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蘇道發布最新的作戰指令之前,蘇道突然接到一條讓他最為興奮的消息,而這,也將是開創另一個時代的偉大消息.
殲二戰機改造成功了,這個消息可是讓蘇道很興奮的,隨著殲二戰機的改造成功,中華帝國的空戰能力將會在未來一段時間內上升幾個等級。
而好消息還不僅如此,經過改造,殲二的最大速度可以達到每小時兩千一百公里,而且隨著未來技術的更新換代,這個速度還有可能被提高一些。
當然,前提是戰機的機體要從新設計,根據空氣動力學以及其他的種種因素,目前這款戰機所能承受最大的速度就是兩千五百公里左右,再快的話就很容易空中解體。
為了確保安全,所以科研人員也不敢太過于大膽的去對他進行改造,其實在最開始的時候,他們曾經將戰機的最高速度增加到兩千兩百公里每小時。
但是通過實驗發現,這樣的話會大大的增加耗油量,而且過高的速度也會對機體產生巨大的威脅。
所以在最後一群人的共同努力下,將戰機的最高時速控制在了兩千一百公里,巡航速度為一千三百公里每小時。
即便如此,只靠著巡航速度也能完爆殲一戰機。而殲二戰機可攜帶四個副油箱,當然了,都是那種小型的副油箱,四個油箱加起來也才不過是主油箱的一半容量。
同時也可以攜帶三個稍微大點的副油箱,燃油攜帶量大約是主油箱的百分之六十。
不同情況下,攜帶不同規格的副油箱,攜帶三個大型副油箱的情況下,一般都會相應的減少彈藥的攜帶量,主要是沒地方,在一個就是太重,不利于戰機的作戰。
而采用四個小油箱的話,這一點則不需要考慮太多,按照設計,並且通過多次的試驗最終證明,他們的想法是合理的。
油箱雖小,但也大大的增加了戰機的航程,殲二戰機目前最大的航程為四千公里,作戰半徑為一千五百公里,這個與目前的殲二並沒有太大的差別。
但是在各項姓能上卻有著天差地別,在一個,因為發動機後置,以及其他的一些原因,所以在機翼兩端的根部也有兩個內置的單獨油箱,這個是不可拋棄的,同時為了保證安全,也會在副油箱的燃料使用完之後,或者在拋掉副油箱之後,優先使用機翼根部的儲存燃料。
另外控制導彈的彈道系統也已經設計出來了,這個倒是難度不大,電視機專家按照要求,將電視機縮小了很多,雖然顯像管什麼的還有很多,但是機頭部分空余的地方足夠安裝這些設備。
就是在遙控以視圖上有些不太靈敏,這個還有待提高,但是對于二次矯正來說,這點還是沒有問題的。
當然,也不是沒一點壞處,導彈在發射之後,必須要盡快的矯正,超出一定的距離之後,導彈將會無法與戰機進行聯系,這個主要還是因為技術原因,目前還無法達到這種一直聯系的要求。
而且系統也很不穩定,說不定什麼時候就會抽風,而科研人員對于這一塊也比較陌生,根本就模不著頭腦,有些時候圖面甚至都不顯示。
但是不要緊,他們在戰機上依然安裝了最古老,也就是目前殲一**戰機上所安裝的瞄準系統,兩套瞄準系統,足夠飛行員們**作了。
不過對于飛行員們來說,這個視圖瞄準系統基本上就是雞肋,在戰爭中用到它的機會很小,因為不是故障就是無法瞄準,或者無法**作遙控,而這一點在後來也得到了充分的印證。
最終,在未來一段時間內,他們不得不卸掉了這種試圖瞄準系統,以此來減輕戰機的負重,並且丟掉這個雞肋瞄準系統。
蘇道迫不及待的來到了邦加基地,這里並不是研發中心,但這里卻是試驗中心以及後期的改造中心,在這里,有一整套可以生產戰機的設備,後期的改裝需要所有的部件,都可以在這里制造完成。
來到邦加基地之後,蘇道首先拿到的是一份人名的名單,其後有每一個人的資料檔案,而這些人,全都是飛機制造廠的工人,但更多的還是技師。
每當蘇道看到這份名單的時候,就意味著新裝備距離量產已經不遠了,所以蘇道也沒怎麼太專注的看這些名單,反正都是經過嚴格挑選的,他單看名單也看不出什麼。
而這些人本來就是工廠的中堅力量,即便是現在不讓他們來這里,那麼在曰後他們也能在工廠里看到這款戰機。
「太完美了,陛下,您知道嗎?這絕對是最偉大的杰作,我從來沒有見到過這麼完美的設計,它給了我很多的靈感,也讓我在學術方面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緊接著,馮卡門便走到蘇道面前,看著那架已經撕開了偽裝的戰機,不停的贊揚道。
飛機雖然是他主持研究的,但是機體的設計卻是蘇道搞的,而且經過空氣動力學的測試,發現有很多地方看起來有些不太合理,但是在實際當中卻表現的很突出,並且比馮卡門所了解到的方式更加合理。
也正是通過這些,馮卡門從這款戰機身上學到了不少的新知識,也讓他對于空氣動力學的知識有了更多的了解。
「呵呵,這都是你們的功勞。」
蘇道呵呵一笑,將皮球給推了回去。
蘇道這可是拿著後世那些精英研究員數十年的成果畫出來的圖紙,每一個地方都是經過嚴格測試的,只要生產的時候尺寸別搞錯了,那基本上就不會有什麼問題。
不過對于這一點,蘇道也不好意思說其實這個也不是我設計的,而是我抄襲別人的,這完全沒有必要,況且說了之後蘇道要怎麼解釋?這就是個無底洞,需要用無數個謊言來彌補,還不如直接就不說,一個謊言就解決了一切。
「不過我覺得你應該給我們更多的時間來測試,畢竟他太先進了,有很多東西我們都還沒有完全的掌握,對于他的一些姓能,我們暫時也無法給出更具體的數據,貿然量產的話,恐怕會有什麼後遺癥。」
馮卡門繼續說道。
殲二戰機自從原型機出世之後,前前後後也只不過進行了三十多次試飛,僅僅三十多次試飛,根本就找不出什麼潛在的問題,貿然量產的話,會有很大危險的。
馮卡門雖然不知道蘇道為什麼這麼急于量產,但是作為一名科研人員,該提出的警告還是要說的。
「那你們就全面檢查一遍,沒問題的話就直接進行幾次極限測試,如果極限測試都沒有問題,那就說明沒什麼問題了。」
蘇道想了下,回復道。
其實現在他有殲一,這已經足夠先進的了,全世界沒有一款戰機會是殲一的對手,況且殲一才剛剛服役兩年不到,即便是再過兩年,殲一也依然是最先進的戰機。
所以殲二完全有足夠的時間去進行測試,但是蘇道等不及了已經,有這麼**的裝備,卻只能躺在實驗室里測試測試在測試,作為一個後世人,蘇道覺得這簡直要比殺了他還要難受。
而且蘇道也搞不懂,為什麼研究一款新戰機,需要經過那麼多次的試飛,少則百次,多則千次,搞不懂啊搞不懂。
其實蘇道這麼做也不是沒有一定的道理,首先,一款戰機測試最主要的也就那幾個方面,首先就是機體的承壓能力,這個顯然是沒問題的,材料到設計都是沒問題的,雖然現在沒有經過太多的測試,但是在後世,那也是經過多次測試的,已經確保了可行的。
第二,因為後世要測試隱形戰機的姓能,所以他們需要在戰機的涂料上下功夫,不停的測試不同的涂料,這個也需要時間,但是現在不用啊,誰管你是不是隱形,哪怕你有雷達也不管用啊。
說白了就是你雖然知道我在哪,但是我一顆導彈過去就解決了你,你根本就模不著我,這樣的話隱形還有什麼效果?
其他的就是一些設備問題了,這個蘇道才不用擔心呢,把殲一的設備做了升級之後轉移到殲二上,使他通訊距離更遠,雷達的姓能更先進,僅此而已。
正是因為這些原因,才會給人一種錯誤的理解,為什麼早期制造新飛機那麼容易,而後來則越來越難的原因。
現在在蘇道看來,什麼測試,都是浮雲,測的再多也不如在戰場上溜一圈,當然,前提是初步測試沒問題才行。
「該做的工作要做,咱們先量產十架戰機,到時候十一架戰機一起測試,既能測驗一下量產之後的姓能是不是有問題,也能更快的找出戰機潛在的問題。」
最終,蘇道不得不再次說道。
雖然這款戰機開出去很拉風,很轟動,但是畢竟安全還是第一的,全面量產估計還有難度,至少目前來說是這樣的,但是先搞幾架出來玩玩也不是不行的。(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