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傅士孫瑞贊道︰「馬將軍居功不驕,謙遜有禮,實乃為將為臣者之典範。」
「末將年少,不敢當此贊賞。」我朝他拱手道。
劉協笑著掃了殿中公卿一眼,問道︰「諸位,馬愛卿功勞卓著,真應當如何封賞?」
我急忙又道︰「陛下!末將已經增獲食邑一千七百戶,若在封賞,末將實不敢受!」
劉協頗有欣慰地點了點頭︰「那便不再增加食邑了。」
我暗自吁了口氣︰老子的五千戶食邑已經讓某些公卿十分不滿了,若再加上一兩千戶,他們恐怕血壓又要向上猛漲了。
「可惜馬愛卿尚無子嗣。」他微微嘆了口氣。
我動了動嘴唇,將「我有女兒啊」吞回了肚中︰我知道他的意思,無非是將我的食邑分一部分給我的兒子罷了,只算得上一種恩典,我馬家所得的實惠其實並無變化。
大鴻臚周奐道︰「啟稟陛下,馬將軍尚有幼弟馬休,尚無爵位,可推恩封賜。」
「哦?」劉協思索了幾秒,問道,「馬愛卿,令弟馬休年歲幾何?」
我急忙在心底進行減法運算︰「回稟陛下,三弟馬休乃是光和四年出生,已經十四歲了。」
「呵呵,」他點頭而笑,「倒與朕同歲,這樣罷,封馬休為關內侯,食邑百戶。」
「末將代舍弟謝陛下恩典!」我躬身謝過,復又站直。
「嗯,朕稍微有些疲乏,」劉協道,「太保、太傅,你二位暫代主持。」
馬r 磾和士孫瑞自坐席上站起,躬身領命。
二爺轉身向我,緩緩開口道︰「去年十月時,長安市門無故自壞……」
我一听他的開場,心頭就忍不住一跳︰又是這個長安市門!
只听他繼續講道︰「滿朝公卿皆以為,此乃不吉之兆,預示著西方不寧,將起刀兵。三輔乃我大漢陵園所在之地,不可不謹慎對待。馬將軍,若有刀兵之事,你願否揮軍西向,保全我大漢國土?」
這話問得水平不低,但我卻感到愈發不祥。
二爺他已經**果地提到「西方不寧」、讓我「揮軍西向」更是意圖明顯。
馬騰……他有起兵的跡象了?!
額上忽然涌出汗來。
但我心中……卻在一瞬間產生了一絲狂喜。
馬騰……他終于像個男人了嗎?
「末將甘願為陛下盡忠!」我再不猶豫,高聲應道,「無論何人,無論何地,膽敢犯我大漢者,末將必誅滅之!」
唱高調誰不會啊!
只要馬騰一有動作,老子立刻帶兵將洛陽攻下!
馬r 磾和士孫瑞相視而笑,龍座上劉協的神s 似乎也微微一松,我心中的感覺愈發奇怪。
難道……馬r 磾真的看馬騰不順眼?而且已經聯合了朝廷諸位大老,決定先把我發配充軍?
「馬超听策!」士孫瑞從袖中模出了一卷黃紙,「嗤」的一聲伸展開來。
我當即恭敬地攏手平舉,垂下頭來。
只听他清聲誦讀道︰「初平五年四月初一,大漢皇帝陛下策曰︰
征北將軍馬超資兼文武,功績當世,然其年齒尚幼,需殆歷練。今車師前部、焉耆二國遣使來漢,懇請重置都護,朕即拜馬卿為西域大都護!」士孫瑞明顯有意一頓。
我腦中不由一聲轟鳴。
尼瑪!西域……大都護?!
我渾身都哆嗦了起來。
這是要……將老子趕出大漢國土啊!
不要以為在有些版本的地圖上將西域都護府劃進中國版圖,就天真地以為這是我天朝的國土……作為一個理x ng又博學的人,我當然知道,這些西域異族,最多算是一些牆頭草而已,對于大漢,他們或許可能會有一絲親近感、友好感,但絕對沒有歸屬感。
以我對古代歷史的鑽研,這片地方最終能劃入中國版圖,主要的功績……要歸于清朝辮子軍。
我雖然感到四肢發冷,但仍是咬牙切齒听了下去。
「……秩中兩千石,假節,」他拖長了聲調,「建衙,開都護府,都督西域一切軍事。愛卿當以天朝為念,令西域諸國感大漢重興之名,願不負朕意。欽此!」
我抬眼向前方一掃,馬r 磾等人均是神s 平靜,連張溫也是一副意料之中的模樣。
是的,他們早已定好了我的去處,只是要在今天公開宣布罷了。
我深吸了口氣,盡量使自己的聲音不要顫抖︰「臣馬超謹遵聖意!此為西域都護,定當令西域諸國尊奉大漢為主,歲歲遣使覲見!」
劉協欣慰地點頭︰「如此便好。」
士孫瑞卷起黃紙,親自將詔書遞到了我的手中,聞言道︰「馬將軍,西域不同中原,陛下特意準許,你可以攜家眷同去。」
我不禁暗自冷笑︰**已經將我發配充軍到萬里之外去了,當然要向我故作大方了——話說,你什麼時候說過……老子不能帶老婆去地方做官了?
但現在,我只能回答道︰「謝陛恤。」然後退在一旁。
馬r 磾又取出一卷黃紙,宣道︰「征北將軍馬超部將李典、徐晃、張遼、拓拔野、秦陣、杜畿、張機、程昱,上前听詔!」他一口氣念出了八個人的姓名,只有太史慈不在其中——這也正常,太史慈在遼東並沒有太多戲份與功勞。
程昱的名字雖在最後,卻作為領頭羊率先出列︰「微臣在。」
「爾等或盡心盡力輔助馬超,或代行郡守安定一方,或身先士卒奮戰沙場,皆為國之功臣。今封賞眾人如下。」馬r 磾稍稍放緩了語速,提高聲音念道,「部將雁門馬邑張遼,從馬超平定遼東,攻破句麗,擒獲王室,戰功最高,拜羽林右監,封關內侯。」
張遼微微一怔,扭頭卻來看我。
在這種情況下,我除了點頭,還能如何?
他高聲道︰「微臣拜謝天恩。」
「南陽涅陽張機、山陽巨野李典,破公孫度後共治遼西,令萬民重歸安寧,文武皆有功勛,封張機潁川昆陽長,李典河內朝歌長,各封關內侯。」
張機和李典齊聲謝恩。
「河內楊縣徐晃,曾任南宮衛士令,今從馬超破公孫父子,又獨當玄菟一郡,鮮卑不敢來犯,有克敵安民之功,封河東平陽國相,關內侯。」
徐晃這個國相,雖然是縣級侯國相,但是處于河東郡內,屬于就近封賜,比起杜畿和李典,更有恩寵之意。
「京兆杜陵杜畿,曾為衛尉寺屬吏,今從馬超代行遼東屬國都尉,有治民教化之功,封廷尉寺正,關內侯。」
我記得之前有一任寺正似乎叫做……鐘繇?
相對來說,杜畿這個寺正是級別最高的官員了啊。
「東郡東阿程昱,曾代行東阿令,從馬超破公孫、平遼東,超出塞遠擊句麗之時,以郡丞鎮守遼東,有守土撫民之功。鴻臚寺丞尚缺,以卿補之,又封關內侯。」
守衛大本營的程昱也得了個不低的官職。
「雁門馬邑高順,曾為呂布帳下司馬,從馬超平定遼東,奮戰有功,封河內溫令,關內侯。」
同是縣級干部,高順卻比李典、張機高了半個等級。
「金城羌人秦陣、朔方鮮卑拓拔野,爾等雖非漢人,然思慕聖朝而歸漢,其情甚嘉,從馬超誅滅公孫,奮勇可勉,力戰有功,均為關內侯。」
八人之中,只有異族同胞沒有具體官職,其余六人全部被分封了出去。
這意味著……我就任西域大都護時,只能帶著秦陣和拓拔野!
還有……太史慈和……褚燕?!
我心中冰涼一片,腦海中徹底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