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了湖對岸,我才發現這里竟是半開闊的大殿,里面有大大小小不下于五百尊佛像。
最大的有二十幾米高,最小的只有正常人的大小。佛光也不知道在什麼時候已經消失不見了,我找遍了也沒見一件發光的物體。
我們發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一般的寺廟,中間位置供奉的主佛像,會比其他的佛像高大很多。這里供奉的主佛像卻比其他佛像明顯的小很多。她栩栩如生,盤坐在一個蓮花座上,就像真人一樣。
「這尊主佛像應該是觀世音菩薩了,不過為什麼她會比其他的佛像小呢?」
再看大殿四周的石壁上,畫滿了鮮艷的壁畫,不過這里的壁畫,怎麼跟我以前見過的佛教壁畫不太一樣。
我正要上前仔細觀看,女兒不知什麼原因忽然在我懷中驚醒。
對我們說︰「爸爸媽媽,這是我的家。」說著她掙月兌我的懷抱,下地後,自己走上前去。
我們都被女兒的話給驚呆了,見她往里面走去,急忙在她身後緊緊地跟著。
「難道女兒是睡迷糊了,說胡話呢?不過看她眼楮炯炯有神的樣子,又不像,這究竟是怎麼回事?」
我于是對這里更加好奇了,要了解這個地方的來源,壁畫是很好的途徑。我看著石壁上鮮艷的壁畫,壁畫分兩個部分。
第一個部分,畫邊緣光滑,線條深峻,內容豐富,有人物騎馬、sh 獵、山羊哺r 、山羊跪立、梅花鹿以、壯觀駝隊、古代戰爭場景以及人們遷徙的場面等。
第二個部分描繪了一位少女潛心修佛,拒絕了一位國王的指婚,國王一怒之下焚毀佛寺。少女被地藏王菩薩搭救,前往東方修佛。之後,國王生病,她斷手挖眼救了國王,最後成佛的故事。
壁畫感情強烈外露、動態明顯夸張的人物造型,以勁細線條勾勒並注重暈染的表現方法,以及用赭紅s 加散花圖案裝飾襯底的形式,都明顯的西域繪畫風格。
「這兩處風格完全不搭邊的壁畫,究竟想表述什麼呀?而且這還不算,因為不止是畫,上面還有一些奇怪的文字。」
可無論我怎麼看,一個都不認識。看畫上的人物故事一時也不明白是怎麼回事。
這時候,女兒突然又說話了,她可能是知道我們沒有弄明白怎麼回事。
對我們說︰「上面描寫了一位女子的的故事︰相傳很早以前西域有個劫國,劫王叫妙莊王,夫人叫寶應,他們過著游牧生活。
他們只有三個女兒,沒有兒子,三個女兒分別叫妙y 、妙音和妙善。其中妙莊王最看好的是三公主妙善,指望等三公主長大後找個好駙馬繼承王位。
然而,妙善長大後,卻違背妙莊王為其招駙馬的意志,決意修行。為此妙莊王大發雷霆,把妙善公主送到白雀寺,令寺中尼僧給她最苦最累的活做,希望她遭受磨難後改變決定,以遂王心。妙善每r 里挑水、劈柴、掃地、洗衣、煮飯,干起活來無怨無悔,毫無難s ,稍有空閑,還是不忘研讀佛經。半年後,莊王派‘巡察宮兒’來白雀寺暗訪,獲知實情,大怒,竟不顧父女之情動了殺機
莊王連夜下令火燒白雀寺,燒死了500僧尼。妙善被地藏王菩薩所化的神虎餃著救往普陀山後,便在紫竹洞中修道參禪。後來,莊王因燒死500僧尼而遭到報應,生了500個痛瘡,病危難治。
妙善化裝成和尚去見他。她宣稱只有由終身心中無恨者的眼及手做成的藥才能救他。然後指示他去尋找香山‘大仙’,當使者來時,‘大仙’將雙臂、雙眼給他們帶回去。國王吃下藥後,身體果真痊愈了,決定前往感謝救命恩人。當皇後、國王認出這無眼無臂的仙人正是自己的女兒時,他們深受感動並皈依佛教。他發願祈求妙善能回復到‘全手全眼’,塑像以示紀念,並囑宦官要塑公主‘全手全眼’之像。結果宦官听成了‘千手千眼’,于是就有了‘千手千眼’的觀音像。
佛祖听說以後,封妙善為大慈大悲救苦救難靈感觀世音菩薩,並賜給了她‘千手千眼’。妙善在普陀山苦苦修行了九載,常持壺中甘露拯救萬民,深受愛戴」
听女兒說完,我和老婆的嘴都快合不上了,我雖然知道這里跟女兒關系,李淳風也說過女兒跟佛教大有淵源。
但從來沒有想到女兒能把一個故事說的這麼完整,畢竟她才三歲啊。
「難道女兒就是傳說中的轉世靈童,這一點我倒是能接受得了。」
可讓我想不到的是,女兒竟然是觀世音的轉世靈童,這也太出乎我的意料了。又是佛祖又是觀音的,這都是佛教里神一樣的人物,難道真的存在?如果真的存在究竟是真得那麼神通,還是被神化了呢?
說起劫國,可能除了一些搞歷史研究的學者,沒有幾個人知道這個名字。但說到觀音菩薩,可謂家喻戶曉,婦孺皆知。可是問到觀音菩薩的身世,卻沒有幾個人說得清。
觀音信仰深入人心、廣受尊重的。她所代表的大慈大悲、救苦救難、與人為善的信念,已經成為一種全人類的文化,但是她的出身卻鮮為人知。
劫國傳說是由塞種人所建,塞種人是上古亞洲史最活躍的游牧部族之一,他們驍勇善戰。而在一些野史雜談中則把塞種人被描繪成可怕的獨目巨人。
歷史記載,公元前177年,當大月氏西遷時,塞種人分成兩只,一支南下,征服尼泊爾等地,最後進入印度;另一支留居原地,在伊犁河流域居住的塞人後來與烏孫人混合,建立了烏孫國,而留居在天山以北的塞人則建立了單桓、劫國等部落小國。
早在太延三年(437年)之前,蒙古高原的柔然曾經數次攻打烏孫國。柔然可能曾經與悅般連手,夾擊烏孫,烏孫被迫西遷天山山中。烏孫約在五世紀初至五世紀中葉南遷至蔥嶺。他們被同化,不再d l 成國,在史籍上消失。
對于劫國歷史上卻沒多少有關他的記錄。想不到一千年之後,在原古烏孫國的國土上卻發現了劫國的遺跡。當年究竟發生了什麼,恐怕無人能說得清了。
芮芮見我和老婆滿心疑慮,繼續說︰「觀世音無量劫前是聖王無淨念的太子,名不拘。他立下宏願,生大悲心,斷絕眾生諸苦及煩惱,使眾生常住安樂,為此,寶藏如來給他起名叫觀世音。
後來他坐化飛升,佛祖封妙善為大慈大悲救苦救難靈感觀世音菩薩,從此取代了他的位置,觀世音也成了後世常見的女x ng形象。
這里是劫國後裔的避難之所,當年劫國的領地被外族侵佔,妙莊王戰死,妙善公主帶領族人西遷投奔到烏孫國。因為劫國和烏孫國同屬一脈,烏孫國王將劫國的族人安置在了賽里木湖,他們在那里生息繁衍,人口達到十萬之眾。
她們安定的生活了幾十年,後來又遭到侵襲,烏孫國舉國南遷,妙善公主只得帶領族人遷到了這深山之中。她們發現了這個山洞,穿過山洞之後,竟然有一個很大的盆地。當時山洞中也有一個天然的大湖,只是沒有現在這麼大。妙善公主和其族人在盆地中安頓了下來,為避免外人襲擾,她們進一步開鑿了大湖,就形成了現在的樣子。
妙善公主圓寂以前要求族人把她的金身安置于此,為的是替族人守住那盆地的入口。」
我不由的感嘆,「這妙善公主就是傳說中觀世音的真身了,即便一個人有再高的修為,在民族爭斗和歷史大勢面前也是無能為力的。要不然封神演義中,何必一群神仙還要借助于軍隊才能改天換r ,可見就是神仙一樣的人物也不能做到隨心而為。」
我們在女兒的指引下,在眾多佛像之中,發現了妙善公主圓寂後的金身法相,正是那尊被供奉在中間位置的主佛像。
她雙目微閉,面相慈祥,頭帶真珠冠,瓔珞繞身,手持楊柳枝及淨瓶,坐在一座金光閃閃的千瓣蓮花台上。
這是觀世音菩薩的真身啊,我和老婆跪下拜了三拜。我們倒不是迷信,祈求她的保佑,只是我們是發自內心的尊敬她,不管她是人還是神,都值得我們一拜。
我們起身後,女兒說︰「這些法器我r 後會來取的,這尊法像的身後,還有一座三十多米高的妙善公主石刻造像,只要轉動石像就能進入盆地里面。」
我對老婆說︰「劫國後裔在里面與世無爭,我們還是不要打擾了。」
女兒卻很著急的樣子,說︰「我們不能原路返回,我們進入到這里,已經啟動了妙善公主布下的禁制,她法力無邊,你們根本就破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