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女鬼在北宋末年的日子 第一百七十六章 乞心

作者 ︰ 開胃山楂

七月初的清早,日頭就已經如燈籠般紅了,曬得懶人早早的捂著出來討冷食吃,碼頭裝貨的勤快漢子們已是干完一通早活,此時正在自家小院里澆涼水,見鄰人過來張望他,也顧不得擦干上身就把人拉進來坐下,吆喝著家里的黃臉婆備上梅花酒,就著糟瓜吃起來,倒是鄰屬有些為難。本書最新免費章節請訪問。

「這一早的就……」

「大熱天的哪分什麼早晚,圖個涼快先嘛。」他揀了兩塊糟瓜吃,夸著香脆,還要往他碗里夾,「好好好,我自己來~~」

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物,身在京師的民人在生活情趣上顯然要比衣食有憂的地方豐富,哪怕是在這酷熱的夏日,但他們的情緒依然高漲,光腳丫的小屁孩撇開,那些老頭在這方面最有心得,越到天熱,就越會講究個心靜自涼,一壺茶、一盤棋,幾乎就夠消磨上一年的閑適,在這方面……上層與底層的差異是不明顯的,尤其到晚上,蒸籠上的家邸屯不住人,所以都晃蕩到瓦子里來,尋個攤坐下,要碗麻飲細粉吃,或許你一抬頭,身邊坐的就是某個衙門里的曹官,欣然間、還能沖你頷首笑一下。

「真是可惜了,今年這燈謎會都不開了,就差一天啊。」女子惋惜的聲音。

「人心惶惶的,誰知道朝廷會不會真個追究,如今能讓擺攤就已經是府衙通融了。」

一幌子的淺紅紗燈下,有男女正在小攤上喝甘豆湯,女子拿著魔合羅、眼里都是笑,雖說對于國喪禁娛有些微詞,但兩人親密無間的模樣也不需要乞巧盛會來牽線了。你一勺、我一勺的對著喂,膩了半天也沒吃完半碗,氣得旁邊急等喝湯的人靠過來打岔了。

「我說兩位還吃不吃了,這座老佔著也不是個理吧~~」

那蘭芳裙的女子睨他一眼,對于這些不懂情趣的土鱉無話可說,她執起自家情郎的手。「俞郎,我們去礬樓看詩會去,今晚上應該熱鬧了。」

……

……

今年的乞巧節確實不趕巧,正好趕在了國喪的最後一天,所以這大小瓦子里的七夕活動就停了,月老祠、相國寺里的善男信女也低調了許多。結果把賣紅線香燭的小販坑了一把,他們從初一就開始置備乞巧貢物。誰料到朝廷連乞巧都不給通融,這下真是湯涼飯涼了。

景明坊里賣摩合羅的小販面朝天的數星星︰這東南風喝的,還不如把攤子收了到礬樓里看熱鬧去。

在這年頭,就是靠擔睡的腳夫都要吟個詩,他們這些市場投機者自然不會例外。有商販摘了涼帽問身邊。

「今晚你那團扇也賣得不咋樣,不如咱們把攤子收了。到礬樓看熱鬧去。」

他旁邊賣倩女扇的小販掩著扇面,就把他的三角眼露出來,「我怎麼著……也能賣出個三三兩兩。不虧本的生意干嘛要收攤。」他呵呵的笑,旁邊也是沒轍,就自顧的收攤子了。

「今晚那李師師也要登台,我倒是要去看看。」

那三角眼的大半張臉都被團扇掩著,看不出是什麼表情。這時有姑娘在他攤頭挑扇子,拿起一把來。

「這蘭若寺的怎麼賣?」

「不好意思,今兒收攤了。」,「啊?」

……

……

在這個國度里,詩文雅會是最崇高的文學盛舉,是印刻在骨子里的內涵,所以哪怕是在國喪期,但它依舊擁有與朝政相當的地位和尊重。京師的這些酒樓深諳內中細由,所以早在幾天前就放出了帖子,只不過礙于國喪就沒有做過多宣傳,而且為了表示對朝廷禁娛的支持,在文會布置上就比較簡單,像礬樓今晚上,除了大堂楣子雀替間多掛了幾條粉彩外,就沒有做太多裝點,還有茶具點心,都是用清一色的糯米白、上點腮紅,清淡的堪比清明。

「這位郎君里邊就坐。」

「看茶~~」

門口的老鴇和酒務小廝將人引進中央大堂,有女姬立即上前點了一盞,濃濃艷艷的,里頭滿是芝麻鹽筍,海青木樨,吃著甚是香甜。在這間隙里,幾案上已經擺上了香箋狼毫等文房用具,以便士子潑墨丹青。若論到今晚最特別的,當屬每張案頭上擺置的摩合羅,這些土木雕塑的女圭女圭皆用薄透的碧紗罩籠著,座下圍護著銷金桌衣,以珠翠貼合,算是將節日的氣氛點綴了出來。

此時青衣樓頂層的閨閣里,湘簾旖旎,麝檀煙香,一身漸白斕衫的李師師正在調試那尾焦琴琴柱,發出  的流水音,趴窗口看熱鬧的慎伊兒忽然回頭問她,「姐姐過會兒真要去南通一巷?」

「今晚試水,請了不少人,若是有何不妥之處就可提前補缺。」

慎伊兒拱了拱肩,「麻煩的是你,我倒是沒什麼意見,不過今晚上文會來的人不少,周老學士、袁教坊這些常客就不說了,就連許多在野的士子也應邀來了,哦,對了,還有你那許郎君……」她還故意在這頓了頓,「盛情難卻的,我看姐姐不好月兌身吧。」

「來了就是客,到時候也可邀上他們去看看。」

「……」

這時候珠簾卷起,萸卿端著盤糖脆梅進來,坐下來,「景明坊內今兒不給舉燈,這下好了,一些攤販都撩了攤子進來看文會了。」她理著發髻,見慎伊兒一咕嚕從窗前下來,便把碟子推了過去。

「媽媽應該高興了。」

話是慎伊兒說的,她塞了兩顆吃,露出滿足的神色,這是她讓萸卿從後廚偷拿的。

萸卿偏了偏頭,想著話兒說,「我上來的時候瞧見了,街口的棚子戲台已經在搭了,圍觀的人還挺多的。我倒是好奇府衙什麼時候這麼好通融了。」七夕的燈謎會都被攔下,居然會批準一商戶在各大瓦子巷口搭戲台?這位名妓的翻遍了她的常識錄也找不到合適的理由。

「或許與府尹私交頗善吧……」李師師把琴匣子合上起身,「好了,都把頭花別上,過會兒媽媽可要來催了。」她首先就是沒收了慎魔女手上的碟子。

「哎!」、「姐姐你這是干嘛~~」、「我又不去~~」

……

……

******************************

南通一巷里的春台梨園在今晚上可就沒這麼悠閑了,熙熙攘攘的大堂。賓客滿座,聲喧樂鳴,梨園的小廝端茶遞水,腳不沾地,後台的戲子也是忙著化妝換衣,唱本對詞。

這人來人往的後台里。忽然進出的門簾揭起,一鬢白臉方的老頭提著繩鞭進來。見著個皮的,當即就是一鞭子下去,「都給我精神點,今兒要是演砸了,別說蘇先生,就是我也饒不了你們~~」

梳妝鏡前的戲子都把背挺直了。繃著個粉臉與邊上私語。

「看老頭高興的,準是收了不少錢。」,「別念叨了。趕緊把頭髻貫上,今兒你戲最多,別出了岔子。」,「我你還不放心,這戲容易著呢。」

其余的戲子都加緊了化妝的進度,就是桌前的茶水都趕不及抿上一口,還有那些打下手的戲童,幫襯著這些角兒把道具端過來,走的急了的還不小心絆了腳。

「哎,小心了。」在叮鈴 啷的一陣劍器落地聲後,那扎著總角辮的戲童被蘇進從扶住了。

「你這小兔崽子……」班主的鞭子都舉在了他頭頂,還是蘇進笑著讓他收了回去,戲童心有余悸下對蘇進連連感激,蘇進微笑著。

「人不礙事吧?」,「不礙事不礙事。」這戲童慌亂了會兒後,就又極為雀躍的表達了他對戲曲的鐘愛。

「這曲子真的好好唱,先生你……」不過他的雀躍很快就被班主的眼神殺退。

這老頭轉過身與蘇進說了幾句歉,而後又領著蘇進往里頭走,人來人往的,瞧見的都得上去問個好,這梨園子的規條還是極為嚴格的。

「蘇先生,你看如何啊?」他老眼都眯成了一條線,微微弓著腰,給蘇進紹著梨園後台的人員配置,臉上也是有兩分自得。

蘇進徐徐頷首,「這春台班子在羅班主的教下可是個個精活,那我可就期待過會兒的演出了。」

「蘇先生這話可就折煞老朽了,京師的梨園行里哪個不把您當財神,要不是您出那倩女異志,這梨行生意早就敗落了……」

他雖是吹捧,但汴京梨行的生意確實因為倩女而紅火了一把。蘇進臉上是笑,也不再和這老油條攪和了。而這時外頭的小廝進來稟報。

「蘇先生,外面有位老學士說要見您。」

老學士?

……

當蘇進出去一見,頓時樂了,這蔡京倒是耳目靈便,居然不請自來,他上去往蔡京身邊一坐,讓人換了茶點,兩人笑侃了一會兒,蔡京長子蔡攸忽然從後頭過來,對他也是善意微笑。

「蘇兄這生意可是越做越大了,我來時經過幾個瓦子,里頭可都見人在搭戲台棚子,如此令人艷羨的排場,可莫要將這大戲演砸了。」

見座上的蔡京多看了眼蔡攸,看來對于這兒子的突然造訪也稍感意外,父子倆說了幾句。

「絛兒可曾見到?」,「听僕人說…是和滎陽老先生的高徒一起去了礬樓,今兒七夕,詩會文舉也是應該。」蔡攸坐下來,點頭微笑的接過小廝奉上的片茶,那小廝就誠惶誠恐了。

與這父子倆聊了會兒後,蘇進是忙他的去了,怎麼說這次也是要唱出大戲,這像模像樣的首映禮還是要辦一場的。從台上望下去,場中賓客滿座,皆是各行各業里的人物,他們交頭議論,也是打听今晚這出大戲的細由。

……

「先生,馬車置備好了。」

此時月已躍上柳梢,春台梨園的後門小巷里,看馬小廝將馬車牽給蘇進,「先生真不用馭車馬夫?」

「不用了。你回去吧。」

換上短褐衣服的蘇進坐上車頭,將擋風斗笠往頭上一扣,這樣旁人就看不出他模樣了。

駕~~

……

……

*******************************

礬樓大堂,已經大半月沒這麼熱鬧了,幾案高椅上坐滿了儀度翩翩的士子和德高望重學究,都微含著笑。這七夕素來是一年中詩文必出的佳節,如今雖是受到國喪影響,但該準備的還是得準備,三五的相熟把椅子搬近些說話,或者是以某個大儒為中心的議論百事。

「那不是蔡家三少麼,嘖。听說年後入了樞密,看這派頭還真不是傳聞~~」

旁邊伸長了脖子。「還真是,不過這人清高的很,平素也不大與我等寒門來往。」

裘馬如雲的礬樓門口,一緇巾衫袍的士子被迎了進來。文人圈子不算大,出了名的就很容易被人認出來,這蔡絛如今在樞密院供職。說到底也是清貴的活兒,所以晚上就有閑暇和友人謝十過來赴會。

他們沒有要什麼閣子香間,就坐在大堂中央。如此招眼的地方,自然能吸引到四周好奇的目光,不過在今晚上這個文人薈萃的地方也不算稀奇,旁人嘀咕兩句也就顧自己的話題了。

前排的貴賓席里,頭系素巾的許份與幾個太學博士說話,他作為宰執子嗣,在對國喪的遵從上自然是比旁人嚴格,所以今日樸素的著裝也並沒有引起邊上詫異。

這時有家奴上前耳語,他听著也無甚表情,點點頭,就讓人下去了。

文會完後要去看戲?

他微微皺著眉頭,旁邊老叟的問話打斷了他繼續思索。

「自官家守喪罷政後,朝里黨派矛盾尖銳,互相攻訐之舉已不成鮮聞,子大久居中書身邊,可有曾探得些官家意向?」

「這個……子大也不甚清楚,家父于此事諱莫如深,看來也是難以揣度到聖意傾向。」

……

……

*****************************************

今年的七夕不準外慶,所以士人家就只能在府中庭院里設下彩樓,也就是乞巧樓,里頭鋪陳著摩喝樂、花瓜、酒菜、針線,或兒童詩作,或女子巧工,然後焚香列拜,這就是乞巧了,府里的婦女望月穿針,或是把小蜘蛛放在盒子內,次日查看,如果結網又圓又正,就算是做得巧了。女眷對于這些當然熱衷,哪怕外頭巷子里的文娛活動取消,但在府里照樣是幾個姐妹玩的開心。

金梁巷子的李府庭院里,彩樓結的很精致,府中女眷在那焚香列拜,瓦亭里的四個老儒則是沏著餅茶攀談,坐東的是李格非,旁邊分坐著晁補之、呂希哲以及剛回京的陳師道,這些蘇門子弟也是難得聚一起喝茶。

「哦?蘇師已至江淮,怎得都無有書信傳來?」

晁補之和李格非把目光看向陳師道,這位剛從彭城祭祖回來的老友所帶來的消息肯定要比他麼要準確。

陳師道搖頭嘆息,「蘇師已抱恙在榻,不願我等掛慮,所以就讓過兒不起書信,若不是我路經常州時听士人提及,怕如今也不得而知。」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這些人間常數他們也是看得開,不過心中的唏噓是難免的。

這時候,府里的家僕開始把各方文會上的詩詞文章呈上來,重點的幾份揀在最上面。

陳師道拿著手上這份看,忽然對呂希哲笑起來,「這闕礬樓的詞作大家不妨看看?」晁補之和李格非拿過去通閱了遍,也都笑了起來,幾乎不用去看署名就知道是何人所作。

「滎陽先生看來得去勸勸令徒了,如此年紀就已萌生退意,可是大為不妥~~」

……

……

此時礬樓大堂內,桌子底下已滿是果殼菜羹,梁楣間的乞巧燈籠開始流泄出殘滯的燭光,座上的賓客儒士吟詩弄詞、懷古傷今,把這七夕詞會氛圍烘托到一個頂點,不過每回到這個眾人齊夸的時候,總會有不同的聲音出來。

席間的目光齊刷刷地看過去。那個冠玉清俊的蔡家三少。

蔡絛面色平靜,「作詩用事要如禪家語,水中著鹽,飲水乃知鹽味,爾等詩詞百首如一首,卷初如卷終。大抵屑屑較量,屬句平勻,不免氣骨寒局,殊不知詩家當有情致,抑揚高下,使氣宏拔。快字凌紙。」

他的譏諷立馬激起了堂上一眾才子高士的斥責,「黃口豎子!」、「無禮狂生!」成了這些人最多的用詞。

台上的李師師把一切看在眼里。文人自古相輕,也不算稀奇,她推開琴案站起身來,「大家且听師師一言。」作為今晚詩會的主家,底下自然是會給她面子,所以在騷動一陣後就靜了下來。或者是希望從她嘴里找到可以落腳的台階。

「…所謂各花入個眼,牡丹尚不可舉世皆愛,又合乎詩文哉?」、「蔡郎君言語深刻雋永。能直言當前詩文弊病,實屬真才學……」

這一句真才學說的蔡絛多少有些心馳曳動,他忍不住揚起些下巴,看的旁邊那些被諷者瞪眼皺眉,不過最終台上還是迎來了轉折,「只是……」

「今日乃乞巧佳節,詩文皆是助興之舉,大家心愉之下聚一起說話,便是極好的樂趣,倘若一定要分出個三五九等,豈不是壞了這前來的初衷?」

她作為酒樓的形象,自然不會因為個人情感而偏幫,雖然她也確實倦了這些內容貧乏、又局促于遣詞列句的詩風。

底下這些人剛有了台階,就立馬把矛頭對向喝茶沉默的蔡絛。

「蔡郎君乃蔡老學士之後,常言道虎父無犬子,蔡學士既詩文著于四海,蔡郎君又豈會弱了去,如今恰逢佳節,不如蔡郎君也留副墨寶下來,以供我等後進瞻仰學習。

他們笑吟吟的,蔡絛的臉就黑了,眼下這等情況除非能寫出蘇東坡那等詩詞,不然肯定會被對方挑刺,他正猶豫間,身邊一同而來的謝十卻是站起身來與眾拱了手。

「蔡兄才倍于十,是故……為乞巧填詞這些小事豈可勞蔡兄貴墨,不妨就由謝某為佳節獻上一詞。」

二十七歲的他今年科舉再次落第,心灰意冷之下已打算回臨川歸隱,不過在這段最為失意的時期,蔡絛的出現對他幫助極大,兩人一道研討文學、談論國事,這讓他的精神比之往常好了不少,出于對好友的感激,所以此下就出面為他解圍。

蔡絛眼神報以謝意,而旁余人見詰難不成,悻悻下也就大度的喚上紙墨,旋即,謝十已書寫完成,堂堂然的一闕《鵲橋仙》躍于紙上,眾人圍觀上去,有人輕聲的誦,臉上的輕視也慢慢收了起來。

……

……

與此同時的李府庭院里,晁補之捻弄著胡須、抑揚頓挫的念,也是在感受內中的韻腳起承。

「月朧星淡,南飛烏鵲,暗數秋期天上。錦樓不到野人家,但門外、清流疊嶂。」

「一杯相屬,佳人何在,不見繞梁清唱。人間平底亦崎嶇,嘆銀漢、何曾風浪。」

「嗯……立意新穎,算是好詞。」

全篇以天上人間的對比來描繪人間不平,世路艱險,字里行間已有心灰意冷之心,可謂是極寫實之作,所以這些老頭不看署名就能篤定是呂希哲這高徒所作,此子屢次不第倒不是才學不佳,就是因為陳書過于剛直,入不得評審罷了。

說起這詩詞來,陳師道立馬就想起來李格非那寶貝女兒,當即一拍大腿,「差些就忘了,文叔,丫頭的事兒我可听人說了……」他義憤填膺的,「我說你急的什麼,即使是嫁人,怎的偏偏要選趙挺之那老東西做親家,你這不是存心要與我為難麼。」

旁邊晁補之亦是點頭,「我早說過了,不過也不能全怪于他,那丫頭自己也唐突了些,最後若不是一品齋那商戶攪局,恐怕如今我們也不會這麼心平氣和的坐下來喝茶。」

蘇門子弟與趙挺之不對付也不是一天兩天了,尤其是陳師道,他和趙挺之是連襟兄弟,所以出于撇清界限的考校,對趙挺之更是深惡痛絕。如果之前只是單方面的話,那年前的皮襖事件就讓他和趙挺之兩人完全決裂,所以才會對李格非將閨女嫁給死對頭的事表現如此憤慨。

他搬出這茬來,卻也免不了要被李格非笑兩句「凍死惡人骨」,不過笑歸笑,事情還是要解決的。他讓家奴喚這小女兒過來,可不想最後只有那丫鬟花細到得瓦亭前,低著頭。

李格非眉頭皺了起來,「安安那丫頭呢,怎得今兒乞巧也不出來。」

「小娘子……在房里做詩詞。」

「是嘛?」陳師道笑著擱下茶,「那丫頭不是不惜得作詞。還笑我們這些老頭是清貴閑人。」

晁補之也是跟著大笑,「那躲屋里做什麼。還不拿來與我們瞧瞧。」

小丫鬟在幾個老頭的目光下也只能將詞取了出來,「小娘子本是燒了的,不過奴婢覺得不好,就偷偷從檀爐里撿了出來,可惜……已經毀了幾處。」她把詞遞過去,幾個老頭將它撫平整。入眼、一紙的娟秀。

「草際鳴蟄,驚落……」這邊缺了兩個,「正人間。天上濃愁,雲階月地,關鎖…」缺了一個,「…重,縱浮槎來、浮槎去,不相逢。星橋鵲駕,經年才見,想離情、別恨……」這里被燒了一大塊,其後只有完整的一句,「甚霎兒晴,醍兒雨,醍兒風。」

詞句雖然殘缺,但極具個人風格,煉詞也很講究,看的這幾個大儒撫須頷首,不過同時,也都把疑慮的目光投給了李格非,李格非額頭上的皺紋瞬間是多了幾道,想想這女兒的經歷,不禁嘆了口氣。

「這孩子生母早逝,我這做爹的又忙于案牘,照料不足,于是養成她孤僻性子,不過年長些後就改善許多,本以為相安無事,可如今看來……怕是心事沉的更深了。」

在這些老頭眼里,少女一直聰穎而又活潑的,前次的一剪梅以為只是偶感兄長情事,可如今再得見這等愁詞,心里的想法自然就不會這麼簡單了。看來……還是瞞了他們很多啊。這幾個老頭有些感慨,一時沒了話。而這時拜列完乞巧的王氏過了來,看到桌上的殘詞。

「嗯?安安寫的?」她出身書香,自是能看出內中詞意,所以這眉頭就蹙的更深了。

「安安呢,讓她過來。」

「小娘子……小娘子。」花細更是不敢看她,「出…出去看戲了。」

「什麼?!」

這大晚上的,又是七夕,準不會有什麼好事。這些念頭在王氏腦海中長出來後,就像是決了堤的水,也顧不得余事,吩咐家僕備車起行。

「還不快說那丫頭往哪兒去了?」

「應…應該去了南通一巷的春台班,因為今晚是蘇郎君排那……」

「又是那姓蘇的!」王氏一聲怒斥出來,卻是拽住了李格非的袖子,「文叔,這回你也得跟我去,不能讓那姓蘇的再這般猖狂了。」

李格非也只能陪著她去,府邸門前,陳師道和晁補之兩人看著馬車行出金梁巷,眼珠子卻是轉的有些異樣。

「那,就此作別了。」

晁補之也是,拱手,「就此作別。」

這看在年逾花甲的呂希哲眼里,只能是搖頭而笑,他一把老骨頭了,可沒這精力去瞧小輩的新鮮,在家奴的扶持下上車,可是真個回府了。

……

這個時間點上,人頭攢動的州橋御街處,一輛馬車慢慢的停在了橋口處的涼飲攤頭前,車邊百姓布衣經過,也有扛著糖人草氈叫的走販叫賣過去。

少女揭開車簾,「怎麼停下……」她的問話在車頭摘下斗笠的那瞬間滯住了。

呃……

那張熟悉的臉沖她微笑起來,旁邊淡淡的七夕燈籠照過來,難得的溫暖。

……

「怎得穿成這樣。」

「有個朋友說我身邊多了些人,所以就注意些了。」,「是嘛……」

兩人在臨岸欄桿邊的一張小矮桌旁坐著,面對著面,這是這家涼飲攤子里離汴河最近的地兒,頭上楊柳枝在飄,輕悠悠的,比較僻靜,比不得對頭靠御街處的桌子熱鬧。那頭坐的多是出來歡聚的情侶,姑娘家握著摩合羅低頭含羞,對前的情郎則是夸夸著天上的星河,或是拿著燈謎要女伴來猜,神神秘秘的,燈籠光映上去的,也都是紅紅的笑臉。

少女舀著碗里的鹿梨漿,手肘抵在案面,周圍的一切似乎對她影響不大,她只是與蘇進說話。

「是嘛……」繼續在攪,低著頭。

蘇進面前的那碗涼飲則是一動未動,「有所想說的就說吧。」

「能不能停手。」她抬起頭來看他。

兩人目光隔著小矮桌對接上,女方篤定的眼神中含著一絲絲的柔弱,她盈盈的淚光,都是這七夕的燈籠折射出來的。

「事到如今,也不是我可以控制的。」

「你知不知道你在做什麼。」

「知道。」

「那你有沒有……為我考慮過。」

這倒是讓對面稍稍滯了下,「不會有事的。」

他這麼說,李清照也不再行勸,站起來,「看戲去了。」她前頭已經走遠了,蘇進結了賬後跟上,在上車前,她又停了下來,轉過身。

「就不再考慮一下?」

兩人身邊,熙熙攘攘的行人流動。

蘇進模上她側臉,見著少女眼圈泛紅,神色卻是平靜,「今年年關,帶你去見你婆婆。」

這話說的,少女紅著把臉別過去,很難說高興還是哀傷,「我姨娘不會同意的。」

「她會同意的。」

「嗯?」

「好了,去梨園吧,應該快要開場了。」

……

ps︰

一錯誤修正一下,蔡絛是蔡京季子,蔡京幾個兒子名字相近,一時疏忽記岔了,抱歉。還有,「絛」同「絛」,之前為了方便閱讀就用了簡體,不過看著總是不對味,還是改了回來。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和女鬼在北宋末年的日子最新章節 | 和女鬼在北宋末年的日子全文閱讀 | 和女鬼在北宋末年的日子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