽,將簑衣和草鞋還給他朋友。
布袋和尚穿起草鞋、簑衣,頭戴箬帽,招搖過市,引得滿街人大笑,說他是瘋子。罵他腦袋有毛病,布袋和尚當然知道人們在罵他,但他不以為然,裝作什麼也沒听見似的,只顧自己趕路。跟在他後頭的蔣摩訶低垂腦袋,覺得師父太可笑了。笑師父行為太離奇。布袋和尚回過頭,笑道︰「小心,雨馬上下來,別淋濕衣服。」
「天高氣爽,陽光明媚,萬里無雲,三歲小兒也知道不會下雨?我豈能不知天氣變化?師父,放心好了,這樣的天氣,不會淋濕衣服的,你看街上人,哪像你穿簑衣戴箬帽的?難道他們都不懂天氣變化嗎?」
「知者,不知也;不知者,知也!」話音才落。突然,天空烏雲密布,風起雲涌,下起傾盆大雨。街頭人們奔跑避雨,收攤遮雨,亂作一團。布袋和尚看到這一情境,放聲大笑。
蔣摩訶頭上雖戴著箬帽,但風猛雨大,雨水斜剌橫潑,他的被淋透,凍得直抖索。他站在布袋和尚身邊,不敢到街邊屋檐下躲雨。
布袋和尚瞧著蔣摩訶笑道︰「信了嗎?」
「信了。師父,我對你五體投地了。往後,再也不敢把師父的話當兒戲,師父真的是神算子呀。」
「嘿嘿,不,不。天變人難知,人變,天可知。長年累月,觀測天之變,天變亦可知。古往今來,天時之變者,有所循;人之變者,唯天知之矣!」
「師父,你是聖人還是神佛?」
「說聖人不是聖人,說神佛不是神佛;貧僧乃普通和尚,食人間煙火而已。」
「那你怎麼知道風雲變幻呢?」
布袋和尚連忙轉換話題,將手里的布袋遞給蔣摩訶道︰「你試試,把袋放在肩頭,說不定雨水滲身少些。」
蔣摩訶接過布袋,放在肩頭,覺得身上有了熱氣,不再感到寒冷。剌在身上的雨水少了許多。他走到布袋和尚跟前,問道︰「師父,你象是神佛,會測算風雲。好好的天氣,竟然一下子算出下雨。只有神佛才能知道。師父,是不是神佛呀?」
布袋和尚不作正面回答,只是默默地念著︰
「從來物理有循環,天地仁慈信可攀;
不測風雲來頃刻,吾僧今r 露機關……」
蔣摩訶看見布袋默念著,但听不清他念什麼。他越來越把布袋尚當作活佛,一心想揭開師父身上的謎。
第五十二回
舉止奇異逗人樂現眼作法變天時
布袋和尚與蔣摩訶回到故鄉奉化大橋,住在岳林寺。他除了念經做課外,便到街頭走動,跟朋友與親人來往,替他們辦事。再不象往常那樣見了長汀村人躲躲閃閃。因為,他的妹妹張芸芸婚後生下兩個兒子,開始信奉菩薩,天天念經拜佛,不再逼布袋和尚還俗。那個等他十多年的豆腐嫂表妹,已攀高枝,嫁給一位私塾老師,盡管r 子過得不怎麼愜意,但有了依托。長汀村頭那個豆腐攤搬點給別人。長汀村民不因為布袋和尚的出家而惋惜。相反,有不少村民有事沒事到岳林寺,對他磕頭叩拜,視他為活佛。遇上要緊事,如生病或者婚喪喜事什麼的,都願意跟他商量。求他在菩薩跟前說句好話,弄點神藥。村民們求他幫助,他有求必應,慈悲為懷,善于施樂。從此,他象征著人間高僧和活佛,紛紛求他行道。
可是,布袋和尚的行為舉止實在離奇。他整天掛著笑臉,無憂無慮,令人非解,有些人誤以為他神經失常,把他當做取笑對象,或談笑資料。而布袋和尚不但不生氣,仍然做些怪動作跟人逗笑,尋歡作樂。誰要是跟他玩耍,被他逗笑後,他高興得手舞足蹈,嘻嘻哈哈走開。天長r 久,人們習以為常,更加喜歡他,要是幾天沒看見,反而很惦念。尤其從事農耕的人們,都指望布袋和尚不要離開。他們從布袋和尚的穿戴上了解天氣變化,按排農活。每當ch n季,江南水鄉素有「ch n水貴如油」之說,農夫準備ch n耕,谷子落田。看見布袋和尚身穿簑衣,腳著草鞋,頭戴箬帽出門,明白天要下雨,可以背犁趕牛下田。如果久雨不止,也是不利田間作物生長的。雨下得人們心煩意亂之時,他們也去找布袋和尚,求他作法,祈盼雨過天晴。
這天,布袋和尚身後跟著一群小兒。手指點潑,共有十八個,這群小兒大多來自長汀村,其中一個是他的外孫張阿毛,即張芸芸的兒子,但布袋和尚未曾認識。這些小孩子覺得見布袋和尚有趣,都喜歡跟他玩耍。他們前呼後涌走到大街上,看見街頭新擺個攤子,走近一看,是走江湖的y n陽先生。攤子不大,門面很吸引人,門前貼著一塊挺大的牌子,上寫「趙記測字攤」五個醒目大字。旁邊注釋︰「本人姓趙,熟悉y n陽,j ng通八卦,預示天變,算命測字,擇地選址,無所不能……」
布袋和尚看了牌子,朝y n陽先生哈哈大笑,邊上十八個小兒見布袋和尚笑,也莫明其妙地跟著大笑。埋頭看書的y n陽先生听見笑聲,抬起頭,見是一個和尚帶著十多個孩子。他以為恥笑他,心里很不高興。不y n不陽地說了句︰「和尚無發笑禿子,禿子無法笑和尚;和尚禿子皆賊禿,賊禿和尚開心笑。」
布袋和尚一听,知道對方罵他。他仍掛著笑臉,仔細瞧對方,那人頭戴方巾氈帽,身穿白灰s 長袍,腰纏一條長布帶。闊額大嘴,青皮白臉,尖鼻猴腮,那雙眼楮閃動著y n森、詭秘的目光。覺得三教九流闖蕩江湖,出門謀生,絕非易事,真夠苦的。想起自己化緣之艱難,叩頭求人之低下,心想不與其逗笑,知趣地走開。但是,y n陽先生以為自己剛才罵了幾句,鎮住了布袋和尚,心感自樂,顯出得意之情,邊笑邊出口道︰「出家為僧實可憐,手點清香敲木魚;捧住一缽討天下,受罵挨打苦黃蓮。哈哈哈,做人什麼都好,干嗎做個賊禿和尚呢?」說畢,以為布袋和尚會大發雷霆,對他破口大罵。但他想錯了,布袋和尚不僅沒有生氣,而且笑嘻嘻問道︰
「先生,今天還要下雨嗎?有沒有辦法叫老天不下雨呢?」
對方傲慢地瞧了布袋和尚一眼,連忙低下頭不予理睬,坐回原來那把竹椅上,手捧黃褶褶的書本,埋頭看起來。布袋和尚見對方手里那本書,書角已碎,一看就知道被老鼠咬的。便跟對方開起玩笑道︰「江湖義士挺能耐,能算y n陽與會算天;昨r 天時今知曉,要知今r 待明天。」
「哎,和尚,你說什麼?」
布袋和尚放聲笑,十八個小兒也跟著笑,笑得y n陽先生坐不是,立不得,氣得直罵道︰「瘋和尚,你說,今天還下雨嗎?你有本事讓天轉晴?」
「不晴即雨,不雨便晴。要想變雨天轉晴,就看你先生法術了。」
「放你的屁,見你的鬼去吧。」
「先生,你身為江湖義士,何出此狂言。罪過,罪過呀!」
y n陽先生一不做二不休,他要與布袋和尚較量一番,非把布袋和尚斗得服服帖帖不可。他放下書本,站了起來,認真掰動手指,使出渾身解數,進行y n陽刻算,再翻看書本,點著腦袋,對布袋和尚挑釁道︰「賊禿和尚,今r 咱倆打賭,要是你測準今r 天氣,馬上雨停天晴,說明我輸給你,我收攤走人,再也不來這塊風水寶地落腳。要是你輸給我,怎麼辦?」
布袋和尚見對方擺出決斗的樣子,放聲大笑後,雙手合十,念道︰「阿彌陀佛,先生,不必使x ng子了。剛才貧僧跟先生鬧著玩。咱們不必賭了,先生要是不清楚明r 天氣,又無法變雨天轉晴,貧僧告之與你如何?」
「和尚,你算啥個東西?說我不會推算,你比我懂嗎?我才不信!你能變天時,我更不會相信。不敢打賭,給我滾!少磨嘴皮。我不象你閑著無事。你這種和尚,我見得多呢。一看就知道假和尚。象你這種和尚,人前不吃葷,吃起狗肉二三甑;說是不結婚,r 夜想女人頭發昏。」
「罪過,罪過呀,污辱佛門弟子,要報應的。」
「好啦,好啦,別說了,回答我,敢不敢打賭?」
「貧僧怎麼不敢?不過,我即使贏你,你輸掉,不要走人,可以在這里繼續設攤,只是少愚弄、欺騙百姓,仍然混你的飯吃。說實在,貧僧不願敲掉你的飯碗。要是我輸了,不管你提什麼苛刻要求,貧僧都按你說的辦。你看怎麼樣?只要把天時變過來便了。」
「禿子和尚,你少給我嚕嗦。我還是那句話,要是輸了,我走人。你輸了,嘿嘿,別說我不客氣了,我要你這顆禿顱。」
布袋和尚放聲大笑道︰「行,要我腦袋。我若輸掉,腦袋給你。要麼這樣,打賭是平等的,你若輸掉,也割下腦袋,怎麼樣?」說後,又哈哈大笑,連忙走到y n陽先生跟前,悄悄地道︰
「誰做證人?」
剛才,y n陽先生是說氣話的,想嚇唬一下布袋和尚,沒想到他會點頭同意,這就難住了他。但他死要面子不要命。硬著頭皮,大聲說道︰「一言為定!證人嘛,你說誰就誰。」
「出家人信佛,天作證。你嘛,我信你,不會誆騙吧?」
y n陽先生一心想治服布袋和尚,當即取出紙筆,寫契約如下︰
「茲因y n陽先生趙奢跟布袋和尚皆因前世有仇,今世作對。兩人不期相遇,頓生口角,仇人相見,仇恨尤深。今雙方各恃天氣變故,作法改變天時。以腦袋作為賭注,割輸者頭顱送予贏者。口說無憑,特立此據,不得有悔,如有棄約返悔者,天地難容,死在當r 。嗚呼,皇天有眼,天地作證。」
雙方簽字畫押,準備作法。
街上行人听說此事,飛奔前來觀看。一時間,整個街面,人山人海,無比熱鬧。十八個小兒給布袋和尚助威、打氣,蹦跳嘻笑,引得人們團團圍攏過來。那y n陽先生摘去頭上方巾小帽,月兌下外衣,一面翻看書本,一面板動手指。但是,當他親手擺好鋒利尖刀和一只碗,準備給輸者割腦袋用的東西時,臉s 漸漸難看起來。布袋和尚臉不變s 心不跳,仍朝著人們嘻笑。
卻說當天早晨,布袋和尚走出岳林寺,路上踫見幾個農夫,他們急匆匆攔住了他。布袋和尚笑問道︰「找貧僧有何要事?」
有個農夫答道︰「不為別的,為天氣久雨發愁。晚ch n季節,ch n耕正忙,田里谷子漸漸吐青,如果寒流凍雨不止,女敕秧活活凍死。秧苗長勢不好,辛辛苦苦豐收無望。求活佛想個法子,改變久雨,天晴數r 如何?」
布袋和尚擔心泄露天機,不敢作法變天,擺下右手,笑道︰「天變有常,豈可由誰更改?提此要求,豈非向貧僧發難?」
「活佛,並非要你馬上改變天氣,只求活佛在菩薩前多點支香,求上蒼替咱農夫著想,不再久雨,讓萬民有個好年成。」
布袋和尚再次擺下手道︰「阿彌陀佛,曉得哉!」說著,連忙離開。走到街頭,正遇上十八個小兒,向他嘻笑而來。布袋和尚看見小孩,十分喜歡,見他們長得分外可愛,看到便嘻笑,笑得臉上如一朵花。高興時會抱起親他們一口,親得小孩咯咯發笑才罷休。他看到小孩如此可愛,要是天氣再不晴朗,秧苗凍死,秋後無收,這些可愛的孩子吃什麼?還不與桃花巷的小乞丐那樣沿街挨戶求乞?因此,盡管他臉上露笑,心里卻焦急萬分,如何使天氣轉晴呢?天再不晴,別說對農夫不利,寺里方丈要他化緣幾百斤柴草無法辦妥。但烏雲白霧遮蓋四周山頭,天空格外低沉,y n雨綿綿,應了「清明時節雨紛紛」這句話。這種天氣,不管是誰,都知道是y n雨天。為了不泄露天機,他想與y n陽先生商討,能不能請對方裝神弄鬼,刻指推算,把y n雨天轉晴。他抱著這一願望,領著一群小兒,走到y n陽先生攤前,指望y n陽先生變個好天氣。沒想到對方蠻不講理,非要與他打賭。布袋和尚主意已定,決定現眼作法,改變天時,轉雨為晴,給人們看看,包括y n陽先生,讓他曉得眼前的和尚不是隨口可咒罵的。布袋和尚月兌去袈裟,見他腳穿木屐,朝著圍觀的人們哈哈大笑。然後,朝y n陽先和趙奢拱手道︰
「先生,你說今天雨天還是晴天?」
人們一陣哄笑,笑聲中傳來聲音︰「和尚,下牛毛小雨,能說天晴嗎?」
y n陽先生以為人們支持他,便把頭一揚道︰「當然是雨天。你說呢?」
「我說馬上轉晴天!」說畢,哈哈大笑。
人堆里傳出聲音︰「和尚,你瘋啦,怎麼會晴天?」
「輸啦!賊禿和尚輸啦!」y n陽先生大聲呼喊。
「貧僧怎麼會輸?現在小雨,過雨停轉晴,變為晴天。」
趙奢裝作大度的樣子道︰「好,讓你一下。誰先作法變雨天為晴天呢?」
「當然先生先使高技。」
只見y n陽先生趙奢雙手一伸,說聲︰「飛步!」一下子飛出攤外,站立街面。雙腿拉開弓步,听得「呼啦」聲響,身輕如燕,直飛上空,站在幾米高的屋檐上,雙手合十,盤腿而坐,口中念念有詞。坐了約有半個時辰,不再有聲。下邊看熱鬧的人無不喝采。不管天能不能轉晴,y n陽先生輕盈飛身,動作又那麼熟練,給人們大開眼界,飽攬眼福。布袋和尚身邊的十多個小兒也看得愣住,不再吱聲嘻笑。他們擔心布袋和尚斗不過y n陽先生,他的腦袋難以保住?有的小孩還嚇得哭出聲來。
過了兩個時辰,y n陽先生仍坐在屋檐上。但天上仍下著牛毛細雨,雨越下越大。他身上的衣服已被雨水淋透,料知自己難勝對手,嚇得不敢下來。布袋和尚笑著喊道︰「趙先生,下來吧,貧僧等你割腦袋呀。」
邊上看熱鬧的人齊聲呼喊︰「下來,y n陽先生輸定了,快下來!我們要看活佛表演呢。」
y n陽先生的臉上盡是雨水和汗水,他從屋檐上飛身下來,跳進攤里,坐在竹椅子上,不敢吱聲。
這時,只見布袋和尚腳著木屐,走到奉化大橋之上,雙手合十,向人們施佛禮,邊笑邊大聲道︰「列位施主,退出十米以外,為了民間有良好天時,便于耕織,貧僧作法,定要雨停天晴,如口出大話,今r 獻身于此。」說畢,見人們往後退出數丈,听得「著」的聲響,布袋和尚雙手著地,身子倒立于橋面上,向東西南北四方倒走。
看熱鬧的人歡呼雀躍,男女老幼,齊聲呼喊。漸漸地雨過天晴,烏雲漸漸退去,太陽露出雲層,陽光普照著大地。不一會,天高雲淡,人們奔走相告,傳播開來。布袋和尚倒立至天晴,才站了起來,露出笑臉,走到y n陽先生跟前,要對方認輸。
y n陽先生也是條漢子,未經布袋和尚開口,連忙右手提刀,y 往自己脖子上抹,布袋和尚笑道︰「先生功夫不凡,不必與貧僧賭氣了。出家之人,不殺生。今r 之事,丟了先生臉面,請見諒,你不必對此事耿耿于懷,繼續開店,混你的飯吃,貧僧不再麻煩你了。」說著,從對方手里奪過快刀。
y n陽先生見布袋和尚如此大度,當即跪伏于地,漸愧地低下腦袋道︰「趙奢有眼不識泰山,不知活佛降世,出口咒罵活佛,求活佛治罪。活佛如此寬容,今生不忘賜命之恩。敝人r 後不再闖蕩江湖,回鄉後出家修行,念佛贖罪!」
「阿彌陀佛,如此甚好。」說後,帶著十八個小孩,嘻嘻哈哈走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