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八章洛國太子
洛太子姜陽賓今年也正好二十歲,他是當今洛明帝第三子,母親常氏是洛國皇後,大理國國主承帝之女。雖非長子卻是嫡出,姜陽賓一出生便被立為太子,地位尊寵無比。皇帝寶座誰都想要,姜陽賓的兩個哥哥不甘心受制于弟,或明或暗爭斗不斷。
姜陽賓在母親的教誨下,少聰慧,事父母極孝,稍長,有賢名。少年姜陽賓文武雙修,溫文儒雅,禮賢下士,在他身邊,匯集著洛國的「四杰八俊」等青年才俊,不少大臣們都認為他是未來之明君。
此次大申入侵,短短時間內洛國兵敗數百里,折兵近十萬,舉朝震動。生死存亡關頭,朝**總算沒了求和的聲音,可是又開始了如何迎戰的爭吵。以兵部尚書為代表的一方認為大申兵強馬壯,勢不可擋,應速向大理求救,合兩國之力方能抗擊大申入侵;以丞相為代表的一方則認為大申來自北方,水土不服,且兵馬補給不足,南方多水多船,只要集合洛國的優勢兵力定能將大申兵馬阻擋擊潰,讓大申從此不敢小覤江東。
金殿上成為菜市場,你爭我吵互不相讓,太子姜陽賓慨然挺身而出,提出重新啟用老將陳橫沖,自己親任監軍,率舉國之兵七十萬,于穎川、濟水一帶阻擊南下之敵,至于要不要向大理求救,視戰況而定。
爭吵嘎然而止,面對滅國威脅,洛國君臣此次爆發出少有的行動力,很快兵馬糧草在穎川、濟水一帶到位,陳橫沖依托地勢,築起高壘嚴加防守,呂重山三十萬大軍與洛國重兵在此相遇。呂重山派兵挑戰,陳橫沖堅守不出,任憑申兵極盡辱罵依舊龜縮不出。
呂重山無奈下令進攻,雙方展開攻守戰,洛國兵馬雖然稍弱,但依托深壁高壘,讓申兵毫無寸進,幾次交鋒下來反而損兵折將。呂重山見強攻不下,只得下令在洛國兵馬對面構建大營休整,一面向景帝說明情況,要求援兵。申國兵馬停止進攻,讓疲憊不堪的洛兵得以喘息,但誰都知道這是黎明前的寂靜,隨著大申援兵的到來,更為劇烈的廝殺就要展開。
姜陽賓身為太子,在軍中披堅持銳,每晚隨同大帥巡視大營,對將士們噓寒問暖;每有交戰,身先士卒,不避鋒鏑,必然親臨前線,與將士同仇敵愾,抗擊申兵,極大地鼓舞了洛國將士的士氣,無形中盡得軍心。
這位年輕的洛國太子面白如玉,臉帶淺笑,莊重而親和,看上去沉穩老健,沒有少年人的浮躁,連r 征戰讓他俊朗的臉龐略顯消瘦,越發襯得雙目炯炯有神,英姿勃發。此刻,姜陽賓側坐在帥案旁,傾听大帥與眾將討論軍情。
申兵進攻受措讓洛軍軍心大振,有人提議向大申營盤發起反進攻,一舉擊潰申軍。陳橫沖年近七旬,須發雪白,如雪的蠶眉下雙目微閉,橫了一眼那個大放厥詞的將領,頓時如同一道厲閃劃過,那將官頓時悄沒了聲息。
見眾人不再作聲,陳橫沖咳嗽一聲,蒼老的聲音在大帳內響起,震得大帳內嗡嗡作響,「眾位將軍的心思是好的,不過大家不要忘記,我軍善守申軍善攻,兩國交戰豈能以己之短迎敵之長。」
帥帳內一陣嗡響,不少將官並不服務,陳橫沖瞪了一眼,罵道︰「你們當中有不少人曾敗在呂雨康手下,誰自問是他的對手,老夫今r 就派他前去撅戰?」帳內一靜,呂雨康當r r 奪三關的神勇有不少人親歷,對于呂雨康的那條神出鬼沒的烏戈槍記憶深刻,不覺氣沮。
姜陽賓見帳內士氣低落,笑著開口道︰「那呂雨康厲害,帳中諸君雖不是那廝的敵手,但我洛國熱血男兒並不懼他,正如老帥所言,逢強智取,這段時間,那呂氏父子還不是在我軍陣前難有寸近。」一席話說得帳內歡聲頓起,連陳橫沖也點頭稱是,暗加贊許。
姜陽賓話風一轉,接著道︰「我听聞大申皇帝親封那呂雨康為‘平南第一猛’,想來他是大申軍中武藝最高的人了。告訴大家一個好消息,陳帥r 前收到長子陳明軍的信,再有一月便能下山效力,屆時定讓呂雨康見識見識我洛國英雄的厲害。」
大帳內氣氛熱烈起來,陳明軍,老帥陳橫沖長子,自幼學藝上清觀虛雲道長門下,二十歲學成下山投軍,戰功卓著,原是被呂雨康所奪重城新陽城大帥,因一年前感覺突破在即,辭去大帥之職,入上清觀閉關。
陳明軍的大名在洛國可謂家喻戶曉,這是洛國中流砥柱般的人物,他的即將到來,就像給洛營打了針強心針,大家覺得心氣十足,信心百倍。姜陽賓見成功調動起將士的信心,再添一把火道︰「陳將軍到來,必將改變我軍被動的局面,屆時我洛軍上下一齊用心,必能擊潰申軍,讓其從此不敢再言南下。我請諸位將軍這段時間加意巡防,待擊退申兵,我一定向父皇啟奏為諸位將軍請功,從重封賞。」
帳中一陣雀躍,群情激奮,士氣高昂,陳橫沖又將近期的任務、應注意的事項一一下達,眾將散去。
見眾人離開,陳橫沖的臉s y n沉下來,手撫銀須開口道︰「太子殿下,戰局不容樂觀。前段時間申軍剛剛南下,急速行軍,許多輜重物資都跟不上。據探馬來報,目前申軍一面休整等待援兵,一面派人伐木造攻城器械,一旦申國援兵到來,恐怕我軍將面臨一場血戰。」
姜陽賓被陳橫沖一說,臉s 也沉重起來,兩人默然良久,姜陽賓問道︰「陳帥,該當如何應對?」
「我軍羸弱,不是申軍的對手,靠著太子您鼓舞士氣,依托這深溝壁壘才能保持相持局面,一旦申軍將攻城器械準備妥當,再加上新增援兵,我軍就算人數佔多怕也難敵。老夫有一計,目前我軍七十萬大軍集于一地,拓展不開,不如分出二十萬兵馬進駐二十里外的川台崗,形成夾擊呼應之勢。如若申軍不理會,我軍便能左右呼應,互相照應;如若申軍分兵抵抗,則其兵力越薄,對我軍的壓力也就減輕不少。」陳橫沖手指地圖指點著地形給太子講解。
太子姜陽賓心中忖算著陳橫沖的計策,問道︰「我軍缺乏良將,無人能率這分兵,如果一時被申軍輕易擊破,反為不美。」
陳橫沖微微一笑,道︰「太子殿下,我兒已經下山,估計再有五六r 就能入營,屆時就讓我兒帶兵駐扎川台崗,不知太子意下如何?」
「陳少帥已經下山了」,姜陽賓一陣欣喜,嗔怪地道︰「老將軍,你怎麼不早說,剛才眾將在此,此消息可當十萬援兵。」
「殿下過獎了,犬子听聞前線吃緊,提前出關,老夫不在眾將面前提及,是怕走漏風聲被申軍探知,在這幾r 加緊攻寨。再有,我意讓明軍獨領一軍,申軍如不知底細,必然派人前去攻打,到時明軍可讓申軍吃一敗仗,以振軍心。」陳橫沖老謀深算,將心中籌劃一一道出。
姜陽賓連連點頭,陳橫沖繼續道︰「我兒若能分申軍一半兵力,老夫自信這大寨便能穩如泰山,不過,我國要想戰勝申軍,將其驅逐出境,必要向大理求救,合兩國之力方能將申兵擊潰,老臣懇請太子向我皇上書,救兵于大理。」
姜陽賓默然,申軍剛入寇洛國,姜陽賓就向父皇建議過向大理求救,可是他的兩個哥哥怕大理的兵馬一來,自己的勢力更大,聯合丞相竭力反對,父皇耳軟,不知听誰的好。如今前線已經能擋住申國的攻勢,向大理求救兵更是千難萬難了。
突然,大帳外響起急促地馬蹄聲,姜陽賓和陳橫沖都是一怔,帥帳之前禁止騎馬,什麼人這麼大膽,難道出了什麼大事。正遲疑間,外面一陣喧嘩,帥帳一挑,一名內侍手托聖旨急沖沖而入,北面而立。
太子和陳橫沖對視一眼,急忙跪倒听旨,只听那內侍尖聲念道︰「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宣太子急速回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