輪回之帝國的歷史 第七十一章 機心

作者 ︰ 西南北無家

回到自己府上的阿合馬,心里是舒坦的,因為今天他的幾個請求,尊敬的可汗都答應了。這里面會有多少的好處,他心里很明白。

他才坐下來,下人就來告知︰他的「好友」盧世榮前來求見。書房里,在下人們遞上茶,退下之後,坐在各自座位上的兩個聰明人互相看了看,彼此又笑了笑。他們這種人也是存在「心有靈犀」的。

盧世榮從身上拿出了一個匣子,把它放到了桌上,然後推到了阿合馬的面前。同樣,阿合馬從身上拿出了一件公文,也把它推到了盧世榮跟前。他們彼此在這短短的過程中,都沒有說話,更沒有動眼前的東西。

一口茶水飲了下去,阿合馬開口說到︰「盧先生,朝廷缺錢,大汗要增加下面的歲入,這里面的難度不小。先生大才,何以教我?」

盧世榮是大名人,在他內心里,其實對眼前這個胖子,那是極為的不屑。他知道阿合馬父子不僅貪婪地搜刮錢財,而且還依仗忽必烈的寵幸,奪人妻女作妾,僅僅阿合馬本人就擁有妻妾達四百余人。

不就是跟著蒙古人跟得緊嗎,n in i的,什麼東西。搞那麼多女人,你就不怕哪天腰斷了。就你那點理財的手法,還在這顯擺,要是蒙古人把權放到咱手里,咱玩得比你更好。他的這個想法將來最終要了他的命。

但眼前,他當然不會把內心的想法顯露到臉上,相反他還用帶點獻媚的語調說到︰「平章大人高才,世榮又如何能在您的面前獻丑?」

「那里,那里,」阿合馬看了一眼盧世榮面前的公文,皮笑肉不笑地說到,「盧先生慧眼如炬,心如明鏡,其實什麼事都是瞞不過你的。要不然,先生怎麼會要這個位置呢?」

听了阿合馬的話,盧世榮忍不住在心里面「親切地」問候了眼前這個死胖子的N代祖宗。你他娘的這不是逼老子嗎?他找阿合馬其實是想謀一個榷茶運司的位子,也就是想在當時茶的專營里面撈一票。在哪個年代,北方地區的人是少不了茶的,尤其是草原上的人,那是「寧可一r 無肉,不可一r 無茶。」

茶是好東西啊,它不僅能排毒去病,更可以解油膩、助消化。以前英國有個喜歡茶的人就推測,之所以中國的人口在相當長的時間內,始終佔據世界的第一位,在哪個醫療衛生條件很差的時代,這與中國人的飲料茶,有很大關系。這對不對不講,但這塊土地上的確存在一個非常重要的貿易,哪就是「邊茶」。

阿合馬接著說到︰「盧先生,我為你爭取的是江西榷茶運司使的位置,你可滿意?」

盧世榮的眼楮亮了。這當然是一個肥差,因為站在這個位置上,擁有的是整一個地區的總經銷權,你說利大不大?

阿合馬拍了拍自己的腦袋︰「實話不瞞盧先生,朝廷現在想要增收,但百姓哪里是不行了,他們自己都吃不飽,你要是還收,搞不好是要造反的。可是,朝廷除了已使用的撲買和榷買方法外,實在是沒有多少好的辦法了。所以,還請盧先生不吝指教啊。」

听了這些話,盧世榮知道自己今天是躲不過去了,因為不管處于什麼目的,眼前這個胖子是真心實意在請教他。你要想以後在肥差的位置上坐的穩,暫時你就不能不賣這個混蛋胖子的帳。

盧世榮更知道,阿合馬說得全是真話,就像我們前面介紹的,元代的賦稅其實是很高的,直接從老百姓那里收錢,你根本已經搜刮不出來了。

所謂的撲買,其實就是包稅。它是通過統計某一地區某種產品應得的稅錢數額,由承包者上繳朝廷。宋、金時期,對酒和醋等商品,都曾實行過這個政策。

但阿合馬所推行的撲買法,和宋帝國的方式是有區別的,這是來自西域的方法。即通過任用s 目商人,在各地確定應交納的數額後,朝廷就不再過問征稅的方式,因此承包者得以隨意增加稅額,任意向民間勒索。從朝廷的角度看,它是沒有增加百姓的賦稅,但下面的人沒有加大對百姓的盤剝嗎?所有的賦稅,其實最後的承擔者還是最終的消費者百姓。

《元史耶律楚材列傳》中就記載到︰富人劉忽篤馬、涉獵發丁、劉廷玉等以銀一百四十萬兩撲買天下課稅,楚材曰︰「此貪利之徒,罔上虐下,為害甚大。」……自庚寅定課稅格,至甲午平河南,歲有增羨,至戊戌,課銀增至一百一十萬兩。譯史安天合者,諂事鎮海,首引奧都剌合蠻撲買課稅,又增至二百二十萬兩。楚材極力辯諫,至聲s 俱厲,言與涕俱。帝曰︰「爾y 搏斗耶?」又曰︰「爾y 為百姓哭耶?姑令試行之。」楚材力不能止,乃嘆息曰︰「民之困窮,將自此始矣!」

耶律楚材是了解這些所謂「撲買」的,沒有好處,這些人怎麼會干這種事呢?他看的更明白的是,朝廷稅收是一百一十萬兩,而有錢人一撲買就給二百二十萬兩,加了一倍,這錢從哪來的?還不是百姓的。但窩闊台又哪會管那麼多,你能多給錢就行。他還調侃耶律楚材︰為了那些南人,你難道還想練練?你就是為百姓哭,也應該讓別人試一試啊?

至于榷賣榷買,其實就是對鹽、鐵、茶、藥材等的壟斷專賣,禁止私人貿易。比如當時禁私造銅器,所有公私冶鐵鼓鑄統由官府專賣,禁私鹽等等。這里面的問題,後世的人都知道。

北元能不能多發行紙幣?當然可以,因為從經濟學上講,國家也可以通過發行貨幣來解決zh ngf 暫時的財政困難。不過這就很容易導致貨幣貶值,北元實際上當時也不是沒這樣做,但忽必烈寧可減百官俸祿,也沒有過多的發行紙幣,因為耶律楚材在北元開始實行紙鈔時,就有j ng告在先。

楚材曰︰「金章宗時初行交鈔,與錢通行,有司以出鈔為利,收鈔為諱,謂之老鈔,至以萬貫唯易一餅。民力困竭,國用匱乏,當為鑒戒。今印造交鈔,宜不過萬錠。」

萬貫的紙鈔,只能買一餅,這夠可怕的啊。現代經濟學的例子,在這個有五千年歷史記錄的土地上,其實早就有了。耶律楚材在北元帝國的地位是如此重要,他說過的話,老忽焉能不慎重。

但現在,面對這樣的困境,真的就沒有解決方法了嗎?更直接的說,天下就真的沒有賦稅可挖了嗎?這兩個聰明人你看著我,我看著你,看著看著,兩人的眼中同時露出了笑意。

盧世榮先開口說到︰「平章大人成竹在胸,其實是在考問在下啊。」這個死胖子要是沒有解決方法,他敢向忽必烈要官嗎?

阿合馬笑了︰「我說過,瞞不過盧先生的。」

盧世榮站起身來,以手指沾茶水在桌子上寫下了兩個字,然後「恭敬」地行了個禮,轉身走了。

阿合馬沒有打開盧世榮留下的匣子,他知道那里面的東西價值不菲,但他死死盯著桌子上的字,直到它們淡淡的消失。這兩個字是「理算」。

理算說白了就是後世的審計,它原本的含義是檢查和清理各級官府對錢糧的欺隱和通欠。這個問題在歷代其實都是有的,但元代,這方面實在問題不小。

因為在窩闊台時期,封地的賦稅是由領主們派人去直接征收的,但這些人橫征暴斂,結果導致大批百姓逃亡。忽必烈剛到漢地時,他的封地里百姓的戶數,由萬戶跑得只剩下幾百戶的原因就在這。他下面的人怎麼告訴他的?「邢吾分地也,受封之初,民萬余戶,今r 減月削,才五七百戶耳,宜選良吏撫循之。」由于這里面的問題太大,所以後來北元規定,封地的賦稅由朝廷派的官員征收,然後再由朝廷撥給各個領主。

但是,沒人傻,沒人笨,個個都不愣,人家很快對策就來了。要是咱隱瞞點實際的戶數,那他們的賦稅不就不用繳給朝廷,直接變成咱的了嗎?你給我一千戶,而我實際上的戶數是兩千戶,道理就在這。

你比如說原來歷史上的阿里海涯,他征南有功,但他卻在征南的過程中掠了流民一萬有余。這些人並不記在朝廷的戶籍上,結果他們上繳的賦稅就被這家伙貪污了。後來桑哥把持朝政期間他被查出,被迫自殺。

這樣的人不僅蒙古人、s 目人有,而且漢人也有,因此,北元的財政上有著很大的漏洞。這些對于當時比較了解經濟的阿合馬和盧世榮來說,他們心里都明白。但你如果去理算查證,你得罪的人就多了,而且這些人還都是「老大」級的。

忽必烈明白嗎?他也應該明白點,因為老忽在邢州封地經歷過這種事。阿合馬其實也是被他當槍使了。

阿合馬能不做嗎?他必須做。因為他十分清楚,他在北元的地位取決于他能否為忽必烈弄到錢,如果他不能為老忽弄到錢,那他也就完了。但反過來,他這樣做的話,總有人會求他,他在這過程中就能為自己弄到更多的錢,而且他更可以使理算成為他排斥異己的手段。當官的干淨的有幾個呢?

當盧世榮走出阿合馬的府邸時,他在心里面已經斷言︰這個死胖子活不長了,因為這得罪的人太多太多,而且這些人也太強了。

但無論是他,還是阿合馬,都不會想到,還有另外一個人在遙遠的南方,用斧頭在北元這條已經漏水的船上,繼續把洞弄得更大。而這,無疑在他們奔向黃泉的路上,尤其是阿合馬,相當于推了一把。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輪回之帝國的歷史最新章節 | 輪回之帝國的歷史全文閱讀 | 輪回之帝國的歷史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