輪回之帝國的歷史 第三十一章 猜測(三)

作者 ︰ 西南北無家

張世杰听了東的問話,停頓了一下腳步,然後又接著向前走去,他的步伐變得很慢。

「陛下,張弘範是北兵漢軍元帥張柔的第九子。張柔本身武藝高強,j ng通兵法,喜好讀書。受他的影響,張弘範從小就習文練武,讀兵書戰策。同時張柔為了培養他的子孫,還特請了北方大儒郝經來教導他的孩子,因此張弘範是一個j ng通文武的將才。」張世杰的話語很低沉,帝國皇帝的詢問是不是勾起了他很多痛苦的回憶?

東笑了笑︰「哦,少傅您和他比如何呢?」

張世杰嘆了口氣︰「臣實不如他。」

東沒有猶豫︰「少傅不必過謙,老師曾教導過朕,尺有所短,寸有所長,朕不以為少傅會輸給這個張弘範。」

張世杰的身子躬了一下︰「臣謝陛下的信任。」沉默了一會,他接著說道︰「陛下可能有所不知,臣之所以知道這些,是因為臣在北地時,就曾在張柔手下為兵。」

說完他看了看帝國的小皇帝,但他的陛下並沒有顯出一點點驚奇的神s ,這讓他心中有點疑惑不解。帝國的陛下拉著他的手,繼續向前走去,邊走邊說到︰「哦,老師曾和我講過,說少傅您來自北邊。這也沒有什麼啊,朕听很多大臣說北方很亂。少傅,哪你怎麼會到南邊來呢?」

「陛下,臣的父親曾在蔡州之戰中被孟珙將軍所救。」張世杰的聲音響起。東心中一震,他終于明白了。

讓我們先回頭簡略地看一下四十多年前那段有些詭異的歷史。

公元1231年九月,蒙古大汗元太宗窩闊台決心滅金。為此,蒙古軍兵分三路,窩闊台親率中路軍,攻金的河中府、洛陽一線;另一路蒙古軍攻濟南;他的弟弟、成吉思汗的幼子拖雷率右路軍由寶雞南下,借道宋境,沿漢水出唐州、鄧州迂回包抄;三路大軍準備會師汴京。

第二年的正月,窩闊台的大軍佔領鄭州,進逼汴京開封。史載︰蒙古游騎至汴京,金完顏哈達、伊喇布哈自鄧州率步騎十五萬赴援。……進至鈞州沙河,蒙古兵不戰而退。金軍方盤營,蒙古兵復來襲。金軍不得休息、食飲,且行且戰,至黃榆店,距鈞州三十五里。丁酉,大雪三立,金尺僵立,刀槊凍不能舉。拖雷以其眾沖出,蒙古兵自北渡者畢集,前後以大樹塞道。楊沃衍奪路而前,金軍遂次三峰山,軍士有不食至三r 者。蒙古兵與河北兵合,四面圍之,熾薪燔肉,更迭休息,乘金困憊,開鈞州路縱之走,而以生兵夾擊之。金軍潰,聲如崩山,……金之健將銳卒俱盡,自是不可復振矣。

這就是蒙元滅金過程中著名的三峰山之戰,它徹底改變了天下形勢。經此一戰,金軍不僅j ng銳盡失,還損失了完顏哈達、伊喇布哈兩位主帥和完顏陳和尚等主要的將領。至此,金朝已經是搖搖y 墜,離覆滅不遠了。

三月,蒙古軍克洛陽,金哀宗棄汴京,經歸德逃往蔡州。

八月,宋蒙達成共同滅金的協議。有人責怪南宋不懂唇亡齒寒的道理,但歷史的記錄是,就在金已經不行的情況下,它竟然還在向宋開戰,幻想通過奪得宋的土地以苟延殘喘。反過來我們更應該問的是,為什麼別人總是以為宋人懦弱呢?

九月,蒙軍進圍蔡州城。

十月,南宋以名將孟珙為主帥,率軍二萬,運糧三十萬石,履約與蒙古軍合攻蔡州。十一月宋軍抵達蔡州城南,孟珙與蒙將塔齊爾約定了雙方的圍城地界,約定互不侵犯,同時相互配合攻城。金軍頑強守城三個月,終因械盡糧絕,難以支撐。

公元1234年正月,蒙古軍攻破西城、宋軍破南門,金哀宗見大勢已去,傳位于末帝完顏承麟後自縊身亡。殘余金軍數r 後或戰死,或自殺殉國,無一投降,完顏承麟也被亂軍所殺。這個自1115年完顏阿骨打建國的大金朝,歷經119年的歷史,至此終于滅亡。

但是,我們敘述這段歷史,是因為在金滅亡的蔡州之戰中,還發生了一件與後來、甚至現在的東自己,都有很大關系的事情。

元史載︰太宗(窩闊台)五年(1233年)十一月,……(蔡)州恃柴潭為阻。宋孟珙以兵來會,決其南,潭水涸。金人懼,開門死戰,(張)柔中流矢如蝟,為金人所獲。珙麾兵救之,挾柔出。

《續資治通鑒》載︰冬,十月,孟珙、江海帥師二萬,運米三十萬石,赴蒙古之約。……珙與塔齊爾約,南、北軍毋相犯。塔齊爾遣張柔帥j ng兵五千薄城,金人鉤二卒以去。柔中流矢如蝟,珙麾先鋒救之,挾柔以出。

我們看到,無論如何,在這場慘烈的攻城戰中,是宋人救了張柔。但是,僅僅兩年後,元太宗七年,「(張柔)從皇子闊出伐宋,拔棗陽。又從大帥太赤攻徐、邳、檣其外城。宋守將出戰,諸軍悉力拒之。柔繞出敵背擊之。敵潰走,溺死者甚眾。又與史天澤邀南海潰走者,盡戮之。後從大帥察罕出許州,略淮東、分戍許、鄭兩州而還。」

如果你對張柔的翻臉無情還有點吃驚的話,那麼四十六年後,正是這個當年被宋人所救的張柔兒子張弘範,最後覆滅南宋于?山,並在?山石碑上刻下「鎮國大將軍張弘範滅宋于此」的字樣。

歷史是不是開了個更大的玩笑?

也許我們可以解釋,張柔所為是哪個時代很多大家族的做法,為了家族的生存和利益,依附于強者,不得不為之,也許我們不該在哪個時代用所謂民族大義來要求他。但我們的先人絕不是只有這一種想法。

「臣小的時候,臣父就告知臣,當年在蔡州城下,他身負重傷,是宋人把他搶了回來,他才揀了一條命。而且當時,軍中已缺糧,是宋人送來的糧食救了急。」張世杰的語調很低沉,他是不是在想那場慘烈的攻城之戰,五千j ng銳,那里面多少同鄉族人,活著回來的又有幾人呢?

「臣父告戒臣,以後不要和宋人打仗,因為臣家欠南人的情。待臣長大後,雖在北兵軍中,但不願意和宋人廝殺,並因此違反了軍紀,在北邊待不下去了,所以跑到南方來了。」張世杰低沉的聲音里有些噓唏。

听了張世杰的話,東沒有絲毫的懷疑。因為即使是在哪個不講民族大義的時代,我們的先人們也還是有「義」的,那就是有時候讓人熱血沸騰的「義氣」二字,您能否認嗎?何況他找不出張世杰和宋人有仇的理由。

「陛下,臣來自北方,朝中大臣曾懷疑過臣,但臣決不會背叛朝廷。元人殺人,婦孺老幼一概不放過,手段殘忍,畜生不如。」張世杰的眼中露出痛恨的神s 。

張世杰說的沒錯,朝廷一直都不信任他,臨安危機之時,「征諸將勤王,多不至,惟郢州守將張世杰率兵入衛,復饒州。陳宜中疑世杰歸自元,易其所部軍。」但我不會這麼做。

東轉過頭來,以一種堅定地語氣說道︰「少傅,朕相信你。因為你不僅僅是朕的少傅,而且更重要的是,你是漢人。」

他停下腳步,望著遠方接著說到︰「少傅,朕一直在想,為什麼我們這麼多人打不過北兵?恐怕還是我們漢人不團結,我們自己有問題吧?」他的話語使張世杰全身大震。

兄弟我也該給這個時代摻點東西了。

我知道張弘範率領的水師實際上主要還是漢人組成,我也知道後世的人們給他們起了一個名詞,那叫「偽軍」。我還知道蒙古人實際的兵馬不過就十萬多點,他們整個的人口也不過就一百萬,他們根本沒有能力征服這塊土地。在這場民族的悲劇中,更多的是我們自己打敗自己,就像後世的滿清和r 本人一樣。

東不想再問下去了,他知道也許張世杰還有些東西沒說,他是如何逃到南邊來的呢?這個過程中又發生了哪些事?但是,不用了,因為已經夠了。

他看向張世杰︰「少傅,朕要感謝你,因為你為朝廷贏得了時機。只要我們擊敗張弘範,至少將來在海上,我們將不會再有威脅,那麼長的海岸,我們想打哪就打哪,北兵做不到處處防御,到時,大海將任我們往來。因此,此次大戰,我們要做到的,就一件事,」他停了一下,慢慢地吐出兩字︰「立威。」

那一剎那間,東的眼神是如此的發亮,他第一次給張世杰留下了神秘莫測的感覺。

宋景炎三年十月下旬,從瓊州趕來的、由二十余艘船只組成的補給船隊到達了?山,這將是帝國給予張世杰的最後補給,只是這些船只多數僅有半載。

而在此期間,已經到達瓊州海峽邊的元軍阿里海涯部,嘗試著做了幾次登船渡海,但面對前來的宋水師,他又縮了回去,雙方就這樣在海峽兩邊一直對峙。

十一月,李恆帥大軍出梅嶺關隘,其前鋒在清遠與少量宋軍剛一接觸,宋軍即四散而去,他很快就重新佔領廣州,一如歷史,在那里等待張弘範的到來。只是當他進入廣州城不久,城外好幾個地方就有信鴿飛了出去。

十二月,張弘範帥舟師到達福建沿海,與在哪里集結待命的蒲壽庚船隊會合,水陸兩路同時進發,沿海岸線向南攻擊前進,尋找張世杰所部。當他的水師進入ch o陽港時,他遇到了奉唆都之命佔據ch o陽的陳家五虎陳懿。在探知張世杰所在,稍做休整後,他以陳懿的船隊為先導,向?山進發。

西南︰至此,我們已經基本上猜測完很多事情了,其實這個時候?山之戰已經不復雜了,當然,還是會有些區別的。哈哈,但願不會使大家失望。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輪回之帝國的歷史最新章節 | 輪回之帝國的歷史全文閱讀 | 輪回之帝國的歷史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