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皆知,趙武靈王趙雍是趙國一代明君,其父親趙肅侯逝世之後,年幼的趙雍便在重臣肥義的輔佐之下作為新君登上皇位,那一年他才只有十五歲。
趙肅侯生前英雄一世,與魏、楚、秦、燕、齊等國連年惡戰,儼然是北方的霸主。在魏惠王後期,趙肅侯听從蘇秦之言,連續發動合縱攻勢,打擊魏國,使魏國的百年霸業受到嚴重削弱,不足以阻擋趙國南進,為趙國向中原發展掃除了最強大的一個敵人。趙肅侯死後,魏惠王立即聯合楚、秦、燕、齊四國以會葬為名,各派j ng兵,趁趙武靈王年幼之際,俟機圖趙。
可以想象,這一場葬禮必定凶險萬分,一旦走錯一步,趙國便有可能被這些心懷叵測的虎狼吞並。然而年幼的趙武靈王卻能憑借過人的膽s 和縝密的布局將一道道險關悉數度過,利用諸侯間的利益和猜忌,令五國之兵退出趙國。其君主之氣、王者之風令世人嘆服。
他在位的二十多年間,實行胡服騎sh ,向胡人引入優良馬種,將趙國的騎兵戰力升上一個新的台階。將處于趙國月復地的中山攻克,討伐內亂不斷的燕國,修築趙北長城,收服樓煩王,抵御蠻秦,力壓魏國,一身戰功赫赫,威名遠播。然而在他的晚年卻發生的沙丘宮變這等淒慘的悲劇。
左問和白潦自然是知道沙丘宮變的經過,殷小天卻不明所以,疑問道︰「你要說繩索就說繩索,扯到什麼沙丘宮上面,十年之前究竟發生了些什麼?」
南宮明哲將濕透的發絲向後一甩,剛毅的發際線下是高高的額頭,他擺正身子,將沙丘宮變的事簡略的向小天述說一遍。
趙武靈王的第一位夫人乃韓王之女,為其誕下公子章,公子章原本便是太子。在韓夫人去世之後,趙武靈王遇見一名美若天仙的妙齡女子,輕舞翩翩,鼓琴瑟瑟,這名姑娘叫做吳娃,趙雍對其甚是喜愛,將他立為自己新的夫人。幾年後誕下王子趙何,吳娃短暫的一生里為趙武靈王帶來了無限的快樂,但未曾求過他任何事,這讓趙武靈王覺得對她甚是愧疚。吳娃最愛公子何,死前求趙武靈王立何為太子。于是,趙武靈王廢掉公子章,立何為太子。趙王何雖然年幼,卻聰明乖巧,深有其母之智,趙武靈王也很喜愛。
趙武靈王二十七年,即公元前299年,趙武靈王傳位于太子趙何,從此自稱主父,一心從事攻打秦國的設想。在退位之時,他是希望自己與兒子分別負責軍事與政治,如此一來,自己便能夠全心專注于趙國激烈的對外戰爭。他讓趙王何提前即位的考慮是,自己經常親自帶兵打仗,不知道何時會遭到不測,即時,趙國必定大亂。先前幾代國君都是在政變中即位的殘酷事實,讓他非常想在自己的有生之年就能將王位平穩的交給自己的接班人。
在肥義的教導扶助下,天賦聰穎的公子何很快就進入了君王的角s 。經過三年听政,趙王何已經很懂得治國之道。
另一方面,公子章被廢後毫無怨言,一如既往地孝敬趙主父。令趙主父不禁回想起賢惠的韓夫人,內心感到愧疚萬分。公子章比趙王何年長十歲,體魄健壯,頗有趙武靈王之型,原本最為趙武靈王喜愛。攻伐中山時,公子章就被委以統率中軍的重任,在趙武靈王的親自指揮下,取得了攻打中山的勝利。此後,公子章多次隨從趙武靈王出征,屢立戰功,為國人所稱頌。
趙武靈王封公子章為安陽君,派田不禮相公子章。這田不禮本是齊國的失勢貴族,一直希望能夠東山再起,在被趙武靈王任命為太子章的相後,他認為機會來了,時常表示對公子章遭遇的同情,並對趙武靈王廢長立幼的做法極為憤慨。公子章被廢後,對王位本已心如死灰,但田不禮在旁不斷煽風點火,公子章又聯想到趙武靈王對自己及母親是如此的絕情,心中的死灰竟又復燃起來。
兩年之後,趙主父打算把代郡分給公子章,讓公子章也稱王。這個想法其實是他想要收回趙王何的實權,重新親掌朝政。畢竟趙主父正值四十六歲的壯年,在攻滅中山、趕走林胡、收服樓煩後,趙國由于沒有參與中原諸侯的混戰,實力最強,而齊、秦、韓、魏、楚由于連年的混戰,此時已不是趙國的對手。趙主父在成為北方草原的霸主後,還想做中原的霸主。為了實現他心里的這個宏偉理想,他的第一步便是奪回王位,重做趙王。在自己禪讓趙何以後,趙武靈王逐漸失去了往r 的中心地位,趙何在肥義的輔佐下,名正言順地取代趙武靈王成為趙國的君王。權力與名位遠去的痛苦讓趙武靈王十分失落,一生追求榮譽的他有些不甘寂寞,心中重新扶植公子章的根源越來越明晰,說到底,就是要奪回自己曾經放手的權力。
趙主父把要立公子章為代王的想法同肥義說,肥義不同意。起初,肥義以為立公子章為代王是趙武靈王的過分溺愛。但後來他逐漸明白了趙武靈王的真實用意,在過去的四年里,肥義j ng心輔佐趙王何,使趙王何已經深得做王的j ng髓,如今趙王何羽翼已豐。據肥義觀察,趙王何是個與他父親一樣渴望榮耀之人,若趙國再出現一個王的話,無論是誰,趙王何都不會容許,趙國必然有一場血戰。王權不穩,國家必亂。肥義對趙武靈王雖然很有感情,但國家大義卻不允許他支持趙武靈王的悖逆,支持趙武靈王的想法就等于將趙國分成了三部分。公子章的能力,肥義是深深知道的,他一旦為代王,立即就會有大批的臣民歸附他。肥義以國無二r 、百姓方寧來明說立公子章為代王的不可,以冠冕堂皇之詞對趙武靈王的提議進行拒絕。
肥義在送走趙武靈王後,將來龍去脈回稟趙王何,趙王何明白事情的嚴重x ng,與肥義商議對策,將一切外事交由肥義代辦。宗室重臣陽文君趙豹來見,提醒趙王何與肥義早做準備,趙豹與肥義同為趙肅侯時的重臣,與肥義最為交好,于是命趙豹坐鎮邯鄲,不許外地軍卒入城。趙王何嚴控兵符,肥義則注意收集情報、統籌安排。
趙武靈王本以為自己代公子章討封必成,不想竟被拒絕。于是,他將討封不成一事告訴了公子章和田不禮,意在激公子章與趙王何爭斗,屆時,自己便能以調和的身份,重新執掌朝政。公子章與田不禮果然十分怨恨趙王何與肥義,決定采取行動。
由于趙豹對邯鄲的防衛甚是嚴密,公子章與田不禮無法下手。趙王何對趙武靈王的調兵也控制得很嚴,趙武靈王知道趙王何已對自己有所防範。趙主父便以在沙丘選看墓地為名,讓公子章與趙王何隨行。趙王何沒有辦法,只得在肥義和親信的陪同下隨行。
到了沙丘宮中,公子章借用趙武靈王的令符請趙王何到主父房內議事。肥義恐有詐便先行打探,入主父房後,頓覺氣氛不對。沒有見到趙主父,卻見到了公子章和田不禮,意料中的事情果然發生了。公子章與田不禮見以主父的名義都調不動趙王何,知道趙王何已有所準備。二人決定以快制勝,斬殺肥義後,公子章與田不禮決定再遣使者調趙王何,如其不來,則立即進攻。
趙王何見肥義未歸,而使者又至,知道必定生變。幸好听肥義的告誡安排兵馬隨行,便派親信率軍包圍主父宮,與公子章和田不禮及其黨徒展開激戰,很快就控制了局面,公子章戰敗,退到主父宮,主父納其入。趙王何親信之中,信期、李兌、公子成很快率軍圍主父宮。李兌想向趙王何請示如何處置,被公子成制止。公子成認為,以目前之勢,如果請示趙王何,趙王何很難下達趕盡殺絕的命令,親口誅其父兄。如此一來,圍主父宮,趕殺公子章就會成為信期、李兌、公子成的罪過。而如果不請示趙王何,自己處置,趙王何也一定會接受這個結果。李兌與信期覺得有理,于是派兵攻入主父宮,誅殺公子章及其黨羽。主父y 拼一死,但公子成等人只圍不戰,無人敢擔刺殺主父的罪名。主父便被圍在內宮里,內宮本無存糧,一些r 常糕點沒幾r 就被吃光,堂堂趙武靈王竟然就在這沙丘宮中三個月被活活餓死。
「我們所听聞的便是這樣。」听了南宮明哲的敘述,左問插話道,「可是你竟然會知道的這麼清楚,好似親眼所見一般。」
南宮明哲挑了挑眉毛︰「沒錯,當時我與蕭讓就在這沙丘宮中,所有的一切史書上記載的都分毫未差,只是對于趙主父的死因卻並非事實,他根本就不是餓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