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鄧光薦跟隨蘇劉義到達翁州時,這已是景炎五年的正月了。
宋軍這時候已抄掠了沿海很多地方,慶元府(又稱明州、即後世的寧波)、溫州、瑞安等地均已被洗劫過了。如果單從獲得的北元寶鈔數量來看,他們在溫州、瑞安等地的永嘉、天富、雙穗鹽場,黃岩地區的于浦、杜瀆等鹽場,收獲尤其巨大。
在百姓的生活用鹽上面,北元實行的是和宋帝國、以及歷代基本相同的政策,那就是專賣。你要想做鹽的買賣,必須先買鹽引,也就是許可,然後才能做生意。開始的時候,北元中統鈔一貫,買鹽四斤八兩,到後來,鈔一貫,僅買鹽一斤。如此高的價格,甚至導致百姓在r 常生活中盡量淡食。在這種情況下,有元一代,販私鹽的從來就沒斷過。後世朱元璋的主要對手張士誠、方國珍等人都曾從事過這項當時的暴利行業。
這個弊病,並不僅僅是元代有,歷代都差不多。宋代做的也不怎麼樣。
鹽鐵之專賣,是中國古代的一項基本經濟政策,它起于ch n秋管仲提出的「官山海」之策,大成于漢武帝時期桑弘羊主持下的「籠鹽鐵」之法。在很長時期內,它都是古代朝廷除了田賦之外的第二大收入。
文官們很清楚,鹽場里除了鹽,最多的就是錢。在這幫「行家里手」的指點下,宋軍洗劫了所有沿海鹽場,他們不僅獲得了大量的寶鈔,連鹽包也沒放過,順便還帶走了鹽場里的人。有了在定海和翁州的經驗教訓,宋軍現在是基本上做到了「三光」。
鄧光薦到了翁州後,立刻召集諸位大臣傳達了陛下的旨意。哪個穿越者在詔書中也肉麻地將文官們夸獎了一番。反正好話在他嘴里打個滾就出來了,自然會有人將這些話弄成聖旨。
文官們剛「老懷大慰」,鄧光薦就又給了他們一針興奮劑,「陛下說了,諸位公忠體國,與朝廷共患難,他是決不會忘了大家的。經陛下和陸相、趙大人商議,此次出擊的戰果,將拿出一成來分配給朝廷大臣,尤其是在外的諸位。」
你們跟著帝國跑到了海上,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就沖這份心,咱也不會冷落了你們,那可是有點不仗義滴。不過,宋軍幾萬人才分兩成,你們就分一成,咱也不薄哦。
屋子里的氣溫當時就高了八度。這才像話嘛,這也不枉咱為你盡心盡力了一場,要不你什麼都向著賊配軍,那可就寒了咱們的心了。當然,夫子們還是矜持滴,咱怎麼能像哪些賊配軍那樣,吃像那麼難看呢?
「此外,」鄧光薦接著說道。「經陛下提議,陸相、趙大人、陳相等人已在商議,準備升格瓊州和流求兩地為路。」宋代的路,相當于後世的省。
聞言,屋子里的氣溫頓時又升高了,很多夫子的心,這才真的是熱了。行朝現在的實際情況是,官多地方少,他們中的很多人其實並沒有多少事可做。瓊州嚴格意義上是老趙的地盤,你把人家的職位都搶下來?強龍還不壓地頭蛇呢。再說了,就咱原來哪個品級,去當府以下那些官,也不合適啊。可一旦改制,就不一樣了,流求是新地方,誰去還不是應當的?升為路,也和咱的品級基本上相稱了啊。
但關鍵是,哪個地方更蠻荒,就算咱不在乎,可是人和東西都太少了點,怎麼辦?聰明點的文官早想到了,要想在哪里以後好當官,現在一定要多搶、多搬、多運,更要多「遷」百姓。
果然,鄧光薦後面說道︰「陛下極為重視流求,他不僅認為那將是吾等復國的重要基地,更視之等同為大宋在海外的開疆拓土。」有點上綱上線了啊。
「他要在下曉諭諸位,瓊州過去也是一蠻荒之地,但在各位的努力下,現在完全不亞于我大宋故地,他相信流求在吾等手中也一定能弄好。」高帽子又帶上了。
「為此,他讓諸位告訴所有已遷或即將被遷去的百姓,到了流求之後,除了按以前所說的給地、免十年的賦稅外,不管男女老幼,每人先發百斤口糧,免費提供農具。」這在以前,雖然很多人也是這麼辦的,但朝廷並沒有明確的規定,現在算是正式行文了。
夫子們互相看了一眼,他們很清楚,按這個要求做,物資需求是很大的,光糧食這一項,來個十萬人,就要一千萬斤糧食。瓊州為什麼到現在還沒有擺月兌糧食的危機,原因就在這。
那鄧光薦慎重地說道︰「根據陛下的旨意,陸相和趙大人讓在下給諸位帶來了朝廷的公文,請諸位務必將繳獲的寶鈔全部換成我們需要的物資,對于朝廷急需的糧食、布帛、鐵器等東西,更是一點都不要放過,只要有,即使是用我們自己的龍幣來買,也再所不惜。」說到這里,這位夫子的臉上也露出了決然的神情。
鄧光薦的命運在這里是被改變了的,在歷史上,他于?山戰敗之後跳海,結果被元軍撈起,就此被俘獲。並和文天祥一起被送往大都,但途中因病留在了健康。他後來當了張弘範兒子張?的老師,並將他著的《相業》傳授給了張?。他告訴張?︰「熟讀之,後必賴其用矣。」張?後來歷任北元鎮國上將軍、江淮行樞、密院副使、御史中丞、中書平章政事等高位,有可能從他的書中受益不少。
鄧光薦本來就應當活下來,因為這是陸秀夫要求他的。
方秀夫海上時,記二王事為一書甚悉,以授禮部侍郎鄧光薦曰︰「君後死,幸傳之。」其後崖山平,光薦以其書還廬陵。大德初,光薦卒,其書存亡無從知,故海上之事,世莫得其詳雲。
但鄧光薦為什麼沒有將這本書傳下來?在端宗去世、趙?即位後,位于惠州的文天祥曾上書過朝廷。「天祥聞宋主即位,上表自劾兵敗江西之罪,請入朝。優詔不許,更加官爵。天祥移書陸秀夫曰︰‘天子幼沖,宰相遁荒,詔令皆出諸公之口,豈得以游詞相拒!’」可見那時行朝當中仍然是勾心斗角。其實端宗去世後,人心已經散了,是陸秀夫的堅持,才最後又擁立了趙?。
宋末最後亡的原因中至少有如下兩點,一是沒有服眾的核心,二是內亂。陳宜中這個老江湖都玩不轉走人,其他人更覺得自己是老大。帝國那時已經沒有多少規矩了。
因為鄧光薦和文天祥待在一起有一段時間,文天祥在他的《指南錄》中已經記載了很多,而陸秀夫的書中肯定涉及到了許多人許多事,但這些人大部分死在海上,也許鄧光薦是為死者諱,所以就干脆不提了。這件事也算是宋史中的一個謎(猜著玩啊)。
文官們在哪里開會,宋軍這邊蘇劉義也和文天祥、張士杰、劉師勇,以及幾位軍中重將在商議,他們的屋子中間懸掛了一幅很大的圖。這是一幅沒有經緯度、沒有等高線,甚至許多城鎮、河流山川都沒有完全詳細標明的地圖,它最多只能算是一幅簡單的不能再簡單的平面圖。
但在它的下面,寫著南的方向上,卻清晰的畫著海岸線,沿海的城鎮基本上都標在了上面,這包括了瓊州、流求、翁州、定海等地。而且越往南,注得越詳細,往北,則基本上很粗略。
宋軍所有將領均神情嚴肅地看著這幅圖,听蘇劉義的解說。
「經留守瓊州的參謀院謀劃認為,佔據翁州,對我們來說過于突出,大軍完全孤懸于外,這最大的問題是離瓊州太遠,軍械補給不易,一旦戰局不利,救援難以及時達到。」
「他們也同意我們的看法,目前佔據翁州,由于北兵的水師還不是我們的對手,如果他們現在來攻,只要擊破其水師船隊,就算他們步軍能上島,困也能困死他們。但我們必須考慮到他們水師的實力擴充,因為決定來r 翁州大戰成敗的關鍵,是水師。」
蘇劉義看了看眾人,接著說道︰「參謀院多數還是傾向于佔領翁州,他們在看了陛下的這個圖後認為,有了翁州這個前進基地,不僅現在可以抄掠兩浙路,以後還可以溯江而上奔襲沿江兩岸,更可以再向北,襲擾他們的北方沿海各地。」聞言,劉師勇的眼中j ng光閃閃,他手下的謝復、張達二人更是摩拳擦掌,這他媽的多過癮。劉尚武這時在瓊州看家。
「我們的問題是,水師實力還不足以支撐兩個方向上的用兵,瓊州必須有水師護衛,用以震懾廣南,不可能將所有戰船全投入到翁州方向。為此,參謀院已經向陛下提交了新的水師擴充計劃,在這個計劃中,水師至少要達到一百五十艘炮船,如此才可能在大戰來臨時,確保有兩個艦隊一百艘以上炮船參戰,這樣雖未必形成絕對優勢,但應該不會落在下風。」
蘇劉義有點歉疚地看了看文天祥、張士杰︰「只是如此一來,步軍的擴軍計劃又要向後推了。」
宋瑞和張士杰互相看了一眼,宋瑞肅然而言︰「為了復國大業,理當如此。」張老大大手一揮︰「遲一點就遲一點,這沒什麼大不了的,劉義,你不要婆婆媽媽。」
「參謀院的建議是,要想更好地控制翁州,必須盡快強化我們在流求的力量,」蘇劉義的手指向了流求。「流求和瓊州相比,離我們這里,要近了不止一半的距離,一旦有變,救援將十分快捷。」
「關鍵還是流求啊。」宋瑞低低地說了一句。
張士杰問道︰「陛下的聖意如何?」
「陛下請在下轉告諸位,這次他將听從我們的決定。」蘇劉義異常嚴肅地說道。是啊,這是一個有利有弊的方案,咱也不好決斷。但最了解情況的是你們。而一旦決定,做事的更是你們,你們該決定一些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