輪回之帝國的歷史 第一百三十四章 由廂而募

作者 ︰ 西南北無家

流求自景炎四年下半年行朝正式掌控以來,到景炎七年初,遷移來的人口已超過了百萬。這個過程在東的心目中,其實算是比較慢的。當然,戰爭也導致了這個遷移的過程時斷時續。

但即便是這樣,移民的安置工作也給行朝在流求的官員,帶來了很大的壓力,這並不是件容易的事。

姚良臣和冉安國等人在其中居功至偉,說他們為此殫j ng竭慮並不為過。在和他們的會面中,東毫不吝嗇地說出了自己對他們的溢美之言。

對實實在在做事的人,咱是一定要籠絡滴,收買這樣的兄弟更是應該不遺余力。就算是後世的企業老板,他們最看重的也還是這樣的人。這是一個企業生存的基礎,更不要說是一個帝國了。

對姚良臣和冉安國等人來說,安置移民是耗費了他們大量的j ng力,但令他們最頭痛的,卻是陛下所要求的修築道路。因為小皇帝說歸說,他們認為城池還是要建的,這也是農耕民族定居的特x ng所決定的。

修築道路和築城,如果按歷代的慣例,那是要大量地征用民夫。但在宋帝國的歷史上,實際上絕大部分這樣的事情,有一支專門的隊伍來進行,這就是廂軍。廂軍的主要職責,包括了修城,修路,築橋,制造武器,運輸,放牧,傳送郵件,治理河道等等,他們在歷史上又被稱為「役兵」,因為宋代百姓絕大部分的徭役,都被其所從事。地處邊境的廂軍,有時也參與作戰,不過廂軍的待遇遠比不上禁軍。

帝國太祖在立國之初設立禁軍和廂軍的本意,是收天下j ng兵以歸zh ngy ng,剩下的老弱士兵留在地方,徹底消除唐末及五代以來各地武將稱雄一方、乃至威脅到朝廷安危的隱患。

而設立廂軍還有另外一個目的,「除盜恤饑」,也就是將天下的饑民難民吸收進廂軍來,通過給他們事情做,並給予一定的軍俸,以避免他們因饑餓而為盜,甚至造反。如果素質比較好,有的還把他們轉為正規的禁軍。仁宗皇?年中,河北水災,農民流入京東三十余萬,安撫使富弼就曾在他們中間招募為兵。

這種做法相對歷代來講,實際上是一種很大的進步。但天下所有事情都有個度,不能過。在帝國的歷史上,太祖的這項政策就被濫用了。

帝國在太祖開寶年間,軍隊總額只有37.8萬,其中禁軍為19.3萬,廂軍為18.5萬。

到了太宗至道年間變為軍人總數66.6萬,禁軍35.8萬,廂軍30.8萬。

真宗天禧年間再進一步,軍人總數91.2萬,禁軍馬步軍43.2萬,這個時候,廂軍的人數達到了48萬,甚至已超過了正規的禁軍。

等到了頂峰的仁宗慶歷年間,帝國發展到軍隊總數125.9萬,而禁軍馬步軍82.6萬,廂軍43.3萬。

這是當時世界上最龐大的軍隊,沒有一個zh ngf 能夠供養的起,更何況這個帝國還要向周邊支付大量的「歲幣」。帝國終于不堪重負,陷入內外交困。王安石的變法就是這樣在帝國深深的危機中,于神宗年間登場的。

只是「拗相公」王安石並沒有完全改變帝國的困境,相反,他為此幾乎身敗名裂,《j ng世恆言》中的《拗相公飲恨半山堂》,就是後世的文人專門寫來調侃他的。甚至書的結尾還有如下之言︰「後人論宋朝元氣,都為熙寧變法所壞,所以有靖康之禍。」

東其實在內心里認為,廂軍的設立是有道理的,因為從軍事上講,這算是建立了重要的後勤保障部隊,只不過是有太過了的缺陷。但行朝在第一次整編時,砍掉了廂軍的編制。當時也是沒法子,朝廷自己都要破產了,實在是養不起。可這個廂軍不是沒有留了點尾巴,這就是他和陸秀夫設立的建築隊。

建築隊是以匠人為主,它的規模相對來說並不大,這樣,劃分到流求的他們就難以滿足大規模修路和築城兩方面的需要。

移民到了流求之後,各自分得了土地,他們中間的絕大多數,實際上開荒種田已經夠忙的了。如果大規模的征用他們,就會耽擱農時,影響糧食生產,這與行朝目前首要的目標是相違背的。而廂軍又已不存在,因此姚良臣和冉安國提出,是不是暫緩修路,否則恐怕要征召民夫。

東內心里不贊成他們的想法,因為修路很重要,它對開發一個新的地區的益處是後世早已證明了的,而且利在長遠,只不過在做法上有大干快上和穩步發展兩種區別而已。他更不願意的是征召百姓,因為宋代的趙家老大第一次對歷代的徭役制度進行了改變。也許他做得是還不夠徹底,甚至不夠好,可這已經開了個好頭,他決不能像明清那樣開倒車。

他告訴姚良臣和冉安國︰「二位大人,你們考慮的對,眼下的確不應該大規模征召百姓。但朕覺得百姓對修路還是歡迎的。」

就沖著便于出門遠行,也沒多少人會反對修路,因為它滿足了人類四大基本要求「衣、食、住、行」當中的「行」的需要。

「朕以為,朝廷可以換一種做法,募。」

東想的實際上是讓百姓干臨時工,因為他認為,雖然現在缺少人手,但很多時候事情並不是絕對的,不能認為民間就完全抽不出人力,關鍵還是方式方法。如果你出錢讓別人打短工呢?恐怕在這個時代未必就招不到人,因為總有農閑的時候。

而且短工的好處是,他不必長期供養一支龐大的輔助軍隊,這就很大程度上擺月兌了過去的「冗兵」弊政。從更遠的角度來考慮,他更可以借此徹底改變歷代以來所謂的「徭役」做法。

故此他建議姚良臣和冉安國張榜以月工的方式招人,來的人可以只干一個月就走人,干完之後給月錢。

這種做法不講和歷代的差異,就是和本朝的廂軍,也完全不同。姚良臣和冉安國听了以後均皺起了眉頭︰「陛下,這個做法……」

東誠懇地和他們說道︰「二位愛卿,現在朝廷和北元最大的差距是什麼?朕看是百姓。朕以為,如果我們有了和他們同樣多的百姓,復國將指r 可待,所以朝廷要盡量籠絡人心。」

「百姓有了更好的選擇,他們自然會更願意留下來,這在將來只會招來更多的天下之民。至于這樣做,多支出的錢財,目前朝廷應當還出得起。換而言之,如果過于耗費,朝廷停下來也很容易。您們說是不是?」

行朝抄掠來了那麼多錢財,現在拿出一點來並不算什麼,再說,如果「財政」真緊張,停了它還不就是一紙詔令。

這最後一句話,使那二人最終打消了顧慮︰「臣附議。」

在隨後的r 子里,東很是好好地「巡視」了一下流求,其實也不過就是到處亂竄地游玩。在他穿越到這個時空的時候,想上這個島還是不容易的。不管其他人如何認為,但他認為那只能說是一種悲劇。

可是,他的表現卻讓宋瑞隱隱猜到了他的心思,小鬼頭怕是並不滿足,還想跑啊,他的心中已經出現些許的憂慮。

帥哥,沒辦法啊,人都是有點得隴望蜀滴,兄弟我也不能免俗。

東的這次ch n游,最後還到了翁州島,這個穿越者打動文帥哥的,其實就是一句話︰「文相,朕想更近一點的看看故土。」

也許就是他那可憐巴巴的樣,使得宋瑞最終心一軟。但真正的原因,是這個東亞之國的許多人內心里,都有強烈的故土之情,宋瑞也沒有什麼不同。只不過這一切是四個月之後的事了。

劉師勇收拾完劉深後,一方面指揮水師搶佔了定海,一方面讓戰船圍困住翁州島。霍公明和尤宗祖追殺元軍戰船更到建康附近,這兩個海賊在大江之上不斷游弋,務要盡可能地阻止北元的南來援軍。

翁州海面被瓊州水師控制後,忙兀台和囊家歹一方面急切盼望援軍的到來,另一方面他們共同絞盡腦汁地考慮如何擺月兌困境。因為這時候,糧食已經開始不足了。

囊家歹認為,要想擺月兌眼下不利的局面,方法只有一個,他指了指哪個昌國城,「元帥,如能拿下城池,則將利于我軍固守。」忙兀台點了點頭。

到了這個時候,就算他們,暫時所能考慮的,也是如何固守這個島嶼了。

但上島的蒙古兵只有三千人,即使是加上數千高麗兵,也不到一萬。高麗的主要兵力,其實更多的是集在海上。更何況高麗兵在上一次攻城中,損失極大。如果再攻城,還是要指望新附軍打頭陣。

當他們召集島上將領商議再攻城之時,新附軍的將領們表面上是唯唯諾諾,說是要準備一下,但內心徹底散了。攻城攻城,你們怎麼不去攻,這不是讓咱送死嗎?他們的這種心態,最終導致攻城還沒有進行,手下人開始逃離。

n in i的,糧草都先供著蒙古人,兄弟們卻吃不飽只能去釣魚,但宋軍戰船圍著島邊上轉,想釣個魚都沒法釣,咱還呆在這干嗎?

再加上瓊州水師和昌國城里的弟兄們天天高喊︰「降者走人,留島格殺。」已經有過經驗的新附軍越來越多地跑向了岸邊,他們全被裝上船送到岸邊放走。當然,願意留下來另送往流求。

眼見兵潰如山倒,急怒攻心之下的忙兀台和囊家歹下令sh 殺逃走的軍士,但這卻導致了更大的逃離。

左大出動了。

---------------

在下將在下一章里用盡可能簡短的方式結束這場戰斗,因為這時候已經不復雜了。說實話,在我看過的兩三部類似小說中,高手們對古代戰爭的描述遠比在下高明。在此,謹向他們表示敬佩之意。

同時,對給在下投票的兄弟表示謝意,是您讓在下覺得似乎這部書還有點看頭。讓我們在後面猜點更有意思的東西吧,並看猜得對不對,哈哈,兄弟們周末愉快。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輪回之帝國的歷史最新章節 | 輪回之帝國的歷史全文閱讀 | 輪回之帝國的歷史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