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霍拉布倫會戰這場激烈的血戰中,我們死傷將近3萬7千余人,其中步兵3萬余人,西翼損失最慘重,佔了總數差不多一半,有1萬3千多人這樣。爭奪沼澤的地帶,死傷也非常多,那里的帝國步兵和騎兵總共陣亡將近6千多人。死傷的騎兵6千余人,後期的騎兵大沖鋒,雖然殺傷力很大,但對騎兵造成的傷害也很多,包括軍團長在內的中高級將領陣亡24名,中低級軍官數目也很多,在78人之間,火炮損毀數量高達135門。
法軍損失近五萬人,騎兵損失差不多1萬余人,步兵死傷3萬2千余人,被俘的人數有7千余人,有名有姓的貴族將官犧牲了47人,被俘70余人,法軍火炮損毀將近300門。
某種意義上,我們跟法國人的戰損比是一比一,但考慮到旺多姆公爵是倉皇撤退,傷員會漸漸跟不上行軍的速度,他們的死傷會更多一些。總的來說,霍拉布倫會戰的結果算是相對令人滿意。只是,這樣巨大數目的傷亡,這在這個時代也是有點恐怖啊。
在這個排槍時代,兩軍各自投入兵力過萬,對放火槍一天,消耗子彈和火藥高達數萬金銀,最後戰果卻是死傷不過千人的戰果比比皆是。
排槍戰爭的最精華的時代,法國大革命戰爭的瓦爾密戰役,法軍投入將近五萬人,奧地利、普魯士、法國王室投入兵力將近四萬人,雙方在凡爾登放炮放槍一日。除了制造無數二氧化碳污染環境之外,唯一地附帶品就是法軍死傷不到四百人,反法同盟的軍隊死傷不到兩百。然後法國人宣稱己方大勝。反法同盟也表示我們打退了法國人雲雲。
洛迪戰役,雙方投入將近三萬人的軍隊,奧軍死傷兩千便大敗,法軍死傷五百多人。
卡斯奇里恩戰役,法國人與奧地利人兩邊投入將近十萬人,法軍死傷不過2000人,奧軍死傷3000人。奧軍大敗…
算了,我都不想提起那些蛋疼的回憶了,這樣只會讓我自己感受有挫敗感。憑什麼別人只殺傷個千把人就贏了,而我就必須得不斷地投入再投入….
不過有一點必須要說的是,到了拿破侖戰爭後期,雙方的傷亡率就上來了。比如最精彩和著名的三皇之戰。法軍以一比三的戰損率完爆反法同盟,在這之後是法軍的各種巔峰狀態地暴打普魯士和奧地利,幾乎每一場戰役多事自傷不到一萬,把敵軍打出超過兩倍于己的傷害,再後面就是拿破侖打不動了,雙方的戰斗很多時候都保持在一比一這個水平,往往無法達成殺傷敵人有生力量的目的。
像萊比錫,雙方總共投入五十萬人進行大決戰。法軍死傷三萬多,反法同盟死傷五萬多人。要不是後面俘虜了三萬多人,反法同盟的只能說是又吃了一個大虧。而在這之前,法軍連續進行了呂岑會戰、包岑會戰,這兩場會戰都是反法同盟退出戰場,看似法軍獲取了勝利,但實際上法軍根本沒能對敵軍造成嚴重的創傷,只是一次又一次地消耗戰,玩著你捅我一刀,我捅你一下的對捅,以至于到了萊比錫會戰,反法同盟的軍力是法國人的兩倍,哪怕被法國人打得傷亡巨大,但他們在兵力有巨大的優勢,不怕拿破侖殺。
相比萊比錫,如今的情況是那麼似曾相識,我們兵力比法國人多,雙方的死傷差不多,甚至我們的死傷比法國人多一點,但法國人就不到十萬人,死傷了將近三萬多人,他們頂不住了,我們還行,因為我們要比正面參戰的法軍多出好幾萬人。硬是用士兵的數量優勢把法軍的戰術優勢給頂了下來。
戰後,我們還能夠動用的軍隊還有騎兵兩萬,步兵七萬余人,火炮400多門,總數九萬多人,旺多姆公爵的法軍估計數目在五萬人以下,考慮到盧森堡公爵被圍困,以及法軍針對斯維亞托斯防線出現了極大的紕漏,眼下正是我們聚殲殘余法軍的大好時機。要知道,法軍在德意志地區可是有著將近二十萬人,旺多姆公爵那邊只是十萬,盧森堡公爵也就是兩萬,經過戰斗,盧森堡公爵最多也就是一萬五千多人,那就意味著,我們還有八萬人可以吞掉,而這八萬人是四散在薩克森到波西米亞山地里的軍隊!
竟然打完這場戰斗,我這個所謂的軍神又從天而降了,然後亞歷山大在戰後的勝利宣言那里又把一半的功勞推到我頭上。是我把法軍十萬大軍「全線潰敗」,他哪只眼楮看到法軍全線潰敗了,人家撤退的時候,明明還是保持秩序的好不,不過士兵們可不知道。得了,我這「戰神」的名頭搞得我自己都臉紅,我估計是有史以來最有水分的戰神了。
馬不停蹄地向斯維亞托斯那邊的方面軍派去信使,為了防止旺多姆公爵殺個回馬槍,我們調轉槍頭準備向盧森堡公爵開槍,不過令人意外的是盧森堡公爵居然趁夜向維也納退去了。我們得出了一個結論,盧森堡公爵似乎這是要去把維也納給清理干淨。經過極其艱難地抉擇,我們還是仍由盧森堡公爵撤退好了,因為維也納不是第一次被洗劫了,再被洗劫一次,能夠搶出來的並不足以跟眼下逐漸被我們包圍的八萬法軍相提並論。或許盧森堡公爵這是要用維也納的財富促使我們的包圍網變得脆弱起來。
不過,能夠把維也納掌握在手里,以後跟奧地利人談判還是很有分量的,在布拉迪拉斯提瓦的駐軍可以為我們佔領那座城市。我便派人去把他們調動起來,然後我跟亞歷山大兵分兩路,一路從霍拉布倫向北移動,一路向西,然後向北,而這時呢,就希望斯維亞托斯一部能夠動起來,把法軍切割包圍,把一部分法軍釘死在波希米亞山地,另一部分則在薩克森山地之間。與此同時,我也向奧地利人發出了消息,總體大意便是,法國佬被我們打得抱頭鼠竄,想要痛打落水狗的,快來!
整整二十五萬大軍在德意志中部山地移動、調動,再加上奧地利人的軍隊,可以說,八萬法軍是插翅難飛了。
1726年1月,奧斯特里茨戰役爆發,呵呵呵,指揮官菲列特利亞,奧皇親臨戰場,法軍指揮官,算了。我不說了,反正又不是拿破侖戰爭里的三皇之戰,至于為嘛會在這個地方開戰,我只能說,這個地方實在是一條交通線啊,走投無路的法軍居然沒往西走,反而向東移動,于是被普魯士人跟奧軍咬上,六萬人暴打一萬七千落水狗,奧皇表示感覺好棒,于是親自命名為雙皇之戰。
哪雙黃?
我也不曉得,大概是為了報復太陽王而起的名字吧,不過管他呢。
1726年1月下旬,雷根斯堡戰役爆發,雙方的指揮官,其中一個當然是亞歷山大,另外一個,算了,我不提那個悲劇了,總之亞歷山大率領大軍五萬匯合斯維亞托斯部隊暴打法軍三萬,法軍戰敗,統帥被俘虜,部分法軍逃出戰場。
1726年2月上旬,耶拿戰役爆發,參戰的是普魯士和奧軍以及兩支帝**團,敵人是老朋友,法軍將領維勒魯瓦公爵,我方軍隊四萬,法軍兩萬,法軍戰敗,雙方均傷亡四五千多人左右,結局是法軍退出戰場。
兩個月過去,以霍拉布倫會戰為開端長達兩個月的作戰結果是不錯的,在付出巨大的傷亡之後,我們總算是重創了法軍,並且收復了諸如維也納這一系列的城市。
然後在3月8號這個不祥的日子,我們在紐倫堡與其他幾支方面軍匯合。(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