輪回之帝國的歷史 第五十章 出動

作者 ︰ 西南北無家

帝國新的錢幣,「景炎通寶」在經過了近一年的準備和策劃後,于景炎四年五月被當作薪水和軍餉發到了現任官員和士兵手里,這是帝國于閱軍之後,給予它的臣民又一個驚奇。

這些漂亮的錢幣足以成為哪個時代的j ng品,由小到大的五種硬幣從s 澤上明顯可以看出銅含量的變化,重量上也有顯著的不同,但令所有人驚異的是,當你把每一種新錢放在一起時,你會發現它們是如此的相同一致,而且它們的表面是如此的平整和光滑。

不過它的一文錢很小,陸秀夫和趙與珞在這個一文錢上花了不少的工夫,最終還是做到了按陛下所說的、只有以前一文錢一半的大小。但正因為小,它表面細致的文字和圖案才更顯難得。

由于價值的不對等,帝國歷史上始終有人進行毀錢制銅的不法行為。正因為清楚這種情況,為了防止再度出現這種現象,所以陸秀夫和趙與珞忠實地執行了小皇帝的旨意。現在您再毀錢制銅,有沒有利就不好說了。

這實際上是一次無恥的貨幣貶值和掠奪,因為過去一千個錢被十個或幾十個的硬幣就給代表了,朝廷買東西給的錢數量也大大減少,但這總比過去給交子之類的紙幣強多了,而且帝國已經開始用新錢幣兌換回收以前付出的交子之類東西。同時由于新錢幣的外觀上,在這個時代的人看來實在是太j ng美了,故此所有人也都接受了。

當然,帝國也允許舊的銅錢繼續在島上流通,只不過隨著交換,他們逐步被全部替換掉了,實際上當時就有人拿舊錢去換新錢,因為漂亮同樣也是一種價值。

東之所以首先進行幣制改革,是因為在宋代歷史上、包括後世的明、清,都存在相當多的實物經濟。

我們從《宋史志俸祿制》上可以看到︰「宰相,樞密使,月三百千。ch n、冬服各綾二十匹,絹三十匹,冬綿百兩。」至于其它的什麼亂七八糟的補貼等等,就更多了。

宰相和樞密使一個月薪水是三百貫,那就是三十萬個錢,帝國怎麼可能有那麼多錢?就算有,你搬也要半天。由于沒有那麼多貨幣,官員的俸祿很大部分實際上是以實物形式來發放的。宋初官員的月俸三分之一給的是錢,三分之二給的是實物。就是到了清代,甚至還發領米的票,這中間的問題太多了。而向百姓征收的賦稅,也是一會兒錢,一會兒實物,名目繁多,花樣百出,這里面的漏洞更大,官員們玩的手腳更多。

您要想杜絕古代中國官場的許多漏洞,建立一個新的帝國,甚至以後大力發展工商經濟,這個貨幣制度是一定要先弄好。不合理或不完善的貨幣制度,是中國古代的缺陷之一。現在東是條件還不夠,否則,他是銀幣也想投放的。

當然,這個穿越者在新貨幣正式投放之前,也沒有忘了惡搞。他叫來陸秀夫、文天祥、張士杰和趙與珞,讓老趙以帝國戶部尚書的身份起草了一個朝廷正式文書,並且寫了三份,然後讓另外三個人在每一份文書上都簽上字,再「啪」地一聲蓋上玉璽,放入三個分別裝有全部七個錢幣的木盒子里密封起來。在眾人疑惑不解的神情中,他告訴他們這是為了存檔。

歷史上的第一次近代化貨幣改制就這樣被咱保存下來了,尤其是這里面還有宋末三杰的簽字,這要是放到後世,百萬,少了點吧?東的眼楮里晃動的全是後世的房子、票子、車子,就差「五子登科」了。

他的這一行為的確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影響,後代的人們一直保留了這個舉措。千年之後,歷經歲月的滄桑,他留下的三份存檔,有一份被完整的保存下來,它成了人類貨幣發展史上罕見的文字加實物記載。

更重要的是,印有帝國君主頭像的金幣,由于帝國皇帝認為自己的笑容過于惡劣,影響了帝國天朝的形象,下令停止制作,于是這個本來就制作不多的金幣,成為後代難覓的重寶,而成套的貨幣就更是彌足珍貴了。

後世的研究者多數認為,景炎四年貨幣改制的直接誘因,是帝國在哪個時代的財政危機造成的。但這個大膽的修改,導致了帝國的貨幣制度,在現有的水平上完全可以滿足幾倍于宋代經濟規模的需要,由此,宋帝國為建立整個東亞地區的宋元經濟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但這位神秘莫測的帝國皇帝,小小年紀是怎麼想出來這個在後代看起來比較先進的貨幣制度的疑問,同樣成為他留下來的、景炎年間眾多難解的謎之一。

另外,帝國小皇帝也沒有忘記籠絡他的大臣們,他把哪些金幣和銀幣各取一個組成一套,分發給跟隨朝廷的大臣們。而且學著後世的做法,附上一張宋代的硬紙片,用他自己制作的鵝毛筆,在上面親筆寫上「國之忠臣」四個字。毛筆字不行,硬筆字咱還是可以滴。

他的做法讓許多大臣「老懷大慰」︰陛下還是重視咱們文人的。這或多或少也安慰了一些文官有些失落的情緒。

文帥哥看著新錢幣是後悔不迭,他從惠州錢監搬來的大量銅錢和銅、鉛、錫等制錢原料,成了這次重新制錢的重要材料,可是當時還有很多半成品或廢錢他沒有拿。他現在是真的理解了謝復所說的,能拿走的一定要搬走的意思了。

陸夫子更是覺得心痛不已,到佔城和爪哇去買糧竟然用了那麼多錢,要是現在,用十分之一的銅幣都嫌多,這可以在朝廷里發好幾個月的薪水啊,浪費,太浪費了。東的好老師差點得了心口痛。

趙與珞這個常年和海商打交道的人,心里更像是貓抓了一樣,他對海外的了解比朝廷里其他的人更清楚。原來帝國的錢那些人都當寶,這景炎通寶要是拿出來,還不讓他們傻眼啊,其它的你就扔了吧。不,要和他們換,就按陛下定的面值換,咱要一個就換他們五個、十個、五十個、一百個,換回來後再重做,接著換,這生意實在是一本萬利,要趕緊做。老趙仰天長嘆︰陛下聰慧啊。

東並不知道這些人的想法,他更注意的是另一件事,通貨膨脹。因為你一下在島上投放了那麼多貨幣,物價肯定會有波動。但他最關注的是糧食,因為在人最基本的需求︰「衣、食、住、行」里面,「食」才是最重要的,其次是「衣」。只要「食」的價格沒有太大變化,其它都可以忍受。

瓊州有海洋捕撈經濟的輔助,嚴格來說在食物上並沒有很嚴重的壓力,但百姓總還是要吃糧食的。新分土地的人要到一季收獲以後,才能自立,在此之前,朝廷無論如何還是要給予幫助。由于島上來了太多的人,雖然帝國從前期開荒的人手里和海外購了點糧,糧食上怎麼說都還是有缺口。但只要挺過了這一段時間,一切就好辦了。

可是糧食的來源只有兩條路,一是從海外購買,二是到沿海去采購。

他再度召集朝廷重臣商討了這些問題,朝議的結果是決定把已經印好的錢拿出來,讓陳宜中、趙與珞看看到海外能不能再購,另一個是讓杜滸的軍情司秘密在沿海買糧。

東在朝會上再度否決了殺回沿海的建議,他認為己方實力仍不足,眼下最重要的還是擴充行朝的力量。除了繼續招收工匠和流民外,目前要著手建立新的根基,那就是冉安國所說的流求。新的流民可以向瓊州和流求兩個地方分流,只要願意,到流求開荒的人依然免賦稅,不過時間減為十年。

但所有這些,都必須保證海上交通線的暢通,因為廣南東路的工匠已經被杜滸綁的差不多了,再有的,只能從福建和浙江地區拉,實際上現在已經如此了。而從糧食上看,廣南東路和福建地區這兩年戰亂不斷,糧食產量下降很大,要買糧也只能是浙江地區。這樣,泉州的蒲壽庚就成為了中間需要拔掉的釘子。為此,劉師勇的水師就需要先行出動。

在兵部,東告訴劉師勇︰「劉將軍,雖然現在我們在海上暫時是沒有對手了,但還不夠,泉州的蒲壽庚對我們將來的行動還有威脅,水師要去清道,徹底消除這個威脅,朕不希望看到海上還有任何能威脅我們的其它水師存在。」

劉師勇腰板筆直地站在哪里︰「請陛下放心。」現在水師裝備好的炮船已經超過了三十艘。

東冷冷地說到︰「蒲壽庚殺了帝國的宗室,又殺了那麼多江淮軍將士,這筆帳不能不算。他不是心疼他的財物嗎,告訴弟兄們,泉州港里的船,只要是蒲壽庚的,連上面的貨,凡是能搶的統統都給朕搶回來,不降的就送它們下海喂魚。」

他又轉過身來看著蘇劉義︰「督軍司要向弟兄們傳達朕旨意,搶回來的東西,願意要實物的也好,喜歡錢的也行,其中兩成分給他們。但務必要講清楚,其它的是作為軍費,朝廷現在還很困難,工匠們那里做軍械也不容易。知道了嗎?」

蘇劉義一挺胸︰「臣明白。」但他看了看劉師勇又問到︰「如果那船不是蒲壽庚的呢?」

東嘿嘿一笑︰「也拉回來,讓他們知道,來做生意的同樣也需要給我們交點保護費。」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輪回之帝國的歷史最新章節 | 輪回之帝國的歷史全文閱讀 | 輪回之帝國的歷史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