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勢級戰列艦是r 本帝國海軍建造的一型戰列艦。設計與建造
1910年舊r 本帝國海軍制定八八艦隊計劃,計劃在未來幾年里建造8艘戰列艦。並在1912年開始建造扶桑級戰列艦,原計劃共建造4艘,第3,4艘由于預算的拖延得以針對扶桑級設計上所發現的種種缺陷對原設計方案進行了大幅度的修改,于1915年開工建造,是r 本海軍第一次由民間船廠建造戰列艦。由于兩艘船外形和裝備與扶桑級不同,所以定為伊勢級。伊勢級同級艦兩艘︰伊勢號(Ise)、r 向號(Hy ga)。建成時的r 向號戰列艦伊勢級戰列艦是扶桑級的改良型。裝備與扶桑級相同的6座雙聯裝356毫米口徑主炮。主要改進艦體中部的火炮布置方式,確保了足夠的輪機艙空間。伊勢級艦體中部的3、4號主炮塔由扶桑級分散布置在後煙囪的前後兩側改為呈背負式的方式集中布置在後煙囪之後;鍋爐艙不再象扶桑級那樣被主炮塔隔成前後兩個部分,動力系統布局也采用了新的方案。由于3、4號主炮塔呈背負式布局,因此艏樓比扶桑級縮短,只延伸到3號主炮塔,副炮集中布置在艦體中前部的艏樓內。火炮布置方式的改進可減少火炮sh 擊時對上層建築的沖擊以及相互干擾。在後煙囪處設立擋板消除舯部主炮炮口爆風對艦載小艇的影響。增大主炮裝填仰角提高裝填速度。改進了防御能力。考慮到r 本人體格搬運炮彈的體力問題,副炮由扶桑級的152毫米口徑(炮彈重45千克)改用140毫米口徑(炮彈重38千克)。但是艏樓縮短,艦內空間縮小被擠佔,居住舒適x ng大受影響。
現代化改裝
進行現代化改造之前的伊勢號
伊勢級服役以後,根據r 德蘭海戰的經驗相應的加厚炮塔頂部裝甲,並且在前三腳桅上逐步增加sh 擊指揮及觀測設施,逐漸形成r 本風格的塔狀桅樓。
伊勢級戰列艦在1930年代進行現代化改造,更新動力系統,更換功率增大的新型主機,24座油、煤混燒鍋爐被8座重油鍋爐取代,由于鍋爐數目減少,鍋爐排煙由兩個煙囪合並為一個,將臨近艦橋的前煙囪拆除;
進行現代化改造之後的伊勢號改建結構復雜的塔式艦橋;增大主炮仰角提高sh 程;為抵御遠距離炮戰中大落下角炮彈,強化彈藥庫等要害部位的水平裝甲,為改善艦體水下防御能力,彈藥庫舷側加裝裝甲,加裝防魚雷凸出隔艙,既加強防護,又為軍艦改裝增加重量提供額外的浮力;延長艦艉以減少航行阻力;在艦艉增加航空設施搭載水上飛機;加強防空火力。
1941年12月7r 太平洋戰爭爆發後,因為航速的限制以及r 本海軍將戰列艦作為艦隊決戰主力的原因,伊勢級很少參加第一線作戰。在中途島戰役前,伊勢級試驗安裝了r 本最早的雷達(r 本海軍最早的電波探信儀,簡稱︰電探)。1942年6月,伊勢號、r 向號作為j ng戒部隊參加了中途島海戰。改裝成航空戰艦
r 本海軍在中途島海戰失利,損失了四艘主力航空母艦(赤誠,加賀,飛龍,雲龍。)。為了彌補航空母艦的不足,1942年12月開始將伊勢級戰列艦改裝成可以搭載飛機又保留戰列艦機能的「航空戰艦」(徹底改裝成航空母艦因為工期較長而被放棄),選定伊勢級的原因是r 向號在1942年5月第5號主炮塔因發生膛炸事故被拆除。
1943年伊勢號、r 向號被改裝成航空戰艦。拆除艦體後部的兩座主炮炮塔,在原處的艦艉空間建起飛行甲板,飛行甲板下面是機庫,計劃搭載「彗星」(D4Y3)俯沖轟炸機和「瑞雲」水上攻擊機。飛行甲板長度70米,用于停放13架飛機,通過飛行甲板前端兩舷與飛行甲板同高的彈sh 器起飛,飛機不能在短小的飛行甲板上降落。機庫長度40米,可容納9架飛機,飛行甲板後部安裝一部升降機與機庫相連,負責將機庫內的飛機提升到飛行甲板上。拆除的主炮塔彈藥庫分別用來儲存航空用彈藥與燃料。140毫米口徑副炮全部拆除,並強化防空火力。
改建成航空戰艦
伊勢級改建完成後于1944年編入第3艦隊第4航空戰隊。由于艦載機開發延遲以及當時飛行員奇缺,改建後只是裝備幾架水上偵察機,預定的飛機始終沒有搭載上艦。此次應急x ng質的改裝並不能算成功,雖然擁有戰列艦火炮的同時又擁有了艦載飛機,但是飛機起飛後無法通過飛行甲板回收,只能降落到其他地方或降落在水面上用起重機回收,其效能受到比較大的限制,其飛行甲板前高大的上層建築與煙囪的排煙會影響飛機起飛作業,而且戰艦火炮的運作也受到限制。
萊特灣海戰中的伊勢號1944年10月,兩艘未攜帶飛機的伊勢級航空戰艦被編入小澤治三郎中將指揮的第三艦隊「注1」,參加了萊特灣海戰,其任務是作為誘餌部隊,引誘美軍航空母艦特混艦隊前來攻擊,掩護另外三支艦隊攻擊萊特灣盟軍登陸艦隊,這三支艦隊包括︰栗田健男中將指揮的第二艦隊、西村祥治中將指揮的第二戰隊和志摩清英中將指揮的第五艦隊。小澤治三郎中將所指揮的艦隊駛入恩卡尼奧角附近海域時,被美軍偵察機發現,隨即遭到美軍艦載機攻擊,四艘航空母艦全部被擊沉(該海戰稱為恩卡尼奧角海戰)。伊勢號、r 向號雖然遭美軍艦載機的猛烈攻擊,但憑借其猛烈的防空火力卻支撐到逃離戰場,萊特灣海戰以r 本損失慘重而結束,伊勢號、r 向號返回了r 本本土吳港。1944年11月,兩艘伊勢級航空戰艦赴東南亞運送補給物資,1945年2月滿載物資返回r 本。在戰爭剩余時間里,由于燃油匱乏伊勢號、r 向號一直停留在港口中作為浮動炮台。1945年7月24r 、28r ,r 向號、伊勢號分別被美軍艦載機炸沉在吳港中。1947年打撈解體。
注1︰編有航空母艦︰瑞鶴、千歲、千代田、瑞鳳;航空戰列艦︰伊勢、r 向;輕型巡洋艦︰大澱、多磨、五十鈴;驅逐艦︰秋月、初月、若月、霜月、桑、桐、杉、。各艦概況
伊勢(ゆオ)︰以古國名,即r 本東海道的伊勢國命名,以奉祀天照皇大神的伊勢神宮著稱。1915.5.10開工,1916.11.12下水,1917.12.15完工,造船廠︰神戶川崎造船廠,艦籍︰吳鎮守府。1937.3現代化改裝完工。1943.9.5改裝為航空戰艦(改裝後搭載飛機22架),標準排水量35350噸。1945.7.28被美軍飛機炸沉(坐沉)于吳港。1945.11.20除籍。1947年解體。
r 向(チピよゎ)︰以古國名,即r 本西海道的r 向國命名,有「朝r 直sh 之國,夕陽斜照之國」之稱。1915.5.6開工,1917.1.27下水,1918.4.30完工,造船廠︰三菱長崎造船廠,艦籍︰佐世保鎮守府。1919.10r 向號第3號主炮塔發生膛炸事故。1936.9現代化改裝完工。1942.5.5r 向號第5號主炮塔發生膛炸事故被炸毀。1943.11.18改裝為航空戰艦,標準排水量35200噸。1945.7.24被美軍飛機炸沉(坐沉)于吳港。1945.11.20除籍。1947年解體。x ng能數據
最初
建成時標準排水量31260噸,1930年代改裝後標準排水量36000噸,1943年改裝航空戰艦後標準排水量降至35350噸,滿載排水量38600噸
尺寸︰全長208米/寬28.65米/吃水8.7米,1930年代改裝後全長216.5米/寬31.6米(1943年改裝後33.8米)/吃水9.5米
動力︰主機功率45000馬力,改裝後主機功率81000馬力;最高航速︰23.6節,改裝後航速25節。
續航力︰9680海里/14節,1937年改裝後7870海里/16節,1943年改裝後9000海里/16節。
武備︰12門雙聯裝356毫米/45倍口徑主炮(1943年改裝後減為2×4),20門140毫米口徑副炮(1937年改裝後16門,1943年全部拆除),533毫米魚雷發sh 管(改裝中拆除),1937年改裝後雙聯裝127毫米高sh 炮4座,雙聯裝25毫米高sh 炮10座;1943年改裝後16門雙聯裝127毫米高sh 炮,57門三聯裝25毫米高sh 炮(1944年104門25毫米高sh 炮)。1944年安裝6座30管120毫米口徑防空火箭。
裝甲︰側舷裝甲帶(最大)305毫米,炮塔(正面)305毫米,炮座305毫米,甲板(最大)85毫米(改裝中彈藥庫頂部敷設水平裝甲135毫米),司令塔330毫米。裝甲重量9525噸(1930年代改裝後裝甲重量12644噸)。
艦載機︰1937年3架水上偵察機,1943年22架(11架「彗星」俯沖轟炸機,11架「瑞雲」水上攻擊機)。
艦員︰1360人/146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