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遇春目送三人遠去,心中不勝悵然,忽听劉伯溫小聲道︰「遇春兄弟,如今你獨自一人不知有何打算,若是不嫌棄老朽嘮叨,老朽有一句話不妨當講不當講!「
常遇春道︰「劉先生客氣了,先生有話不妨直說,常遇春領教便是!「
劉伯溫點了點頭,心道︰「好一個豪爽的漢子!」想了想道︰「如今天下大亂,似你這般英雄人物,外甥打燈籠難找,若是不嫌棄老朽官職卑微,不妨追隨我左右,做一個朝廷小吏,日後你行走大元天下,揚眉吐氣,誰敢小視了你,官職雖小,但好過你這般四處游蕩,荒廢了大好的光陰!「
朝廷官員這是多少人夢寐以求的事情,元朝將所統治的老百姓分四等,南人更是四等人之中的最下等人,平日里走到哪里都被人欺負,但若是有了一官半職,揚眉吐氣不在話下,更讓人欣喜的還是不受韃子欺辱,常遇春萬萬料不到劉伯溫一介書生竟然會看中了自己,這對尋常人來說,是莫大的機緣,豈料常遇春朗聲道︰「先生好意,常遇春心領了,不過常某答應了小兄弟,此去應天投奔朱重八,一展生平所學!大丈夫豈能言而無信?先生的美意,常某只能感激,除此之外別無他法。「
「朱重八?「劉伯溫黏著胡須喃喃的念了聲這個名字,這個名字他倒是听說過,知道此人原本不過是個小乞丐,加入了紅巾軍後,很快得到郭子興的賞識,做了紅巾軍的一個小小的頭目,這些年很是有些動靜,听說前些日子就在反元首領張士誠進攻江南元軍之時,此人看準了機會,親自統率水陸大軍,第三次進攻集慶。在第三天,攻破城外的陳兆先軍營,其部三萬六千人歸降了此人。但是,此人看出降軍心存疑慮,軍心不定。于是此人就從降軍中挑選了五百名勇士當親軍,在夜里守衛,而自己身邊,只留有親兵統領馮國用一人。
第二天,降軍知道此事,都十分感動,疑慮全消,甘願跟隨此人打天下。于是,戰事,進行得十分順利,不到十天,此人便攻下集慶。這一戰使朱重八這個名字聞名天下。便是這一戰,劉伯溫才對此人有些了刮目相看,攻打集慶這一戰,除了講究天時地利人和之外,還需講究主帥的素質,此人知人善用,運籌帷幄這一點並非普通人所能比擬的,能在短短數日里讓敵軍心悅臣服的跟隨此人奪取集慶,可見此人也非池中之物。今日劉伯溫連番數次听到「朱重八「這個名字,不由得有些好奇,但見常遇春心遂此人,又奉勸了幾句,無奈常遇春心意已決,劉伯溫見他如此堅決,不由得嘆了聲道︰」既如此,老夫也不做挽留,還望你此去一路順利!「
常遇春道︰「劉先生你于常某有活命大恩,原本你有所要求,常某也不能不從,不過常某是一個明是非的人,心中有一句話,不知當講不當講!「
劉伯溫道︰「遇春兄只管講來便是!「
常遇春點了點頭,道︰「實不相瞞,韃子自入住中原來,便不將我們漢人當人,只顧屠殺與殘酷迫害,日復一日的壓榨,早以讓無辜的老百姓再也無法生活下去了,事到如今百年已過,天下大亂,元王朝岌岌可危,劉先生滿月復才學,何不干脆不做了這亂朝廷的鳥官,在此亂世尋得一位救世的明主,一展生平所學,立綱陳紀,救濟斯民。他日驅逐胡虜,恢復中華,先生也無愧生我養我的父母啊?」常遇春性子直爽,心中想到了什麼,便說了出來,劉伯溫听到了這一番話,當真是猶如當頭棒喝,心想︰「這漢子的話也說得不錯,這大元岌岌可危,當權者不知救濟百姓,終日貪婪昏憒、醉生夢死;似這般朝廷有何作為,不如棄了這小小的縣丞,如這漢子所言,當此亂世尋一明主一展生平所學呢?豈不是快哉?」他前半生出仕就抱定要用自己的全部的才華和忠誠,去干—番大事業。上天對他不薄,在他二十三歲那年,讓他一舉一舉考中進士,朝廷且讓他做了一個小小的縣丞,雖然是個輔佐縣令的小官。他並沒有因為位卑職微而敷衍塞責,他勤于職守,執法嚴明,很快就做出了政績。但很快他發現一些豪紳地主勾結貪官污吏,無法無天,騙人錢財,奪人妻女,殺人害命無惡不作。這一切一切的都讓他有些無能為力之感,故而在義憤之下,辭去了官職,在家閑置,如今三年已過,朝廷這才授予他西高安縣丞,但這小小的一個縣丞,卻遭受不少的非議,這讓義憤之余,又有些無奈!
常遇春見劉伯溫臉上陰晴不定,也不知他想什麼,繼續道︰「劉先生舍不得這官職,這個明白的,自來誰有好好的官不去做,去做賊呢,劉先生是讀書人,如何能放著朝廷給的官不做,去做一江湖流寇呢?不過如今的大元只怕也沒多少好日子可以過了,常某奉勸先生早作準備,末將一番忠義和才學白白浪費了在這殘暴無道的韃子身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晚的第三更了,求絕世唐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