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蒙古人南下征服北中國時,有很多漢人武裝投降了他們。蒙古人按照過去金人的做法,給予了他們行省、元帥、以及其他一些官職,甚至根據蒙古的世襲舊制,還讓他們保留了一定的私人武裝。漢軍三大世家中的張家和史家,就是其中的代表,他們被稱為「漢軍萬戶」,又稱之為「漢軍世侯」。
這些世侯在他們的治區,集軍事、行政、財政、人事等大權于一身,而且這些權力實行的是父死子繼、兄終弟及的世襲制度。這與蒙古在世界各地的統治,並沒有什麼不同。蒙古帝國後來在世界各地形成的所謂四大汗國,他們的治理,也就是如此。因此,這些世侯就成為了中原地區最具實權的諸侯。元初之時,漢軍中這樣的世侯有「八大萬戶」。
存在這樣的諸侯,是不利于zh ngy ng集權統治的,它違背了中國自秦漢以來的政治傳統。更重要的是,它還成為了北元帝國統治的一種隱患。
儒生們知道這個道理,忽必烈這個時候也是「老忽」了,當然更是明白。同樣,一些漢軍世侯也清楚,一旦天下太平,他們所享受的特權就難以保住。但只要天下一直有紛爭,他們的特權就還有。當他們的眼光局限于自己的利益時,他們不僅對所謂的和談不積極,而且還存心破壞。
郝經赴南宋議和,就與這些人的利益產生了沖突,李?就是其中的代表。
李?,小字松壽,益都濰州人,李全子也。或曰?本衢州徐氏子,其父嘗為揚州司理參軍,全蓋養之為子。
太祖二十一年,李全以益都降,授全益都路行中書省。
太宗三年,全攻宋揚州,敗死。其妻妙真率余眾北歸,仍授益都行省,開府闢官屬,文士多為所用。妙真死,?襲為益都行省,**山東,朝廷數征兵,輒詭辭不至。
李全這個人很復雜,在宋史中他的傳很長。簡單地說,蒙古人攻打金的時候,他的家人全死于亂兵,他先是參加北方義軍紅襖軍抗金,後投奔南宋,然後又叛投蒙古人。說他是首鼠兩端的人,不為過。這樣的人肯定知道,在亂世中實力是第一位的。他也必然影響了他的養子李?。
李?知道忽必烈上台後,一旦安定下來,肯定會對付漢軍世侯等割據勢力,因為他的丈人是王文統。
王文統,字以道,益都人。多機智,遍謁東諸侯,無所遇,乃往見李?。?與語,大喜,留置幕府,命其子彥簡師事之,文統亦以女妻?。由是軍旅之事,咸與咨決,歲上邊功,虛張敵勢,以固其位,用官物樹私恩,取宋漣、海二州,皆文統謀也。
王文統很有才華,這不僅表現在軍旅謀劃,而且還在治國上。
世祖伐宋,圍鄂州,聞宋宰相賈似道之才,嘆曰︰「吾安得如賈似道者而用之。」劉秉忠以文統對。帝問廉希憲,希憲亦譽之。及帝即位,厲j ng求治,亟召用文統,立中書省以總內外百官之政,擢文統為平章政事,委以更張庶務。
平章政事相當于宰相,可見忽必烈對他的重視。但作為北元帝國的核心官員,他一定或多多少了解點忽必烈的打算,他和女婿李?之間肯定談過這個事,這就對李?的行事產生了影響。
李?的領地在山東、蘇北地區,直接面對南宋的江淮戰區。如果宋蒙始終對峙,夾在中間的他,自然可以左右逢源,而雙方一旦媾和,將不利于他的地方割據。因此,郝經使宋,李?和王文統就進行了種種阻撓。
元史載︰(郝經)既行,文統y n囑李?侵宋,y 假手害經。經至濟南,?以書止經,經奏其事于朝。宋敗?軍于淮安,……
《續資治通鑒》載︰李?侵淮安,兩淮制置使李庭芝擊敗之。
在濟南,李?阻止郝經前往南宋沒有成功,他就私下里進攻南宋,暗中破壞和議。
賈似道先前與忽必烈私下議和,別人並不知道,郝經一來,他怕他的所為被其他人得知,于是指示邊將扣留了郝經。
先是賈似道還朝,使其客廖瑩中輩撰《福華編》,稱救鄂功,通國皆不知所謂和也。經至宿州,遣其副使何源、劉人杰請入國r 期,不報。經數遺書于三省、樞密院及兩淮制置使李庭芝,似道恐經至謀泄,遂以李?為辭,命庭芝寓書于經,誣以款兵,拘經于真州忠勇軍營。……經遂被留。
賈似道想隱瞞他的所為,其實很難,但李?的入侵的確給了他很好的借口,這使得南宋認定郝經所為有詐,是以議和為幌子,掩護其軍事行動。如果這樣看,郝經被扣留也並沒有什麼。怎麼著,耍我啊,泥人還有個土x ng子呢。
李?隨後又多次向忽必烈請求進攻南宋,但老忽否決了。「八月,癸丑,蒙古李?乞遣將益兵,渡淮攻宋;蒙古主以方遣使修好,不從。九月,乙亥,李?復請攻宋,蒙古主諭止之。」
李?終于還是在中統三年二月反了,郝經把他對和宋的阻撓,上書報告給了忽必烈,「經奏其事于朝」,他這種「不顧大局」的行為,必然會讓老忽對他不滿。但李?真正的壓力應該來自于忽必烈。
忽必烈與以前的蒙古大汗有一個最大的不同點是,他要立足于中原,以漢地為統治中心。而過去蒙古帝國的大汗,他們生活的中心是在草原上,北中國只是他們統治的一個地區。每一個漢軍萬戶,實際上都是天高皇帝遠,由著他們玩。
從劉秉忠為忽必烈建開平城起,就昭示著蒙古帝國的重心,開始由游牧地區向農耕地區轉移。而元大都、現b ij ng城的建立,將標志著這個過程的完成。
可是,這個中心,即將建成的元大都,離李?的地方王國山東,太近了。他又是所有漢軍萬戶中,實力最強的一個,任何一個君主,都不可能允許自己身邊有這樣一個軍事集團存在。他又不像張柔、史天澤等人,早早的就通過儒生,緊密地「團結」在忽必烈的周圍。
元史中,忽必烈的另一個重要謀士,〈竇默列傳〉記載︰
世祖即位,召至上都,問曰︰「朕y 求如唐魏征者,有其人乎?」默對曰︰「犯顏諫諍剛毅不屈,則許衡其人也。深識遠慮,有宰相才,則史天澤其人也。」天澤時宣撫河南,帝即召拜右丞相,以默為翰林侍講學士。
由此可見,史天澤在朝中也有人,而張柔更有郝經的關系。因此,忽必烈將來是一定會首先對他動手,李?不可能看不到這點。與其等著別人來收拾自己,還不如拼一把,更何況現在忽必烈自顧不暇。李?的心理應該就是如此。
?父子**山東三十余年,其前後所奏凡數十事,皆恫疑虛喝,挾敵國以要朝廷,而自為完繕益兵計。聞帝自將討阿里不哥,料內難非旦夕可平,反意遂決。
中統三年二月,乘忽必烈與阿里不哥征戰之機,李?密令做為人質的兒子李彥簡溜回,隨即殺漣、海三城的蒙古兵造反,獻城于宋,先攻益都,後佔濟南。
「?子彥簡質于朝,僭為私驛,自益都至京師質子營。至是,彥簡逃歸。?乃以漣、海三城獻于宋,殲蒙古戍兵,引麾下還攻益都,陷之,發府庫以犒其死黨。遂寇薄台,陷淄州。」
忽必烈很快就命諸王合必赤總督諸軍征討李?,同時從山東、河南、河北諸路調集漢軍,齊聚濟南地區。
帝下詔暴?罪,發蒙古、漢軍討之。……以諸王合必赤總督諸軍。已而真定、順天、河間、平灤、大名、邢州、河南諸路兵皆至。
不久,忽必烈又詔命史天澤專征,節度諸將。務必滅李?于濟南。
帝又命右丞相史天澤督師,諸將皆受節度。五月,大軍築長圍困之,?自是不能復出,猶r 夜拒守,取城中子女賞將士,以悅其心。且分軍就食民家,發其蓋藏以贍軍食。然人情潰散,?不能制,相率縋城以出。七月,?知城且破,乃手刃愛妾,乘舟入大明湖,自投水中,水淺不得死,為官軍所獲,縛至合必赤帳前。史天澤言︰「宜即戮之,以安人心。」遂與蒙古軍官囊加台並伏誅。
宋帝國這邊開始聞听李?來降還不信,後來才安排了兩路人馬接應李?。一路是陸上宋將夏貴,另一路是從海上。
景定三年,李?以漣海三城來歸,獻山東郡縣,請贖父過,仍遣總管李毅等傳檄列郡。詔授李?保信、寧武軍節度使,督視京東、河北路軍馬,封齊郡王;復其父全官爵。升漣水軍為安東州,東海縣為東海軍。李?引麾下,具舟艦,還攻益都,入之,發府庫以犒師,遂復淄州。
元史《張弘略列傳》載︰中統三年,李?反,求救于宋將夏貴,貴自蘄乘虛北奪亳、滕、徐、宿、邳、滄、濱七州,新蔡、符離、蘄、利津四縣,殺守將。
夏貴所佔的地方,隨後又都被北元奪回。這的確是我們帝國的一個失誤,它再次失去了一個擴大自己戰略縱深的機會。而從海上增援的宋軍,他們繞過山東半島,在濱州地區登陸,進至滄州。但領軍主將青陽夢炎膽小如鼠,半途而廢。
景定三年六月,戊子,朝廷聞李?受圍,給銀五萬兩,下益都府犒軍,遣青陽夢炎帥師援之。夢炎至山東,不敢進而還。
李?起兵才四個多月就失敗了,但他的所為對其他人,卻產生了很大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