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染三國 第二七二回 大捷

作者 ︰ 狂生爾

()至漢初平二年ch n三月,蘇策大勝而歸,班師回襄陽之時,整個江東之地,如今是盡歸蘇策所有。

至此時,蘇策已然是擁有荊州,交州,以及揚州大半之地。手下兵馬雖然只有區區的六十萬余,可是,相信這只是暫時的,等到蘇策穩定下江東之地後,就可以大肆的在江東之地招兵買馬。

而此刻,蘇策手上的將領更是早以有數十員之多。

如此情況下,蘇策一邊上書朝庭,自領鎮南將軍,荊州牧,一邊穩坐襄陽。

開招賢館,客勸農桑,暗中支持與魯家把生意做大做強後,又積極鼓勵其它商業與手工業者的發展。

蘇策可不是這個時代的人,他自然是不會去講什麼士農工商,士字高人一等的說法的。農,工,商的發達,才是立國之根本。

到了現在這個時候,蘇策的野心,那已經是昭然若著了,天下間,又有幾人會不知道。

但是蘇策現在卻是管不了那麼多。

他現在人就在襄陽,並且把張昭,張,諸葛謹,鄧芝,董和,顧雍這些個內政上的強人,再另外加上陳宮,徐庶,劉曄,魯肅,賈詡,以及個被蘇策視為年輕一代接班人的陸遜這十二人,一並而叫到襄陽來,組成一個臨時的政務團,處理這交州,荊州,江東三州之地的政務。

到了現在,也不用再去管這天下如何的風雲變幻,蘇策自是只需穩坐釣魚台便成。

一邊鼓勵手工藝的興起,一邊又誠招全天下能工巧將至襄陽城來,按照蘇策的心中所思,去發明,去研究,比如活字印刷術,水車,織布機,當然還有關于戰爭中,那個劉曄發明出來的投石機等等等等。

其中,這一些,當屬那個活字印刷術最為簡單,也最為實用,因為,按著蘇策的意思,到了如今,已經是公元一九五年ch n三月了,從光和末年黃巾之亂起,到得現在,足足已經是過了十一個年頭,此時的蘇策年已經是二十七八,年近三十之輩。

他已經錯過了十一個年頭,到了此刻,蘇策若還不安下心來努力發展的話,那還要等到什麼時候?

發展,什麼最重要?當然是人才最重要,可是人才,並不是想要有就有的,那必須去培養,去讓他們讀書才行。

可是想要讓他們讀書,就現在這種戰亂的情況,他們又有幾人能讀到書,所以,蘇策才會想出要這活字印刷術出來,由蘇策自己出資印上許多的書籍,免費的發送到各地各縣去。好讓各地各縣的人,不管是寒門子弟也好,還是富家子弟也罷,只要年滿四周歲者,皆要就學。

像蘇策的荊州,交州,江東三州之地,比起大漢里的其它州郡,生活條件上,那自然是要好上許多的,而且最主要的是,這三州之地,本身就是人文薈萃之地,所以,相對來說,其中能讀書的人,自然也就要多上許多。

但不管怎麼樣,蘇策的最終宗旨,仍然是不會改變,他要發展手工業,好讓百姓都能掙到錢。

他要發展商業,好讓經濟能更快速的流通,當然,蘇策更要建學堂,而且是建許多許多的啟蒙學院,要求至少要每個縣都要有一個啟蒙學堂。

然後,半年或一年一考核,把合格的學生轉送至郡里的中級學堂,然後再經過一年至三年的學習,若成績合格者,可以再保送入州郡的學堂,而蘇策自己則在襄陽這設立一所最高等的學院,由蘇策自己親為院首,聘請一些大儒如龐德公,黃承彥,司馬徽等人在此任教,這樣,從那些州郡畢業的尖子生們,便可以進入這一所學院學習,至這一所學校出來的學生,那麼,便可以直接任命至一縣之地為縣長,磨礪一段時間後,便可能是一地太守了。

這就是蘇策的培養人才之法,其實,這應該就算是最簡單也是最原始版的科舉選才法。

就如同我們現在的從小學到中學,再到高中一樣,慢慢的讀書,然後慢慢的往上爬升。

如此一來,待得高中畢業之後,成績優異者,就可以進入大學,成績一般者,就會被打回去。

而蘇策這里也同樣是如此,每年的啟蒙學都要招收一批四歲以上的孩童學子,而從啟蒙學開始,學子的一切費用都是免費的。

待得學子們入了縣學之後,若成績優異者,可入郡學繼續深造,而若是在縣學中,成績一般,或者是魯鈍者,則會被打發了回去,繼續讓他c o持舊業去。

而至郡學中,亦是采取這個辦法,若成績優異者,可繼續保送入州學里去學習,然而,若入了郡學者,待得圓滿畢業後,多少也是能夠比如在某個鄉,某個縣上謀上一個功曹,法曹之職位,以定為最基屈的官職人員。

而那些優異的入了州學的士子們,則會接受到最完善的培養,直至他們最後入了襄陽,待襄陽這個最高學府畢業之後,蘇策方才會量才而錄用,或為太守,或為縣令等等不一而足。

這一個提議,特別是創造人才,建造啟蒙學堂這一個想法,那幾乎是得到了如張昭,張,賈詡他們這些人的全票通過的。

因為,就以他們的智商,那實在是太清楚不過人才的重要了,當然,其實亦是明白關于人才斷層這種可怕的事情。

接下來,這個幾乎已經可以算是集結了大漢最j ng銳的內政與軍事上的人才團體,又商議了關于鼓勵人口生育,稅收,海域管理,江東地區以及淮南地區戰後的生產恢復以及戰後人事任命和兵力上的一些調動。當然,還有兵力方面的增加與撫恤,訓練等事情。

這一討論起來,再加上平時三州之地亦是需要再處理上一些問題,便是以張昭,張,鄧芝這一類的內政大才,亦是忙得頭昏眼花,前腳背打後腦勺去了。

~~~~~~~~~~~~~~~~~~~~~~~~~~~~~~~~~~~~

腫麼感覺寫歷史總是跳不出這個怪圈,發明,造紙,搞文化,開科舉……唉,我一直忍著不想寫的,可是不知不覺竟然還是寫了,悲催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血染三國最新章節 | 血染三國全文閱讀 | 血染三國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