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234年,宋蒙共同滅金的蔡州之戰後,蒙古軍北返,而孟珙也率軍南歸,獻金哀宗的遺骨和眾多戰利品于朝廷。帝國上下為一洗靖康之恥而欣喜若狂,朝中更是舉行了一系列的歡慶活動。
雖然在宋蒙聯手滅金時,蒙古方面有「(窩闊台)帝許以成功之後,歸宋河南地。」但實際上這是個口頭協定,對雙方的分界線並沒有具體的規定,因此,在蒙古軍北撤後河南成了無人佔領區。
此時帝國的理宗皇帝已經並不滿足所謂的河南之地,他更想要的是帝國的故都「三京」東京開封府,西京河南府(洛陽)和南京應天府(商丘)。這從金亡之後短短三個月時間里,他接連三次派大員到河南境內的北宋八陵「省謁」,就可看出其迫不及待的心情。
在這同時,帝國的兩淮制置使趙範和淮東制置使趙葵兩兄弟提出了「踞關守河」的建議,「時趙範、趙葵y 乘時撫定中原,建守河、據關、收復三京之議,朝臣多以為未可,獨鄭清之力主其說。」即趁此機會收復包括三京在內的中原故土,西守潼關、北依黃河與蒙古對峙。支持他們這一建議的鄭清之,是他們的老師,剛剛代替史彌遠出任相位。
但反對這個主張的人也不少,他們是主持滅金之戰的史彌遠的佷子兵部尚書史嵩之,參知政事喬行簡、剛得理宗重用的真德秀、樞密副都承吳淵、淮西總領吳潛等等。
淮西運判杜杲也上書言曰︰「臣備員邊郡,切見沿淮旱蝗連歲,加以調發無度,輦運不時,生聚蕭條,難任征發。中原板蕩,多年不耕,無糧可因。千里饋運,士不宿飽。若虛內以事外,移南以實北,月復心之地,豈不可慮?」
淮西總領吳潛,亦論「用兵復河南,不可輕易。以金人既滅,與蒙古為鄰,法當以和為形,以守為實,以戰為應。自荊襄首納空城,合兵攻蔡,兵事一開,調度浸廣,百姓狼狽,死者枕籍,得城不過荊榛之區,獲俘不過暖昧之骨,而吾之內地,荼毒已甚。近聞有進恢復之畫者,可謂俊杰。然取之若易,守之實難,征行之具,何所取資?」他還覺得不夠,更有「自潼關至清河三千余里,須用十五萬兵,又須百戰堅韌如金人,乃可持久歲月」。
總之,反對者認為︰河南之地在金蒙的交戰中遭到巨大破壞,一旦宋軍進入無法從當地得到補給,己方千里迢迢提供的補給難以滿足大軍的需要;其次,帝國的軍隊並無能力在漫長的黃河防線上進行防御;另外就是,蒙古人很可能以此為借口正式向南宋宣戰。
前兩個理由肯定是有道理的,拿下河南之地不難,如何防守才是關鍵所在。但第三點就想當然了,因為蒙古軍要想南下還能找不到借口?文字的東西都到時可以撕毀,口頭上的就更沒有用。
盡管反對者眾多,但理宗皇帝這時早有已存有奪回祖宗基業的大志,因此在他的主導下,收復三京的計劃最終執行。
但問題的實質在于,無論是贊成收復河南三京的大臣、還是反對者,都並不完全是從帝國整體戰略目的來考慮問題的,整個行動的實施過程中攙雜了太多的團體、個人的利益。這為帝國的軍隊最終在收復三京行動中遭受慘重的損失埋下了伏筆。
端平元年六月中旬,時任帝國廬州知州的全子才率淮西兵萬余人出發,他們沿途收復的都是被蒙古人洗劫一空的空城,所見到的是「茂草長林,白骨相望」。而他們七月上旬進入汴梁時,這個曾經在「清明上河圖」中所描繪、當時世界第一大城市的東京汴梁,已經變成了只有六七百守軍、千余戶人家和遍地「荊棘遺骸」之所。
但就在這個時候,襄陽方面的史嵩之卻遲遲不供應糧餉,導致全子才無法向洛陽進軍。半個月後,趙葵率兵五萬由泗州抵達汴梁與全子才會合。史載︰葵謂子才曰︰「我輩始謀據關守河,今已抵汴半月,不急攻洛陽、潼關,何待耶?」子才以糧餉未集對。
趙葵急于收復洛陽,命令徐敏子率一萬三千人先行,楊誼率一萬五千人為接應,開赴洛陽,兩軍各能帶的只有五天的口糧。而到了洛陽後,他們才發現在蒙古人的洗劫下,洛陽竟然也是一座空城,「徐敏子啟行,遣和州寧淮軍正將張迪以二百人趣洛陽。迪至城下,城中寂然無應者,至晚,有民庶三百餘家登城投降,迪與敏子遂帥眾入城。」
此時宋軍已斷糧︰時汴堤決,水潦泛溢,糧運不繼,所復州郡皆空城,無兵食可因。敏子入洛之明r ,軍食已竭,乃采蒿和面作餅而食之。
緊接著,楊誼部又在城東遭蒙古軍的伏擊,幾乎全軍覆沒。「楊誼至洛東三十里,方散坐蓐食,蒙古塔齊爾前鋒將劉享安,橫槊躍馬,奮突而前,南師奔潰,擁入洛水死者無數,誼僅以身免。是晚,有潰卒奔告于洛者,在洛之師皆奪氣。」
蒙古軍進攻洛陽和徐敏子一軍僵持,其實這個時候宋軍仍有戰力,無奈沒糧。八月初,徐敏子一軍在斷糧四r 的情況下被迫撤退。蒙古軍趁機掩殺,宋軍大部被殲滅。「八月,蒙古兵至洛陽城下立寨,徐敏子與戰,勝負相當。士卒乏糧,因殺馬而食,敏子等不能留,乃班師。」
在開封留守的趙葵與全子才得知洛陽一部慘敗後,再加上糧草不濟,也被迫撤軍。「趙葵、全子才在汴,亦以史嵩之不致饋,糧用不繼;蒙古兵又決黃河寸金澱之水以灌南軍,南軍多溺死,遂皆引師南還。」
史稱「端平入洛」、理宗寄以厚望的收復「三京」行動就這樣慘敗收場,而蒙古從此就以此為借口和宋開戰,長達五十年的宋蒙之戰就此開始。
實際上,端平入洛行動的最佳執行者應該是荊襄方面的史嵩之,因為他離河南「三京」最近,進兵最方便,補給最容易解決。但史嵩之言︰「荊襄方爾饑饉,未可興師,」堅決反對出兵。導致收復三京的實際軍隊只有淮東制置使趙葵的五萬,以及淮西軍的一部分兵力。甚至當理宗令四川制置使趙彥吶策應,趙彥吶也拒絕。更不可思議的是,包括這個行動的策劃者之一兩淮制置使趙範,在戰役發起後,他也竟然改變了主意按兵不動。
但收復三京的計劃在戰略上不是不可取,只要趁蒙古滅金後北撤的機會,能加強帝國領土的防御縱深,為帝國強化從秦嶺到淮河一線的的防御爭取時間,延緩蒙古南下的步伐,這個行動的目的就已經達到了。這場關乎帝國未來命運的戰役,就是這樣因為帝國內部的意見不統一而失敗。
我們的帝國根本就不是敗在對手手中,更多的是自己內部的原因。如果說端平入洛敗在帝國內部的爭斗上,其後的宋蒙戰爭又何嘗不是如此?
但宋蒙之間的沖突真的是宋引起的嗎?蒙古真的沒有進軍南方的計劃嗎?
早在金蒙交戰的寶慶三年(1227年),蒙古軍就抄掠陝西利州路階、鳳、成、和、天水五州。南宋棄守武休、仙人、七方三關,關外五州為蒙古所佔,史稱「丁亥之變」。
而紹定四年(蒙古太宗三年,1231年)八月,蒙古拖雷更強行「借道」宋境,「分騎兵三萬入大散關,攻破鳳州,徑趨華陽,屠洋州,攻武休,開生山,截焦崖,出武休東南,遂圍興元。軍民散走,死于沙窩者數十萬。」
更重要的是,就在宋帝國剛開始施行端平入洛行動的同時,七月,蒙古汗國召開了規模空前的諸王大會,會上蒙古大汗窩闊台與大將塔斯(木華黎之孫)有這如下一段對話︰
蒙古主謂群臣曰︰「先帝肇開大業,垂四十年。今中原、西夏、高麗、回鶻諸國,皆已臣附,唯東南一隅,尚阻聲教。朕y 躬行天討,卿等以為何如?」塔斯對曰︰「臣家累世受恩,圖報正在今r 。臣願仗天威,掃清淮、浙,何勞大駕親臨!」蒙古主喜曰︰「塔斯雖年少,英風美績,簡在朕心,終能成我家大事矣。」厚賚而遣之。
而這個時候,宋軍的行動還沒有傳到這里,這說明蒙古帝國早就有進攻南宋的打算。該來的總是會來的,即使是二十世紀了,不也還就是這樣。蒙古從東殺到西,都是有正當理由的?南宋不收復三京,他們就會放過當時最富裕的宋帝國?打死東都不會相信。
現在張弘正理直氣壯說的就是這件事。但像這樣的問題根本無須東來回答,陸秀夫和文天祥會沒詞來應對?陸夫子因為歷史上記載不多他不知道,可文帥哥那張嘴皮子在歷史的記錄中很清楚,那是一直從南講到北,幾年下來根本就沒一個人能說過他的。
當下,陸夫子、文帥哥就和張弘正理論了起來,那張弘正又如何是這兩個飽學之士的對手。
東卻沒有欣賞這場漂亮的答辯,因為他走神了,他想著以前的那些事,眼神空洞地看著前方。他是不是又動歪腦筋想忽悠別人了?
注意到他的神情,房間里的人,包括張弘正都漸漸將目光轉向他。在他們的目光中,帝國小皇帝的眼角慢慢露出了一點笑意,他眼楮轉到了張弘正的身上,皮笑肉不笑地說道︰「張將軍,其實爭這個沒意義。你難道沒听說過弱肉強食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