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集安在對待正帥之位歸還的事情上顯得很果決,沒有拖泥帶水霸佔著權位,因為他知道,他是靠武義侯劉愈的聲望才控制住全軍,現在劉愈回來,他的聲望降到了谷底。
沒有人能像劉愈那樣輕松駕馭的了像霍病、齊方等一群野獸,更無人比劉愈更適合主帥來彈壓原本邊軍一系的老將。何茂雖然支持花集安,但畢竟何茂是長安貴族派的將領,他與從死人堆爬起來的那些布衣將軍還是有所不同。
劉愈以中軍主帥的身份歸營顯得很低調,再下一步,他便主持了大軍的撤出。在北地寒冬到來之前,順朝大軍撤出了漠北,並一路向南往邵武關的方向撤走。
遠在長安城,塞外的消息很難傳過來,各方勢力連劉愈是生是死都無法獲悉,他們將更多的精力放在如何對付劉愈的正妻,女軍主帥徐軒築的身上。同時,各方勢力也在觀察前鋒將軍府的情況。
他們調查的結果是,前鋒將軍府平靜的出奇。
府上一切安寧,侍衛巡邏按部就班,連徐軒築出城巡查也是很頻密,副帥徐菜花倒是在入秋之後再沒進過長安城,徐菜花每次到兵部述職,恰恰在同時徐軒築也在城外。徐軒築在避免女軍權力出現真空狀況的出現。
這讓朝中對女軍有所圖謀的幾方勢力都無可奈何。
幾方勢力中,以兩相黨、新皇派和四公主派三派最為激進,這三方其實在劉愈出征之後就達成默契,試圖來瓦解長安城劉愈的舊有勢力來達到皇權對關中軍權的全盤操控。
長安城兩大營和新軍方面處理起來很簡單。將齊方和張無諸調出關中赴邊關之後。劉愈其他的部屬只屬于蝦兵蟹將了。皇帝很快將長安城兩大營、六防司以及御林軍全盤操控在手。唯獨在女軍這一塊上,蘇彥和袁博朗蘇碧等人發現是無縫插針。
女軍本就是一個很獨特的軍事體系。
首先,女軍全都是女人,全國之獨特,別無二家。
這是從大順朝建國初期,祖皇帝的母親有關,祖皇帝得母親女軍的幫助,平定了北方。因而順朝建國之後女子地位不輸男,甚至連公主都可以成為皇儲。女軍的建制也得以延續,而且在一百多年後順朝平定天下之戰中又立下功勞。
順朝雖然建國有近二百年,但平定天下不過才六十年。
女軍的獨特性,使得男性的將領無法來統帥這支軍隊,而女子將帥通通都是出自女軍之中,不管是副帥徐菜花,還是其他女軍將領也都是只遵從女軍主帥徐軒築一人的號令。更讓各方勢力無奈的是,這些女人是出了名的死腦筋,不吃利誘也不懂變通。
女軍听命于徐軒築。而徐軒築又是劉愈的正妻,油鹽不進。這盤棋從一開始就是一盤死棋。就在新皇準備將女軍也調往邊關,徹底一了百了之時,發生了劉愈被閔少頃算計在草原上戰敗失蹤的事。一盤死棋好像是出現了活路。
劉愈死了,而劉愈的舊黨都投靠了花集安,使得朝廷一時陷入被動。如果此時再將女軍推出去,那等于是給敵人填籌碼,徐軒築畢竟跟劉愈的其他舊黨是不同的,她是劉愈的夫人,如果花集安對朝廷不利,那至少新皇還是可以通過親情來感化徐軒築。
劉愈自始至終都在幫新皇,這是有目共睹的。雖然朝廷對劉愈嚴防死守,但說到底他還是個忠臣,忠臣的遺孀更不該違背先夫的遺志,加入到叛軍的行列。
于是女軍繼續保持原封不動,還是繼續在長安城周圍駐扎,連徐軒築幾次請調往邊關去接應作戰,新皇也都拒絕。
誰都知道,徐軒築去不是為作戰的,她一方面是想找丈夫,也是想找突厥人報仇。
她去了邊關,就真的跟花集安還有劉愈那群舊部屬變成一伙的,沆瀣一氣。
有時候事情就是一波三折,劉愈沒死。這消息其實最開始長安城無人得知,但劉愈卻第一時間通過張無諸軍中的斥候,從西域將這消息輾轉帶到了長安城,讓徐軒築得知。劉愈是不想家里的女人為他擔心。
當時正是七月下旬。
劉愈在傳遞消息的同時,也帶了一封密信回來,對家中事務以及一些軍務有所交待。其中最重要的一點是提醒徐軒築要小心朝中其他勢力的狙擊。身在將帥的高位,劉愈知道自己的妻子也容易成為眾矢之的,他所安排的事情歸納起來很簡單,照舊!
徐軒築之後保持舊態,一切都裝作好像並不知道劉愈還活著,該練兵練兵,該請調請調。事情又持續了一個多月,直到北方戰事大局已定,朝中的熱鬧依舊不知道劉愈還活著。
但因為軍需官的一次失誤,令戶部的人察覺到西域這批貢糧有蹊蹺,消息通過戶部調查,再通過戶部尚書李延年傳達給皇帝和袁博朗,才讓朝中大多數人認為劉愈還沒死。世上畢竟沒有不透風的牆,再之後,有很多「小道消息」都證明,現在的劉愈身在北方,但卻沒在順朝中軍之中。也就是說,劉愈雖然沒死,但他並沒有歸營去跟花集安搶主帥的位子,而是選擇了「單干」。
劉愈到底在做什麼,沒人知道。
直到十月十三,突厥國書抵達長安城,新皇才確信劉愈沒死,而且投靠了突厥人。之後便有了十月十四的雅前殿議事,也就有了當日蘇碧跟袁博朗關于「除去」劉愈的商議。與此同時,順朝大軍已分成兩部,一部在齊方率領下撤到了金堯城,一部隨劉愈和花集安已經回到了邵武關,而突厥出使長安城的使節隊伍在突厥天可汗世子緹木爾的率領下也隨順朝軍隊出發,抵達了邵武關外。
劉愈沒有擅權讓突厥人進入中原的疆土。
因為劉愈此行低調,長安城的人也並不知劉愈已經回來,而撤回邵武關的順朝軍隊名義上是由花集安所率。花集安的主帥之位經過新皇的詔書任命,雖然劉愈和花集安在軍權上完成交接,但在皇帝重新任命劉愈為主帥之前,此事尚無法對外公布。
劉愈剛抵達邵武關,朝廷便下旨過來,一方面同意突厥使節出使長安城,另一方面,也讓花集安率此次平定突厥有功的兵將回長安城接受封賞。本來這也無可厚非,但朝廷在旨意中所耍弄的一點小花樣讓劉愈感覺到危機,聖旨還言,因怕突厥人不軌,大軍應繼續駐留在金堯城和邵武關兩地以做應對。
也就是說,只調將回長安城受賞,不調兵。
就算是將帥同回,花集安也不敢回長安城,他明知道回去了就必死。當初花集安發動政變處死閔少頃,令朝野震動。此時花集安得勝歸來,朝廷已經動了除去他的心思。這也是為何在大軍得勝之後,他願意第一時間將帥位歸還給劉愈的原因之一,因為他自知已經不容于新皇及其他權貴,得勝之日就是清算之時,只有劉愈才能保住他。
劉愈經過思量之後作出決定,由自己來代替花集安,率部分將領回長安城受賞。這也是劉愈回到中軍之後,第一次正式露面,會見了以禮部官員為首來傳聖旨的一行人。禮部的人見到劉愈,才真正確定武義侯還沒死。
劉愈見到朝廷使節,直言道︰「本侯大難不死,如今已重掌三軍主帥之印,本侯這就隨諸位回長安城,三軍須留下一將帥鎮守,金堯城以雲金將軍齊將軍鎮守,邵武關駐守則以花副帥擔當。」
劉愈的話令使節面面相覷,憑他們的感覺,劉愈這麼久沒出現,這一出現就會重新成為三軍主帥,其中一定有貓膩!不然不合乎情理。只有一種解釋,那就是現在的武義侯受制于人,被花集安「強迫」回長安城。而花集安自降身份為副帥,就不用回長安城去領罪。
不僅是朝廷使節,就連朝中大員諸如袁博朗藍和等人,包括新皇也會認為,此時三軍仍在花集安掌控之下。
但事實上,劉愈在歸來途中早就將全軍的軍政大權重新掌握在自己手中。一些不太容易管轄的邊軍舊部,通通由齊方和張無諸率領駐守在金堯城。而之後,這部分人會分散調往邊關的其他關口,達到分化的目的。而回到邵武關的所部,都是這一年來隨著劉愈南征北討的新軍以及長安城兩大營的兵馬,對他不可謂不忠誠。
朝廷使節願意這麼想,劉愈也就是想讓他們這麼想。只有如此,他這個武義侯才會顯得「無足輕重」,是個被人遙控的「傀儡」,只有這樣,蘇彥才會感覺到這個師傅舍棄不掉,還靠他來解決花集安這個大患。
劉愈此趟回長安城,其實就是想卸去大任,以後真正當一個閑人,抽身事外。天下安定,再不袖手真會有兔死狗烹的一天。
不給朝廷使節拒絕的機會,第二天,劉愈便象征性抽調了幾百名新軍侍衛,帶著隋乂和李糜等一批好似無關緊要的將領,再帶上突厥的使節隊伍,一起向長安城進發。
當蘇彥得到這消息的時候,放下手上的奏本,道︰「師傅……他回來了。」
沒有難過,甚至有幾分高興。(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