輪回之帝國的歷史 第一百二十七章 盤算

作者 ︰ 西南北無家

應該說,對于景炎六年底的翁州海戰,劉深有很多事情還是判斷的非常正確的。你比如說,面對宋軍不斷的襲擾,一旦決定出擊,劉深毫不猶豫、而且堅定地選擇了向北。

在古代的水戰當中,風向一直是影響戰爭結果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最著名的赤壁之戰許多人都知道。由于雙方使用的戰術當中有投石打擊、弓箭sh 擊、縱火和沖撞等,因此乘風破浪、或順風而下,都可在水戰中佔據很大的優勢。到了海上之後,由于水流的重要x ng下降,風向的因素更為將領們所重視。

七里洋之戰中,劉深對陣張世杰之所以能夠佔據優勢,風向同樣在其中起了重要的作用。當時是冬季,張世杰正率船隊向南敗退,劉深在後緊追,為了攔阻對方,讓行朝擺月兌困境,張世杰率戰船返身迎戰。

我們都知道,東亞的這個地區,它的冬季主要盛行的是北風。這樣,張老大就處在了下風口,而劉深卻佔據了上風處。因此,除了剛受到了颶風襲擊,宋軍大傷元氣,不習慣海上風浪等因素外,不利的風向也是張世杰失利的一個重要原因。

作為一名水軍將領,劉深對此是非常清楚的。他也曾在事先琢磨過宋軍的新戰法,但他得出的結論卻有些想當然,這也並不能全部怪他。因為瓊州水師和北元水師真正的大戰,其實就?山和杭州灣兩次,而且非常巧的是,這兩次大戰實際上均在冬季。

在劉深看來,?山之戰中元軍的慘敗,最主要的是他們蒙了,失去了反應的能力。但到了杭州灣大戰時,張禧就顯然抓住了瓊州水師不能連續打擊和數量較少的弱點,利用上風的優勢,使其遭受了很大的損失。再加上範文虎對戰果的夸大,這就給了劉深極為重要的提示︰瓊州水師並不是不能對付。

劉深根據對手兩次作戰的特點,並且借鑒了張禧的做法,事先制定了以巨艦吸引對手、快船突擊的戰法。他這樣做自然也有他自己的考慮。

七里洋之戰的教訓之一,是海上風浪大,士卒難以立足,無法發揮戰力。為了克服這個弱點,劉深除了加強士卒抗風浪的訓練,另一個就是建了許多巨艦。船大,抗風浪x ng強,更平穩。

而且他也沒有像哪個穿越者那樣,將火炮置于戰船的兩側,加強側舷的火力,而是將北元寶貴的火炮僅僅安置在了船頭。

北元的火炮畢竟研制的時間短,實際制造的數量遠遠不足,如果他們像哪個穿越者那樣配置火炮,根本裝配不了多少戰艦。但高麗水軍和鄂州水師都在爭奪火炮,忽必烈只能將火炮一分為二劃撥給雙方。

劉深為了讓每一艘戰船都配備新軍械,他又把這些火炮分到了每艘巨艦上,就是高麗水軍也如此,這就更導致了火炮的分散。火力的分散,是北元水師在隨後的大戰中失利的一個重要因素。

但所有因素中最重要的,是劉深不認可瓊州水師的戰法。

瓊州水師的戰法實際上有很多人都知道,那就是海戰中的T字戰位法。這個T字戰位法表示的是,兩個艦隊交戰時,最有利的戰位是T字的一橫,而最不利的戰位是T字的一豎。因為後世的戰艦,它的前後甲板上的主炮是可以旋轉的,再加上側舷的火炮,「橫」向戰位可以最大限度地發揮整個艦隊的火力。但它也有一個缺陷,那就是將自己最大的受彈面積暴露了出來。反過來,「豎」向戰位雖然受彈面積小,但卻是以放棄自己最大限度的火力投放為代價的。在以手工c o作、目測為主要瞄準手段的海戰當中,兩相比較,優劣自然明了。

在古代的水戰當中,「橫」向戰位很少被考慮過,這是由于當時兵器威力的限制,對陣的一方實際上很難一下將對方打死。那樣,暴露出自己最大面積的戰船就會面臨對方投石打擊、弓箭sh 擊、縱火和沖撞等,尤其是對方使用攔腰沖撞、縱火等戰術,對自己的戰船損傷極大,把你的戰船頂翻了都有。因此,雙方基本上采用的是縱向的船頭對船頭。

劉深發覺,瓊州水師在兩次大戰中均采用了在這個時代看來不利的橫向戰位。而且他還注意到,在杭州灣之戰中,張禧利用了這個對方的「疏忽」,給予了對方以打擊。那麼,假如張禧事先有更充分的準備,假如他的船隊不是沿錢江水道魚貫而出,開始遭到打擊就出現混亂,而是在更寬闊的水面上,不顧一切地一涌而上,對方肯定是凶多吉少。餓虎還怕群狼啊。

另外,劉深還注意到,在兩次大戰中,瓊州水師都是在冬季從南面而來,這就使得他們處在了下風口。如果在即將開始的大戰中,他再能借助風勢縱火燒船,甚至直接以巨艦撞擊對手,對手的處境可想而知。橫向戰位,是無法發揮撞擊的威力的。

張禧準備不足都能重創對手,眼下自己有了更充足的準備,難道還整不過對方?笑話了。

劉深自認為找到瓊州水師戰法的弱點,為了充分利用天時,所以他建議忽必烈等北風起時才出兵。他更認為對手也會去搶佔有利的風口位置,所以他首先向北以佔據上風口的戰位。他的確判斷的沒錯。

但他的盤算有個前提,雙方要陣戰,如果對方不和你進行堂堂正正的對陣呢?

杭州灣戰後,回到瓊州的劉師勇曾為水師的損失向陛下請罪,東安慰了他︰「劉將軍,不必過于自責。殺敵三千,自損八百,這個道理,朕還是知道的。」

他拉著劉老大的手邊走邊說道︰「朕只是覺得,咱們的軍械變了,過去的戰法自然也要相應地改變,如何才能更好的發揮新軍械的威力,恐怕您和水師的兄弟們還要多加琢磨。」

說這話的時候,哪個穿越者心里沒少月復誹︰泉州戰後,咱要你們總結,你們倒好,給兄弟咱弄出個搶劫的檢討書出來,但這次,哼哼,該正兒八經地檢討檢討了吧?

實際上,劉師勇剛開始的時候,也琢磨的是如何陣而戰之,這同樣也不能怪他,因為人的舊有觀念和固定思維是有慣x ng的。你比如說,水戰中的縱向撞角戰術,即使是在幾百年之後造出堅船利炮的西方,依然曾流行過。

劉老大不可能不重視風向的因素,炮船的軟肋之一是它載有大量的火藥,火攻是它的克星之一。他更注意到,如果在杭州灣之戰中,沒有風向的不利因素,張達和方興不會受到那麼大的損失。這就和赤壁之戰是一個道理,東南風下北邊的人放火,還不知道到底燒的是誰。

但他考慮的要比劉深還多,因為他還發現了在不利的風向下,給水師帶來的另一個「小小」的影響,那就是煙霧。火炮發sh 後,總會產生很多的煙,在迎風的情況下,必然會影響軍士們的視線,甚至迷了士卒的眼。炮船上裝載的火炮越多,這個問題就越大。

劉老大的腦門上也不是沒有出現黑線,對手的實力強大那是明擺著,人家也並不是沒有懂水戰的將領,必然會在大戰中搶佔有利的戰位。而己方總體來說是由南向北進攻,如何擺月兌不利的戰位,就的確應該好好琢磨。兵法上可是說了︰多算勝少算,而況于無算乎!

劉師勇是幸運的,因為他的手下不乏沒有被舊觀念束縛住、想法另類的人才。

當他召集水師將領,列出己方各種不利的條件,商議如何對付北兵之時,其他的人,包括劉尚武,還在議論、琢磨如何搶佔有利的戰位,海盜頭子黎德卻露出了不耐的神s 。他迫不及待地開口言道︰「總使,末將以為,我等不必管北兵水師如何,能戰則戰,不能戰,先走,回頭再戰。」

霍公明和尤宗祖一听,一起翻了黎德一眼。海盜見海賊,還不是誰都知道誰?霍公明立刻挺身言道︰「總使放心,不必您親自出馬,只要您給末將戰船二十艘,末將先一點一點將那幫混蛋給收拾了,然後您再率水師前來圍剿,末將敢斷言,咱們必將北兵給全滅了。」霍公明更**果啊。他和黎德倆,也是因過去的搶奪戰利品事件,一見面就對眼。

兄弟,這個海盜和海賊,心里有鳥的陣戰觀念?他們的固有思維是「來無影、去無蹤」,撈一票就走。而且他們一直玩得就是以少對多,不要說北元有兩千艘戰船,就是再多,對他們來說也不過如此。但你要他們堂堂正正的對仗,那他們還真的考慮都沒考慮。

這幾個鳥人根本就沒有將對方當回事,他們也根本就沒有琢磨什麼陣戰,而是一門心思的想著玩撈一票的把戲。什麼兩千艘戰船,老子今天敲掉你十艘,明天再敲掉你八艘,打了就走,你咬我?咱還真要看看你到底他娘的能撐到幾時。現在咱炮利船快,你想對付咱?門都沒有。這仗實在是不難打啊。

這幾個鳥人七嘴八舌地一參合,尤其是黎德的一個「走」字,使劉師勇頓開茅塞︰為什麼非要弄陣戰呢?不陣戰就不能打了嗎?現在水師炮利船快,我就和他們走著打。走著打,風向的不利就可以最大程度的化解,甚至化不利為有利。哼哼,更可以因此引誘對方前來。

只是這走著打,作戰的區域要大,不能在江口河口這樣的狹窄地區,甚至翁州海域都有點狹小了。劉老大望著地圖上的東南海面,眼中露出了j ng光。

----

戰爭不好寫,不合理的地方實際上不少,見笑。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輪回之帝國的歷史最新章節 | 輪回之帝國的歷史全文閱讀 | 輪回之帝國的歷史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