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倩蓮自見了馬明坤一眼後,動了真情,滿腦子全是他的影子,結果搞得食不甘味,寢不成眠,面貌憔悴,花容受損。但她比較頑皮,亦屬于有心機的人。九月十五是擂台比武的正期,這位陳大小姐早早起床,j ng心打扮一番後,尋到白素素,自報家門,要和白素素做姐妹,纏著她一起要馬明坤帶著她們一道去看擂台比武。白素素思想單純,也算涉世未深,欣然樂受,想方設法將陳倩蓮和自己的義兄馬明坤拉近距離,殊然不知她陳小姐醉翁之意不在酒,一心只在郎君處。要知道馬明坤是和四川唐門有過媒約的人,陳倩蓮不知,而她的義妹是知道的一清二楚的。馬明坤是大男兒,一是出于禮貌尊重,二是出于x ng格緣故,非常樂意地帶著她們一道去看擂台比武。第一場比武過後,慕容卓、石磊以及蕭弦等人要去外圍巡視安全,自然白素素要同蕭弦一道去,把個機會給陳倩蓮走近。她的心撲通撲通直跳,幾乎不能自持……「馬大哥,你說他們參加比武的這些拳法,追溯歷史,是怎麼形成的?」她沒話找話。其實她也從小練武,個中的道理只是佯裝不知吧了。馬明坤並未對她和風細雨的問話猜度其味,為不影響別人,小聲道︰「拳法的形成,有的是根據飛禽走獸的動作習x ng,或防御外界的攻擊,或為獵捕對方為食的動作加以整理修改和演練而成;有的則根據天文地理、風雲變幻等進行邏理編排和凝練而成的。」「那麼,武術和武功又是怎麼回事呢?」她大膽地望著他的臉,緩緩地將視線轉向擂台。好在觀眾正在全神貫注地看擂台比武,沒人注意到她。「從理論上講,武術是練武搏擊中的技術套路和定式。武功是練功人擁有的程度或本領,也可以說是一個人擁有武術和內功的質量和程度。而內功又是通過練氣,培本養元,打通經絡,增大氣量的功法。」陳倩蓮听得津津有味,從心底里欣賞和欽佩這位剛認識不久的仁兄,繼續問道︰「我爹常提起的江湖和武林又是什麼概念?」「這可不太好講,按我理解,江湖是一定範圍一類人的路場,特指以武力才可涉足且有一定風險的路途或生涯。武林則指習武者活動的總括,這是個抽象的詞,就像我們一樣,我們都是武林中人,但不一定涉足江湖,或者今天在江湖里闖,明天亦有可能退出江湖……」就在這時,台上比武已見分曉,猴拳門勝出,贏得台下一片喝彩。第三場是**拳對陣地蹚拳。雙方均不磨蹭,出手便使出看家本領,同先前兩場相比較要多些激烈和看點。唐三娘回四川唐門向老爺子復命後,經不住女兒鳳儀的軟磨硬泡,嬌哄並用,又向唐老爺子開口要去安徽界首看武林罕遇的比武盛事。剛好唐保定、唐保宗回來暫時無大事要辦,唐門又是武術世家,名聲鴻野,不參與反會讓人笑話,去了還可以增加見識,于是欣然答應。一行人等馬不停蹄地來到了這里,已經是比武的正r 子。偏偏就有這麼巧的事,唐鳳儀出來尋找馬明坤,路上遇見四處巡視的慕容卓等人,問明方位後直接找了來。本就人牆厚實,擁擠不堪,她又是女兒之身,甚是不便。好不容易鑽擠進去,漸漸靠近,相隔僅有兩層之人,她卻被眼前的一幕驚呆了。一位和自己年齡相差無幾風華絕代的小姐正手挽著馬明坤的膀子,貼著他的臉嬌滴滴地說話,形同耳語,而他又和聲悅s 地同這位小姐侃侃而談,似乎情濃意密。多r 的相思,r 夜兼程之苦,為得就是能早點與心上人見面,以慰藉分離之苦,誰知他負心的這麼快,真正是公子呀!想到這里,她的眼淚就像斷了線的珍珠,一粒一粒地滾落下來。她突然覺得四肢無力,眼前發黑,大腦一片空白……過了好一會後她才緩過神來,喘了一口粗氣。她對花俏的美人胚子又瞄了一眼,轉過頭,費盡九牛二虎之力擠出人群,帶著無限的心酸、委屈,一路上喪魂失魄,跌跌撞撞地返回客棧。唐鳳儀醋壇子打翻了,馬明坤哪能知曉。他雖然口頭上解答陳倩蓮小姐的問話,眼楮卻始終沒離開過比武擂台。他心系武林的命脈,想干一番大事。武林人士大多只知道爭強好勝,持勇斗狠,雖有俠心仁義,但很少關心整個武林和社稷的安危。似如散沙的武林人士如果能夠組織起來,形成一股力量,勢必能排山倒海,扭轉乾坤。這次通過打擂來競選武林盟主,自己積極響應,勇挑重擔,此舉絕非兒戲,是思考再三後才決定的。但這里高手如雲,武學博大j ng深,傳承源遠流長,自己這點斤兩能否期望奪魁,實在是不敢深想的事……他一門心思在考慮此類問題,怎麼會考慮陳倩蓮已挽著他的膀子,頭靠得很近,甚至是香體襲人,形同耳語,偏偏又讓唐鳳儀目睹了這一幕……人的眼楮不揉沙子啊!第三場勝負已分,地蹚拳以一虛招「請君入甕」而假露門戶,**拳果然上當,被對方打翻在地,並被控制,地蹚拳勝。第四場是華山派對決崆峒派。兩門均為大派,名聲響亮,出場的年紀均在三十四、五歲之間,而且同樣用寶劍。台下已有微微s o動,大家議論紛紛,大多數人都在想同一個問題︰這j ng彩的比劍誰將會贏?鹿死誰手?在一通擂鼓響徹之後,雙方用了本門的起手式,刺、戳、點、舞,帶動身形騰、挪、躍、進、退,寶劍映著r 光耀人眼目,看得人眼花繚亂。寶劍在擊打中發出的聲音扣人心弦,逐漸使好多看客變得異常緊張起來。幾招過後,雙方由快到慢,均將內功運于劍尖之上,每招使出都載有「嘶、嘶」之聲。華山派的「r 出華山」、「劍貫長虹」、「氣吞山河」,招招相扣,式式連綿,一氣呵成,威力非同凡響,令不少行家看得直點其頭,贊嘆不已,華山派佔據著攻勢。但崆峒派一點也不示弱,「烘雲托月」、「力挽狂瀾」、「晴天重現」招招相應而生,式式巧解危機,緊鎖門戶,守中帶攻,招式不亂。雙方酣戰了十四、五個回合後動作更加慢了些,而且身體的距離度更遠了。真正是會看看門道,不會看熱鬧,外行的看客見雙方在一丈之外出劍,感覺莫名其妙,劍離對方身體那麼遠,挨都挨不著,怎麼能傷人?內行的人卻知道,現在的凶險要比剛才近距離接觸大得多,絲絲劍氣無隙不鑽,稍一不慎,輕則會負重傷,重則命喪黃泉。內行的人神情專注,也在暗暗地為他倆捏了一把汗。華山派弟子在第四十四招上用上了新研不久的劍法「摧魂奪魄」,腳步凝重,半步半步地向前走去,左手扶在右手握住的劍柄上,劍氣直sh 對方。崆峒派弟子也用上了看家本領,一招「凌空一擊」,騰身一躍,劍尖立時黏上對手的劍尖,落下後屈蹲馬步,與對方比拼內力。雙方僵持不下,倆人的頭上熱氣慢慢外溢,蒸騰而上,臉上開始掛滿汗珠。這種打法已不再是劍術上的比斗,而是內力的較量,弱的一方勢必將耗盡最後一點真氣,五內俱焚而亡。但此時誰都不能退出,否則將受對方的內力反彈而遭殃,輕則重傷,重則死亡,除非他的功力在對方的兩倍以上,但他倆都不可能。華山派比崆峒派略強一籌,但也不是強太多。崆峒派的弟子臉s 已泛白,估計再撐持下去便是死路一條,但他視死如歸,竭盡全力在熬撐。好多有心相救的人考慮力所不逮,不敢貿然相救。要知道自己的功力必須在他們的任何一人的兩倍以上,方可拆解,否則連自己的命都可能搭進去。普渡天尊和九孤玄劍均想出手相救,稍微猶豫了一下,苦海大師已拔起身躍了過來。說時遲那時快,有人比他更快!馬明坤像一只巨鳥,一隼沖天,在間不容發的當兒,硬生生插入兩個人中間,將兩股強大的力道在自己的雙掌中化為無形,解救了兩人。而他消弭這兩股力道後,卻太平無事,迎來台上台下一片喝彩之聲。隨即馬明坤將手掌貼在崆峒派弟子後背,輸入綿柔的真氣,助他療傷。苦海大師盤坐在華山派弟子身後,將一股少林純陽真氣度入他的後心進行救治,場景十分感人。普渡天尊宣布華山派論功力略勝,這場比賽也算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