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權 098 審在你決在朕

作者 ︰ 受傷的害蟲

()「不但如此,父皇還將江浙二省稅賦減去一半,以示恩寵!」

龐煌這就有些奇怪了,朱元璋對于江浙之地的憤恨,源于蘇州張士誠的頑強抵抗和不屈服,自己在很多地方都看到類似的文章,比如說朱元璋遷蘇杭富戶十萬戶前往臨濠居住什麼的。

對于所說的江浙之地的稅賦,更是征收的無以復加,听說僅僅是這兩個地方,就佔據了大明所有稅賦的一半左右,可見壓榨的狠毒之處。

現在朱元璋突然免去了江浙兩地的糧賦的一半!

天,這是多大的數目,要是傳言是真的話,那豈不是大明的糧賦要少收四分之一嗎?大明才立國幾年,到處都在用錢,要不是窮的厲害,朱元璋也不會急的去印制大明寶鈔當銀子用。

這個朱元璋到底再想什麼,一會y n一會陽,壞人是他,好人卻依然是他?

龐煌皺著眉頭苦思了一會,仍然是不得要領,只要耐著x ng子請朱標將事情的經過說一遍,看能不能看出一點端倪。

這本來就是朱標最近幾年听政以來,做過最有主見的一件事情,平時對于父皇,都是唯唯諾諾,萬萬不敢冒犯的,竟然能夠成功,還不到二十歲的朱標當然心里有些得意,也不在意兩人的上下尊卑問題,于是就將事情的前前後後都說了一邊。

朱標在十六歲之前,都是在御書房看父皇怎麼處理各方面的政務,過了十六歲以後,朱元璋在奉天殿給他設了一個席位,當然在朱元璋的下首左側,開始讓太子听政,意圖鍛煉朱標處理政務的能力。

今r 散朝之後,朱標循例隨父皇一起回到了御書房,看到朱元璋的心情今天的確不錯,說了幾句話,才知道父皇卻是知道皇後娘娘帶著孫貴妃出去看女婿了。

孫貴妃能夠出門,自然大家都想到是身子有些起s ,朱元璋當然不會怪罪馬皇後擅自出宮的事情,說一句實話,朱元璋偶爾也會帶著馬皇後一起出去轉轉,不過很少人知道而已。朱標也是偶爾听說過。

見到父皇的一臉喜意,朱標覺得是一個機會,而且龐煌也是交代,要找一個皇上心情不錯的時候要求親自審理魏觀一案。

不正是這個機會嗎?

過了一會,朱元璋從御書房內的字條房內出來,朱標心里已經打好了月復稿,看到父皇出來,便喊了一句︰

「父皇……。」便探身y 說,卻又見朱元璋皺皺眉頭,到嘴邊的話又咽了回去。父皇拿起御案上的一本奏折,翻閱著。

「太子,大臣們在早朝時的言奏,你都听清了麼?」

朱元璋邊看奏章邊問朱標,眼楮沒有看他。朱標欠身回答說︰

「父皇,兒臣句句都听清了。」

「你覺得說得有理麼?」

「衛所軍屯,邊地三分守城,七分屯種;內地二分守城,八分耕種,罷寧波、泉州、廣州三市舶提舉司等等,都很有道理。」

「工部置十三鐵冶所疏似乎有些問題,江西進賢、新喻、分宜、黃梅,山東萊蕪、廣東陽山、陝西鞏昌、山西富國、豐國、太通、潤國、益國等地都沒有問題,但是還有一處,可能工部的人還不了解,兒臣去過北平,懷柔的軟鋼也是不錯的,兒臣建議增設鐵冶所一處。」

說一句實話,朱標也是心里感激龐煌能站在他的立場說話,特別提及了懷柔鋼鐵,只要設立,那還不是落入龐煌的手里。每所設大使一員,秩正八品;副使一員,秩正九品。

雖然只是一個八品的官員,但鐵冶所的官員以後進入工部是及其容易的,在朱標心目中,隱約還是覺得作為駙馬都尉,以後登堂拜相的機會不大,只能為龐煌找一些其他的好處了。

這個想法,也是深受儒家學說影響的一個結果。

朱元璋從奏章上將目光移向朱標,目光中露出一點贊賞,自己的這個兒子,總算可以提出點一件了,以往都是不敢提意見的。于是食指敲擊著左手拿著的奏章問道︰

「關于戶部減免江浙地區部分糧賦的這份奏章呢?」

朱標就害怕提及江浙蘇州,本想避而不談,見皇帝威嚴地逼視著,連忙說︰

「父皇,戶部的這個奏章麼……這個……嗯……。」

「什麼這個那個的!」

見兒子又恢復了原樣,朱元璋有些不悅,說道︰「朕覺得有些道理,最近倭寇橫行,禁海清邊又在進行,很多老百姓都沒有了土地,而且今年雨水多,估計要減產,朕決定了,減免江浙地區一半的糧賦,暫行三年吧。」

「父皇仁德!」朱標離座躬身說。朱元璋推開御案上的茶杯,用力過猛,水潑了出來,鄧順公公迅速走向御案邊移開堆積如山的奏章。朱元璋嘆了口氣,從牙縫里擠出一句話來︰

「如果他們甘心做朕的子民,朕又何嘗會薄待他們呢?」

朱標囁嚅著想說什麼,朱元璋向他揮了揮手,不讓他說話,繼續說道︰「朕知道你想說什麼,你還小啊!」

「天下,是朕一刀一槍的拼殺出來的,自然知道其中的艱辛,得知不易,守之更難,江南的事兒,朕自然會處理,‘率土之濱,莫非王臣’,成說其來遠矣!寰宇中士大夫不為君用,是外其教者,誅其身而沒其家,不為之過。有些事情,皇兒你不明白。」

「父皇!?」朱標見朱元璋主動提出來,而且說得又是這麼嚴重,不由憂心忡忡,父皇說得後幾句話龐煌也許听不明白,但是飽讀詩書的朱標卻是清清楚楚,這是父皇想借機生事,殺雞儆猴了。

如果是這樣,恐怕就算是用龐煌的主意也不定管用,因為父皇殺心已起,誰也無法挽回,但是還做最後的掙扎,說道︰「父皇,我大明雖然以武立國,但是總是要依法治國,今年四月,大明律剛剛修訂完畢,然後就不審而殺大臣,恐怕會引起民間的非議,而且對于大明律的執行也會造成不好的後果,請父皇三思啊!」

洪武六年十一月﹐朱元璋命刑部尚書劉惟謙等以《律令》為基礎,詳定大明律。洪武七年二月修成﹐頒行天下。其篇目仿《唐律》分為《衛禁》、《斗訟》、《詐偽》、《雜律》、《捕亡》、《斷獄》、《名例》等十二篇,三十卷六百零六條。

這個理由,是龐煌所想到最好的說辭,但是出于幾百年後人的心態,就是不知道對于皇帝管不管用,但是法律剛剛修訂完畢,自己就帶頭違反,那總是有些不好吧,以後誰還會相信你定的法律呢,更何況皇帝金口玉言、出口成憲,總不能食言吧。

果然這句話讓朱元璋沉思了半天,那個皇帝不重視自己的名聲呢?

半晌,才問道︰「這些話,是那個龐煌教你的吧?」

太子一驚,不敢說話,朱元璋冷笑道︰「估計現在朝中的大臣們,沒有人敢教你這個,那次在牛欄山神神秘秘的,就是為了說這些?」

朱標悚然而驚,他知道瞞不過父皇,但是沒有想到父皇會這麼快的聯想到龐煌,心里想著會不會連累自己的未來妹夫。

朱元璋話音一轉,卻溫言說道︰「既然都這麼說了,那麼太子你想審理,就審理吧!但是,皇兒要記住,審在你,怎麼處理,卻在于朕,皇兒莫要讓朕失望了。」

「謝父皇隆恩,兒臣一定會公平審理此案的。」

朱標沒有想到結局會是這樣,高興之余,連朱元璋的話中的意思都沒有听出來,就大聲的躬身謝道。

「嗯,皇兒去吧。」

朱標離開御書房時,仿佛听到父皇朱元璋深深地嘆了口氣。

于是朱標就趕快回到東宮,想召見龐煌,讓太監去驛館去請,但是才想起,龐煌今r 去了太平鎮,只好等待,誰知道等到母後回宮,但是卻仍然沒有等到龐煌,這才著急,于是就讓手下的太監小寶前往太平鎮尋找。

听完了太子朱標將事情的經過講了一遍,龐煌不由對于朱元璋的話暗暗感到吃驚,那句︰‘率土之濱,莫非王臣’,成說其來遠矣!寰宇中士大夫不為君用,是外其教者,誅其身而沒其家,不為之過。

已經**果的表示出了朱元璋的殺意,太子那時還有勇氣說下去,真的是難能可貴了。

而那句「審在你,決在朕」,保留了朱元璋自己裁決的權力,依然是殺意十足,讓太子審問,顧忌一來不能太駁太子的面子,二來也算是鍛煉一下太子的能力,最後估計就是看看太子的心x ng了。

很顯然,對于這次要來的審問權,太子又有所誤解了,朱元璋只給了朱標審問權,卻不給審判權。

不過看到朱標如此興奮,也不忍心在這個時候打擊他,怎麼辦呢?

龐煌正在發愁,突然靈機一動,自己不是今天剛剛認識兩個y n謀家嗎?而且大家抱著同一個目的,為什麼不試一試他們的能力呢?

于是問道︰「殿下,不知何事開始審理呢?」

「父皇說了,待到八月審理,因為七月宮里要有喜事,不要沖著了!」說罷,朱標樂不可支的望著龐煌,後者才知道自己下個月就要成婚了!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臣權最新章節 | 臣權全文閱讀 | 臣權全集閱讀